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齊宣王的問題,孟子的態度非常謹慎,謹慎到了模棱兩可的程度,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儒家是反對戰爭的。,因此,孟子並沒有明說到底是讚成還是反對齊宣王出兵伐燕,隻是說怎麽樣可以出兵,怎麽樣就不能出兵。不過,仔細琢磨的話,可以看出孟子其實是讚成齊宣王出兵伐燕的,因為根據燕國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滿足孟子讚成出兵伐燕的條件的。

那麽,還有什麽證據可以明確的證明孟子這位地位僅次於孔子的大儒在這場戰爭中的態度嗎?《孟子》一書裏的記載就是上述那樣看,但在《戰國策·燕策》的記載裏,孟子當時直截了當地對齊宣王說道:“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可見,孟子確實是讚成齊宣王出兵伐燕的。

那麽,一向主張仁義、反對戰爭的孟子為什麽會讚成齊宣王討伐燕國呢?這與孟子的一貫主張有矛盾嗎?

其實,仔細分析下來,仁義和出兵伐燕不僅不是矛盾的,而且還是緊密相連的——出兵就是為了貫徹和捍衛仁義思想。孟子認為,燕國的百姓已經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齊宣王出兵伐燕,就是拯救他們脫離苦海,就是在向他們布施仁義,就是在向他們施行仁政,就是在“保民”,相反,如果齊宣王不出兵伐燕,燕國的百姓仍然要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自然是主張“仁政”和“保民”的孟子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孟子讚成齊宣王伐燕,符合他一貫的主張。

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孟子並不是一味地反對戰爭,相反,隻要戰爭的目的是正義的,隻要戰爭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歡迎,他就支持戰爭。也可以這樣理解,在孟子看來,實行“仁政”和“保民”的思想是“體”,而戰爭是“用”,戰爭也隻是用來推行“仁政”和用來“保民”的一種工具。孟子對於戰爭的這種權變思想,是以“民本”為基礎和原則的。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

然而,根據後來發生的情況看,齊宣王又讓孟子失望了,因為他原本以為的一場“仁義”之戰,一場“保民”之戰,被齊宣王弄成了一場侵略戰爭和害民戰爭。這是孟子所沒有預料到的。

【原文】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裏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裏畏人者。《書》[1]曰:‘湯一征[2],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麵而征,西夷怨;南麵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3]也。歸市者[4]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5]其民,若時雨[6]降,民大悅。《書》曰:‘溪我後,後來其蘇[7]。’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8]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係累[9]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10],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11],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注釋】

[1]書:這裏指《尚書·逸》篇。

[2]一征:初次征討。

[3]雲霓:指下雨的征兆。

[4]歸市者:做生意的人。

[5]吊:安撫、慰問。

[6]時雨:及時雨。

[7]蘇:複蘇,這裏當複活解釋。

[8]拯:拯救。

[9]係累:用繩子捆綁。

[10]重器:貴重的寶器。

[11]旄倪:老人和小孩子。旄通“耄”,指十歲的老人。倪指小孩子。

【譯文】

齊國討伐燕國,取得了勝利。於是,其他幾個諸侯國便商量說要起兵救助燕國。齊宣王便問孟子道:“其他幾個諸侯都商議說要出兵攻打我,請問先生,我該怎麽辦呢?”

孟子回答道:“我聽說過有人依靠著七十裏大小的國土統一了天下,比方商湯就是這樣,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擁有幾千裏國土的大國害怕其他國家的。《尚書》上說:‘商湯統一天下的戰爭是從討伐葛開始的。’全天下的百姓都相信商湯的軍隊是為了除暴安良而來的,所以,當商軍向東進發時,西夷的百姓就會抱怨;當商軍向南進發時,北狄的百姓就會抱怨。他們都說:‘為什麽把我們放到後麵來討伐呢?’百姓盼望商軍到來的心情就像大旱時盼望那樣迫切。商軍到達以後,在市場上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在田裏耕作的照常耕作,因為商軍是為誅殺那些施行暴政的國君,並撫慰受害的百姓而來的。這就像是及時雨一樣令百姓高興。因此,《尚書》上說:‘等待我們的大王商湯來了,我們就能夠得生了!’

“現在,燕國國君虐待燕國的百姓,大王的軍隊前去討伐他,燕國的百姓以為大王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裏拯救出來,所以端飯提酒夾道歡迎大王的軍隊,但是大王卻殺戮他們的父兄,捉拿他們的兒女,毀壞他們的宗廟,搶走他們財產,這怎麽能讓他們高興呢?其他的諸侯國本來就害怕齊國強大起來,打敗燕國以後,齊國的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樣的形勢下,大王還不施行仁政,這必然會使其他諸侯出兵攻打大王。請大王趕快發布命令,令齊軍放回燕國的俘虜,停止掠奪燕國的財產,再和燕國民眾商議,給他們另立一個國君,然後從燕國的領土上撤回齊國的軍隊。這樣做的話,還來得及製止各諸侯國的起兵。”

【闡釋】

齊宣王討伐燕國,並命令齊軍占領了燕國,這自然激起了其他各諸侯國國君的嫉妒,於是他們紛紛計劃要討伐齊國。齊宣王無計可施,隻好找來孟子詢問對策。

結果,孟子還是延續以往跟齊宣王講道理的風格,並不直接回答齊宣王最關心的問題,而是又談起他的那個萬變不離其宗的話題——百姓的心理動向。初看上去,這些好像解決不了齊宣王當前所麵臨的危機,但孟子認為,正是民心向背左右著齊宣王的危機,因此解決危機也要從民心向背上入手。

孟子認為,起初,燕國的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從心底盼望有人能救他們脫離苦海,當齊軍可以順利的占領燕國,就是因為燕國的百姓希望齊宣王充當“救世主”的角色。可是,後來的事實表明,齊宣王並不想當“救世主”,他更願意當個侵略者,帶給燕國百姓雙重的苦難。這時候,燕國百姓的心理也就發生了變化,不再歡迎和支持齊軍了。齊宣王失去了民心,陷入被動。

不過,這顯然不是其他諸侯國決計出兵討伐齊國的原因,對於他們而言,燕國百姓的民心向背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任由齊國就這樣吞並燕國,再次壯大實力。因此,隻要迫使齊軍退出燕國,放棄占領燕國,一切就結束了。

在這個危急關頭,多說無益,要緊的是要想個對策出來。孟子給齊宣王提的建議是,齊軍迅速撤出燕國領土,就跟沒有占領過燕國一樣。這時,有人不禁想起了孟子之前讚成齊宣王出兵伐燕的事,於是笑稱“進也孟子,退也孟子”,其實,這並不能說孟子反複無常,因為無論是進還是退,孟子的依據都是唯一的,就是以民心為準繩,民心希望進就進,民心希望退就退。

由此可見,民心向背也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之一,不論是論述內政問題,還是論述外交問題,民心向背都是一個重要的依據。

【原文】

鄒與魯拱[1]。

穆公[2]問曰:“吾有司[3]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4]其長上[5]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6]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7]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8]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9]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注釋】

[1]拱:通“哄”,爭吵、衝突。

[2]穆公:即鄒穆公,鄒國的國君。

[3]有司:這裏代指官員。

[4]疾視:怒視。

[5]長上:長官、官員。

[6]轉:這裏指棄屍。

[7]幾:接近、幾乎。

[8]上慢:指官員怠慢職責。

[9]尤:以……為過失,責怪、歸罪。

【譯文】

鄒國和魯國發生了軍事衝突。

鄒穆公問孟子道:“在與魯國的衝突中,我死了三十三個大臣,而百姓們卻沒有一個人肯為他們效力和犧牲。我想殺這些可惡的百姓吧,又覺得不能殺那麽多;不殺他們吧,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國家官員被殺而不去營救的行為又實在讓人覺得可氣。請問先生,我該怎麽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在遇到災荒的年月,大王的百姓困苦不堪,年老的和體弱的都被餓死在山溝裏,年輕的和健壯的有好幾千人都四處逃難去了,但是,大王的糧倉裏卻堆滿了糧食,國庫裏也堆滿了財寶;大王的那些大臣們也不把百姓的悲慘遭遇報告給您,這既是對大王的欺瞞和不敬,更是對百姓的漠視和殘害。曾子曾經說過:‘要小心啊,要小心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到頭來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現在就是百姓複仇的時候了。在百姓們饑寒交迫的時候,官員們不關心和救濟他們,所以現在他們才會看著官員們被殺死而無動於衷。請大王不要歸罪於百姓吧,隻要大王施行仁政,百姓自然會親近他們的長官,也會願意為他們而犧牲。”

【闡釋】

這一章實際上說的還是君與民、官與民的關係。孟子認為,百姓看到國家幹部戰死而不救雖然是理無可恕的,但也情有可原。為什麽呢?根源還是出在國家幹部身上。作為國家幹部,在災荒年月和兵荒馬亂時節,看到百姓餓死或乞討時,卻麻木不仁,見死不救,久而久之,百姓自然是心生怨言,產生報複心理,那麽,看著國家幹部戰死,也就沒有什麽感覺了,因為官與民之間的感情已經被國家幹部傷害透頂了。同樣,話說回來.如果在平日裏,這些國家幹部們能施行仁政,關心百姓,當他們遇到危險了,百姓一定會鼎力相救的。自己手下的官員如此,鄒穆公有什麽可埋怨百姓的呢?

在這一章裏,還提到了“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這一句名言,後來逐漸演變成“出爾反爾”,這一成語,用來形容言行前後矛盾和反複無常。其實,這句話的原意接近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孟子的回答,既顯示出其睿智的機鋒,又不失理直氣壯和義正詞嚴,既當鄒穆公的麵揭露和駁斥了不顧百姓疾苦死活的國家幹部,又為百姓討回了公道,時至今日,讀來仍能感到回**在天地間的一股凜然正氣。

【原文】

滕文公[1]問曰:“滕,小國也,間[2]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3]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4]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注釋】

[1]滕文公:滕國國君。滕國是西周分封的諸侯國,故址在今山東省滕縣境內。

[2]間:介於……之間。

[3]池:護城河。

[4]效:效力、效命。

【譯文】

滕文公問孟子道:“我的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夾在齊國和楚國這兩個大國之間。請問先生,我是歸順齊國好呢,還是歸順楚國好?”

孟子回答道:“到底應該歸順誰我也不好說,如果您一定要我出個主意、提點建議的話,那就隻有一個辦法:把護城河挖得深深的,城牆修築的盡量高大而堅固,當敵人來攻打時,動員百姓們一起堅守城池。如果百姓們寧願獻出生命也不棄守逃命的話,做到了這樣,那麽大王就大有可為了。”

【闡釋】

這是孟子第二次路過滕國時,滕文公請教孟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