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轉地表達你的態度,不要那麽生硬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拒絕中度過的,無論說話還是做事,有選擇就必然會有放棄和拒絕。隻是,在麵對別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時,如果直來直去地拒絕對方,未免會傷及對方的麵子,認為你不夠尊重他,進而產生不滿情緒,嚴重的話還會讓你多一個“敵人”。所以,拒絕別人時不要過於生硬,最好溫柔緩和一些,多一點技巧和智慧。

丘吉爾不喜歡總是把孩子掛在嘴邊,因此很少與人談及孩子的話題。有一次,某大使對他說:“溫斯頓·丘吉爾伯爵,你知道嗎?我還一次都沒有跟您說起過我的孫子呢!”丘吉爾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我知道,親愛的夥伴,為此我十分感謝。”聽到這樣的回應,對方便不再往下說了,因為他已經知道,丘吉爾在拒絕談論這個話題。

每個人都會說“不”,可怎樣說“不”,卻要費一番思量。不信的話,你可以自己對比一下,同樣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說出來,帶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我認為你說的不對”VS“我不認為這種說法是對的”

——“我覺得這樣不好”VS“我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雖然前後的意思差不多,可在拒絕別人的時候,顯然後者更加委婉,容易被人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傷害對方,也不為難自己,才算得上是拒絕的上上策。這需要我們掌握一些委婉拒絕的技巧,來避免不必要的尷尬。

·傳遞出“同意”的初衷,隨後說出自己的難處

朋友邀請你周末去郊遊,而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安排,此時,你不妨對朋友說:“我早就想跟你一起出去玩了,可是,我昨天已經和XX約好了……”這樣的回答,雖然是拒絕了朋友的邀請,但他內心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也就可以理解你。

別人想給你的工作加碼,你可以這樣拒絕:“沒問題,可我現在的任務太多了,有點忙不過來,你能不能過段時間再來找我?”這樣的回答,表麵上沒有斷然拒絕,把主動權交給了對方,但實際上已經讓對方知曉,你此時此刻,甚至在短時間內,都無法答應他的請求。

·敷衍式的回答,把矛盾引向其他的地方

有人托你幫忙辦事,你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可以告訴對方:“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我不是唯一的負責人,這樣的事情必須經過領導小組討論,才能作出決策。不過,現在這樣的事情恐怕很難通過,如果你實在要堅持,那也隻能等大家討論後再說,我個人說了不算。”聽到這樣的回答,對方通常都會無奈地說:“那就算了吧,別讓你為難。”

·答非所問的拒絕,比直接說“不”好得多

當對方問你:“這件事你能不能幫忙?”你可以告訴對方:“我待會兒要去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會議。”顯然,你的回答根本不是針對這個問題的,但對方會從你的話語中感受到,你暫時無法滿足他的請求,他隻能采取其他的辦法。

言語是需要包裝的,特別是拒絕的話,否則的話,既不雅觀,又會傷人。即便你是一個性格直率的人,也不妨礙你委婉地說話。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我們需要學會的人際交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