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回答道:“國君在不得已的時候,甚至會把原本地位低下的人作為賢才提拔到地位高尚的人之上,把原本關係疏遠的人作為賢才提拔到關係親近的人之上。國君選拔賢才怎麽能這樣不慎重呢?假如身邊的親信認為某個人是賢才,大王不要急於相信;朝中的大夫也認為這個人是賢才,大王也不要急於相信;當全國上下的人都說他是賢才時,大王再詳細考察他,發現他真的是賢才的話再重用他。如果身邊的親信認為某個人不可重用,大王不要急於相信;朝中的大夫也認為這個人不可重用,大王仍然不要急於相信;當全國上下的人都認為他不可重用時,大王再仔細考察他,發現他確實不可被重用的話,再罷免他。同樣,身邊的親信認為某個人該被處死時,大王不要急於相信;朝中的大夫也認為這個人該被處死時,大王仍然不要急於相信;如果全國上下的人都認為他該被處死的話,大王再認真考察他,發現他確實該被處死的話,大王再處死他。這樣處死他的話,才是全國的百姓處死的。如果大王能這樣做,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官。”
【闡釋】
在闡述國君重用官員、罷免官員和處死罪犯時,孟子提出,國君不能隻聽信左右近臣和朝廷官員的意見,而要以百姓的意見為準則,隻有全國上下的百姓都支持,國君才可以大膽行事。
的確如此,左右近臣隻是極少數的幾個人,而且還不一定能保證意見的公允;與全國的百姓相比,朝廷官員也是少數,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的意見。隻有讓全國的百姓都發言,才能保證意見的正確和公允。
孟子的這個主張反映了他的民主意識,是人類早期的民主思想。但是,從操作層麵來看,孟子的這一主張還是很難操作的,因為,從事實上來說,就某一個情況,不大可能聽到全民一致的意見,甚至連全民都能保證發表意見都不可能。因此,孟子所說的“國人皆曰”也隻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在實際操作中,隻要我們把握住“多傾聽群眾的意見”這一精神實質就夠了。
孟子提出的“進賢必慎”是他“尊賢使能”的思想在選用人才上的進一步完善。對於選拔和任用人才,孟子強調“慎”。所謂“慎”,就是說,在選拔和任用一個人之前,要認真而詳盡的考察他,這個考察不是聽信左右親信的意見,也不是聽信朝廷官員的意見,而是聽取百姓的意見。這種“進賢必慎”的謀略體現了兩條重要原則:一是主張“兼聽”,尊重絕大多數人的意見;二是強調審察,尊重事實。是符合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也和他的“民為邦本”的思想相一致。
從實質上看,孟子主張“進賢必慎”就是在主張“任人唯賢”,聽取百姓的意見,並實踐考察他,目標都在於鑒別他是否是賢能的。但是,盡管孟子主張“進賢必慎”,他也沒有完全否定“任人唯親”,因為說“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從總體上看,盡管有“任人唯親”的一麵,但主導方麵仍然是“任人唯賢”。
【原文】
齊宣王問曰:“湯放[1]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賊[2]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3];殘賊之人謂之一夫[4]。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
【注釋】
[1]放:流放。商湯起兵討伐夏桀,獲勝後,將夏桀流放到邊地。
[2]賊:害。
[3]殘:殘忍的人。
[4]一夫:即獨夫,指眾叛親離的人。
【譯文】
齊宣王問孟子道:“商湯放逐夏桀,以及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有這回事嗎?”
孟子回答道:“根據曆史記載來看,是有這回事的。”
於是,齊宣王又問道:“商湯、周武王原本是夏桀、商紂的臣屬,臣屬弑殺他們的國君,應該嗎?”
孟子又回答道:“殺害仁慈的人叫做殺人賊子,殺害講正義的人叫做殘忍之徒,而像殘、賊這些人叫做獨夫。我隻是聽說周武王誅殺了一個名叫紂的獨夫,沒有聽說有誰弑殺了自己的國君。”
【闡釋】
在這一章裏,孟子又理直氣壯地說出了一句千古不朽的至理名言:“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這一論述不僅成了曆朝曆代無數次改朝換代的理論依據,而且也無數次鼓舞了百姓們舉行武裝起義的勇氣。
由於身份的特殊性,同樣作為國君的齊宣王從自身的立場出發,認為湯流放桀和周武王伐紂是人臣弑君的行為,但是孟子不僅輕輕鬆鬆的駁倒了齊宣王,而且從此以後,但凡聽到了孟子這番言論的人,都不敢再有跟齊宣王一樣的看法了。
可以看出,孔孟所主張的儒家思想,原本並不純粹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相反,在那個時代,真正為封建國君效勞的其實是法家,這一點在秦國的發展曆史上表現的極為明顯:秦國是通過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商鞅的改革才走上富國強兵之路的,而秦嬴政“一掃,統一中國”,建立秦王朝,又離不開法家的另兩位重要人物韓非和李斯的輔佐。甚至,在秦朝建立以後,儒家學派也沒能為維護封建製度出一點兒力,反而被“焚書坑儒”,大加壓製。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開始,儒家思想才成了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工具。——這些都是後話了。
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以後,認為自己就此開創了萬世之業,於是想從始皇開始,一直傳到二世、三世。那麽,孟子的“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的觀點自然就引起秦始皇的討厭了,所以他才要“焚書坑儒”,免得儒家思想掃他的興。可是,秦始皇畢竟是個像商紂一樣的暴君,自然也逃不過像商紂那樣的命運,於是,他的大秦王朝剛剛勉強傳了兩代就滅亡了。
不管怎麽說,孔孟所主張的早期儒學與封建暴政是不相容的。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原文】
孟子見齊宣王,曰:“為巨室[1],則必使工師[2]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為能勝其任也。匠人斲[3]而小之,則王怒,以為不勝其任矣。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4]所學而從我。’則何如?今有璞[5]玉於此,雖萬鎰[6],必使玉人[7]雕琢之。至於治國家,則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異於教玉人雕琢玉哉?”
【注釋】
[1]巨室:大型的宮殿。
[2]工師:管理工匠的官員。
[3]斲:砍削。
[4]女:通“汝”,你。
[5]璞:含有玉的石頭,或者是未經雕琢的玉。
[6]鎰:黃金的度量單位。
[7]玉人:雕琢玉石的工匠。
【譯文】
孟子拜見齊宣王,對齊宣王說:“想要建造高大的宮殿,就必須要派遣工匠去尋找高大的樹木。如果工匠們找來了高大的樹木,那麽大王就很高興,覺得這些工匠幹得不錯,能勝任建造宮殿的工作。再後來,經過工匠們的砍削修剪以後,原本高大的樹木又變小了,大王見了以後就很生氣,覺得這些工匠到底是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一個人從小就學習了許多如何治理國家的道理,到了壯年以後,就想把這些所學付諸於實際,然而,此時,國君又對他說道:‘你還是暫時放下那些大道理吧,先按照我的意思辦事吧。’這會怎麽樣呢?假設現在有一塊美玉,雖然值一萬鎰黃金,但大王肯定要找玉石工匠雕琢它。換到了治理國家的事情上,卻說:‘還是暫時放下那些大道理吧,先按照我的意思辦事吧。’這樣做,與教導玉石工匠雕琢美玉有什麽不同呢?”
【闡釋】
從這一章裏,我們可以看出,孟子認為,有治國專長的人,才可能治理好國家,即使是國君,如果沒有掌握治國之才,照樣不能治理好國家。這個道理,正如孟子打的那個比喻那樣,要雕刻美玉,非專門的治玉工匠不可,那麽,治理國家也是一樣,非有治國專長的人不可。
那麽,貴為一國之君的國君為什麽不能是有治國專長的人呢?雖然孟子沒有明言,但也看得出,國君們都是父兄相繼,代代相傳的,他們之所以成為國君是因為血統好,並不是因為有突出的治國專長。那麽,在治理國家這方麵,國君們又可以做什麽呢?孟子認為,國君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隻要做好選拔和重用有治國專長的人,讓他們盡情發揮專長就可以了,不要幹涉具體的治國方略。
然而,事實是,也許有一些國君可以做到選賢任能,重用有治國專長的人,但幾乎沒有一位國君能做到徹底放棄對具體的治國方略的幹涉,總是不停的強調“姑舍女所學而從我”,讓有治國專長的人處處受到掣肘。這雖然是荒唐而可笑的,但也確確實實的存在著,原因或許不是這些國君們自以為是,而是他們想要掌握權力的。
【原文】
齊人伐燕[1],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2]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3]。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4]。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5]。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6]食壺漿[7],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8]而已矣。”
【注釋】
[1]齊人伐燕:據《史記》記載,公元前315年,燕國國王噲把王位讓給了相國子之,燕國百姓都不服氣,於是,太子平和將軍市被起兵討伐子之,結果戰敗被殺,燕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齊宣王趁機討伐燕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
[2]五旬而舉:據《戰國策》記載,齊軍討伐燕國時,燕軍不僅不抵抗,而且還大開城門迎接齊軍。結果,齊軍隻用了五十天就攻進了燕都,並殺死了燕王噲和子之。
[3]天殃:因違背天意而遭到的天譴或天災。
[4]武王是也:指周武王討伐商紂的事。
[5]文王是也:指周文王因為擔心百姓不歡迎而沒有起兵伐紂的事。
[6]簞:盛飯的竹筐。
[7]漿:米酒。
[8]運:轉動。
【譯文】
齊國討伐燕國,獲得了勝利。
齊宣王問孟子道:“有人勸我不要討伐燕國,有人卻勸我討伐燕國。我自己覺得,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去討伐另一個同樣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隻用了五十天就取得了勝利,如果隻是依靠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我不討伐它,一定會遭到上天的責備。因此,我討伐了它,我這樣做對嗎?”
孟子回答道:“如果大王討伐燕國能讓燕國的百姓高興,那大王就應該討伐它,古人裏麵的周文王就是這樣做的。如果大王討伐燕國不能讓燕國的百姓高興,那大王就不應該討伐它,周文王就是這樣做的。以齊國這樣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一個同樣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百姓卻端著飯、提著酒迎接大王的軍隊,他們這樣做,難道還有別的原因嗎?他們隻不過是希望大王能讓他們脫離水深火熱的生活罷了。如果大王不僅不能讓他們脫離苦海,反而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熱,那麽他們就不會歡迎大王了,隻會轉而尋求別的出路。”
【闡釋】
齊國出兵討伐燕國,獲得了勝利以後,齊宣王才召見孟子,問他該不該討伐燕國。由此可以看出,齊宣王其實根本就沒有接受孟子的思想,他怕孟子會反對他出兵伐燕,否則他會在出兵之前就詢問孟子。這也許是孟子的悲哀,但孟子似乎並沒有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