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時不時代替熹妃娘娘招呼其他家人。

長房與莊眉寧那頭,也巴結得得心應手。

隻不過,今日的主角,到底還是熹妃娘娘。

待她好不容易與太夫人說完話,偶有空隙將目光放到眾人身上時,長房大夫人劉氏,便立即開了口:“多年未見熹妃娘娘,熹妃娘娘不僅跟以前一般,年輕貌美。就連性子,也沒半點改變。

這跟太夫人撒起嬌來,還似待字閨中一樣,瞧了都讓人歡喜。”

“大嫂也跟以前一樣,格外會說好聽話。”

熹妃娘娘勾唇而笑,道:“本宮哪裏還算得上年輕貌美?大嫂當著一應晚輩的麵兒這般誇本宮,也不怕本宮害臊。”

說罷,又笑道:“本宮這些年為太後娘娘協理後宮,瑣事兒纏身,見老了不少,倒是不敢自詡年輕。隻是許久不曾見到母親,總想與母親多說些體己話。

不曾想,一時竟有失了分寸,讓大夥兒見笑了。”

“女兒家不管到了什麽時候兒,終究是母親的小心肝兒。”

三夫人秦氏聽言,順著熹妃娘娘的話開口:“熹妃娘娘與太夫人母女情深,著實令人羨慕。”

“三弟妹羨慕什麽?”

熹妃娘娘掩嘴而笑,便朝著三夫人秦氏與八小姐莫彤兒望去:“三弟與三弟妹伉儷情深,兒女雙全,才是最令人豔羨。

更何況,承哥兒念書用功,懂事兒孝順。彤姐兒年紀雖小,卻乖巧嫻靜。說起來,三弟妹才讓人羨慕。”

說罷,又道:“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連彤姐兒都要九歲了。”

“可不是嗎?”

大夫人劉氏恨不得能討得熹妃娘娘歡心,好讓自家兒子得熹妃娘娘與三皇子殿下照拂,借此打壓蕭姨娘母子。

所以,但凡是她能接得上的話,她都搶著回答:“時間過得真快!臣婦還記得,臣婦入侯府大門時,熹妃娘娘還尚未出嫁。這轉眼間,咱們的孩子都成親了!”

說罷,又道:“二十來年,臣婦早已老得見不得人了。善哥兒這孩子,也不大讓人省心。

認真說起來,還是熹妃娘娘讓人羨慕。多年來不僅容顏常駐,便連三皇子殿下,也如此得皇上器重。”

“好端端的,怎麽又扯上你和善哥兒了?”

自王姨娘毒害了驍景,自縊過後,太夫人便對大夫人劉氏有著諸多不順眼。

一來,是覺得大夫人時常招惹是非,讓家族不睦。二來,也是認為她沒能力管教好自己的兒子與兒媳,讓眾人看了笑話。

“熹妃娘娘是皇上的妃子,幫著太後娘娘協理後宮。三皇子殿下乃皇上的皇子,受眾人愛戴。豈是咱們莫家人,隨意便可攀扯的?”

太夫人的話,說得極其直白。

無非就是當著眾人的麵兒告訴大夫人,她不可與熹妃娘娘相較。莫澤善,也不可與三皇子殿下相較。

動不動便拿自己與上頭的主子作比較,無疑失了禮數。

“母親教訓得是!”

大夫人劉氏隻一昧顧著討好熹妃娘娘,卻忘了自己的身份。

莫說她的夫君與熹妃娘娘不是出自一房。

就算是同父同母,亦有著君臣之別。從沒有像她這般,任意相較的道理。

“是臣婦失禮,還望熹妃娘娘恕罪!”

“不礙事兒。”

熹妃娘娘笑道:“今日是家宴,大嫂莫要拘束。”

說罷,又朝太夫人看了一眼,言語之間盡是小女兒的姿態:“母親還是這般,慣會嚇唬人的。”

“是。今日是你生辰,你說了算。”

太夫人意味深長看了大夫人一眼,便無奈道:“不過這到底是儲秀宮,君臣之禮還是得有。”

“是是是,母親說得對。”

熹妃娘娘挽著太夫人的手,全然沒有一宮主位的模樣兒。

許是怕太夫人逮著大夫人劉氏不放,熹妃娘娘安撫了太夫人後,便立即看著眾人,道:“這些年來,本宮身居深宮,想見家人一麵不易。

二弟常年鎮守邊疆,更無法照顧家裏。府中大大小小的事兒,也虧得各位兄嫂弟妹們幫著母親料理。今日,趁此機會兒,本宮得好好敬你們一杯。”

眾人聽言,忙紛紛舉杯起身。

言語之間,多的是阿諛奉承。

“這些年,說來也懺愧。”

一杯酒飲畢,熹妃娘娘又道:“本宮身為女兒,沒能在母親身邊兒盡孝。難得相見,也總是連話都說不上幾句。

母親年紀大了,但凡有個頭疼腦熱的,本宮也不在身邊兒。以後,還得多勞煩各位兄嫂弟妹們,多帶著孩子承歡膝下,讓母親安享晚年。”

說罷,又朝諸位晚輩們道:“身為姑母,也一樣沒能給晚輩們幾分疼愛。

本宮雖看著善哥兒出生,卻沒能多抱上幾次。湛哥兒出世那會兒,本宮已經出嫁。他成親時,本宮更沒能親自到場。

北哥兒出生到現在,本宮也就見過他們三次。還有彤姐兒,若非今日一見,以後若是碰上了,怕也不知她生成何等模樣兒。”

熹妃娘娘這話,說得有些心酸。讓在場的眾人聽了,皆苦澀不已。

若非今日一見,以後若是碰上了,怕也認不得。

仔細想想,難道不是熹妃娘娘對宮牆外的向往嗎?

一日入宮門,終身處深宮。

六小姐莫彤兒若入了宮,自然要來拜會姑母的。若沒入宮,熹妃娘娘也沒機會兒見到她。

之所以說出那麽一句話,無非是將自己比喻成了尋常人。

一個,能在旁的地方偶遇家人的尋常人罷了。

“對了,本宮這裏備了兩份見麵禮。”

熹妃娘娘揚了揚手,便有宮婢端著兩個沉香木盤上來。

木盤上,分別拜訪了一尊送子觀音與一顆又大又圓的夜明珠。

“今日,是本宮第一次與湛哥兒媳婦和言哥兒媳婦相見。身為姑母,總得有所表示才對。

否則啊,本宮這姑母真真是當得太不盡責了。”

沈扶搖與付四小姐聽言,紛紛起身謝恩:“侄媳婦兒謝熹妃娘娘賞賜,願熹妃娘娘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