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一個春天,朱棣從鳳陽回到南京,率領著數千護衛,浩浩****地奔赴北平就藩。其時大明開國未久,殘元勢力雖北遁塞外,仍具有相當實力,且一直覬覦中原,
朱棣自打進入北平府的那一天起,便不負朱元璋所托,洪武二十三年與洪武二十八年,朱棣兩次率軍出關,均大獲全勝,一時名聲鵲起。隨著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相繼薨逝,朱棣以皇四子身份位居諸王之長,亦被朱元璋視為北方的保障!可就在不久前,朱元璋還下敕旨 ,命朱棣夥同諸王出關,備戰蒙古。正當朱棣整治兵馬,再大幹一場之際,京城居然傳來了朱元璋駕崩的噩耗,很快,皇太孫以太子的身份繼承的大明帝位,就在朱棣尚未從失去父親的悲痛之中醒過來,新皇帝居然聽信了一幫奸佞小人之言,不顧朱元璋的遺照,肆意削藩,以燕王勢大難圖,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餘皆廢為庶人,如今為圖燕王,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製北平,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燕王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燕王。這一切的一切變化如同海浪一般洶湧的湧向了朱棣,差點讓朱棣緩不過神來。
“當“
燕王府的一記鍾聲將朱棣從往事拉了回來。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父王我該怎麽辦呢?“他心煩意亂,心中忍不住歎息了兩聲。
“怎麽好好的歎氣了?”一個溫柔平和的聲音從門口處響了起來。
朱棣身子震了一下,顯然是吃了一驚,抬頭一看,卻是王妃徐氏。徐氏名叫徐儀華,是開國元勳、已故魏國公徐達的長女,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朱元璋聽說她“貞靜,好讀書”,被人稱為“女諸生”,就把徐達找來說:“ 朕與愛卿是布衣之交。自古以來君臣相契,兒女結姻。聽說愛卿有個好女兒儀華,肯不肯將她嫁與朕的兒子朱棣?”徐達對朱棣本就十分喜愛,況且皇帝開口求婚,哪有不答應的道理,自然是滿口答應。徐氏於洪武九年被冊封為燕王妃,如今已有二十餘年了。在這二十餘年來裏,他一心一意打理好後宮之事令朱棣無後顧之憂,多少次遇到重大的險境都是他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他才咬牙一次有一次的熬了過來,如此的賢惠的妻子,看來上天對我真的不薄啊!朱棣又歎了聲,抬起雙眼望了去,燭光搖曳下,但見她峨眉細目,五官清秀,皮膚白皙,看去猶如仙子一般。他連忙站起,道:“王妃怎麽來了”
徐氏走到他的身前,微微行了一禮,便走到了他的身前,一張玉掌輕輕的放到他的肩上,疼惜的道:“殿下憂心國事,臣妾本不該過問!”說著頓了頓,續道:“不過,殿下千金之軀,也要注意身子。”
朱棣溫柔的笑了笑,移動的身軀從虎皮長椅上站了起來,拉著徐氏的玉掌道:“是該回去休息了!”說著臉上壞壞的一笑。
徐氏滿臉通紅。
連續數日的奔波讓蕭琴深感疲憊,昨晚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想到自己如今置身在堂堂的燕王府,臉上一紅,慌忙從**爬了起來,一陣洗刷完畢,簡單的吃了幾口早飯,換了便裝,欲出門溜達溜達。這幾日連續的奔波可把他累壞了,不趁著靖難之役前,好好放鬆放鬆,隻怕太對不起自己了。
剛準備出門,便見床邊的一張破舊的書桌上壓著一張白紙,心中好奇,走了過去,嘴裏小聲的嘀咕道:“誰啊,大清早的就留字條,看來這樣進了燕王府當真一點自由都沒有,難怪古人常常感歎一入宮門深四海!看來一點不假!這麽久來了命令!”抱怨歸抱怨,還是走到了書桌前拿起了字條。
“老衲深感燕王知遇之恩,不得不肝腦塗地,昨夜聽聞二弟所言,老衲深感憂心,唯恐燕王靖難之心不堅,以至釀成他日大禍,故此老衲欲往慶壽寺一趟!“
蕭琴看到了這兒就不再往下看了,這段曆史他心中清楚,想到燕王在著名的相士袁珙的忽悠下,終於堅定了靖難的決心,隨後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後終從自己侄兒手中奪得帝位!”心中不由得一陣好笑,心道:“看來,這迷信真是害死人,若非這袁珙,說不定朱棣沒有發動靖難之役,如此一來,曆史又是何種景象呢?”蕭琴不由得苦笑了。抬腳走了出去——
注:附帶一點小曆史,不是湊字數,不收錢!
洪武年間,袁珙在嵩山寺中遇見姚廣孝,對他說:“你有秉忠佐才之相,願自愛。”後姚廣孝將袁珙推薦給燕王朱棣。朱棣召袁珙入北京,而自己和九個替身衛士在街上混雜飲酒。袁珙一見立即跪倒,說:“殿下為什麽這樣輕視自己?”燕王乃起而入宮。
袁珙省視著燕王說:“龍行虎步,日骨插天,太平天子之相。年四十,長須過肚,可登大寶。”見燕王將校,皆有公候將帥之相。燕王即皇帝位後召拜袁珙為太常寺卿,隆遇盛重。
成祖朱棣欲立太子,久而未決。讓袁珙相仁宗,說:“是天子。”又相宣宗,說:“是萬歲天子。”因此太子之位乃定。
袁珙相人,即知其心術善惡,常因其不善而導之於善,聽袁珙之言改行的很多。袁珙為人孝敬長輩,友於兄弟,行為端厚,自號柳莊居士,著有《柳莊集》。永樂八年去世,年七十六,成祖賜祭而葬。
袁珙之子袁忠徹,字靜思,盡得父傳。一次皇太子為讒言中傷,成祖將太子在午門前揍了一頓,太子憂懼而病。忠徹奏報說:“太子殿下麵色靑中帶藍,為驚恐憂懼之相,陛下若能收回成命,病便能好。”成祖答應,太子病果然好了。
宣德初年,忠徹看了宣德皇帝的臉色,說:“七天之內,宗室中當有謀叛者。”漢王果然反叛。忠徹曾說王文“麵無人色,法曰‘瀝血頭’。”相於謙說“目常上視,法曰‘望刀眼’”。後如其言。
忠徹晚年離職歸家,著有《人相大成》,《鳳池吟稿》,《將台外集》等書。年八十三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