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綠豆糕,一個人情。一個未娶,一個未嫁。一個隨緣,一個不將就。難不成,這還不算緣分?
饒是從小見慣了父母恩愛模樣兒的沈扶搖,在聽到莫止湛的這一番話後,都不免覺得,他太過直白了。
那好不容易才退去的紅,在一瞬間,又爬上了臉頰。
燙燙的,讓沈扶搖很是尷尬。
該死!
都已經是十七歲的老姑娘了。
這些年來,哪怕沒有成功把自己嫁出去,可媒人和那些夠膽子上門提親的男兒郎,卻是見了不少的。
以前年紀小的時候兒,都沒有害羞臉紅過。怎麽臨了臨了到現在,倒跟個小姑娘似的?
不行!
這莫二公子的道行實在是太高了。
所以,不管嫁是不嫁,都不能太過被動。
太過被動,是絕對沒有活路的。
沈扶搖轉了轉雙眸中的兩顆黑珍珠,終是決定主動出擊。
且不說此番談話後的結果如何。
就算以後她與莫止湛兩人再不相見,現下的氣場,還是要保住的。
如若不然,一度這麽尷尬下去,隻怕這輩子都忘不了自己的慫樣兒了。
“緣分這東西,誰又能說得準呢?若按照莫二公子的說法來算,這世上任何我們所遇見的人,所發生的事兒,皆是一種緣。
隻是有些人有緣無分,而有些緣,從一開始就是孽。”
沈扶搖漸漸穩住了浮躁的脾性,不再計較莫止湛的寡淡:“莫二公子與我,今日不過第二次相見。若咱們二人也能算得上是一種緣,那麽究竟是福還是孽,隻有時間能夠給我們答案。
莫二公子如此著急,要拿自己的終身幸福來還我的人情,未免太過隨意了。”
“人活在世,短短幾十載。隨心所欲一些,也並非壞事兒。”
認真起來的沈扶搖,比起那窘迫的可愛模樣兒,另有一番風姿。
使得莫止湛,越發認定,她有嫁入莫家的資格:“既然緣分的好壞,需要時間來給答案。那不如,你我二人便將時間交給彼此,如何?”
常聽人說,北定侯府的二公子,是個性情寡淡且不爭不奪的人。
他喜怒不顯於色,對任何人,任何事兒都不大上心。
可今日一見,沈扶搖倒認為,他直白起來的樣子,有些讓人無所適從。
她承認,從這兩次的‘交鋒’來看,莫止湛的確是個極其沉得住氣兒的人。他波瀾不驚,心如止水。神色寡淡,說話做事兒淡定自若,渾身上下都是別人無法擊碎的自信。
言語簡短時,很難親近,容易讓人心生疏離。
話稍稍多時,又莫名帶上一種令人屈服的威嚴。
無論是那句‘在下願邀沈小姐共度餘生’,還是‘我未娶你未嫁’,亦或是‘你我二人將時間交給彼此’,都直白得有些失禮。
明明是一些沒有分寸的話,若從別人的口中說出,定會被認為是登徒子。
但偏偏,莫止湛卻將這些話,說得理所應當,且難以讓人生厭。
甚至……
莫名的,竟還能激起沈扶搖心底的浪花。
倘若,她與莫止湛之間,當真能算得上是緣分。而緣分的好壞,正如她自己所言,需要時間來給答案。
那為何,不能給彼此一個時間呢?
沈扶搖知道,自己腦袋裏突然冒出來的這個想法,十分不可思議。而就在方才,她還在糾結門當戶對,在正視門楣的高低。
但她不得不承認,莫止湛輕描淡寫的這幾番話,確實有些令她動心。
而動心的原因,究竟是真的因為‘緣分’二字兒,還是因為眼前的這個人,與別人不同?亦或是,因為府中父母逼得太緊?她自己都說不清楚。
隻知道,倘若真的有一天,她逼不得已,要與一人成親。
那麽眼前的這個男子成親,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至少,她並不厭惡他。
“莫二公子,此言當真?”
也不知是從哪兒來的勇氣,在思慮了片刻以後,沈扶搖竟開口問了這麽一句。
而話音方落,又不免自問:當真又如何,不當真又如何?
“我說過,我從不開玩笑。”
莫止湛難得如此有耐性,跟一個並不熟悉的人,耗費如此多的時辰。
“為什麽?”
為什麽是她?
沈扶搖,很是好奇。
京都之中,容貌比她好,家世比她顯赫,才華比她出色的女子,大有人在。
雖人人都說,莫二公子不近女色,疑有隱疾,閨中女子不敢嫁之。
可若真正到了時候兒,隻怕爭先恐後要入北定侯府大門的人,定不在少數。
為什麽……
偏偏是她?
偏偏是一個,名聲狼藉,在外人看起來入不得眼的商宦之女?
“你我之間,各有所需。”
“各有所需?”
沈扶搖微微一愣,對莫止湛的坦誠,多少有些驚訝。
“比起那些期盼從我身上得到更多的女人而言,娶你,至少能省掉很多麻煩,不是嗎?”
莫止湛性子天生如此,能對沈扶搖如此有耐性,已是極其難得的事兒。又怎能期盼他,再說出什麽好聽的話來?
一句‘各有所需’,便是最誠實最有說服力的解釋了。
“我需要一個能配得起‘莫家媳婦’身份的夫人,你需要一個能讓沈老爺沈夫人放心的夫君。無論是長輩還是外人,都需要我們的一個交代。”
“你想從我身上得到什麽?”
莫止湛的這一番話,並沒有讓沈扶搖失落,也沒讓沈扶搖感覺到半分氣惱。
到底是商宦之家的女兒,哪怕偶有扭捏,卻也懂得權衡利弊。
她清楚的知道,沈家與莫家的差距。也明白自己跟莫止湛之間,並沒有任何感情可言。
倘若莫止湛在這個問題上,選擇了一些不誠實的言語來作為回答,反倒會讓沈扶搖認為,他並非一個可靠之人。
可現下,莫止湛的坦誠和直白,再度讓沈扶搖相信,他是一個君子。
於是,商人的本性顯露無疑。
她認真的盯著莫止湛,一字一句問:“而我,又能從你身上得到什麽?或者……我應該問你,你能給我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