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你們的意思是……我們不盡快對曹操出手,曹操、孫堅、劉璋就會對荊州動手?”

田豐一臉詫異之色。

之前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可是現在沮授的話卻讓他想到了一些十分可怕的事情。

“他們一定會對荊州出手!”

沮授的語氣十分肯定,“這些年來,天下偶有戰亂,但比起前些年諸侯爭鬥的局麵來,還是太平靜了。各大勢力都在休養生息發展著自身的勢力。”

“到了現在,恐怕早已經準備妥當,這正是出手最好的機會。”

“另外,荊襄九郡地域廣大,百姓富庶,然其主劉表不足以守其地,不知道多少人都將荊州當成是一塊可口的肥肉。”

“可是,這些年來不論是誰都不敢對荊州動用一兵一卒,這是因為有我們在站在荊州的背後,動荊州就是在與我們冀州為敵。”

“但如今,曹操、孫堅、劉璋幾方諸侯達成了一致的默契,將我們視為敵人,要聯起手來對抗我們。”

“他們又怎會容忍荊州如一顆釘子一般鍥在他們的中間。”

“當他們準備好的時候,就會對荊州出手。”

“而現在恐怕正是這個時候!”

他對著許霄拱了拱手道:“雲逸先生事不宜遲,我們還應盡早準備才是。”

“在下附議!”

荀諶、田豐也紛紛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許霄略微猶豫了一下,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郭嘉問道:“奉孝,你意如何?”

郭嘉有些意外地看了許霄一眼,道:“我與幾位先生意見一致,我們的確應該盡快出手。”

“嗯。”

許霄點了點頭,這才道:“那便如幾位先生所言,召集許褚、趙雲、典韋、張遼、呂布五位將軍前來議事。”

“喏。”

旁邊的兵卒雙手抱拳領命快步退下。

沒過多久,田豐、沮授、荀諶也都暫且退下了。

那些將軍雖然並非都在鄴城,比如趙雲就領著龍騎在鄴城之外的地方訓練。

待他們趕來,怎麽也是幾個時辰之後的事情了。

而在這段時間裏,他們還能做許多事情。

唯有郭嘉留了下來。

他坐在許霄的麵前,拿起茶水來喝了一杯道:“許雲逸,你不願出兵攻打兗州?”

許霄微微一笑,“何以見得?”

“你若是願意就不會猶豫,更不會問我的意見。”

“而且,攻打兗州本該是過冬時就應該做的準備了,你卻遲遲未動。”

“我一直都以為你另有打算,故一直沒有提起。”

“直到今日,幾位先生當眾提起之時,我才發現也許你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件事。”

郭嘉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許霄,道:“許雲逸,你為何會如此?你難道不想結束這個亂世?”

以許霄的才智不會想不到曹操、孫堅、郭嘉在與他為敵之前一定會搶先一步對荊州動手。

可是許霄卻沒有任何的準備。

那結論便隻有一個了,不願。

許霄不願這麽去做。

對此,許霄沒有回答,隻是靜靜地飲著茶水。

郭嘉也沒有再多問。

有些話點到為止就夠了。

這也是他們之間的默契所在。

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若是願意說一定會說,可若是不願意,便是一個字都不會多提。

郭嘉把話說到,要怎麽抉擇是許霄要做的事情。

兩人陷入了一陣沉默。

到了晚上的時候,許褚、趙雲、呂布、典韋、張遼五位將軍終於聚齊,沮授、荀諶、田豐也都來到許霄的議事廳中。

“小弟,都將我們請到這裏是又要打仗了麽?”

“這一次,說什麽俺也要弄個先鋒當當,你們可誰都不許跟俺搶!”

許褚咧嘴大笑道。

典韋笑嗬嗬地調侃道:“那可不成,俺也想當先鋒!”

“仲康,總不能因為你與雲逸先生之間的關係,就把什麽好事都留給你吧。”

許褚也絲毫不以為意,還十分自豪地道:“怎麽?羨慕?”

“有本事,你也去找一個像俺小弟一樣厲害的兄弟,你們有這本事麽?”

旁邊的幾位將軍都哈哈大笑,自歎不如。

如許霄這樣厲害的人。

便是數遍了天下英傑,又能有幾個?

沮授站了出來,笑道:“幾位將軍,別管在下來掃興。”

“在下知道幾位將軍天各一方極少有時間能聚在一起,可是這一次的確是有大事才將幾位將軍召集在一起的。”

“敘舊的話就之後在說吧,現在可不是談樂的時候。”

“我們即將準備出兵,攻打兗州!”

兗州!

聽到這兩個字,在場的幾位將軍都是眼神一閃,但是卻沒有太多的意外之色。

在一統河北又拿下青州之後,他們在北方的敵人隻剩下了曹操和馬騰、韓遂。

而這二者之間,曹操的兗州距離他們更進。

兗州就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這幾乎所有人的共識。

可是什麽時候打,他們卻沒有定論。

直到現在,聽到沮授這麽說,他們直到時間恐怕已經到了。

幾乎是立刻許褚、趙雲等人臉上的神情變得認真起來。

他們都知道,這是真正的大事。

許霄看著下方的眾人,當眾宣布了要攻打兗州的決斷。

隨後眾人開始商議。

最終決定大軍兵分三路,分別從冀州、青州、徐州攻打曹操的兗州和豫州。

其中,青州由呂布、郭嘉領軍功十萬大軍,從西側攻打兗州。

徐州由張遼、沮授領軍共十萬大軍,從西側攻打豫州。

至於冀州這是由許霄親自率領,領兵十五萬,從北側攻打兗州。

三路大軍共計三十五萬!

這等規模浩浩****,聲勢之大簡直駭人聽聞。

此前這麽多年以來,除了昔日的董卓在最巔峰的時候有過這麽多的兵力。

剩下的如昔日的袁紹、袁術都從未有過。

而這還不是許霄的全部兵力。

可見其兵力之眾到了多麽誇張的地步。

除了這三路大軍之外,許霄沒有再設計其他任何的計謀。

這一是因為征戰之事向來講究一個隨機應變,在最初時指出一個方向來就夠了。

至於剩下的事情,這要到了戰場上之後再做決斷。

至於其二麽,有這麽大的兵力優勢,又有這麽多的名將和謀士,讓他們自由發揮就穩贏的局,又何必管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