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檔案 ☆
片名:這裏的黎明靜悄悄
外文: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導演: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編劇:鮑裏斯·瓦西裏耶夫、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依列娜·舍夫丘克、奧爾加·奧斯特洛烏別柯等
上映:1972年12月6日
國家/地區:蘇聯
片長:188分鍾/158 分鍾
獲獎: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全蘇聯電影大獎,1975年列寧獎金
由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Stanislav Rostotsky)執導的《這裏的黎明靜悄悄》無論是在主題思想還是藝術表現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影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入侵蘇聯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男人趕赴戰場而隻剩下婦女的村莊裏,準尉瓦斯柯夫因為苦惱於駐守士兵的軍紀散漫而向上級要求調來一批自律的戰士,結果調來的是一批女兵。準尉無可奈何地領導著這群沒有過作戰經驗的女戰士,又因為自己隻讀過四年書而在這群上過十年學的女戰士麵前感到自卑。班長麗達偶然間在樹林裏發現了兩個德國兵的身影,準尉向上級申請後帶著麗達、冉妮婭、麗薩、索妮婭和迦爾卡5名女戰士進入森林伏擊。在森林裏駐守一夜之後,他們震驚地等來了16個德國兵,準尉一邊派女戰士麗薩回去請求救援,一邊準備與敵軍展開對決。後來,4名女戰士均在戰鬥中壯烈犧牲,麗薩也在路過沼澤地時不幸被淹沒而亡。悲憤的準尉最終來到敵軍的營地,一舉擒獲剩下的德國兵,並把他們押解回村莊裏。20年後,準尉帶著麗達托付給他的兒子一同來到森林裏緬懷故人。他們遇到一群來這裏玩樂的年輕人,其中有一個紅衣少女在朗誦著當年索妮婭誦讀過的一首詩。
影片以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過去的戰爭,從而對今天的現實進行思考。影片主人公是5名年輕的姑娘,她們在和平時期長大,渴望著愛情和美滿的家庭生活,差不多每個姑娘都有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但戰爭使她們成了戰士,戰爭毀滅了她們的夢想,乃至她們充滿青春魅力的年輕生命。影片的“反戰”主題是十分明顯的,強調了戰爭和個人幸福的不可調和;但是,本片的“反戰”主題顯然與西方電影中常見的這一主題並不相同,本片具有一種悲壯激昂的藝術格調,在表現戰爭的悲劇性的同時,重點表現的是5名女戰士的英勇獻身精神。冉妮婭為了迷惑敵人,在距德軍10米遠的地方遊泳唱歌,為了掩護戰友,她將敵人吸引到自己身邊,壯烈犧牲。麗達身負重傷,不願拖累戰友,也不願被俘,自殺身死。其他3人也都犧牲在戰場上。盡管有的戰士死得不是那麽壯烈,但終歸是死在戰鬥的土地上。影片將戰爭和犧牲表現為一種崇高的人生和人性的檢閱場,強調的是戰士們顯示出來的道德原則和精神力量,透現出一種愛國主義的**,與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伊凡的童年》為代表的略顯感傷的戰爭片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區別。
影片在藝術構思上非常獨特,別出心裁地選擇了風華正茂的女戰士作為主要的表現對象,女戰士們充滿青春朝氣的曼妙身姿出現在本應與她們的人生無緣的戰爭中,強力地控訴了戰爭對美好事物的剝奪和毀滅。魯迅先生在論及悲劇社會性衝突時寫道:“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便是形成《這裏的黎明靜悄悄》這樣一部戰爭片悲壯激昂的藝術格調的基點所在。影片以多處細節突出表現女戰士們青春美好的身姿,為後麵控訴戰爭對美的殘酷摧毀埋下了伏筆。比如女戰士們在澡堂洗澡的一場戲中,影片不懼以較大的尺度展現姑娘們**的美好軀體,特別是冉妮婭美麗的身體引來了眾姑娘們的羨慕:“冉卡,你真是個美人魚!”“冉卡,你的皮膚像透明似的!”“哎呀,冉卡,應該把你送去展覽!放在玻璃罩裏,站在黑絲絨上……”而正是這副美豔的身體在影片的最後被納粹法西斯的機關槍瘋狂掃射,在鏡頭麵前**裸地“毀滅給人看”,從而再清楚不過地點出了影片的反戰主題。
影片在影像處理上也很有特點,突出表現在對黑白片和彩色片的創造性運用上。在表現5個女戰士對戰前幸福生活的回憶時,影片采用彩色底片和高調攝影,以一幅幅俄羅斯童話式的構圖和色彩柔和的情調來強化對戰前和平生活的渲染,相形之下,用嚴峻的黑白畫麵表現女戰士們的現實戰鬥生活。這兩組畫麵交替出現,形成鮮明的對比,仿佛女戰士們在和平年代那金黃色的秀發、紅潤的臉頰和湛藍的眼睛均在殘酷的戰爭中被迫褪去了顏色,極富表現力地揭示了影片的主題。此外,在表現每一個女戰士對戰前生活的回憶和她們對美好情感的想象時,都采用了象征著純潔的白色作為場景的主要色調。這些不無超現實色彩的夢幻場景充分凸顯了姑娘們的迷人身影,甚至連長相一般的麗薩也在回憶段落裏變成一個楚楚動人、仿佛彌漫著森林芳草香氣的姑娘。但是每一次從彩色的回憶段落剪切回黑白的現實段落時,簡陋的環境和粗糙的臉龐都讓觀眾們體會到一種強烈的失落感。
影片在敘事上采用多視點和超時空的方式,將每個人物的故事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整體的敘事中,達到了統一性與豐富性的高度和諧。在表現女戰士們的戰前生活時,影片以多個視點來展現每個人物的回憶和幻想,表現出她們迥然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生活經曆:班長麗達的丈夫在與德軍的戰鬥中犧牲,她因此對德軍法西斯有著刻骨的仇恨;冉妮婭的家人在一次大掃**中被殺害,她與一名已婚的上校相戀,被安排到這裏;索妮婭是一名大學生,她與大學同學米沙有著一段純真的校園戀情;來自林區的少女麗薩與在孤兒院長大的迦爾卡則各自擁有著對美好夢想的憧憬和對浪漫愛情的向往。在表現現實的戰爭段落中,影片采用了準尉的視點來表現女戰士們在戰爭中逐一犧牲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準尉的視點漸漸與觀眾的視點發生重合,觀眾通過準尉的眼睛,目睹了5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在與敵軍的交戰中飄逝而去,內心無法平靜的觀眾因此也能夠理解準尉從冷靜理性逐漸走向情感激烈,最終孤身一人深入敵軍老巢一舉擒獲所有德國兵的瘋狂之舉。影片最後,在戰爭結束20年後的場景中,又以前往湖邊賞玩的年輕人的視點來引領觀眾的視點,讓觀眾在這種間離效果中反思戰爭與和平的命題。除了運用多視點之外,影片更在編劇上巧妙地運用了“草蛇灰線”的方法,即將一條敘事線分為幾段加以敘述,層層遞進地將人物的經曆時隱時現地貫穿於影片之中,從而完善了對人物個性的塑造。比如在表現麗達的敘事線中,先是通過她的回憶展現了她在戰前與丈夫在白雪皚皚的白樺林裏甜蜜相擁的畫麵,再是室內景中共組小家庭的溫馨畫麵,在最後丈夫出門離去的畫麵中,以紅色的背景隱約顯示出一種不祥之感,麗達的回憶至此暫時告一段落。在德軍空襲的段落中,高射炮手麗達打死了一個跳傘的德國兵,而沒有遵照準尉活擒敵軍的命令。這要等到後麵麗達與冉妮婭聊天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她的丈夫死於與德軍的作戰中,從而理解了麗達的仇恨。再到後麵的段落,我們通過麗達夜裏偷偷跑出集體營房的行動,才了解到麗達把兒子帶到駐紮的村莊附近撫養著,她時常半夜悄悄跑去看望。除了敘事技巧,影片還充分發揮了音樂的表現力,通過各具特色的聽覺形象來烘托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其中,麗薩的主旋律由代表鄉村音樂的俄羅斯民族樂器三角琴奏響,與這位在林間長大的純真少女的內心契合;冉妮婭的音樂則是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吉他和管樂演奏的現代時髦的三步舞曲,與她熱烈勇敢的性格相契;麗達的主旋律則是低沉穩重的鋼琴和管樂,代表她理性持重的性格;索妮婭的造型音樂是使用鋼琴和大提琴奏出的悲劇性曲調,因為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盡苦難的猶太人。此外,影片還運用超時空的方式延展了敘事。準尉痛心地發現已經被沼澤淹沒的麗薩的衣物。此時麗薩的身影又出現在畫麵中,用她溫柔清澈的聲音跟準尉說:“對不起,我太著急了。”而在影片的結尾段落中,已經犧牲的5名女戰士身著整潔光亮的軍裝,重新出現在準尉麵前,留下了最後的颯爽英姿。這種時空的自由穿梭強化了觀眾對美好的生命在戰爭中倏忽而逝的強烈感受。
最後,影片還通過蘇聯傳統的蒙太奇手法來深化主題。準尉和女戰士們在湖邊發現了敵軍的身影,索妮婭開始逐個數著德軍的人數:一個、兩個,鏡頭切回隱藏在石頭後麵監視敵人動向的準尉和索妮婭兩人,鏡頭再返回對岸,森林裏竟然出現了第三個德國兵。於是索妮婭繼續數著:三個、四個、五個……森林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德國兵,當數到15個時,鏡頭回到準尉和索妮婭的畫麵,然後依次是在各自的位置上監視敵軍的麗薩、冉妮婭、麗達和沉睡中的迦爾卡的畫麵,最後再次切回準尉和索妮婭的畫麵時,響起了兩聲布穀鳥叫,這時鏡頭猛然切向戰後前來湖邊玩耍的紅衣少女的背影,她仿佛聽見了這兩聲布穀鳥叫而向後轉身,接著她麵對鏡頭,又聽見布穀鳥的第三聲叫。她走向前,麵對著森林說:“布穀鳥,布穀鳥,你說我能活多久”,並且接著數下去。這個相當巧妙的剪輯點把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連接起來,戰爭時代的女戰士們與和平時代的紅衣少女聽著同樣的布穀鳥叫聲,但是不同時代的同齡人卻有著大為不同的心境:死亡的恐懼與玩樂的欣喜。影片用這樣強烈的對比表達5個女戰士們原本應當與紅衣少女一樣,享受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像準尉所說的:“她們本來應當活著,生兒育女,這根線不該斷。是他們——是德寇——割斷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