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創業舞台搬到國外去,未必不是一條陽光大道。
誰也沒想到,一位從中國到海外去創業的成功人士,會在去世47年以後仍然受到菲律賓人民的深深懷念。1987年7月20日,菲律賓《世界日報》發表了題為《李清泉——華人社會最偉大的領袖》的文章,隆重紀念這位“木材大王”。
國家鼓勵民間資本出國創業
李清泉的財富,基本上來自於他的祖輩們明末清初的異國謀生熱潮。
當時資本主義萌芽剛剛破土,李清泉和其他人一樣紛紛出洋。在我國福建省著名的僑鄉泉州市,李旦、黃程、鄭芝龍等人,就既是民間海上巨商又是旅日大華僑。今天的泉州華僑多達600多萬,分布在11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90%居於東南亞各國。菲律賓“木材大王”李清泉、印度尼西亞“糖業大王”黃仲涵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控製了菲律賓全國木業的巨商李清泉,更被認為是在“菲律賓經濟發展史上占有永久地位的人”。
今天的中國,當然不再是明末清初這副病模樣了。當年的南洋勞工出國都是被迫的。一不小心,就會被設在廈門等口岸的洋行抓去、騙去,被誣蔑為“豬仔”。今天的出國打工做生意,基本上是效仿前輩們的主動策略,而且漸漸成為政府的鼓勵行為。大量的民間個人和民營企業,在“國際化”的漂亮外衣下,在異國土地上迅速積累財富。
海外創業的紮堆現象
中國人在海外創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紮堆現象非常明顯。
例如,在南非一個著名的黃金之都約翰內斯堡,就駐紮著幾萬名福建長樂人;在中東地區,因為隻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市場對外開放,所以,這個彈丸小國裏聚集了三四萬浙江商人。每天到達這裏的大量集裝箱,都會通過這些中國人,從各種途徑發往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同樣在東歐,匈牙利的集散地更大,大約有4萬名中國人每天吞吐著10倍於南斯拉夫市場容量的集裝箱。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沿著前輩們的足跡前進,另一個是在上述地方的投資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回報。
這些人在國外創業,也許單個力量並不強大,但是合起來就是一股滾滾洪流,猶如“螞蟻扛泰山”一樣偉大。每天從東歐、中東、南非等地悄悄打回我國的外匯收入絡繹不絕,成為後來許多浙江人在國內創業的“第一桶金”。
同鄉人的關照至關重要
浙江省青田人金愛華,1994年獨自前往南斯拉夫創業,從一個“沒有中國人的地方”開始隻身闖**,隨後在短短的8年時間內,她先後帶出了300多個同鄉族人赴南斯拉夫做小商品批發生意。如果說浙江散居各國的大量“自由派”是一支貿易大軍,那麽他們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分隊。
在國外創業,同鄉會的作用不可小看。
創業的經營風險不需多談,因為即使在國內創業,經營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況且在異國他鄉,基本上沒有納入當地國家的統計體係,沒人知道他們的真實情況,也缺乏當地國家和我國政府的相應“關照”,一旦發生問題基本上都是依靠商會來進行處理。
當然,由於沒有政府的幹預和盤剝,如果選對了項目獲利也非常豐厚。
要密切關注政治風險
在肯尼亞做電池生意的孟書田,曾經因為把自己經營的電池賣到了占肯尼亞70%的土地,而損害了某個電池廠商的利益。這個電池廠商的背景可了得,居然有該國總統的參股。於是,這家電池廠商與政府部門和媒體合謀陷害他,幾年的心血差點一朝付諸東流。後來江澤民主席訪問肯尼亞,孟書田那種熱切的期盼可能是其他任何人所無法理解的。
在柬埔寨創業已經8年之久的謝湘蓉,麵臨著國內由黨派之爭發展起來的真刀真槍的戰鬥、國際社會對這個小國的製裁,當其他國家紛紛撤僑的時候,謝湘蓉與其他同胞卻一籌莫展,不知道到底應該放棄所有的不動產趕快回國呢,還是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崗位。
正是因為如此,謝湘蓉一直非常關心政治,既對柬埔寨的黨政狀況了如指掌,也對國內的每一次重大變動倍加關注。她說,了解所在國的政治、經濟製度以及相關法律,是每個在海外經商做實業的人都必須做到的,不了解這些就會吃大虧。
民營企業去國外創業大有可為
浙江省精益集團原董事長包其宇,5年以前就發現了巴西市場“有戲”,所以當即決定移居過去進行開發,股東們也立即做了相應安排。
5年以後的現在,包其宇已經將精益集團的產品推廣到了巴西的29個州,年銷售額數百萬美元。下一步,精益集團計劃進軍澳大利亞,並且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在海外建廠。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民營企業海外創業成功的背後是國有投資的失敗。
到目前為止,5600多家投資海外的中國企業(其中絕大多數是國有企業),成功的是極少數,而隨同前往投資的公司職員大發其財的卻不在少數。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經叔平堅持認為,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應該以民營企業為主,地域上應當以東歐、中亞以及南亞越南等更為理想。
可以相信,隨著我國產業成熟度日益提高、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增長,未來將會逐漸成為一個資本輸出國。
如果說,在第一輪“走出去”的較量中,那些自由的異國創業者成了意外的勝利者,那麽下一輪“走出去”的較量中,他們將迎來更多的競爭者或者合作者——那些產權清晰的、有一定規模和信譽的企業財團,尤其是其中為數眾多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