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動”讓整個南廣城鄉很是熱鬧。之前認領了“農危改”扶貧任務,周楚陽在做好秋季“南栗製造”的同時,自然也參與了這次聲勢浩大的攻堅行動。這天,他和比嘎村副主任付秋芬一起去看農危改工程掃尾,看畢回村,車子即將駛入村委會院壩時,他在電話裏和付秋芬告別,同時讓李峽掉轉車頭,從另一個方向進入一個叫“擺街”的鄉鎮。一路上,他看見很多挖機正在推倒一座座危舊房,煙塵在村莊上空四散;平地裏有很多新建的民居正在泥水工的作業中凸現出潔白的牆體,青色的瓦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養眼。村莊旁邊的山坡上,秋禾一壟一壟有序綻放,那些顯露著身子的瓜架下,有老人和孩子在拾撿著金黃的果實。

“這就是突圍。”他對李峽說,“如果我們還記得二十年前的南廣是一個什麽樣子,我更願意把南廣現在的一切變化歸結於突圍的力量,這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創造,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

李峽說:“要說感受,我肯定不如周總深刻。我們所體會到的貧窮是不一樣的,自打我能記事的時候,就已經見不到幾個餓肚子的人了。”

周楚陽說:“最極端的貧窮,不在於衣食,而在於思想。你見過那些因為恐懼而在寒風中奔跑的人嗎?他們之中,有多少會真正在自己的腳步聲中倒下?其實,最後死去的,仍然是那些蹲在牆根兒曬太陽的人,他們死於怠惰,死於麻木。”

“是啊,我們扶貧的目的,是給貧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動力,讓他們自發奔跑。”李峽說。

“確切地講,是提供一種活著的參考。”周楚陽說,“我們幫助他們改造房子,是給他們一條從房子通往其他地方的路;我們給他們發放一頭牲畜,是想讓他們看到一頭牲畜變成一群牲畜的可能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發起百日行動,目的是在轟轟烈烈的貧困改造中矯正他們的方向,給他們一個看得見的起跑線。”

從擺街出去,經過烏路斯、歹摸梭、對塔三個鄉鎮的地界,天黑時,他們到達離縣城隻有二十公裏的高鐵站。從地形上來說,他們是兜了一個很大的圈子。交通條件的改善,可以讓人在半日之內走過很多地方,這一點,周楚陽今天算是真正體會到了。他經過的地方,那些別致、幹淨的村莊,散發出不一樣的活力;那些整潔、寬敞的道路,蜿蜒在山間,像一條條潔白的飄帶,把雲朵和大地連在一起。這是真正的秋天,南廣大地上的收割含蓄而深刻,那些行走在村莊連戶路上的鄉村幹部,那些在微風中駐足小憩的農人,構成了一幅和諧生動的畫麵,這樣的畫麵,純粹、通透、幹淨,讓周楚陽在車上的短暫睡眠中夢見了心中向往的天堂。

回到家,周楚陽對站在窗前看城市燈火的彭玉素說:“我們今天算是兵分兩路,認真地看了一回南廣,不知道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麽,而我,是經曆了一次從視覺到心靈的洗禮。”

彭玉素對他微笑,說:“回來的這一年,我以一個遠行人的視覺看到了南廣作為故鄉的隱忍和堅強。每天一到黃昏,我都會站在窗前看這座城市的一角,從內心感受到她的律動,看見她在一步步煥發清醒和睿智。說句實話,我是在慢慢接受你的同時接受她的,在此之前,我沒想過故鄉會有如此唯美的一張麵孔。”

“所以說,我要謝謝你。”周楚陽從後麵摟住她的腰,說,“我們算是真正回來了。對了,還有我們的小滿,她能如此安靜、從容地待在一個對她來說比較陌生的地方,除了愛的牽引,還因為故鄉所釋放出來的魅力。”

“但她終歸要走出去,我不希望她一直留在此地。”彭玉素說。

“這也是我的想法。”周楚陽說,“對於這個時代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故鄉應該更加遼闊,更加生動。如果到了某一天,她認為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曆練,需要離開我們,我們就應該勇敢地放手,讓她去自由地擁抱屬於她的世界。”

彭玉素轉過身,把手搭在周楚陽的肩上,眸子裏釋放出溫暖的情愫。“我們也要走出去,而且是要更加決絕、更加穩健地走出去,和故鄉同一個步伐。”

這個夜晚,周楚陽和彭玉素從一對戀人變成知己,從知己變成朋友。他們在交談和擁抱中不斷地變換著彼此的角色,以相同的立場和觀點去觸摸現實。這個夜晚,他們贏得了一個非常愜意的睡眠,直到日上三竿,電話響了好幾遍,直到趙小滿用手掌使勁兒地敲打他們的房門。

“哎呀,你們這對戀人怎麽搞的?電話都打到我手機上了。”彭玉素睡眼惺忪地走出來的時候,趙小滿對她說。

“誰來的電話?”

“金副縣長。”趙小滿說,“找大表哥的。”

周楚陽從臥室裏出來,一邊將外衣往身上套,一邊說:“這金老官兒就是存心讓人辜負美景良辰,大清早就開始折騰。”

彭玉素在一旁笑著嘀咕:“什麽大清早?快到中午了。”

周楚陽把電話打回去,那頭一接通,就說:“還以為你私自稱帝,不再受人管製了。”

周楚陽:“稱什麽帝!我現在是越來越享受俯首稱臣的滋味。”

金鳴:“看得出來,一物降一物嘛。”

周楚陽:“金副縣長有何指示?”

金鳴:“還真有指示,不過不是我的,是向你傳達趙書記的指示,而且是重要指示。”

周楚陽一聽金鳴說是趙雲芃的指示,馬上就改變了語氣,問:“趙書記有什麽工作安排?”

金鳴說:“就是省委主要領導代言南栗產品的事。”

周楚陽問:“這事真能成?”

金鳴說:“領導明天到南廣,應該是後天上午就去你的生產車間,你得抓緊準備。”

剛吃完中飯,周楚陽正要起身去工業園區南栗深加工基地,便接到趙雲芃親自打過來的電話。趙雲芃說:“現在可以明確地告訴你,省委主要領導已經確定了路線,後天上午10點,你準備好在廠裏接駕。”

“要做好發言準備嗎?”周楚陽問。

趙雲芃說:“發言倒是不必,回答問題肯定是少不了的,你把握好分寸就行了,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太過小氣。”

“有你在,我不會怯場。”周楚陽說。

周楚陽讓公司裏的員工全部下沉到南栗深加工基地。他用筆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迎檢方案,讓人們各自依照職責去執行。到了第二天晚上,他帶領朱立冬、顧羽、李峽等人一項一項地排查,覺得所有工作都準備停當後,才啟程回家。剛走出半裏路,他讓李峽掉轉車頭,說:“通知所有人,今晚不必回去了,讓人從城裏帶幾床被子下來,咱們就在值班室對付一夜。”

“沒這個必要吧!”李峽說,“周總不要太緊張,明天早早趕過來就是。”

“萬一明天早上堵車呢?”周楚陽表現出過分的謹慎。

“省委主要領導來,這車堵不了。”李峽笑著說。

也就沒有通知人們住下來,還是回到了城裏。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在8點鍾之前到達基地,又按照清單逐一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遺漏。10點鍾,省委書記準時來到基地。汽車駛進工業園區大院,在安保人員的引導下,排成一排,為首的一輛,是趙雲芃的坐騎。趙雲芃從車裏下來,疾步走到中間的一輛黑色越野車前,此時省委書記已從車上走出,見趙雲芃過去給他開車門,便說:“沒必要這麽客氣,叫鄉親們看見了不好。”

南栗深加工基地的廠房很大,很寬敞,差不多占據了整個C區。廠房的外牆上,大紅立體發光字“雲貴高原的精靈,雲端之上的板栗”格外惹眼。省、市、縣各級領導駐足觀望,表情不一。進到廠房,分別參觀了初配車間、烘焙車間、蒸餾車間、冷卻車間,最後才參觀包裝車間。包裝車間很大,三條生產線把整個車間一分為三,各色包裝盒在機台上不停地運轉,到嘉賓們站的地方,封儲好的栗子成品在他們麵前的槽口中勻速降落,去到一個個在不鏽鋼拉掛中展開的紙箱裏。

“今年有多少產量?”省委書記問周楚陽。

“也就三百噸左右,較去年稍多一些。”周楚陽答。

省委書記點了點頭,又問:“新種的板栗樹明年應該會掛果了吧?”

周楚陽說:“大部分能掛果。”

“也就是說,保守點講,明年的產量會在今年的基礎上翻一倍?”

“如果氣候正常,至少可以翻三倍。”

“這才是我們地方上的特色產業,看來我們的發展思路是正確的,下步要認真研究市場,讓產品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

“多謝領導指點,我們一定竭盡全力把產品推出去。”

“聽說你是南廣縣回鄉創業的代表,之前在外麵從事的是什麽產業?”

“向領導匯報,之前我做的是印刷,現在也還在做。”

“你個人覺得你現在從事的這個產業會不會有一個好的前景?”

“我覺得有,隻是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每一條路都是漫長的,我們不懼怕路途的遙遠,但要盡量不走彎路。”

趙雲芃在省委書記向周楚陽提問的時候,拿起一盒栗子,對身旁的市委王書記說:“報告書記,此時機會難得,可否請書記代我們請示領導,請他嚐嚐栗子,我們順便拍拍照。”

王書記說:“當然可以,領導既然來了,肯定是要嚐嚐的。”

沒想到還沒請示,省委書記就主動提出要嚐嚐栗子的味道。王書記從趙雲芃手中接過栗子,撕開,取出盒子中金黃的苞衣,沿虛線撕了一個小口,遞給他。

省委書記把栗子放入口中,“嘎嘣”一聲。幾番咀嚼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說:“真是雲端之上的好板栗,香甜,可口,回味悠長。”

記者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刻。趙雲芃又向王書記請示:“可否請領導講幾句話?”

王書記點了點頭,隨即對省委書記說:“書記親臨基地,縣區上的同誌們深感機會難得,想請您講幾句話。”

省委書記說:“之前陳秘書長已向我報告過,說來到這裏,應該講幾句才是。我也大概明白了同誌們的意思,所以提前打過招呼,今天可以讓市縣兩級新聞界的朋友們拍照、錄像,省裏的同誌手裏的影像資料有用得上的,也可以提供給大家。在這裏,我要借這個機會,真誠地向社會各界推薦我們的南栗,這是一個有品質、有特色、有前景的產業,也是一個能讓老百姓富起來的產業,更是一個抓得住鄉愁的產業。”他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盒栗子,把它舉到和前額相同的高度,讓攝像機剛好可以在水平距離上拍到。此時,人們在盡情地鼓掌。他接著說:“南廣的山之巔、水之湄,處處生長著像板栗樹一樣堅韌的植物,處處結滿了美麗的果實。希望全社會都關注南廣、關心南廣,到南廣來品嚐雲端之上的味道。”

當天下午,一則題為“省委書記為南栗代言,品嚐雲端之上的味道”的消息在省市媒體發布,在南廣人的朋友圈裏引爆了濃濃的鄉愁。很多商家紛紛向南栗公司拋出橄欖枝,表示要代理南栗產品。接下來的幾天,南栗拿下了很多訂單,公司上下更是人心活躍,士氣高漲。

周楚陽分別接到羅其波、麻軍、馬航以及陳家瑜等人的電話,他們在向他表示祝賀的同時,告訴他不日將啟程回歸,來南廣辦幾件可以辦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