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的決策和超常的膽量是許多成功人士所必備的素質,因為這些人深刻地意識到優柔寡斷的個性隻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那些總是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的人注定是個性軟弱、沒有活力的人,他們最終將一事無成。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曾經有一位擔任著名公司要職的先生,一直以來工作很投入、很賣力,成績突出,因此深受上級的賞識,不斷地被提拔並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他就麵臨著許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沒有經曆過的,但他不畏懼,非常努力地工作著。什麽事都親力親為,唯恐事情辦不好。

即使這樣,有些需要即刻作出決定的問題在他案頭仍然堆積成山,這倒並不是因為他辦事效率低,而是有些問題他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時間,等事態更明朗一些再做決定。

所以,許多需要解決的、十萬火急的問題就漸漸地在他的案頭沉澱了下來,老板和同事在看待他的工作時,眼中都有了異色。大家對他的評價,也逐漸由讚揚、欣賞轉為了辦事拖遝、優柔寡斷。他為此感到困擾和痛苦,導致夜不能寐,煩躁不安,工作效率也開始下降。無疑,這種情況更加重了他的擔心和恐懼,慢慢地當麵對未解決的問題時,他感到更加左右為難,難以做出正確的抉擇。

令他覺得心理不平衡的是,他辦事的出發點是想再等等看,觀察事情有何變化後再做決定,沒想到,大家的評價竟是“優柔寡斷”。

雖然他從不擔心會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時候他也會擔心沒有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一旦發覺自己某方麵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盡如人意時,則焦慮不安、猶豫不決,久而久之,前怕狼後怕虎的狀態便出現了,失去了創業初期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事業走下坡路的苗頭出現了,焦慮症狀產生了,各種軀體的症狀也隨之表現出來,一連串的生理、心理疾病就不免產生了。

這位先生想讓事態變得更明朗時才做決策,以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原本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是這個道理,而他在等待與拖延中極有可能白白錯過機會。更何況,公司的工作有一定流程與安排,他的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確會產生危機。

優柔寡斷是做人與做事的大忌。一個人永遠不應該在冥思苦想中一會兒提出問題的這一麵,一會兒又提出問題的另一麵,試圖麵麵俱到。萬事都追求平衡的人作出的無益而瑣碎的分析,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質的。決策最好是決定性的、不可更改的,一旦做出之後就要傾盡所有的力量去執行,就算有時候會犯錯,也比某些人那種事事求平衡、總是思來想去和拖延不決的習慣要好。當我們致力於養成一種快速決策的習慣時,哪怕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這種做法顯得有些機械,它也會讓我們產生對自己具有判斷力的信心。

習慣於猶豫的人,對於自己完全失去自信,所以,在比較重要的事件麵前,他們總沒有決斷。有些素質、人品及機遇都很好的人,就因為猶豫的性格,其一生也就給蹉跎了。威廉·沃特說:“如果一個人永遠徘徊於兩件事之間,對自己先做哪一件事猶豫不決,他將會一件事情都做不成。如果一個人原本做了決定,但在聽到自己朋友的反對意見時猶豫動搖、舉棋不定——在一種意見和另一種意見、這個計劃和那個計劃之間跳來跳去,像風標一樣搖擺不定,每一陣微風都能影響他,那麽,這樣的人肯定是個性軟弱、沒有主見的人,他在任何事情上都隻能是一無所成,無論是舉足輕重的大事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概莫能外。他不是在一切事情上積極進取,而是寧願在原地踏步,或者說幹脆是倒退。古羅馬詩人盧坎筆下描寫了一種具有愷撒式堅韌不拔精神的人,實際上也隻有這種人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這種人會首先聰明地請教別人,並與他人進行商議,然後果斷地做出決策,再以毫不妥協的勇氣和堅強的意誌力來執行他的決策。”

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就是患有優柔寡斷這種性格疾病的典型例子,他實際的精神能力和他的理想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有些人隻看見事物的一麵就很容易作出決定,也很容易分辨出該采取什麽樣的措施,但哈姆雷特看見了事物的所有方麵,他的頭腦裏充斥了各種各樣的觀念、恐懼和臆測,他的性格變得優柔寡斷、拖泥帶水,他無法斷定自己看到的鬼魂是否真的就是父親的冤魂,也無法斷定自己的決定是好是壞、是吉是凶,因而他一遍遍地問自己:“是活著還是死去?”

牆頭草般左右不定的人,無論他在其他方麵有多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他總是容易被那些堅持自己的意誌且永不動搖的人擠到一邊,因為後者明白自己想要做什麽並立刻著手去做。甚至可以這樣說,連最睿智的頭腦都要讓位於果敢的判斷力。畢竟,站在河的此岸猶豫不決的人,是永遠不會登陸彼岸的。

數不勝數的成功者就是因為在某個關鍵點上,冒著巨大的風險,快速地作出決定,從而徹底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彰顯了自己的魅力。而成千上萬的人之所以在生命的戰場上潰敗而歸,僅僅是因為耽擱和延誤。

果斷的性格無論是對領導者,還是對普通勞動者;無論是對於工作,還是對於生活和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

堅決果斷,是勇敢、大膽、堅定和頑強等多種意誌素質的綜合。

果斷的性格,是在克服優柔寡斷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的。人有發達的大腦,行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但過多的事前考慮,往往使人們猶豫不決,陷入優柔寡斷的境地。許多人在作出決定時,常常感到這樣做也有不妥,那樣做也有困難,無休止地糾纏於細節問題之中,在諸多方案中徘徊猶豫,陷入束手無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這就是事前思慮過多的緣故。遇到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慮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稱得上大事的並不多。況且,任何事情,總不能等待形勢完全明朗時才作決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謀”還要“善斷”,要放棄在事前追求“萬全之策”的想法。實際上,事前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結果卻常常是一個真正有把握的辦法也拿不出來。果斷的人在作決定時,他的決定在開始時也不可能會是什麽“萬全之策”,隻不過是諸多方案中較好的一種。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他可以隨時依據變化了的情況對原方案進行調整和補充,從而使原來的方案逐步完善起來。

林肯總統在安特塔姆戰役剛剛結束後就對國會說:“宣布解放奴隸法的時刻已經到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他認為,公眾的情感將會支持這一法令,並且他還對著上帝發誓,自己一定會采納這一政策。他莊嚴地宣誓,如果李將軍被趕出賓夕法尼亞州的話,他將以解放奴隸來表彰這一勝利。

果斷的性格的確讓人受益無窮。也許一開始,你的決斷不免有錯誤,但是,你從中得到的經驗和益處,足以補償你因錯誤而蒙受的損失。更為重要的是,你在關鍵時刻作出決斷的自信,會贏得他人的信任。拿破侖在緊急情況下總是能夠立即抓住自己認為最明智的做法,而犧牲其他所有可能的計劃和目標,因為他從不允許其他的計劃和目標來不斷地擾亂自己的思維和行動。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勇敢決斷的力量。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立即選擇最明智的做法和計劃,而放棄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動方案。

決斷並非一意孤行的“盲斷”,也非逞一時之快的“妄斷”,更非一手遮天的“專斷”。決斷除了要有客觀的事實根據、出眾的預見性眼光外,同時更要有決心與魄力。

莎士比亞說:“我記得,當愷撒說‘做這個’時,就意味著事情已經做了。”喬治·艾略特則這樣判斷一個人:“等到事情有了確定的結果時才肯做事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不管你想不想成就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作為男人,你必須具備這種果斷的做事方法和魄力。換一種說法,你可以不做領袖,但這種領袖的氣質,對你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