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國仇家恨需血償
通過在占城王宮裏的所見所聞,和奐知道此事的占城已經沒有懂得漢語的人了,所以子沙古卜洛想要前往大明就必須要找到一個懂得漢語的人才行,而這個便是和奐認為的更好的機會。
如果隻是和大明前往占城使臣一起回京那麽和奐最好的結果就是進入禮部當一個懂得占城語的小官,在京城當中沒有其他的人脈關係的和奐想要有所作為也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能夠和占城國王子沙古卜洛一同前往京城的話那情況將極大的不同。作為子沙古卜洛和大明之間的翻譯和奐可以在京城當中見到很多的大臣甚至是見到皇上,到時候到了京城當中那麽長的時間裏和奐總能夠在某個大臣或者朱厚照的麵前表現出過人一等的能力然後被看重之後便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負了。
所以在陪著使臣一行人重新回到了大明之後和奐便以暫時不放心家裏為借口辭別了已經和自己成為朋友的那個出使的使臣,然後和奐便帶著身上僅剩的九十多文錢風餐露宿的呆在子沙古卜洛前往大明必經的一條官道之上。
和奐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在這裏等著,如果能夠等到子沙古卜洛一行的話那他便趁機上去自薦,這樣自己之前的計劃便可以順利的展開了,但是如果在這裏沒有等到子沙古卜洛一行或者等到了之後但是子沙古卜洛卻不願意用和奐充當自己的翻譯的話那麽和奐便隻能重新收拾行裝前往京城投奔那個之前認識的使臣,或許是在短暫的接觸之中被和奐的才華所折服亦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反正最後那個使臣就差和和奐結拜了,最後當得知和奐不願意立刻跟隨自己前往京城之後還依依不舍的再三告訴和奐如果有朝一日前往京城了一定要去找自己。
和奐自己在那裏等著子沙古卜洛一行,這種方法雖然有很大的幾率要以失敗告終,但是和奐卻願意去嚐試,這個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麽東西是百分之百能夠成功的,對於出身卑微、無權、無錢、無人脈有不能通過科考改變命運的和奐來說,任何成功的可能都是願意嚐試的。
怎麽說呢。可以說和奐這叫做有心人天不負,也可以說和奐命好,總之現在看來和奐的這個方法還是很成功的。不但在官道之上遇上了子沙古卜洛,而且還成功的成為了子沙古卜洛的翻譯一路帶著子沙古卜洛前往了京城。而更為幸運的時候,才到了京城兩天的時間。和奐不但已經踏入了奉天殿見到了文武百官以及大明皇帝朱厚照,也在自己還沒有開始展露才華的時候便已經被朱厚照這個大明天子所看重了,最起碼和奐是這麽認為的,他認為朱厚照就像是張良、蕭何一樣能夠慧眼識珠但從自己的外表上便看出來了自己身具才能,他哪裏知道朱厚照看重的是他那種遇大事而不亂的氣質,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天才常常有,但是不但是天才並且還具有一顆臨危不亂的大心髒的天才卻不多見。
通過和和奐的交談,朱厚照還知道和奐在來京城的路上已經受到過了子沙古卜洛的招攬,不過卻被和奐給拒絕了,很明顯在和奐的眼中子沙古卜洛這座廟太小了容不下自己。隻有大明這個舞台才能夠讓自認才能不凡的和奐展露自己的才華。
當得知和奐掌握了數個屬國的語言之後朱厚照在心裏已經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將和奐留在京城加以重用。單從同時會幾國語言這一點來說和奐在整個大明不說是獨一無二的那也是鮮有能夠和他比肩的,在大明除非朝廷需要很少有人能夠會除了大明官話以及地方方言之外的其他語言,一般能夠會一門外國的語言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個時候大明人沒有說將來到外國去尋找發展前途的,再加上大明以及漢語在亞洲的強勢。很少有人去學習那些屬國的語言,精通的更是幾乎沒有。
從眼下來說禮部還缺少一個懂得占城語的官員,由和奐先去充任最合適不過了,而且和奐除了懂得占城語之外,還懂得中南半島多國的語言有和奐在也可以在禮部裏麵挑選一些不入流的管理跟隨和奐學習這些外國的語言,也算是為國家培養一些外交人才了。
而更關鍵的時候。在朱厚照的計劃裏已經有了單獨將禮部裏麵負責招待外賓的機構給分離出來單獨的設置一個機構負責此事。術有專攻,禮部一個部門負責那麽多的事情再加上招待外賓的事情不受重視長此以往在這方麵的工作很難在禮部去的較好的進展。
“您覺得自己的才能如何?”朱厚照突然朝和奐問道。
朱厚照的這個問題讓和奐突然的愣了一下,然後看了一下朱厚照仍舊笑著的臉和奐慢慢的說道:“這就要看皇上比哪些方麵的才能了,如果皇上看重的是詩詞作賦、文言八股草民幾乎難以開口,但是除此之外草民自然不必旁人差多少。”
說完之後,和奐心裏焦急的等著朱厚照的下文,在明朝之後要想在官場之上有所作為詩詞作賦、文言八股這些東西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這是整個大環境使然。
“哈哈哈,和奐,朕可以明白的告訴你,你運氣好遇見了朕,如果是其他的人坐在這個龍椅之上,單是你詩詞作賦、文言八股不通便別想站立在朝堂之上,不過別人看重這些東西,朕卻不看重,我大明每三年的科考詩詞作賦、文言八股樣樣精通的人不下數萬人,但是這數萬人當中真正對大明有用的卻寥寥無幾,在朕看來你雖然詩詞作賦以及文言八股樣樣不通,但是但論你會幾門屬國語言的能力在我大明便是不可多得的。”
“現在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禮部主客清吏司從今天起由你來掌管。就看你有沒有能力留在這個位子上了。”
禮部主客清吏司就是禮部專門負責接待外賓的部門,主管官員一般為禮部侍郎,正五品。禮部主客清吏司本來是有自己的主管侍郎的,不過就憑今天發生的事情,那個侍郎就別想在朱厚照的眼皮底下再幹下去,把他撤了之後正好由和奐接任。
隻是朱厚照一句話,和奐便立馬從一個身無功名的平明百姓一躍而成為了正五品的禮部侍郎。現在隻要和奐答應下來,這件事情便是成了。
不過令朱厚照意外的時候,雖然和奐站起來謝恩了。但是和朱厚照所想的卻不太一樣,隻見朱厚照說完了之後和奐呆在那裏靜靜的思考了一會之後便跪下說道:“草民謝皇上隆恩,不過草民有一個不情之請。既然皇上看得重草民那邊說明草民的幾分能力還入得皇上的法眼,不過如果有可能的草民還是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武將而不是一個文官。”
“哦,這是為何?”朱厚照不解道,在大明文官不止比武官高上一等,在很多時候即便是麵對比自己低上好幾階的文官,那些武將們也不一定能夠直的起腰來,可以說在大明如果有希望成為文官的話,正常情況下沒有人願意放棄大好的前程去當一個處處受氣的武將。
現在朱厚照一口氣直接將和奐提拔為了正五品的禮部侍郎,標準的文官之中的要職,可以說此舉和奐可謂是一步登天就連那些科考的狀元都不一定能夠比得上和奐的好運。但是這麽好的機會,想不到和奐竟然還不願意答應,朱厚照不解。
“為了國仇家恨。”說道這裏,和奐猛然的一變臉色,剛才穩如和曦的臉龐瞬間變得極為猙獰。
“這是個有故事的人。”朱厚照又一次在心裏想到。
這個世上沒有說不清的仇也沒有道不明的恨。很快和奐便主動的將自己所謂的國仇家恨給說了出來,國仇自然不用多說,就是朱厚照也猜得出來一點。
按照和奐的說法,他所為的國仇針對的是大明的屬國安南國,安南和大明之間如果真的說有國仇的話也並不算錯,從遠的來說現在安南的那片地方在很早以前那都是屬於中原王朝的地方。但是後來卻被安南的那些當地土著們據為己有,這當然算的上是國仇了。
安南那片土地從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開始是中原王朝的領土。在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叛亂,從中國分裂出去,從此之後這片土地便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後來在唐朝的雖然有反複,但最終也都都沒能扭轉局麵。
不過這一切好像和現在的和奐有點遠了,畢竟那些土地又不是在大明的手中丟的,在大明成立的時候那些土地已經被當地人據為己有好幾百年了,讓和奐一個大明人為一個幾百年前的朝代報國仇,估計就連朱厚照都看不過去了。
既然遠的不行,那當然得是近的了,往近了說大明同樣和安南有著莫大的國仇,元朝的時候元朝曾經一度統治過安南,但是後來隨著戰爭消耗過大元朝沒法維護漸漸的安南再一次脫離自立,而到了大明取代元朝之後,已經自立的安南陳氏王朝臣服於大明,正式的成為了大明的屬國。
大明和安南之間的仇恨其實從建國之初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在元末內亂的時候安南陳氏王朝曾經趁亂出兵侵占了當時屬於中國南部的一片領土,一直到明朝建國之後這些土地也還在安南的掌握之中。當時大明剛剛建國內部不穩、外部不平,再加上安南出兵的事情當時也由於資料不多有點說不清楚,所以太祖皇帝便暫時的將這點事情給擱置了下來,轉而安心的穩定國內局勢。
這一點其實算是大明和安南之間的仇恨的一個伏筆,兩國在建國之初就沒有將曆史上的事情給說清楚那在後來隻要有心之人想要翻出來加以利用便是一個很好的出兵借口。
後來太祖駕崩之後建文帝登基,其實那個時候大明的國力已經很強盛了完全由能力將那些安南侵占的領土給奪回來,但是可惜建文帝沒有做皇帝的命。
剛剛登基沒多長時間便爆發了“靖難之役”。當時被靖難之役所困的建文帝根本就沒有經曆去管安南哪一點事情。
而後來的結果很明確,建文帝失敗了,而成祖登上了大明的寶座。在大明不太平的那段時間之內,安南也同樣不太平。在安南國內安南本來的陳氏國主以王室被國內權臣胡氏所屠戮,並且胡氏自立為王。
其實自從大明成立以來,安南的陳氏政權已趨式微,國內一直內訌不斷。在公元1371年的時候。安南國王陳日堅就被自己的伯父陳叔明逼死,之後因懼怕大明反對,陳叔明未敢纂位。而是立其弟陳煓為國王。後陳瑞在入侵占城時敗死,他的弟弟陳煒被立為國王。不過到了這個似乎後安南陳氏王朝的政權卻已逐漸的落入安南權臣黎季犛的控製之中。趁著新君即位不穩,不久他就殺掉陳煒。改立陳日焜為王。
公元1399年,黎季犛又把陳日焜殺掉,改立其子陳顒,沒多久,再殺陳顒,次年,黎季犛看到自己好幾次殺了國王但卻沒人能拿自己怎麽樣之後膽子也打了起來,這一次他幹脆滅掉陳朝,大肆屠戮陳氏宗族,並且還自立為帝。定國號為大虞,改元聖元,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與其子胡漢蒼共理朝政。
在籠絡人心之上胡一元還是很是一把好手的。在自立之後為了獲得國內民眾、宗主國大明的支持,胡一元竟然敢自稱自己是帝舜後裔胡公滿的子孫,以抬高身價。帝舜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堯舜禹三人之中的舜。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周圍的屬國之中帝舜的威望在當時都是相當的高的,所以胡一元此舉還是很厲害的。
在同年冬天,胡一元又自稱太上皇,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胡漢蒼。同時遣使奉表到明朝,詭稱陳氏宗族已絕,胡漢蒼為陳明宗之外孫,因此暫時登基理政請求大明正式的冊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這是當年大明與安南戰爭爆發的最直接原因。
因為當時大明國內正值“靖難之役”,建文皇帝無暇它顧,對胡一元的請示未置可否,既不讚成也不反對。
不過後來成祖皇帝即位之後,情況就沒有那麽好了,成祖即位之後顯示派官員到安南通告,於是在永樂二年(公元1403年)4月1日的時候,胡漢蒼再次遣使者到南京朝賀,並再次討封。
當時為了弄清楚安南國內倒地發生了什麽事情,成祖皇帝命人親自前往安南國內打探消息,不過那個被派去的使臣卻被胡漢蒼所收買反而反過來替胡漢蒼討封。
馬上打天下的成祖皇帝和太祖朱元璋以及後來的建文帝完全不同,太祖皇帝由於從小生活貧困見識到百姓深受戰亂之禍,所以在即位之後一直希望和周邊和睦相處,所以對於安南一直比較寬容,即便是後來大明強大了之後也沒有去討伐安南侵占前朝國土的事情。至於建文帝,那和成祖差的更多了。
成祖皇帝和太祖完全不同,他沒有經曆過太祖的那種疾苦生活,從生下來的時候太祖皇帝便已經成為了天下的有力爭奪者,歸根而言成祖皇帝和唐太宗李世民是一樣的人物,這種人更加在乎自己開疆拓土的功績。
馬上得來天下的成祖誌向很大,他早就希望能夠收複前朝被安南奪取的領土,隻不過是一直沒有機會而已,並且安南一直以來對大明不太聽話的表現也讓成祖皇帝十分的不喜。
胡漢蒼收買大明使臣的事情畢竟滿的了一是滿不了一世,沒過多長時間有一個安南前朝舊臣冒死的逃到京城向成祖皇帝告發了胡漢蒼父子謀反篡位以及收買大明使臣的事實,這一下子苦苦沒有借口的成祖皇帝立馬心裏暗喜,一直沒有借口,這借口不是自己來了嗎。
到了這裏雙方之間的矛盾終於開始要爆發了。
很快成祖皇帝便登殿點將,命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將軍印,為總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將軍印,為左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將軍,豐城侯李彬為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統率水陸大軍八十萬以恢複安南陳氏王朝為借口遠征安南。
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大軍水陸並進,追殲殘敵,清遠伯王友等率軍渡過自注江,攻破籌江、困枚、萬劫、普賴諸寨,斬首三萬七千餘級。安南將領胡杜聚集水師扼守天險盤灘江,張輔大膽起用降將陳封攻擊,大敗胡杜。盡奪其舟,遂定東潮、諒江諸府州。明軍主力追擊至木丸江對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戰船三百艘來戰。明軍迎頭痛擊,斬首萬級,擒其將校百餘人,安南兵焚溺死者無數,江水為赤。張輔在鹹子關築城,命都督柳升鎮守。3月,安南兵又搦戰於富良江,張輔與沐晟夾岸迎戰,柳升以水師橫衝其陣,大敗敵軍。斬首數萬級,因天旱水淺,安南兵紛紛棄舟逃走,明軍追至時江水忽然大漲,遂乘勝急進。安南兵大多被殲。5月,明軍追擊至日南州奇羅海口,安南軍隊殘部全軍覆沒,胡氏父子僅以數舟逃遁,明軍在當地百姓協助下,擒獲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隨後又擒胡漢蒼和偽太子胡芮,全部檻送京師。
至此,明軍出師僅一年,就大獲全勝,消滅了纂位的胡氏政權,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
大勝了之後成祖很快以平安南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阯布政使司,以呂毅為都指揮使,黃中為副,黃福為布政使兼按察使,並分設官吏,改置17府,正式把安南變成了明朝的一個行政區。
至此,脫離了中原王朝數百年之久的安南地區終於再一次回到了中國的懷抱,不過事情如果就這麽完全結束了也就不會有現在朱厚照和和奐兩人談論的問題了。
在大明再一次將安南納入自己的直接統治之下之後發生的長達二十多年的戰爭才更是兩國之間仇恨的焦點。
由於當時安南已經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幾百年了,當地的民眾早就已經不再承認自己是中原王朝的子民了,這是安南在後來反抗成功的基礎。在大明遠征安南的大軍撤回大明之後安南立刻出現了反抗的力量,成祖皇帝向來喜歡高壓政策,對於安南當地出現的叛亂全都采取了殘酷的占壓。本來大明在這個地方的統治就已經得不到太多的人心了,之後殘酷的鎮壓更是引起了當地人的不滿,很快安南的局勢便愈演愈烈了,在安南各地反抗的力量不斷的冒出來,雖然在成祖皇帝還在的時候這些反抗力量一直在和大明的對抗當中落於下風,但是後來隨著成祖的駕崩,兩邊的情況便完全的被扭轉了。
成祖之後的繼承者在軍事能力上麵完全無法和成祖皇帝相比,所以在成祖之後由於連續的失誤大明在安南的局勢便急轉直下,城池接連被攻破,官府接連被屠戮,大明能夠控製的住的地方也越來越少,到了宣宗的時候基本上大明已經喪失了對安南的實際統治,除了名義之上安南還算是大明的疆土之外,大明已經完全不能夠對安南產生絲毫的影響了。
後來麵對越來越糜爛的局勢,終於最後大明撐不住了,因為大明在安南收獲的回報遠遠小於自己的投入,在1437年正統二年的時候,英宗皇帝正式的下旨冊封當時安南的實際控製著黎利為安南國王,而黎利也不願與大明繼續為敵,所以隨著大明的率先讓步,這一場前後跨度幾十年的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想要結束一場戰爭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平息兩國之間的仇恨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了,在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之中,大明在安南戰死以及受傷的將士數十萬,這些將士哪一個沒有家人,又有哪一家沒有受到戰爭的危害。而安南更甚,因為幾乎全部的戰爭都是在安南之內發生的,所以戰爭結束之後不但整個安南被差不多夷為了平地,而且在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之中安南傷亡士兵有近百萬之眾,受到影響導致死傷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這麽一大筆仇恨豈是大明一道聖旨,安南重新成為大明的屬國就可以消除的了的。並且戰爭結束之後的這七十年來兩國之間也並不是完全的太平的,由於從英宗開始大明國力迅速衰微。看到大明衰落的安南總是想要在大明身上占點便宜,雖然兩國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兩國之間小規模的摩擦以及戰爭卻不下數百次。
而其次安南多次率先發難侵占占城領土這件事情也讓大明極端的不滿,占城身為大明的屬國,大明有義務保護占城的安全,但是安南卻至大明的反對於不顧,多次興兵占城。最後更是直接將占城滅國。這是對大明一種多麽嚴重的挑釁啊。
大明身為天朝上國豈能讓安南一直挑釁,隻不過雖然很多人有心報仇,但是大明的國力卻不足以再支撐大明在應對蒙古人的同時還遠征安南。不得已大明隻能暫時的將安南放在一邊不管了。可以舊仇還未消除的情況下。兩國卻已經增添了新的仇恨了。
所以這幾十年來雖然兩國的朝堂都不想繼續打下去了,但是兩國的民間卻極端的仇視。哪怕是到了現在大明也不乏有人想要再次遠征安南,而和奐便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員。
前麵所說的都是大明和安南之間的國仇。而和奐和安南之間的家恨同樣不弱於國仇。
和奐的老家在早些年還並不在車裏宣慰司而在雲南廣南府的富州。雲南和廣西是這個時候大明和安南交界的兩個省份,而大明和安南平時衝突最多、爆發的戰爭罪頻繁的地方便是在兩省之間交界和安南相鄰的地方。而這個地方便是廣南府。
在二十年前和奐的家還在廣南府當中,不過隨著二十年前和奐父親戰死在和安南爆發的小規模戰爭之中,和奐便被自己的母親帶著離開了廣南府而到了稍微平靜一點的車裏宣慰司。
在和家當中戰死沙場的並不是隻有和奐的父親一人,從和奐的祖輩開始和家便已經和安南結下了血海深仇。
雲南作為近鄰安南的一個省份,在百年當中雲南當地的軍隊和安南發生直接交戰的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特別是雲南當地的壯丁更是常常被當做進攻安南的先鋒軍隊。七十多年之前在和奐的曾祖父在世的時候正直大明和安南爆發的占城結束的最後幾年,不甘心失敗的大明在最後幾年裏曾經組織過幾次較大規模的遠征,而和奐的曾祖父便在那一次的遠征之列。
不過可惜的時候,大明最後還是戰敗了。而能夠從戰場之上逃回來的軍隊卻沒有多少,和奐的曾祖父沒有那麽幸運沒能夠在戰場之上活下來。
大明實行衛所製,對軍籍限製的十分嚴格,一般一個人當兵,那麽他往後的世世代代當中的男丁隻要大明還存在的情況下都將被強製性的充作軍隊。在和奐的曾祖父之前。和家已經有兩代人在軍隊之中為大明效力了,隻不過當時和家命好,沒有人在戰場之上陣亡。
所以和奐的曾祖父成為了和家在對安南的戰爭之中第一個陣亡的家人,這也是和奐和安南血海深仇的開始。
從曾祖父那一帶和家的命運便徹底的被扭轉了過來,先前的好運徹底的被用完了,留下的之後厄運相伴。
大明成化五年的時候和奐的祖父長大成人開始接過自己的父親的兵役進入軍隊。成化皇帝晚年的時候為了幫助占城複國派大軍深入被安南占領的占城境內和安南發生了直接的戰爭,就是在這場戰爭之中和奐的祖父陣亡。
那場戰爭總的來說是大明取得了勝利,因為大明驅趕了安南在占城的軍隊幫助占城複國成功,不過安南雖然經曆了失敗,但卻元氣未傷,在成化皇帝之後,安南便屢次興兵挑釁大明。接替成化皇帝即位的是孝宗皇帝,為了恢複國力孝宗皇帝極力壓製請戰派,而安南看到大明竟然不回擊竟然派大軍深入大明境內,整個廣南府幾乎都遭受了安南的兵災。
就是在這場戰爭之中,和家有一個人戰死了。而這個人便是和奐的父親。
衛所製到了弘治皇帝的時候已經接近崩壞,許多衛所當中的人因為待遇太差以及不想讓自己的後代走上和自己相同的道路便想方設法的逃出衛所。而和奐的父親便是在這種浪潮之下脫離了軍隊的。
和家連續兩代人戰死沙場在廣南府當地引起的震動也是很大的,廣南當地不少人都對和家極其同情。所以當時的一個衛所千戶在收了和奐父親的禮金之後便便想方設法的幫助和家徹底的脫離了軍籍。
和奐的父親之所以要脫離軍籍就是因為之前連續兩代和家的人戰死沙場對和家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為了避免自己有一天戰死沙場而導致和家再次陷入貧困的情況發生和奐的父親才會花費銀兩脫離軍籍。
本來和家人想著想脫離了軍籍不再上戰場打仗從此之後和家應該可以安穩的過日子了,但是沒想到廣南府卻突然遭到了安南的襲擊。
由於安南襲擊的太過於突然,廣南守將在三蓮關戰敗身亡,廣南守軍幾乎全軍覆滅。當時為了應對在廣南屠戮的安南軍隊,整個廣南境內各個城池當中的男丁紛紛結兵自保。
而和奐的父親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讓安南大軍進入富州城拿起家裏的兵器充當了守城了男丁。
安南那一次來的都是正規軍隊,而由於廣南守軍幾乎覆滅。所以守城的一般都是從城內的平民當中臨時組織起來的男丁,所以最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了,富州城破。和奐的父親在掩護百姓撤退的時候不幸戰死。
這是和家在安南手中戰死了第三個男丁,連著三代人都因為安南而戰死,這個仇恨對於和家的人來說可想而知有多麽的深了。
那場戰爭安南隻不過是仗著突襲之力才去的了一點成功。但是畢竟安南比不上大明,在黔國公沐崑的率領之下明軍很快便將侵略的安南軍隊趕出了大明,並且趁勢攻入了安南,隻不過後來也同樣被趕了出來。
這場戰爭兩國最後不相上下,再加上後來兩國都不想大打出手,所以慢慢的也被平息了下來。但是對於大明,特別是雲南的百姓來說,那一次的戰爭確是一場屈辱。
而和奐呢在那一場戰爭之後則跟隨者自己的母親被最後護送百姓的守軍救了出來,不過和家連續三代人戰死沙場的刺激讓和奐的母親認為廣南府是和家的不祥之地,要不然和家怎麽會連續三代人都戰死沙場了。為了逃離這片不祥之地並且也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淪落到和和家祖先一樣的下場,所以在戰爭平息之後和母便帶著才三歲額和奐離開廣南府來到了車裏宣慰司。車裏宣慰司倒是比廣南府確實要安靜的多了。
二十年過去了,車裏宣慰司一直平平靜靜,而和奐也在目前的艱難照料之下終於長大成人了。和家在和奐之前連續五代無一人識字,但是和奐卻在目前的逼迫之下涉獵甚多。原因就在於到了車裏宣慰司之後為了避免和奐在長大之後被拉壯丁。和母便強行的逼迫和奐讀四書五經,為的就是希望和奐有朝一日能夠不說科考高中,哪怕是成為一個小秀才就行。在大明讀書人地位超高,哪怕是一個小秀才雖然身上沒有官職,但是卻可以見官不跪,全家也可以跟著不用服徭役、不用納稅。
和母的設想是很好的。隻要和奐能夠成為秀才,那麽基本上從此之後戰爭這種東西就和和奐無緣了。
但是和奐的父親戰死之時和奐已經三歲了,對於當時的事情已經稍微有點記憶了,而且和家連續三代人戰死的事情在整個雲南都流傳甚廣,和母根本就無法阻止和奐去了解自己家裏發生的往事。
從自己十歲之時和奐便已經對自己家裏發生的往事了如指掌,和母隻希望和奐能夠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但是當時身兼三代家仇的和奐怎麽可能如和母所願呢。
對把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母親,和奐不敢違背,並且和奐也認為如果不讀書的話自己也隻能當一個大頭兵,根本就不可能報家仇,隻有熟讀兵書成為一個將軍才有可能。所以和奐也聽從了母親的要求進了學堂,但是在學堂當中和奐卻並沒有把自己的心思用在哪些四書五經當中,而是整日的研讀兵書。雖然經常被老夫子責罵,但是和奐也隻不過是把讀兵書從明處轉為了暗處而已。
從自己十歲到現在,整整十三年的時間,和奐熟讀的兵書不下百部。但是為了熟讀以及消化這些兵書,和奐卻將自己四書五經的學業給耽擱了,雖然在整個學堂當中和奐也能排名中等,但是考慮到這個時候雲南的教育情況,在和奐所在的車裏宣慰司所辦的學堂當中前幾麵的能夠考上秀才就算正常了,有一個能夠在科考當中有較好的名次都算是燒高香了。要知道整個雲南能夠科考高中的每一次都幾乎沒有。
和奐知道自己的水平,科考考得就是四書五經,自己在整個車裏宣慰司都隻能排名中等,想要在雲南考中秀才估計非得登上十年八年才行,到時候自己也已經三十多歲了才是一個小小的秀才,那自己這一輩子報仇的願望算是落空了。
這當然是和奐自己不能接受的了,所以去年和奐便不顧母親的強烈反對離開了學堂,之後他一邊在家裏務農養活全家,一邊等待時機。
至於和奐自己所掌握的那幾門屬國的語言,估計如果不是為了報仇,和奐自己也不會去學這些東西。不過不管怎樣在仇恨的驅使之下和奐還是自己學會了安南極其周邊好幾個國家的語言。
而且在讀書的同時,和奐也沒有忘記關注安南等幾個國家的局勢,可以說在和奐的有心收集之下,他對當地幾個屬國之間的了解並不比錦衣衛的那些探子知道的少多少。
前邊的是和奐所謂的國仇,而後便的則是和奐的家恨,至於國仇則是和奐在長大了之後自己加上去的,已經長大成人的和奐在思考的時候已經不單單的考慮自己的家恨,國仇同樣也成為了他的一個前進動力。
至於此次前往京城的機遇也是和奐命好,在離開書院沒多久便碰上了這樣的機會。
聽完和奐的敘述,朱厚照也是久久沒有說話,他在靜靜的消化和奐所說的話當中折射出來的東西,和奐的家族史可以說是大明與安南之間衝突的半部史,它折射出來了大明和安南這兩個國家之間存在的主旋律便是衝突,然後一直到一個國家徹底的衰落為止。
同時從和奐的身上,朱厚照也可以看出來此時的大明民間對於安南的仇恨是多麽的深刻,身為大明的皇帝,自己子民的這個仇,朱厚照不能不幫他們報。
而作為一個有著前世記憶的人,朱厚照也同樣知道安南和大唐、兩宋、大明、滿清乃至之後的中國之間從來就沒有過真正的和平,衝突,休養,再衝突是這兩個國家之間永恒不變的話題。
“既然如此那你就不要怪朕將你滅國毀族了。”想到這裏,朱厚照冷聲說道。
“什麽?”和奐沒有聽清楚,反問道,一說完才想起來對方是皇帝來著,自己剛才反問皇帝的話足夠自己殺頭了,“皇上贖罪。”
“無妨!”此時的朱厚照已經沒了找到和奐這個人才之時的喜悅,站起來透過門口看著外麵火紅的天邊,朱厚照心裏想到:“或許隻有漫天的血色才能讓大明這個巨人永遠昂首挺梁於天地之間。”
“從明天開始你便去禮部報道,至於你的國仇家恨從今天開始便是朕的國仇家恨,不報此仇朕枉為天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