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陳心仁連忙端起酒杯,臉上洋溢著笑容,官話套話已經脫口而出。都是酒精考驗的黨的忠誠幹部,麵對著這樣的局麵,能不知道如何應付嗎?

眼看著宴會差不多了,鮑曉飛就站起來走到趙長風的跟前,輕聲提醒道:“趙市長,下午……”

趙長風點了點頭,端起麵前的酒杯,說道:“大家都吃好了吧?我們下午的任務還很重啊……”

眾人都紛紛舉起酒杯,喝了這杯圓杯酒,酒宴就算是結束了。

下午對海東新線最初設計的線路的考察非常順利,從現場考察的結果來看,這條路不但路程比海東新線東江段目前設計的線路要短上五點幾公路,而且一路上基本上是一馬平川,避開了丘陵山巒地帶,而且也不用反複跨越蟒河,多修三座大橋。

考察結束後,在東江縣交通局舉行了一個關於海東新線東江段的調研會議,今天參加海東新線考察的人員全部出席,另外還有東江縣交通局科級以上幹部,東江段項目指揮部全體領導班子。

在調研會開始前,馬千裏和周錫成碰了碰意見,主要是統一一下口徑,看在調研會上如何發言。其實馬千裏和周錫成對趙長風此次到東江縣來調研的目的非常清楚,肯定是趙市長對海東新線東江段目前的設計線路不滿意,否則,為什麽在考察東江段設計線路時要把當初被否決的線路也列入考察範圍?這其中的意圖非常明了嘛!

其實不光是趙長風對東江段設計線路不滿意,馬千裏和周錫成兩個人同樣不滿意。對東江縣來說,交通問題已經是製約東江縣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東江縣地處海州西北部山區,既不靠海,也遠離深州羊城等玉江三角洲經濟中心,和同屬於海州市管轄的粵海縣、洪山縣、西湖區、海城區等縣區相比,地理上處於先天的劣勢,經濟發展速度滯後也在情理之中。東江縣唯一可以倚仗的地理優勢就是地處江州和海州之間,江州是粵東省另外一個經濟特區,雖然經濟發展比起深州、羊城等尚有差距,但是也是粵東東部的一個經濟重鎮。如果東江縣能夠通過交通把海州和江州聯係起來,那麽在兩市的經濟交往中東江縣一定會占不少便宜。可惜的是,海州市和江州市之間目前的交通聯係是通過粵海縣的沿海快速公路聯通的,把東江縣給繞了過去。當初設計的海東新線,除了緩解海州與東江縣之間的交通壓力外,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希望通過海東新線這條新通道把江州市和海州市連接起來,比起沿海快速公路來,海東新線要少走八十多公裏路程,顯然要比經過粵海的沿海快速公路要經濟許多。

第022章 外行的講話

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海東新線卻不死不活地停在這裏,也讓東江縣的發展大計也停滯在這裏。馬千裏和周錫成都是去年才到東江縣來的,兩個人都是四十多歲,如果在東江縣能做出一點成績,那麽按照兩個人的年齡來說,是很有可能在仕途上前進一步。但是東江縣卻是海州市的經濟窪地,現在對幹部政績考核中又尤其注重對GDP的考核,兩個人想幹出一番引人注目的成績必須為東江縣找出一條新的發展模式。在馬千裏和周錫成兩個人看來,這個新的發展模式最好就是利用東江縣地處江州和海州兩地的中心,在兩地產業銜接和物流轉運方麵做點文章,使東江縣同時成為江州和海州兩大城市的產業配套中心和物流基地。當然,這就有一個前提,就是海東新線東江段必須建成通車,否則海州和江州的聯係還是要經過粵海縣、江封縣等地,哪裏輪到東江縣分一杯羹。

關於海東新線東江段,周錫成和馬千裏兩個人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和心思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於東江縣是個吃飯財政,連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征地補償款和建設資金方麵還有兩個多億的缺口,單憑東江縣財政來籌措這筆款項,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而海州市交通局和省交通廳卻咬緊了牙關,說配套資金方麵對海東新線已經是超額投入,全省和全市交通建設攤子那麽大,即使省市兩級交通部門有心對海東新線東江段加大投入也是有心無力啊。

這個時候馬千裏和周錫成心中就充滿了對海東新線設計部門的抱怨,甚至是對當初力主海東新線更改設計路線的老省長孫金平也有些不滿。如果當初按照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的設計方案,這東江段早就建成通車了,又何至於落到現在進退兩難的地步?

馬千裏和周錫成一腦門的官司,卻又不得不想辦法在籌集東江段建設資金上做文章。這次趙長風從粵海縣縣委書記的位置升任為海州市常務副市長,馬千裏和周錫成心中就存了心思,打算找個機會向趙市長匯報一下,訴一下苦,讓趙市長想辦法照顧一下東江縣,把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建設資金解決了,盡快讓海東新線東江段建成通車,把這條橫亙在東江縣境內的交通盲腸變成一條金光閃閃的經濟發展高速通道。可是馬千裏和周錫成沒有想到,沒有等他們開始匯報,趙市長竟然主動到東海縣來考察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建設進度來了,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趙市長的考察行程安排中竟然包含了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的設計路線。

在官場上打滾的人,一向善於領會領導的意圖。趙市長提出要考察早已經被廢棄了的東江段最初的設計路線,這說明什麽問題?趙市長可不是普通的副市長,他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負責全市經濟、財政、金融、交通等方麵的工作,在這些方麵的工作上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是決定權,作為一個這麽主要的市領導,他會無緣無故地要去考察已經廢棄的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的設計線路?

如果說趙市長視察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工作傳遞的是海州市領導,至少是趙市長本人非常重視海東新線東江段建設工作的話,那麽在具體日程安排中包括了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的設計路線,則說明在趙市長本人心目中至少已經在考慮,是否能夠讓這條被廢棄的設計線路起死回生。

對於這個思路,馬千裏和周錫成兩個人不是沒有想過,但是卻從來不敢去深想。申報一條二級公路已經是非常困難了,而對已經開工建設的二級公路設計路線進行修改,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對設計路線進行修改,就是讓這條路線的設計單位和審批單位承認原來的設計方案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合適的,這就意味著責任,雖然不見的有什麽具體人要為出來承擔這個責任,但是這還是會觸動某些官僚機構的底線。他們一向是掌握著審批大權,看著別人求上門來,現在要讓他們承認自己錯了,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其中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這條海東新線東江段現有線路還牽扯到已經退休的老省長孫金平,孫金平雖然隻做到副省長,但是他在粵東政壇上的影響從來沒有人小覷……

馬千裏和周錫成不敢想,不代表別人不敢想。從趙市長考察線路安排來看,趙市長就敢這樣想,而且很可能打算這樣做,否則他也沒有必要這樣大張旗鼓地率領一幫部下對東江段最初設計路線進行考察——身為分管交通的常務副市長,趙長風應該很清楚他的一舉一動會對下麵幹部傳達什麽樣的信息。

馬千裏和周錫成這麽一碰,彼此心裏都有譜了,口徑也統一了。那就是在接下來的討論會上,馬千裏和周錫成一定要哭窮,強調一個建成通車的海東新線東江段對東江縣社會經濟的發展會有多麽大的促進作用。要求市在政策上對東江縣傾斜一下,財政支持力度再大一些,盡快讓海東新線東江段建成通車。如果市交通局局長陳心仁也跟著哭窮,說市交通局也是資金緊張,捉襟見肘,不能給東江縣以更大的支持的話,那麽就讓周錫成把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的設計線路拋出來,試探一下趙市長的反應。

果然不出馬千裏和周錫成的所料,他們剛一提出來東江縣基礎差、底子薄,希望市裏能夠在資金投入方麵再給一點支持,讓海東新線早日建成通車,成為東江縣全體人民的發家路、致富路時,市交通局局長陳心仁就接口說道:

“我個人理解,當前還是要在基層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要老是等、靠、要,基層幹部要打破這種舊觀念。市裏的資金也是有限的,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設計的時候,市裏隻安排了一億六千萬元建設資金,後來考慮到東江縣的具體困難,市裏又追加了六千萬元建設資金,同時又作通了省交通廳的工作,讓省交通廳也增加了六千萬元的配套資金,這本身就是對東江縣交通建設的巨大支持。市裏兩區三縣,也是一大攤子建設工程,到處都是需要錢,市裏交通建設經費也是有限的,主要還是要靠下麵的幹部群眾艱苦奮鬥。趙市長剛才強調過,我們要高舉兩麵旗幟,一麵是改革開放,一麵是艱苦奮鬥。我認為趙市長的指示是無比正確的,我們應該深切地去體會趙市長這個指示精神。”

馬千裏和周錫成眼神碰了一碰,果然不出所料,陳心仁這老家夥又是老調重彈,總是這老一套。

周錫成就咳嗽一下,把麵前的茶杯挪了一挪,說道:“陳局長的講話很好,講出了我們基層幹部的心聲。馬書記和我都很認同趙市長的這個觀點,越是在改革開放的時候,越是不能夠忘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馬千裏伸手彈了彈煙灰,微笑著望著周錫成,無疑是對周錫成講話的最好腳注,讓大家知道,周錫成所說道“馬書記和我”絕對不是空口白話,是兩個人的一致意見。

趙長風靠在座椅上,一邊聽著周錫成的講話,一邊在心中感歎,看來東江縣基礎雖然差一些,但是領導班子還是很團結,最起碼在關鍵問題上,一把手二把手能夠立場一致,這樣局麵對東江縣經濟發展還是有利的。

周錫成抬頭看了一眼趙市長,捉摸不透趙市長平淡如水的表情下麵究竟在想些什麽,他繼續說道:“但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也是需要一些基本條件的。就拿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建設來說,如果讓東江縣依靠目前的條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話,那麽東江段就必須摒棄現有的設計線路,回歸到最初的設計線路上去——趙市長和陳局長今天在考察中應該發現了,如果東江段回歸到最初的設計線路上,不但線路縮短五公裏多,而且會少開挖一條穿山隧道和少修建三座跨河大橋,結餘經費兩個多億——如果是這樣,東江縣全體幹部群眾勒勒褲腰帶,還是能夠有信心把海東新線東江段建成通車的!”

周錫成開了個頭,東江縣交通局有不少幹部都跟著附和起來,不管他們內心是否真的讚同周縣長的意見——這個時候周縣長講出的話明顯是經過馬書記同意的,這縣裏黨政一把手都發了話,我們這些人再不跟著附和,是不是想馬書記和周縣長給我們穿小鞋?

東江縣交通局局長李振節卻沒有立即發言,他拿著筆在筆記本上勤奮地記錄著,好像是在總結大家的發言精髓。

東江段項目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文封卻開口唱起了反調:“周縣長的意見、還有東江縣交通局同誌們的意見都很好,但是我覺得是不是需要再慎重考慮一下呢?海東新線雖然是一條二級公路,但是很多路段的設計標準其實達到了一級公路的標準,這條路的設計路線是由省城市建設勘察設計院勘察設計,經過市委常委會,上報省交通廳,在省交通廳廳長辦公會上研究通過,最後上報到分管副省長,在省長辦公會上研究決定下來的。可以說目前這條線路從項目建議書到工程可行性報告都經過省內外權威專家論證過的,再經過這層層報批、把關,最後才決定下來的。這時候我們如果要提出修改設計方案,那些專家會怎麽想?上級部門會怎麽想?主管領導又會怎麽看?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意見,總之……我認為還是要慎重對待這個問題。”

會場上陷入了沉默。王文封提的問題有點大,誰也不好回答。

趙長風淡淡地看了王文封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這才說道:“剛才同誌們都踴躍進行了發言,很好,討論會嘛,就需要這樣的氣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什麽觀點看法都可以拿出來交鋒,理越辯越明嘛。”

一邊說著,他的目光一邊淡淡地掃過會場,把會場上每個人的反應都看在眼裏。

“在座很多都是交通係統的專家,我呢,雖然是分管交通係統,但是毋庸諱言,比起在座諸位專家,我在交通建設方麵是個外行。”趙長風目光掃了一圈,收了回來,“所以對於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建設,我這個外行基本上是沒有什麽發言權的,所以就不談什麽看法了。現在,我在這裏就隻能務一下虛,談一下工作方法的問題。共和國老前輩曾經說過一句話,在工作中一定要‘不惟上、不惟書、隻惟實’,怎麽看這句話?我個人理解,很簡單,就是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不能隻看領導怎麽說,書本上專家怎麽說,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實事求是地去做工作。因為領導也是人,專家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誤,所以他們的意見和看法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我們工作最終落腳點還應該落在工作的具體情況上。”

說到這裏,趙長風目光又掃視了一圈,微笑著做了結束語:“這是我在實際工作中的一點感悟,講出來與大家共勉。今天的研討會就先到這裏吧。關於海東新線東江段的問題,海州市交通局和東江縣要成立一個聯合小組,再研究一下,拿出一個方案報上來。總之,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夠讓這條海州市的盲腸再阻梗我們海州市的經濟發展了!”

會場上一片熱烈的掌聲,王文封和李振節也跟著鼓掌,仿佛使出了全身力氣。

第023章 官場上是講悟性的

東江縣一趟考察下來,趙長風心中基本上有了底,從東江縣交通局匯報的情況來看,海東新線東江段最初的設計路線在地質情況並不複雜,沒有什麽需要特別處理的路段,在征地拆遷方麵麵臨的壓力也很小,如果東江段能夠回歸到最初的設計路線上,那麽根據省市兩級配套建設資金的情況,東江段很快開工建設,並且能夠在一年內建成通車。

目前的難點就在於如果讓東江段回歸最初設計路線的話,要麵臨的重重管卡。不過即使管卡重重,趙長風還是有信心去克服它們的,畢竟這是一件與國與民都有利的事情,隻要道理講清楚,上麵那些老爺們也不會怎麽卡吧?

主意既然打定,趙長風就決定付諸於行動,首先就是爭取市裏的支持,尤其是市委一把手,苗曉苗書記的支持。

說起來趙長風和苗曉之間已經是比較親密了。當初在粵海縣縣委書記任上的時候,趙長風就和苗曉之間往來比較頻繁,而苗曉也借著趙長風在粵海縣搞的財政製度改革大出了一把風頭,雖然是財政改革是趙長風一力推進的,趙長風向杜紅軍書記匯報的時可沒有忘記提到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特別是在苗市長的大力支持下,粵海縣的財政製度改革才得以順利推行,打開一個新的局麵。那個時候正是海州市很微妙的時期,趙長風在匯報的時候有意突出了一下苗市長,雖然說苗市長順利接替海州市市委書記與這個無關,但是至少趙長風當麵對杜書記的匯報給苗曉加了不少印象分——當然,這些都是拿得到台麵上的理由。

不過等趙長風升任海州市常務副市長之後,趙長風和苗曉之間來往反而不那麽密切了。雖然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但是如非必要,趙長風很少會到苗曉的市委書記辦公室去。

海州市委市政府大院坐落於海州市西北部的西湖湖畔,掩映在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因為大院的門牌號是西湖大道一號,有些人都喜歡稱呼這個大院為一號大院,這個稱呼慢慢傳開,久而久之,一提起一號大院,老海州人都知道指的是市委、市政府大院。

西湖一號大院內,市委書記、副書記的辦公樓和市長、副市長的辦公樓比鄰而居,官員人民習慣稱呼為“書記樓”和“市長樓”。這兩座樓都不高,隻有五層,棗紅色的牆體,綠色琉璃瓦屋脊,四角的挑簷上都蹲著一隻神獸,在高大的木棉樹和繁茂的小葉榕樹的掩映下,再被外麵的西湖後背後的雁麓山一襯托,很有點中式園林的味道。

按理說書記樓和市長樓比鄰而居,趙長風又和苗曉私人關係不錯,應該經常去書記樓裏看望一般苗書記才對。可是事實上趙長風到了海州市之後,隻去過兩次苗書記的書記辦公室。所謂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趙長風雖然是市委常委,但是也是常務副市長,屬於市政府這邊的幹部,如果他經常單獨到市委書記辦公室去,作為市政府的一把手,代市長王刻舟會怎麽想?這些都是一個成熟的領導幹部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是今天這個海東新線東江段線路改建問題,趙長風覺得有必要先和苗書記通一下氣——雖然按照慣例,他應該先和代市長王刻舟匯報的——苗書記是市委一把手,無論是從工作角度出發還是從私人感情出發,在這個問題上先向苗書記匯報一下,讓苗書記感受到趙長風對他的尊重,這對趙長風順利開展海東新線東江段改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並不代表趙長風不尊重代市長王刻舟,隻是對趙長風來說,他需要尋找的是一個能夠以最快速度最順利地完成心中構想的途徑。

苗書記的辦公室位於五樓的東端,要想過去,首先要經過苗書記專職秘書聞言聲的辦公室。趙長風過去的時候,聞言聲正坐在辦公桌後在奮筆疾書,想來是在寫什麽材料。趙長風在門口一站,聞言聲立即醒覺,他抬頭看到是趙長風,臉上立刻掛滿了笑容。

“苗書記……在呢?”趙長風指了指隔壁苗書記的辦公室,雖然事先已經給苗書記打過了電話才過來,但是這個時候趙長風還是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