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板寫完那自供狀般的“收據”,得到兩萬現款,像條夾尾巴狗似地溜出徐宅。這筆錢他究竟敢不敢花,以及如何打發王喜,叫他永世不再糾纏金枝,都是後話了。眼下他隻希望今天的事情屬於“私了”——老百姓之間,尤其是個體戶之間的許多糾紛,至今仍然沿用著千百年來的古老方式加以解決,“民不舉,官不究”。有些事兒,是由徐伯賢這樣的體麵人物出來“仲裁”;更多的糾紛,則是居民委員會的老頭老太進行“調解”。這種不經過法律程序就“私了”了的糾紛,多得無法統計。恐怕都拿到法院去也審理不過來吧。如果說它是法律之外的一種“補充”形式,細摳起來必然存有許多不合法的內容;但要說它是落後的“法盲”行徑,其中卻又飽含著人情味兒。在北京的大馬路、小胡同、大高樓、四合院裏,“私了”之事天天都有,究竟合法不合法?也隻能留待專家學者去研究了。吳胖子可不管這一套,他喜歡“私了”。
吳胖子剛走,徐伯賢立刻穿衣戴帽,準備出門。雖然兩盒再造金丹鎖進了他的保險櫃裏,可這件大事兒在他心裏還遠沒了結。他要立馬去見金一趟。
“吃了晚飯再去吧。”徐太太勸他。
“還是早點兒好。”
“幹嗎這麽急呢?”
“你想想看,金一趟七十多啦,他要發現丟了金丹,還不急死呀!”
“那你就去告訴他,說金丹在你這兒?”
徐伯賢笑了:“沒那麽簡單。”
他往外走,被妻子拽回來,撳到沙發裏:“那你去幹什麽?大經理,什麽話兒都是你說的,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啦,你跟別人談買賣不準我插嘴啦……可我就是想不通,花兩萬塊錢把金丹買下來,到底為什麽?”
“主要是防備金丹落到別人手裏。”
“這金丹,真的能化驗出秘方兒來嗎?”
“能。不過,現在先鎖著。”
“為什麽?”
徐伯賢站起來,指指手表:“好太太,放我走吧!回來再慢慢兒跟你說。”
徐太太賭氣地坐下:“你不說,我也不做晚飯啦,做了也吃不下!隨手就扔兩萬塊……”
“聽明白,我是正派企業家。這金丹可是王喜偷出來的。我買到手也隻能先鎖起來!”
“那,下一步呢?”
“我也說不準。走著瞧唄……”他到了房門口,又回頭交待,“這事兒別對爸爸說。”
從團結湖開車到東皇城根兒的仁德胡同並不遠,用不了二十分鍾……
金家大宅院裏的人發覺丟失金丹,與徐伯賢將金丹買到手的時候差不多,都是今天下午的事兒。徐伯賢把蓋子捂住了,不肯擴大事態;金家這邊不約而同地也把蓋子捂得嚴嚴的,為了瞞著老爺子。現在,張全義在西廂房裏戴著耳機子在聽錄音。這位中國醫生,學不了福爾摩斯,也要學一學他的英國同行華生醫生了,他要親自破案。
金秀從外邊走進屋來:“這副耳機子太緊,甭戴啦,就這麽聽吧。”
張全義搖頭,指指北屋:“那邊聽見了又得犯病。”
“不礙事。爸上後院捏藥丸兒去啦。”
張全義摘下耳機,忽然想起來:“不好!小作坊的後窗戶沒修呐!”
“我掛了個窗簾兒。爸說,明天還要開門兒看病,可是金丹一粒兒也沒啦,楊媽就自動認了個錯兒,說自己老糊塗了,忘了今天是陰曆十五,該做藥了。唉,老爺子更糊塗,根本不記日子,楊媽說幾兒就是幾兒,趕緊過去捏藥丸兒了。”
“那好那好。”張全義趕緊倒磁帶,從頭再聽。
金秀往外走:“你聽吧,我在北屋,老爺子快過來的時候我告訴你。”
錄音機裏傳出一位老年人的聲音:“金一趟!聽出這是誰的聲音嗎?這是翠花!翠花跟你喊冤哪,翠花跟你討債來啦!翠花她死啦!”
張全義關掉錄音機。他努力追憶著,去年那“黑手”給他打電話的聲音依稀在耳:“張全義,我叫你做的事兒,你辦了嗎?”
錄音機的磁帶,就是去年八月節那盤神秘的磁帶,翠花唱《竇娥冤》差點兒沒把金一趟嚇死的那盤磁帶。唱段兒結束之後,這個痛罵金一趟的老年人的聲音,如果跟“黑手”打電話的聲音一樣,同出於一人的話,那麽,許多作神弄鬼的怪事不就可以串起來了嗎!今天又丟了金丹,張全義在心裏已經把這些怪事串在一起了。隻是尚待核實——那“黑手”打電話的聲音並沒錄下來呀,事隔一年,僅憑記憶,印象畢竟模糊了……他隻能努力回憶,和反複審聽這盤神秘的錄音帶。
徐伯賢來了,對開大門的小王說,是來找金枝的。
“金枝出去啦,晚上有演出。”
“金老爺子身體好嗎?”他想先探探虛實。
“還好,今天上午還開門看病呢。”
徐伯賢鬆了一口氣:“這麽說,府上沒出大事兒?”
小王並不知道丟了金丹,小聲說:“要說出事兒,就是那個歌星陳玉英太不地道,偷著把小金興兒抱走啦,惹得全家生氣……瞧,光顧著說話兒啦,您請進!”
走到院裏,徐伯賢才說想見見金一趟老爺子。可是金一趟正在後院製作金丹,不能會客。徐伯賢一聽這話,估計金府還沒發現金丹失盜——此事還來得及從長計議。小王是個熱心人,怕慢待了徐經理,主動說:“您要有事兒,就跟張大夫談談吧。他就在西屋,您去吧。”
徐伯賢走到西廂房門口,剛要敲門,手又停住。他吃驚地聽見了屋裏放錄音的聲音:“……這是翠花!翠花跟你喊冤哪!翠花跟你討債來啦!翠花她死了,四十年前就死啦!”徐伯賢驚疑不定,忘了敲門,“通”的一聲推門而入,倒把張全義嚇了一跳。
徐伯賢闖進屋裏,才發現那熟悉的聲音出自錄音機,自知唐突,一時說不出話來——也因為那錄音機繼續播放著老年人激烈的言詞:“是你害死的!是你!你低下頭來讓嘴對著心,你說,你說你愧不愧?你愧不愧?!”
徐伯賢闖進房門,以及他驚慌的神情,引起了張全義的疑心。他之所以沒關錄音機,也是想從徐伯賢聽錄音的古怪表情中看出點兒名堂來。然而,徐伯賢畢竟是個自持力很強的人,剛才那驚慌古怪的神情在幾十秒之內就消失了,又恢複了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張全義關掉錄音機,問道:“你聽見過這個錄音?”
徐伯賢搖搖頭:“這就是去年……中秋節晚上,把金老爺子嚇病了的那盤錄音帶吧?”
“你怎麽知道的?”
“我聽金枝說過。唔,張大夫,能讓我從頭兒再聽一遍嗎?”
這話引起了張全義更大的疑心,而且,憑直覺,他感到自己快要接觸到問題的關鍵了。“當然可以。”他快速倒帶,又問:“你對這盤錄音帶感興趣?”
“可以說……是的。”
“為什麽?”
“現在我還說不準。你讓我再聽一遍。我想,會把事情弄清楚的!”
磁帶倒完。張全義放錄音,是翠花在唱京戲《竇娥冤》,聲調悲憤淒慘。徐伯賢的神態又不自然了……
金秀跑進來:“關了吧。怎麽還開著門呢……”她發現徐伯賢站在屋裏聽錄音,感到奇怪,用目光詢問全義。
張全義關掉錄音機,又問徐伯賢:“你到這兒來有什麽事兒嗎?”
徐伯賢心裏已經亂了套。在他沒把事情弄明白之前,隻能支支吾吾地說:“唔唔……實在對不起!打擾啦……我是來找金枝的。”
“我妹妹到劇團去啦,演出以後回來得很晚。”金秀知道徐伯賢跟大立的關係很好,不願得罪他,“您有事兒要我轉告嗎?”
“沒要緊的事兒……我給她往劇團打電話吧。”徐伯賢點頭告辭,走到門口又說,“張大夫,事情會弄清楚的。一兩天之內我再來拜訪你,咱們好好談談。”
徐伯賢走了。張全義立刻穿外衣,取出磁帶,裝進衣兜,也要出門。
金秀問:“你給徐伯賢聽這個幹什麽?”
“他莫名奇妙地闖進來……他要聽的。我看哪,大有文章,我趕緊去核實一下。晚上不回來了。”
金秀聽得出他要去哪兒,也不阻攔,隻是說:“全義哥,你見著陳玉英,就說老爺子非常想念小金興!老人家強壓著感情,掛牌看病,點燈捏藥丸兒,為的是分散這思念之情……求求陳玉英,把小興兒送回來吧!”
張全義隻能點頭,歎氣,心裏說,金丹都丟了,還要金興兒幹什麽?
看著全義出門的背影,金秀怔怔地站了好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