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藝的康熙帝

康熙少年時登基,一生文治武功,創下不少豐功偉績,其實,他不僅是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多才多藝、飽讀詩書的“全能型”人才。五歲時,他就開始進入書房讀書,且日複一日地堅持,常廢寢忘食、用心苦讀,他對自己讀書的要求也很高,在讀私塾的時候,他必須要達到完全能逐字逐句背出來才肯罷休,後來康熙在成年後依然堅持這樣的讀書習慣,在後來要求皇子讀書時也是如此;康熙也很喜歡書法,他每日堅持練習書法千餘字,寒來暑往,從未間斷。

登基之後,他在讀書學習方麵更是刻苦,甚至達到了咯血的程度。他讀書是為了能從古代帝王將相身上學習到治國經驗,讀書經常手不釋卷,在出巡途中,或者遊玩,都不忘讀書,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寫文章、賦詩,這一習慣堅持到花甲之年。康熙帝在六巡江南的時候,給很多經典題詞作賦,例如,他就曾為鎮江金山龍禪寺題詞“江天一覽”等。

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製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

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麵的知識,並頗有著述。康熙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地幹預清朝政治,並且在皇子信仰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製天主教。也有人指出康熙對科學的所謂興趣,一方麵是用來炫耀,另一方麵是當玩具供他個人取樂消遣的意思。而不是用於實際需要。

亦有學者指出,有才華的傳教士被皇帝欣賞和重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被推崇和應用。而在民間,民人與西方傳教士能夠互相交遊,西學在社會中得以自由傳播,亦指出分別由康乾敕輯的叢書——《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也收錄了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技術。

康熙除了學習西方科技之外還會應用實踐,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發現原來的地圖繪製方法相對落後之後,用科學方法和西方儀器繪製全國地圖。康熙亦會利用巡行和出兵之便,實地測量,吸取經驗。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委任耶穌會士雷孝思、白晉、社德美及中國學者何國楝、明安圖等人走遍各省,運用當時最先進的經緯圖法、三角測量法、梯形投影技術等在全國大規模實地測量,並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繪製成《康熙皇輿全覽圖》,其作被稱為當時世界地理學的最高成就,英國李約瑟稱其為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的所有歐洲地圖都要好、更精確。

康熙還以巡視之便訪求民間的有才之士,例如將在數學方麵有很大成就的梅轂成調進宮中培養深造。梅轂成亦通過學習西方數學知識,重新令在明朝被廢棄的中國古代數學受到重視。

康熙對於宗教基本上是寬容的,不僅僅是滿洲的藏傳佛教信仰,他也大致接受基督宗教傳教士講道,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

康熙時文字獄則相對有所減輕,比較著名的有《南山集》案。戴名世僅僅因為讚同方孝標給南明正名的觀點,結果就被斬首,家人好友等也被牽連為奴。還有朱方旦案、王錫侯案,以及親政前鼇拜等顧命大臣發起的《明史》案。

康熙一生勤奮好學,他博覽群書,對於天文地理等方麵的知識都有所涉獵,在數學物理、天文曆法、醫學、書法、詩畫等方麵,他都做過係統的研究,寫過不少關於自然科學方麵的論著;他是滿族人,但是他同樣學習漢族文化,也學習多種語言。

康熙是個十分注重健康的人,他一直堅持鍛煉身體,如打獵、摔跤、騎馬等,晚年時,他曾告訴別人:我自小開始,用弓箭或者鳥槍一共射死老虎135隻,熊20隻,豹25隻,麋鹿14隻,狼132隻,還有其他很多種類的野獸,最高紀錄的是在一天之內射獵兔子318隻。

康熙帝不僅治國有方,而且治家嚴謹,在清朝曆代皇帝中,康熙帝的子女是最多的,他有36個兒子,20個女兒,97個皇孫,他最為看重的就是子孫後代的教育問題,他使用多種教育方式,包括言傳身教、督促子女多讀書、讓子女參加祭祀狩獵等活動,事實證明,康熙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他的子女都是才能出眾的,出類拔萃,皆為國之棟梁。

康熙規定,他的皇子皇孫們必須從六歲開始就要到書房學習,學習的內容有滿文、蒙古文、漢書,一年之中,隻有兩個半天可以休息。正是由於康熙讓皇子皇孫嚴格地遵守自己製定的教育製度,所以無論是後來的雍正還是乾隆,都是非常傑出的皇帝,康熙也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

康熙一生在位61年,活到69歲,是多才多藝的“全能皇帝”,是中國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