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比起好伺候的李迒來,趙明誠的二哥趙思誠顯然是個相當麻煩的親戚。

李想苦著臉坐在趙思誠的書房裏,聽他不停的念叨:“昔日李翁是多麽雅致的一個人,怎地你一點兒都不像他,你看看你的字!怪不得德甫說你字寫的難看,寫成這樣也好拿的出手麽?你家小弟馬上就要參加春闈了,你起碼不該考個秀才麽?”

李想暗暗吐槽,我幹嘛要像阿姐的爹啊!你到底想到哪裏去了?可是人家沒直說,他也不好欲蓋彌彰的去解釋自己不是李格非的私生子。李迒的那張臉跟他擺在一起,這話說起來太沒說服力了!

趙思誠還在念叨:“你開紙坊為什麽不跟我說一聲?沒少打點吧?我去給你遞個條子就能省很多的事兒,怎麽就這麽木!”

“你這是什麽打扮?整日這個樣子帶了你那一群小娘子出來進去的,十足紈絝!”

李想簡直要淚奔了,我的個天啊,這位跟趙明誠果然是兄弟,好嘮叨。不不不,他是趙明誠的哥哥,嘮叨的功力比趙明誠之高不低!矮油,趙二哥就嘮叨到這個地步了,趙大哥得嘮叨成啥樣兒啊?太可怕了。

李想年前進京,安頓好了就過來拜訪了趙思誠,當時趙思誠還沒有升到中書舍人,負責一些文獻整理工作,年底正式各項工作做總結的時候,任務繁瑣的很,整天早出晚歸,跟李想打個照麵就再沒時間專門跟他聯絡感情了,李想也就沒怎麽去打擾他。

這會兒趙思誠換了新工作,工作輕鬆了許多。想起自己把弟弟的小舅子們放在一邊兒好陣子沒有搭理,挺不好意思的,正好李迒也進京了,便把兩個人全都請到家裏關心一下。

趙明誠是趙挺之的老來子,趙挺之四十四歲才生的趙挺之,前頭的倆兒子都比趙明誠年紀大多了。趙思誠比趙明誠大了整整十歲,今年已經五十一歲了,他的大兒子跟李想同歲。 這會兒教訓李想可不就是跟教訓小輩兒似的?李迒倒沒有怎麽被嘮叨,二十三歲就有資格來考進士,這孩子已經夠出息的了。

歲數大的人都喜歡嘮叨,隻不過這位嘮叨的話題實在讓李想糾結。趙思誠是個傳統的讀書人,在他眼裏,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這一點而言,李想實在是太不符合他對年輕人們的要求了。而李想對他的態度挺恭順的,來到開封,給他家裏送了好幾次禮物,都是李想從山東帶來的上好紙和送給女眷們的化妝品。趙思誠一方麵覺得這青年挺招人喜歡的,一方麵又覺得他開紙坊不算個正經事兒,忍不住就念叨了,念叨了一陣子也覺得自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李想都是快三十的人了,現在就是讓他讀書也讀不出什麽名堂了。

不過朝中有人,心中不慌,這話不是白講的。李想在開封這個權貴紮堆的地方呆著,有個高官親戚,辦起事情來心裏確實不那麽容易慌的。神馬?你們說才四品?親,四品官很大了撒,杭州知府也就是四品啦,更不要說這是京官,中書舍人這種官兒整天在皇帝皇帝麵前晃**,幹的又是起草各種公文的事兒,實際的地位比同級官員來的高啊。

李迒還要參加春闈,趙思誠也就沒多見他,李想則不然,趙思誠最近有個什麽宴會就帶著李想去:“你臉上那是什麽表情!你當這裏是青州麽?以後生意做大了,好歹在這些人麵前露過臉,你的工坊才不會被人隨便找了麻煩!”

李想一向不擅長社交,這些場合讓他過去真是太難為了,可是他不能總躲在歐溫儀的背後,把這些事兒全丟給一個小娘子啊!這可不是青州,有吳知州罩著,誰也不敢對歐溫儀有什麽不好的念頭。這是紈絝遍地的開封啊!平日裏生意往來讓歐溫儀去談判就是了,這種官麵應酬還是少帶她的好,萬一惹到什麽爛桃又是麻煩。

李想參加了幾次社交活動,也認識了一些官場上的人,在一次宴會上還遇到了鄭爽,鄭爽見到李想,頓時十分興奮,各種討好好不諂媚。隻把周圍人的眼珠子都驚掉了!後來有人問起來,鄭爽便大大方方地說:“我失散多年的未婚妻如今在李大官人的工坊裏做管事,我自然要對李大官人恭敬些。”

宋朝職業女性還是不少的,而且技藝高超著收入頗為豐厚。比如有名的鄭蓉娘,自帶廚具上門給人做一場高檔宴席,就要收三百貫的辛苦錢,這樣的女人根本就是財神爺,誰敢瞧不起?能娶回家那是燒了高香,比帶著上萬貫的嫁妝都實惠啊!所以鄭爽說自己的未婚妻在李想的紙坊裏做管事並沒有人覺得不妥,隻是讚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鄭郎這幾年沒有白等啊,總算是把人給找到了。”

二月中,韓桂等人帶著二十幾輛馬車來到了開封,李想的娘子軍團全部到齊。三月初,紙坊安安靜靜的開工了。

李想的新工坊招工比過去嚴格了許多。紙坊的小娘子太多了,他不想弄出些不好的傳聞,索性一個男工都不招,隻招女工。當然工坊裏不可能沒男人,畢竟有些重體力活讓女孩子做太不現實了。但李想招工的時候換了個說法,說是招護院——想想啊,一大院子的小娘子,不派人保護怎麽行?

其實李想本來是沒想到這些的,還是趙思誠的態度提醒了他。這位趙二哥的思想比他弟弟趙明誠守舊多了,聽說他工坊招女工便罵他好色,身邊那麽多小娘子還要招女工,還不趕緊娶個新婦!李想委屈死了,招女工是因為他的工坊大部分活都是細活兒啊,男人粗手笨腳的幹不了啊!這可不是一千年後,遍地偽娘,工坊附近的村裏的男人全都是下地幹活的,一首老繭,你讓他們去搗騰口紅模具?開神馬玩笑啊,那雙手能把模子給捏碎了好不好。好在趙二哥是個講道理的人,聽李想解釋了,便也緩和了口氣,隻是提醒他嚴加管理,別弄得男女混雜在一起,傳出不好聽的話來。

事實證明,在豐厚的薪水麵前,小老百姓哪裏會考慮這麽多?這邊紙坊剛剛開出一月兩貫的工錢的招工通知,招工的地方就差點被擠破門!開封的鄉下也依然是鄉下,土裏刨食,一畝地一年的收益也不過兩三貫,一個普通的成年男人撐死了能種十畝地,農忙還得全家齊上陣。村裏的女孩子那就更糟了,農活兒說白了就是拚體力,再能幹的女人,三畝地就得累個半死!所以農村人更加重男輕女更嚴重些是有著非常現實的經濟考量的。而現在,居然有個冤大頭願意一個月出兩貫錢雇個幹不了重活的小娘子去他紙坊幹活?這太好了呀!

李想的紙坊招的大多是手巧的小娘子,有幾個已婚婦女也是平日不怎麽幹農活的女人——實在是幹久了農活,便是女人的手也粗的可怕,精細活兒根本不能做,等到確定了人選,選上的跟落選的一對比,擦,這是選美麽?被選上的全是村裏相對細皮嫩肉的小娘子。而這麽招工的連鎖反應就是李想招護院的時候,周圍幾個村裏未婚的小夥子一個個跟餓狼似的撲到他工坊門口報名————大齡男青年的心啊,無論青州還是開封,都沒什麽區別的。

李想開工坊的村子叫做鄭村。這名字起得極為簡單,村裏的人口也簡單,大部分都是姓鄭的,彼此都沾親帶故。雖然挨著開封,可是鄭村的老百姓大部分過得並不富裕。鄭村的地不好,雖然挨著河,可是大部分地都是坡地,灌溉很成問題。更糟糕的是,能灌溉的地,大部分居然都是沙地!這時候的人大部分認為種地就是種莊稼,沙地對於大部分糧食品種來說都是太糟糕的玩意了。當日在蓮湖村,周圍十裏八鄉的土地,畝產一般都在二三百斤左右,可鄭村的地,大部分隻能打一百斤出頭的糧食。

這樣的村子,怎麽可能不窮?雖然挨著開封,可是又沒有什麽好景致,達官貴人也不會來旅遊,天知道那位老禦史怎麽會在這麽個鬼地方買了地,一年的出產還不夠雇工錢呢!本來就是個清水官,在加上這麽個理財法,不窮才怪。

鄭村的年輕男人大多都去開封找活兒幹了,剩下的淨是老人跟女人,農忙的時候男人們會趕回來幹活兒,可平日卻很少,這也是為什麽李想招工,明明女性招的多,也六成都是本村的,而男性一共才要十個,可本村隻找到了四個合適的。招護院不比招女工,人品必須可靠,每個護院都需要本村三戶人家作保才行。

這次開工比在青州創業的時候簡單得多,李想身邊的八大金釵對這些工藝已經是相當熟練的了,而李想買的那批女使在青州的時候也在工坊裏幫過忙,有這些人帶著,新來的女工很快就進入了狀態,並沒有像當年那樣,一開始的兩個月幾乎都在磕磕絆絆的學基礎。

工坊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唯一的麻煩就是大家夥兒覺得鄭村實在太沒意思了,所以都不肯在這裏住。過去在蓮湖村還不覺得有什麽不便的,可現在大家在開封住了一陣子,再要憋在這麽個偏僻的地方那真是讓人無法忍受。

眾人開封跟紙坊之間來回走了幾趟,發現其實過去一趟用不了太久,於是歐溫儀就提議那邊幹脆大家還住開封,每天下午做完工可以一起坐馬車回來:不過是半個時辰的事兒,一點兒都不麻煩。眾人齊齊點頭,好容易來到開封,誰樂意整天住在鄉下啊!

所以每天晚上,大家還都是趕回城裏住,晚上,工坊這邊便由程九帶著他媳婦牛翠萍管著。牛翠萍本就是個鄉下姑娘,對村裏的生活沒什麽不習慣的。

如今李想跟他的這個娘子軍團的生活狀態很像後世的上班族,每天清早吃了早飯,做上馬車趕到鄭村上工,中午簡單吃點東西休息一會兒,下午收工,坐馬車回開封……

大家都覺得這樣挺好的,隻有李想快要糾結死了:當初是誰跟我慪氣,一定要我蓋大瓦房?現在房子蓋得漂漂亮亮的,你們一個個卻全都不去住!哎呦一千多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