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責五十!
那還不如直接發賣到到青/樓去。
至少,那還有個活路。
杖責五十,分明就是想要了沁雅姨娘的命啊!
讓渾身都是力氣的小廝,狠狠打上五十個板子。
嗬……
莫說是女子,就是男子都難扛得住!
“五十個板子?”
沁雅姨娘嗤笑了聲兒,終是開口:“嗬……二夫人,沁雅自幼身子孱弱,哪裏經得起五十個板子?二夫人今日這尊口一開,便是想要沁雅的命了。”
說罷,還不等莊眉寧應她,她便又道:“也罷!是沁雅命不好,還偏偏不會做人,犯了如此大罪。二夫人要打我板子,我認了就是。
隻是……這五十個板子下去,我還能不能活,誰也不知。既是如此,有些罪,我倒是不想擔的。
不如當著眾人的麵兒,一並說清楚。一來也能讓我自己甘心,二來,也可讓大夥兒知曉,二夫人究竟是怎養一個信口齒黃的人。”
“你想說什麽!”
莊眉寧聽著沁雅姨娘這話,立即便緊張了起來:“沒將你發賣出去,隻打你幾十個板子,已經是極大的寬恕了!你竟還敢……”
“五十個板子啊,二夫人竟還說是寬恕?”
沁雅姨娘冷笑,道:“想當初,二夫人身邊兒的那個於媽媽,才打了幾個板子,便一命嗚呼了!我不如於媽媽強健,自是也熬不過的。
既然二夫人已經下定決心如此罰我,又何必再談寬恕二字兒?難道,二夫人不覺得說出來太過可笑嗎?”
說罷,沁雅姨娘不再看著莊眉寧。
而是朝著眾人,道:“今日既然諸位長輩都在,那麽沁雅也便說明都不怕了。沁雅自知,自己是煙花之地出來的女子。所以,活該讓人瞧不起,被人說得不幹不淨。
但有些事兒,不是沁雅做的,沁雅不認。不是沁雅該擔的壞名聲兒,沁雅也不會擔。”
“你……”
“方才二夫人再跟大家解釋,是如何拿到沁雅的珍珠耳環時,曾說,沁雅出言侮辱了六小姐。還說沁雅氣惱,與她廝打到了一塊兒。
如此不守女德,對長輩不尊不敬的事兒,沁雅是做不出來的。沁雅敢對天發誓,當天並未說過任何羞辱六小姐的話,更不曾與二夫人廝打過。當然,也沒有落荒而逃。”
沁雅姨娘一邊兒說著這些話,一邊兒仔細觀察著莊眉寧的神色。
那緊張而又逃過一劫的模樣兒,可真是好笑啊。
“那一日,是二夫人記恨沁雅,在暖廳裏說了不該說的話。所以回到青黛院後,二夫人便對沁雅又打又罵。
二夫人責怪沁雅胳膊往外拐,沒幫六小姐圓謊。還說沁雅不是好歹,竟去為侯夫人作證。
我知道,二夫人不喜歡我。但凡找到一點的借口,就恨不得狠狠教訓我。以前有北郎在,北郎會護著我。可現在北郎不在京都,我也隻能忍著。
不管二夫人如何打罵我,我都不曾還過嘴,更不曾還手。所以,二夫人說我與不敬她,說我侮辱六小姐,說我與她廝打!這些話,統統都是假的。
至於二夫人為何要說出這些假話來詆毀我,想必隻有二夫人心裏才有數了!
我為侯夫人作證,是因我不忍心看到侯夫人在如此擔心六小姐,為了六小姐奔前跑後以後,還被六小姐誤會兒。
我知道珍珠耳環裏有助興香料,但裏頭的香料不是我加的。珍珠耳環,原本也不是我的物件兒。
今日,無論太夫人和二夫人要如何罰我。我隻能說,做過的事兒,我認。沒做過的,誰也別想往我頭上扣!”
沁雅姨娘言語鏗鏘,倒是一副什麽也不怕的模樣兒。
是啊。
事實上,沁雅姨娘的確什麽都不怕了。
倘若方才她身邊兒的丫鬟,並未說出那樣的話。或許她還會故作可憐,為自己求得一線生機。
可偏偏,現如今莊眉寧已經知道,那夜她曾回過花廳。
不管她是否真的聽到了什麽秘密,莊眉寧都不會冒險放過她。
在這世上,隻有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莊眉寧本就厭惡極了她,更別提她現在,還有可能知曉了莊眉寧的秘密。
莊眉寧若不殺人滅口,那才是一大奇跡。
這不?
杖責五十,便是最直接的答案。
既然如此,沁雅姨娘還怕什麽?
她不過就是一個青/樓女子,靠著男人的寵愛做倚仗。現如今男人不在身邊兒,有人要害她,她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
隻能抱著必死的心,讓莊眉寧難過一時,便是一時。
“好一番問心無愧的話。”
莊眉寧恨毒了沁雅姨娘,哪裏會輕易饒得過她?
隻聽她咬著牙,道:“眼下,你所做的奸事兒敗露。自然是能拉一個人下馬,便拉一個人下馬!
我告訴你!你殘害莫家子嗣,乃是大罪!現如今罪名已定,你以為,隨意說幾句誣陷我的話,就能脫罪嗎?”
說罷,又道:“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是個什麽德行!你說的話,又有幾分可信?”
“公道自在人心!一句話的可信度,也不全然看德行,更看證據!”
沁雅姨娘依舊是一副什麽也不怕的模樣兒,將莊眉寧的話狠狠懟了回去:“當日在花廳裏所發生的一切,不僅僅必有你、我、六小姐三人在場。便是我身邊兒的丫鬟,與二夫人身邊兒的香蓮,也在外頭候著。
花廳裏究竟是個什麽動靜,想必她們都看得一清二楚。我身正正不怕影子斜,若大夥兒不信,直接去問下頭的丫鬟就是。隻怕,下頭丫鬟說了實情,二夫人你的臉麵兒難保!”
言畢,沁雅姨娘又嬌笑了聲兒,絲毫不將莊眉寧放在眼裏:“再說了,若真的要以德行來論真實。那麽……二夫人你的話,難道就有人信了嗎?
你在這侯府裏,德行究竟如何?即便沁雅不說,二夫人心裏也明白著呢。侯府的諸人更不是瞎子,他們心如明鏡,自然也一清二楚。
能給自己留臉麵的時候兒,不妨少說幾句話。小心言多必失,自己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