一、高中語文:《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與評析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

重慶市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 龔雄飛

一、整體感知

1.課前導語

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中國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它寄托著人們的悲歡離合,寄予著人們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有一位叫張若虛的詩人,被譽為吳中才子,他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僅憑一輪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

對《春江花月夜》一詩,古今好評如潮,如:“孤篇橫絕,竟成一家”、“孤篇蓋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等。

2.明確目標

理解本詩情、景、理交融的藝術特色;

感受詩歌語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詩人麵對寥廓海天產生了什麽樣的哲理思考?本詩描寫思婦遊子之戀情與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內在聯係?

3.學生朗讀

(1)字詞音義

魚龍潛躍水成文:“文”通“紋”,波紋;

江潭落月複西斜:“斜”讀xiá;

斜月沉沉藏海霧:“斜”讀xié。

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教師提問

從整體上來看,本詩寫的是什麽景?明的是什麽理?傳的是什麽情?

景:春江月夜之美;

理:宇宙人生之思;

情:思婦遊子之戀。

(3)詩句翻譯

提問:全詩中說理的詩句是哪幾句?請找出來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說理的詩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翻譯時注意兩個“初”字,“初”翻譯為“最先”、“第一個”。

二、焦點透視

(一)主問題一探究

問題1探究: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見人?”說明詩人在麵向寥廓宇宙時引發了對宇宙人生怎樣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見月?”,“初”表明詩人在追問:人類是什麽時候產生的?

“江月何年初照人?”,“初”表明詩人在追問:江月是什麽時候產生的?

——他思考的是:我從哪裏來?月從哪裏來?宇宙從哪裏來?這是詩人對宇宙生成、人類本源的探索。(板書)

問題2探究: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詩人對宇宙人生的進一步思考,你怎樣理解“人生代代無窮已”這一句?

——在永恒的宇宙麵前,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人類卻是永恒的,這是因為:

(1)人類種族的延續是永恒的。人類的繁衍和種族的傳遞不會中斷,人類生命的鏈條不會中斷,正如《愚公移山》中所言:“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2)人類的精神是永恒的。正如臧克家寫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小結:

把曆史向後翻過幾百年,我國宋代的大文豪蘇軾也有過這樣的思考,他在著名的《赤壁賦》中寫道:“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他的意思是宇宙和人類都是永恒的,他們深邃的哲理情思隔開幾百年曆史成為一段遙遠的回聲。這是詩人對宇宙本源、人類永恒的哲理思考。下麵研究第二個問題,本詩描寫思婦遊子之戀情與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內在聯係?

(二)主問題二探究

1.配樂朗誦

學生思考:遊子思婦的戀情反映了人類什麽樣的精神追求?

2.教師提問

在“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一句中,想象一下“月徘徊”是什麽景象?

(1)浮雲霧氣遊動,光影明滅不定,使月亮好像在天上遊移徘徊,始終不忍離開那被漫漫長夜煎熬的美麗的思婦,真是人癡情月有情;

(2)寫“月徘徊”其實就是寫“人徘徊”。思婦坐臥難寧,月光更撩起她無盡的煩惱,“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她始終趕不走月光,也趕不走被月光點燃的濃濃的相思,反映出思婦對丈夫的“純”。

問題1探究:

思婦思念著漂泊的丈夫,丈夫也懷想著閨中的思婦。在“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一句中,你怎樣理解“無限路”的含義?

——“無限路”的含義很豐富:

(1)指無限的相思之路;

(2)指無限的歸家之路;

(3)指無限的尋覓之路。

小結:對漂泊的丈夫而言,愛永遠是一種**,一種苦痛,也是一種力量。相思之苦展現著情愛之真,反映出人性之美,表現了人類追求純潔愛情,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這是一份美麗的“真愛”。(板書:相思之苦、情愛之真、人性之美)

3.問題2探究

思婦遊子的這份“真愛”反映了人類什麽樣的精神追求,這與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內在聯係?

——詩人描寫思婦遊子之戀,讚美了人類對純真愛情,對一切真、善、美的事物的追求。人類這種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是永恒的,這正是“人生代代無窮已”的更深層的內涵。(板書)

4.全詩總結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描繪了江南的純白的月夜情景(板書),壯麗寥廓中蘊含著夢一般的幽深靜謐;並由此生發出深邃的哲理情思,表達了對宇宙人生的智慧思考;詩中還有對有情人天各一方的惋惜,歌頌了純潔的人倫情感,以“情”為線,真正達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板書)的藝術境界。詩中盡管也有悲情和憂鬱,但“哀而不傷”,在悠悠惆悵中交織著對生命和青春的依戀,對明月今宵的讚美,對人類與春江月夜和諧共存的欣慰,寄托著“明月千裏寄相思”的脈脈溫情。(播放音樂《明月千裏寄相思》)

【教學設計評析】

本“設計”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主要教學環節緊緊圍繞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而展開。整堂課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具體而富有層次的提問,引導學生閱讀,引發思考與探究,從而達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教學步驟清晰,結構合理,尤其是對課文的設問抓住了關鍵,有利於重點難點的突破,是一篇頗見功力的設計。

一、基於學本立場的教學目標設計

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存在著“教本”與“學本”立場的區別。以教為中心的目標定位僅僅基於教師自己對教材的感悟和理解,僅僅考慮教師自己的意願和興趣,而缺乏對學情的觀照,因此常常會出現盲目拔高要求或降低要求的現象。在本設計案例中,設計者是基於“學本”立場來進行教學目標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讀文本,找出最難理解的問題,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參考依據。讓學生找出最難理解的問題,也就是探知本堂課教學學生的認知起點和期望到達的終點,亦即明確師生共同經曆的這一段旅程從何處出發,又將到何處去。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完全能夠根據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判斷,把學生引領到更高遠的境界。因此,設計者從總體上把教學目標設定為:理解本詩情、景、理交融的藝術特色,感受詩歌語言之美和意境之美,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二、切中教學難點的教學主問題設計

能否切中教學難點,是能否通過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若不能突破教學難點,教學目標勢將形同虛設。一般而言,唐詩重情趣,宋詩重理趣,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一般的景物詩、哲理詩和愛情詩,而是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然而,對於一般閱讀者而言,尤其是對於高中生而言,詩中景與情的關係、景與理的關係都不難理解,但情與理的關係卻往往把握不準,理解不透。因此,設計者將其判定為本詩閱讀中最大的難點。要解決這一難點,首先必須解決一個前提性問題,即:詩中所說的理是什麽理?因此,設計者提出了貫穿全課的兩個主問題:(1)詩人麵對寥廓海天產生了什麽樣的哲理思考?(2)本詩描寫思婦遊子之戀情與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內在聯係?

三、由表及裏的層遞式教學過程設計

正因為采取了主問題設計策略,所以整個教學過程沒有過多的枝枝蔓蔓,而是分成“整體感知”、“焦點透視”兩個大的板塊進行的。“整體感知”環節,先以簡要的背景介紹激發學生興趣,立即讓學生自讀全詩提出難理解的問題,並揭示學習目標,然後朗讀詩歌,給易錯字正音釋義,接著讓學生初步探究:從整體上來看,本詩寫的是什麽景?明的是什麽理?傳的是什麽情?為下一階段進行“焦點透視”打下基礎。學生明確了這三個問題,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個疑問:景、理、情之間是什麽關係?

“焦點透視”環節是本課教學的亮點所在。圍繞兩個主問題,分別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深入探究。針對第一個主問題,緊扣詩句引發討論,先提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說明詩人在麵向寥廓宇宙時引發了對宇宙人生怎樣的思考?

引導學生從對“初”字的理解入手來深入理解詩句含義:人類是什麽時候產生的?江月是什麽時候產生的?進而啟發學生理解,這是詩人對宇宙生成、人類本源的探索。然後聚焦“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引導學生通過理解“人生代代無窮已”的含義,把握詩人對宇宙與人生的思考和他的認識。

針對第二個主問題,同樣抓住了兩處“焦點式語言”,啟發學生想象“月徘徊”所表達的意境,理解“無限路”的多重含義,進而體會詩人對遊子思婦真摯愛情的禮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追問:思婦遊子的這份“真愛”反映了人類什麽樣的精神追求,這與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有何內在聯係?啟發學生理解:和曠遠深邃無邊無涯的宇宙相比,人生隻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有一種寶貴的東西卻始終與宇宙同在,比如愛情,還包括人類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人生代代無窮已”絕不僅僅是一種生物學意義上的存在,更是一種永恒的精神之美的延續。這樣,就把詩中所表達的景、情、理聯係起來了。詩的境界也因教學的境界得以凸顯出來。

四、豐富而適度的背景式拓展設計

一是開課導語,通過引用前人的評價,突出本詩在唐代詩壇的傑出地位,先聲奪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全副精氣神都調動起來,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之中。

二是在教學過程中,將語文課文中的相關語句信手拈來,如《愚公移山》、《有的人》、《赤壁賦》等,以舊知引新知,讓“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物與我皆無盡也”等過去熟知的名言警句作為認知前提,幫助理解詩人對宇宙本源、人類永恒的哲理思考;通過回顧《山行》中“斜”字的讀音幫助學生正確認讀本詩中“複西斜”的讀音。這樣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邏輯聯係,有利於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形成完整的知識建構。

三是兩次借助音樂的烘托作用,一次是配樂朗誦,一次是播放音樂《明月千裏寄相思》,利用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通感,豐富學生對本詩所傳達的思想感情的體悟。

總之,本教學設計簡約而不簡單,以學生學習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將知、情、意的學習與熏染熔於一爐,通過教學能很好地達成新課程三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