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音回了長楊宮,她按著自己的心髒——它跳得很厲害,幾乎要衝出胸膛。
這麽些年的情愛,怎能說忘就忘了呢?時隔兩年,再次見到那個男人的容顏——他今年四十二歲,眼角唇角添了皺紋,但還沒有頹廢的老態。他雖然黑了點,好在臉上輪廓分明,就顯出幾分俊朗。
他的樣子和從前差不多。
她卻變化比較大,從少女變少婦,能不大嗎。
對著他低頭行禮時,她有一種想握住他的手的衝動,那麽多年了,每每行禮,她都會被一雙寬厚的手掌扶起來。隻是這一次,不再有了。
很想觸及他的手。
好在她及時忍住了這種想法。塵歸塵,土歸土,願來世不相見。這個時候再湊上去做什麽呢?自取其辱罷了。
第二天的時候,李芳和李蕙一塊兒至長楊宮上門請罪。趙寶音沒怪她們,客套幾句收下了她們的禮物。李蕙本沒有錯,但她也間接導致了趙淑儀受傷,所以也過來道歉。
李芳低垂著的臉蛋上滿是憔悴,眼泡紅腫,看起來昨天被教訓地不輕。隻是那發白的臉色中,隱約透出一股子倔強。
對,她姐姐也是這個樣子……隻是,再倔強又能如何呢?
在秦氏死後,李芳的日子可謂從天堂落地獄。
因著秦氏的罪過,李純徹底厭棄了她的孩子們——秦氏可是害死王妙華的人啊!當時賜死秦氏時,李純還想不到之後王妙華會自盡。要是他知道了,可不會那麽輕易地賜死秦氏,至少得淩遲處死。
廢太子李仁參與謀害王皇後,被他放逐皇陵,這輩子毀了。三皇子李佑沒參與此事,但受到牽連,李純不考慮立他為太子,而是越過他立了四皇子。兩位留下來的公主李芳和李英,再也得不到從前的寵愛和風光。秦氏死的時候李英才三歲,太小了感覺不到什麽,倒也好。李芳卻滿十歲了,她清清楚楚地知道什麽叫人間冷暖。
就比如現在。因生母卑微,從前畏畏縮縮跟在她後頭當尾巴的李蕙,就翻身做主人壓在了她的頭上。
李芳滿心委屈,她在父親麵前爭辯說自己不是故意打人的,是因為李蕙說了過分的話……但父親一點都不喜歡她,看見她就煩,根本不會聽解釋。父親抄起竹條抽她,還怒吼著要她滾回去抄書罰跪。
李蕙自己吊著胳膊,還很懂事地問趙寶音的傷情。趙寶音並不喜歡她,不過麵上還是做足了。
過了一會子兩位公主告辭。李蕙還用那隻好的手拉著李芳的胳膊:“三姐姐,你不會還在生我的氣吧?我們可是親姐妹,沒有隔夜仇的啊!”
一壁說著,笑著就走了。
趙寶音望著她倆的身影歎一口氣。
李芳出了長楊宮後再也忍耐不住了。她揮開了李蕙的手,惡狠狠道:“誰要你惺惺作態!你們一個個地,就是看著我沒了生母做依仗,就踩在我頭上欺負!”
此時的李蕙竟也收了笑麵,神色平靜地道:“是啊,就是因為這樣……三姐姐說得很對,從前我娘是卑賤的人,現在想想總比你們強,你那個娘犯的罪過,可不是我娘能比的!”
“你……”李芳氣得臉都紫了,剛想發作又強行忍住。昨天就是因為李蕙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你想走李榮的後路嗎?”她一下子被激怒了,控製不住才做出了不合時宜的舉動,導致父親更加厭惡自己!
不論如何,她不能再中計。
“你到底想怎樣!”李芳咬著嘴唇問:“落井下石感覺很開心嗎?你若就想靠著這種爽快過日子,整天欺辱我出氣,那我自認倒黴。”
李蕙嘲諷地看著她。年僅十一歲的小女孩,眼睛裏神色卻叫人害怕。
“三姐姐,你誤會了。我可不是因著你娘死了,才開始落井下石。”李蕙低低道:“我很早之前就在欺壓你們了,難道你沒發現?嗬,你娘那麽厲害,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繡花枕頭。你知道李榮為什麽會去和親嗎?原本國書上寫的是我的名字……”
“我不想去吐蕃。為了逃過這一劫,我攛掇了李榮去和趙氏作對,讓她去在父親麵前大罵趙氏,為當時的秦充媛求情。”
李蕙微笑得體,若遠遠瞧著,隻當是她在和姐姐說趣話。
“李榮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傻子,隨便說一說,她就什麽都聽了。所以父皇才那麽厭惡她,選了她做犧牲品。”李蕙挑一挑眉頭。
李芳震驚而恐懼地張大了嘴。
“所以三姐姐,你最好不要和我過不去。我有本事毀一個李榮,也有本事毀了你。”
李蕙淡笑著走了。
李蕙並不是完全為了出口氣。她算計李芳是有目的的。
秦氏死後,秦家還沒垮,秦家一大票人都活得好好的。隻是因著秦氏的父親反對開海禁,漸漸失去皇帝的重用。後來秦氏獲了大罪,殃及家門,皇帝將秦大將軍革職削官了。
李純有時候想起王妙華來,就想把秦家全殺了,然而他不能。秦大將軍年輕的時候給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家的兩個兒子還死在了戰場上。不可以因為一個女人的罪過,就抵消這所有的功勞,還落得個滿門抄斬。
那會令天下人心寒,到時候還有誰肯忠心於他這個皇帝呢?
所以李純隻是免了所有秦家人的官,卻沒有收回爵位。秦家人還住在闊氣的府邸裏,就像那些祖上有功子孫敗家的世族一樣,守著爵位過日子。
而且秦大將軍叱吒朝堂四十年,留下了大把人脈。不少人跟他都是過命的交情,看他家裏落魄了,就很講義氣地幫一幫。
秦暮箏留在宮裏的幾個孩子,都是秦家人明裏暗裏地照顧著。
如今是陽朔十二年,李芳十三歲了。秦家托關係給她找了一門好親事——當朝唯一的異姓王,安王府中的世子。
秦大將軍當年在戰場上,對安王有救命之恩。
那個時候安王還隻是個小將軍。安王這個爵位,是後來才掙出來的。他跟著當時的太子李純攻打匈奴,立下大功。又擁立李純為帝。李純登基後封他為王。
安王這人很講義氣啊。他如今權勢煊赫,聽說是娶秦氏的公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與此同時,李蕙的親事也有了眉目。
陽朔十二年的新科狀元,是一位出身寒門的十八歲少年,長得眉清目秀。皇帝如今正拉攏寒門子弟,想開個好頭吸納更多忠心與他的人才,某日喝多了酒說要把李蕙配給狀元郎。
李蕙嚇了個半死,特麽的泥腿子出身的窮小子啊!家裏窮得飯都吃不飽受全村人的資助才去學堂念書,懸梁苦讀終於成了狀元……可狀元又怎麽樣呢?受皇上看重又怎麽樣呢?一個出身平民的年輕人,肯定要從小官做起。如今狀元郎就在吏部當個小文員,正七品!
他的年俸才幾十兩銀子,家裏有臥床不起的老母和一間漏風漏雨的破房子,在京郊的農村!就算是狀元,他一個沒有任何人脈依仗、全憑自己闖**的窮小子,在這個家世重於一切的世界上他啥時候能闖出個天地來?
保守計算他想從破房子裏搬進京城的府邸,需要奮鬥十年。要是人家安王世子,一出生就是未來的親王了,就算沒出息當不了官,人家也是王。
臥槽!
李蕙在心中呐喊,這不是坑爹這是被爹坑。
好不容易逃脫了和親的命運,難道她要跟個泥腿子過一輩子?
這不行,她得想想辦法。眼珠子一轉,她把主意打到了李芳身上。
***
很快,陽朔十二年八月,皇帝下旨將李芳指婚給新科狀元陳延年。
李芳差點把嗓子哭啞了,她終於明白李蕙想要的是什麽。但什麽都晚了,因著打架事件她深受父親厭棄,李蕙適時在父親麵前軟磨硬泡,李純就同意把李芳塞給狀元郎了。
李蕙這個時候特別感謝趙寶音,那個打架事件,要不是趙寶音被誤傷,李芳怕還不會落得如此下場。李蕙看得明白,父皇對趙寶音始終是不一樣的。
就算父皇麵上冷淡地從來不和她見麵,心裏頭還不知是怎麽想的呢!李芳害得趙氏掉了一顆牙,看父皇那天被氣得,親手拿著竹條抽得李芳滿地打滾!要隻是自己的手腕被李芳扭傷,怕父皇不會發那麽大火。
總之李蕙記著,趙寶音是個不能招惹的人,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
李蕙最擅長的就是耍手腕,她有個不爭氣的娘,她這麽些年能在宮裏活得好好的,不都是靠著這個本事嗎。她還趁著端午節安王世子進宮請安的時候,主動勾搭上了人家。安王世子表示幾個公主裏頭李蕙是長得最好看的(這是實話),又主動示好。
安王還不是那種一手遮天的權臣能隨便挑公主。世子心裏先對李蕙有好感,在皇帝問他爹婚事的時候,他就跟他爹懇求說想娶的是李蕙不是李芳。
他爹沒法子啊,雖然看中了李芳,但你以為皇上是來商量的嗎?皇上問“你願不願意娶四公主”,難道他敢說“不不不換成三公主吧”?公主豈是能挑的?
就這麽著,四公主李蕙成了準世子妃,三公主李芳成了狀元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