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姐兒那孩子,從小跟在她母親身邊兒,免不了習得一些她母親身上的習慣。
沒什麽大的主見,遇事兒便胡亂咬人。平日裏看著傲氣兒,誰也欺負不了她。可實際上,一旦撞上了大事兒,難免分寸大亂。
你身為她的嫡親嫂嫂,見識比她廣,心智也比她沉穩,就莫要與她計較了罷。”
太夫人看了看沈扶搖,道:“今日,是我開口問詢你的建議。你若有好的法子,不妨一說。”
“是,祖母。”
沈扶搖見太夫人都已經開口為莫慎兒說話了,哪裏還有別扭著的道理?
隻垂著頭,道:“扶搖認為,不管是就著眼前,還是論長遠。讓慎姐兒與周家公子聯姻,都是最為妥當的。
就如同大伯父與大伯母所言!
一來,是因男女有別。自古以來,大夥兒對男人與女人的要求,便格外不同。
二來,周家是朝廷新貴,府邸就在京都。以後慎姐兒想回侯府,也方便得多。更何況,就在咱們瞧得見的地方,周家的人也休想欺負慎姐兒。
三來,莫家與周家之間的懸殊雖大,但卻正好是慎姐兒以後在周家的倚仗。
四來,慎姐兒與周家公子已然有了夫妻之實。若慎姐兒不嫁給周家公子,恐怕便再無旁人敢娶。
這最後嘛……今日在聚香樓裏,雖隻有咱們侯府的人,與那聚香樓掌櫃親眼瞧見了雅間裏的一切。但在外頭聽熱鬧的人,卻是不少的。
眼下除了兩家聯姻,再隨意尋個借口揭過此事兒外,倒真沒有別的法子了。”
說罷,沈扶搖又道:“祖母。對於女子而言,名聲兒實在太重要了。不管姑娘家的家世如何,隻要名聲兒被傳壞了,那麽這一輩子,也就完了!
對此,扶搖是最有發言權的。想當年,扶搖還沒嫁入侯府時,在京都也算是臭名遠揚了。隻是那時候兒,扶搖又做錯了什麽呢?
不過是因扶搖出身商宦之家,父母二人恩愛和睦,卻隻得了我這麽一個女兒。漸漸發展起來的家業,無一個男丁可繼承。實在無法,才讓我這唯一出來拋頭露麵。
而我……就因為多出了幾次麵,多看了幾次鋪子。從此,便成了旁人口中那不守婦道,不知檢點的姑娘。
偌大的京都,無一個可靠的男兒郎上門提親。便連自己府中的下人們,在背地裏也免不得對我說三道四。”
言畢,沈扶搖又歎了口氣兒,道:“也好在我與咱們侯府緣分不淺,幸得祖母、侯爺不嫌棄。這才一朝翻身,風風光光嫁入了侯府,有了今日。
如若不然,扶搖這一輩子,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是啊!扶搖也是受苦了。”
大夫人劉氏見沈扶搖難得與自己有了相同的心思,忙道:“以前扶搖沒說這些體己話的時候兒,兒媳婦倒還想象不出她的艱難。隻知道,女子的名聲兒若受了損,那將是毀人一生的事兒。
可現在,兒媳婦聽著扶搖這一番話,總覺得心疼!再想想慎姐兒,她的情況可與扶搖有著天壤之別啊!
當初扶搖僅僅是因為代替親家巡視商鋪,便被旁人說三道四。如若不是遇到咱們莫家,恐怕這一生都要孤獨終老。
而慎姐兒呢?她……她可是被抓了現行的!如果咱們拒絕了周家的提親,沒能將這件事兒解決好,隻怕她是要被唾沫淹死的啊!”
說罷,大夫人劉氏又裝模作樣抹了抹眼淚:“可憐見的慎姐兒啊,生得如花似玉的!若一輩子都被旁人戳脊梁骨,那該怎麽辦啊!”
“祖母……”
沈扶搖淡淡看了大夫人劉氏一眼,便接著她的話,繼續道:“扶搖自挖傷疤,不是為了告訴大夥兒,扶搖曾經的苦。也不是想在這個時候兒慶幸,自己有多幸運。
隻是想告訴諸位長輩,慎姐兒這事兒可大可小。若處理得好,誰也不能多說一句。若處理不好,隻怕最後害的還是慎姐兒。”
“所以依你之見……”
太夫人看著沈扶搖,肯定道:“便是答應這門親事兒。”
“是。”
沈扶搖點了點頭,極其肯定道:“親事兒,是要答應的。不過周家所提出的一個承諾,咱們卻不能要。”
“哦?”
太夫人微微蹙眉,問:“你指的是……”
“祖母!扶搖認為,若慎姐兒嫁到周家,周家能將中饋大權奉上,且再不納妾,自然是好事兒。隻要慎姐兒再處理內務的時候兒,對周夫人這位婆婆多家尊敬,也一樣少不得美名。”
沈扶搖用心謀劃了這一切,哪裏又能讓莫慎兒嫁過去以後,過得舒舒服服的呢?
不給莫慎兒留些東西添堵,都對不起她沈扶搖大費周章一場。
“但遣散周公子已有的姬妾,卻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說罷,沈扶搖又道:“尚未納進府的人,是從未出現過的事兒。周家公子肯為了慎姐兒不再納新人,可見周家公子對慎姐兒的疼愛。以後若傳了出去,也免不得說他們夫妻和睦。
可在慎姐兒入周府之前,便已經存在的女人,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遣散的。否則,稍有不慎,慎姐兒便會落得個心眼小的罪名兒。
對此,旁人不會說周家為了迎娶咱們慎姐兒,願意付出多少。也不會去責怪,周家公子多麽薄情。隻會說咱們慎姐兒容不得旁人,尚未入府,便讓周家先遣散了姬妾。”
言畢,想了想又道:“畢竟莫家與周家地位懸殊至此!一旦周家遣散了姬妾,旁人自然而然會想到,是莫家逼迫的。最後,周家倒什麽事兒都沒有。
可咱們莫家呢?卻無端端落了一個又一個不好的罪名,這又是何必呢?”
“嗯。”
太夫人聽言,隻淡淡應了一聲兒。
但對沈扶搖,卻越發欣賞。
關於遣散姬妾這事兒,太夫人心裏早已有了自己的主意。
無論莫慎兒願意不願意,周府裏現有的姬妾,是斷不能動的。
太夫人之所以開口問詢沈扶搖,不過是想聽聽沈扶搖的意見。卻沒想到,沈扶搖在細節上,竟與自己想到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