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災難片:電影發明—20世紀40年代

火災、海嘯、地震、颶風、火山爆發……在人類文明日漸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地球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各種各樣的物質運動。這些給人類社會帶來慘重損失的物質運動,讓人類見識到了大自然暴虐的、令人畏懼的力量:火山爆發可以瞬間讓一座城市化為灰燼,地震可以讓一座城市成為瓦礫堆,海嘯同樣可以讓一座海邊城市淹沒水下……所以,人類幾乎從未停止過對於災難的想象。尤其是結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中的末日審判,人們總是在恐懼中想象著那足以將人類文明世界毀於一旦的災難的來臨。當人們的想象遇到了最適合的媒介載體——電影時,以災難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影片就應運而生了。1901年,英國就出現了表現一場火災的短片《火災》(Fire !),這是影史上最早記錄的一部災難片。不過,電影早期的災難片創作數量並不多,而且絕大部分的災難片可以歸入科幻片的類型中(直到如今,有些災難片也是科幻片)。如在1922年,美國人就拍攝了早期科幻災難片《大洪水》,它是由原創小說改編的。“災難片表現了一種消極的逃避情緒,即幫助觀眾從多變、精神緊張、充滿不安全感的現實世界躲入夢幻世界。當他們從電影院出來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在當今現實世界中還是幸運得多。”[1]因而,從這方麵講,災難片可視為電影的一種亞類型影片。20世紀20年代的科幻災難片還有《失去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3)、《火星人》(1923)、《死亡射線》(1925)等。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20世紀30年代,災難影片的創作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出現了描述古代羅馬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讓整個龐培城覆滅的《龐培城的末日》(The Last Days of Pompeii,1935),以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為背景的《舊金山大地震》(San Francisco,1936),以及表現颶風的驚人威力的《颶風》(The Hurricane,1937)。在這批20世紀30年代拍攝的災難片中,已經出現了日後災難片創作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龐培城的末日》就是典型的以一個普通家庭在災難中的經曆來展開敘事,講述在龐培城裏的一個鐵匠馬卡斯原本過著清貧而寧靜的生活,直到他的妻子因為生病缺乏醫療而死去。為了賺錢,馬卡斯成為競技場的一名粗暴的角鬥士,並且通過不正當的組織獲得了巨額的金錢。來到此地的耶穌結識了馬卡斯的兒子弗萊維厄斯,溫文爾雅的弗萊維厄斯與父親因為觀點分歧而產生衝突。但就在此時,維蘇威火山爆發了,父子二人的爭執因為這場災難而中斷。在《舊金山大地震》中,導演開始綜合運用攝影、特技、音效和剪輯等形式手段來表現一場長達20分鍾的大地震,這成為影片的**段落。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颶風》將災難片和愛情片進行雜糅,這一公式直到《泰坦尼克號》還在使用,也是災難片獲得成功的不二法門。

20世紀30年代的災難片還有法國的《世界末日》(1931),美國的《亡魂島》(Island of Lost Souls,1932)、《金剛》(King Kong,1933)、《幽靈帝國》(The Phantom Empire,1935),英國的《白色瘟疫》(White plague,1937)、《歐洲上空的烏雲》(1937)等。《亡魂島》改編自維爾斯的小說。這部影片已經開始反映人類對於現代科學的恐懼,主要表現為對人類所從事的科學活動可能失控或被壞人利用造成災難的恐懼心理。

而在20世紀40年代,歐美的災難片與科幻片創作都處於沉悶時期,相對沉寂,幾乎沒有什麽有影響災難片佳作。像《怪物抓你》(1943)、《紫色怪物的攻擊》(1946)等少數帶有科幻色彩的災難片也是藝術水準平平。

2.初始較大規模拍攝災難片的時期:20世紀50年代

有電影學者認為,災難片“這一類型影片是20世紀50年代後才大量攝製的,而這一詞語是在70年代開始盛行的”[2]。事實確實如此,在20世紀50年代歐美災難片得以被較大規模攝製。這與“冷戰”時期的核威脅和恐怖主義有著緊密的聯係。尤其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影響,此時期的災難影片在表現自然災難之外,也對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災難進行了大膽的設想。

《來自北極的怪獸》(1951)敘述一隻恐龍正在北極沉睡,突然被原子彈爆炸驚醒,於是便返回它祖先的故鄉——如今的紐約所在地。接著恐龍大鬧紐約城,撞毀樓房,踢翻汽車,踩死行人,最後它被誘進遊樂園,死在大轉輪和滑行鐵軌之中。該片是20世紀50年代第一部描寫巨怪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影片,繼它之後,類似影片蜂擁而起,形成了洋洋大觀的怪獸係列片。

《當世界毀滅時》(When Worlds Collide,1951)講述主人公大衛·蘭德爾原本是一個瀟灑自如、技術高超的飛行員,但是當他接受了一項任務之後,他的生活遭遇了重大的改變。他被派遣去把一些神秘的圖片傳送到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亨德倫博士手中,而亨德倫博士確認這些圖片與一個驚人的秘密有關:Bellus星球將會撞擊地球,到時地球上將無人能幸免於難。這個秘密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還是有兩個慈善家出錢讓亨德倫博士去建造一般太空飛船,以便到時把他們帶到Zyra星球。Zyra星球圍繞Bellus星球的軌道運行,並且上麵有可供人類居住的可能性。然而,危在旦夕的人類卻隻有一艘諾亞方舟可以用來逃離。隨著末日的臨近,蘭德爾卻發現自己愛上了亨德倫博士的女兒,並陷入她和未婚夫的三角戀愛之中。這部影片是當時的一部災難大片,電影創作者運用了當時的許多特技效果去表現洪水奔騰、火山爆發等災難性的大場麵,描繪了一幅末日來臨的景象,其故事情節則已經相當接近於後來的《2012》等片。《最後五個人》(Five,1951)是反映後核戰影片的先驅,描述因為核武器的毀滅性後果,星球上隻剩最後五個人的駭人情景。

不過,這時期也有描寫與記錄人類失誤造成的災難。如英國拍攝的《冰海沉船》(A Night to Remember,1958),就記敘了1912年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豪華遊輪在首次出航時即因為與冰山相撞而沉沒的故事,是1998年的《泰坦尼克號》電影故事的舊版。該片在當時也取得了很大的反響。

這時期,帶有科幻色彩的災難片還有美國拍攝的《入侵美國》(Invation U.S.A,1952)、《深水怪獸》(The Bast from 20 000 Fathoms,1953)、《黑湖巨怪》(The 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1953)、《火星入侵者》(Invaders from Mars,1953)、《來自宇宙的危險》(It Came from Outer Space,1953)、《巨蟻!》(Them !1954)、《海底來物》(It Came From Beneath the Sea,1955)、《塊團物》(The Blob,1958),英國拍攝的《預言1984年》(1984,1956)等。

20世紀60年代,依然是歐美災難片的蕭條時期,災難影片鳳毛麟角。英國拍攝的《地球著火的那天》(The Day the Earth Caught Fire,1961)、《戰爭遊戲》(The War Game,1966)是其代表作。《地球著火的那天》講述了地球因偏離原軌道接近太陽而逐漸升溫,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全片節奏緊湊,人物的矛盾刻畫淋漓盡致,從而推動情節發展。片頭中,昏黃的畫麵,安靜無聲,表現升溫後的地球,帶來一種令人窒息的震撼。由彼得·沃金斯(Peter Watkins)編劇、導演的《戰爭遊戲》,用紀錄片的手法構築出一幅幅完整的細節來展示一旦核戰爆發的種種直接災難後果:全國大疏散激化起的種族矛盾;食物配給券造成的混亂;買不起足夠沙袋的老婦人焦慮的目光。終於第一顆原子彈當空爆炸,一瞬間30倍於太陽的強光,從40英裏(約合64千米)外將世界映照得黑白底片般體無完膚,田野中不更事的兒童捂著突然不複存在的眼睛對天呼號。其後是衝擊波,一對夫婦躲在牆腳的桌子底下經受地動山搖。60個英國城市中彈,還有偏離目標航線半路掉到別處的核彈頭。接下來才是2平方千米的烈火,時速100英裏(約合161千米)的火焰風暴造成強烈低氣壓,救火的人們被卷進火焰,一個接一個被吸進去,葬身800攝氏度的烈火,那僥幸逃過來的,又在窒息中一茬茬暈死下去,天地昏亂中鏡頭不停翻動,仿佛火焰的風暴隨時會卷走攝影機,又仿佛攝影師會被飛來的磚頭瓦礫擊中倒下。接著背後的汽車油箱炸開來,一整個家庭在裏麵黑乎乎地燃燒。幾天後,由於傷病數量過大而醫藥嚴重不足,警察不得不一批批射殺那些蠕動著的傷員和病人,射殺所有身體燒灼超過三度的尚還活著的人們;失魂落魄的牧師跪下為幾個行將被處決的哄搶食物者禱告;一個驚魂未消的社區負責人瞪著無比大的眼睛對鏡頭說,德累斯頓轟炸之後,德國人靠戒指上的銘刻來辨識死者身份,而他們這裏也做了同樣的工作。他手指向下,鏡頭跟過去,是街邊上攢在一起的半桶戒指……其實《戰爭遊戲》呈現的不過是普通人在一場核戰爭中可能遭遇的種種情景,當然是20世紀60年代人們對於世界的想象。但由於影片表現核戰爭的真實性、殘酷性以及隱喻性,該片在BBC(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不久,就遭到了英國政府的軟禁令,導致該片被禁播達20年之久。[3]其實,英國政府擔心影片真實效果引起民眾恐慌騷亂倒是其次,害怕大規模的反戰示威動搖政府恐怕才是導致本片被禁的真正原因。

3.災難片盛行的時期: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災難片的拍攝迎來了又一個熱潮,特別是此階段電腦特效的發展為災難片的場麵營造和視覺奇觀帶來了令人稱奇的效果,災難片中的各種恐怖情境更加栩栩如生。因而,災難類型電影受到大量觀眾的關注,也開始成功贏得大量票房收入。這時期較有代表性的災難片包括美國的《國際機場》(Airport,1970)、《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1972)、《摩天大樓失火記》(The Towering Inferno,1974)、《大地震》(Earthquake,1974)、《大白鯊》(Jaws,1975)、《金剛》(King Kong,1976年翻拍版),英國的《異形》(Alien,1979),英、意、西德合拍的《卡桑德拉大橋》(The Cassandra Crossing,1976)等。

其中《國際機場》(Airport)是一部1970年的美國電影。該片由喬治·希頓根據阿瑟·海利同名小說改編為劇本並執導,拍攝成本高達1 000萬美元。影片描述身患絕症的中年男子範海弗林攜帶炸彈上了一班美國的國內班機,企圖在飛機上引爆炸彈同歸於盡,目的是使妻兒獲得巨額保險金。他的自殺之舉在最後關頭被識破,但已令飛機受損,在駕駛員狄恩馬丁、空姐珍西賓、機場航管中心主任、救難指揮喬治甘西迪等人密切合作下,飛機終於在大風雪下安全迫降地麵,化解了一場大空難。該片主要演員包括伯特·蘭卡斯特、迪恩·馬丁、珍·茜寶、傑奎琳·比塞特、喬治·肯尼迪等10多位當紅明星,可謂群星薈萃。《國際機場》公映後曾遭到了許多電影評論家的嚴厲批評:隻是堆砌昔日所有能代表成功電影的明星,情節上“沒有任何懸念”等。但影片還是受到觀眾的熱切關注,票房收入在美國本土就突破1億美元。影片獲得了第28屆金球獎、第43屆奧斯卡獎等多項提名與獎項。有電影評論家甚至認為它是20世紀70年代災難片的鼻祖,它樹立了“將災難和曆險融合到微觀情景劇中這一類型電影的榜樣”[4]。《摩天大樓失火記》是又一部災難片經典,被認為是第一部表現摩天大樓火災的災難大片。影片講述在舊金山市中心一幢新建成的摩天大樓頂層,正在舉辦落成儀式。但是唯利是圖的建築商違約使用劣質電源線,導致大樓中層某處因為電線超負荷短路而失火。這幢超高層大廈很快由於“煙囪效應”而導致火勢迅速蔓延,人們的逃生之路被封鎖住,幾百個受邀貴賓被圍困在樓頂,情況萬分危急。後來,消防隊長在大樓工程師的幫助下,通過將樓頂的巨型水箱爆破而撲滅了這場滔天大火。該片在當時以挑戰高難度的拍攝技術而著稱,並且通過電腦特技加真人出演,展現了一幅熊熊大火衝天、人們被困火海、慌亂之下竟紛紛跳樓的慘景,另外還在災難中重塑了英雄主義精神。

由英國、意大利、西德合拍的《卡桑德拉大橋》(The Cassandra Crossing,1976)也是該時期一部知名的災難影片。故事講述兩名國際恐怖分子潛入日內瓦國際衛生組織總部,意欲對其實施恐怖襲擊,被保安人員發現並展開追捕。然而,在追捕過程中,保安人員不慎將實驗室裏的實驗病毒打碎了,**飛濺到恐怖分子身上,兩名恐怖分子感染上了病毒。其中一名恐怖分子被當場抓住,但由於染上了病毒,不久就腐爛而死;另一名恐怖分子則逃竄到一列開往斯德哥爾摩的火車上,因此這列火車上的乘客麵臨著被這致命的病毒傳染的危險。由於這種病毒的感染速度非常快,不少乘客都被傳染上了這種病毒,國際警局為了避免大麵積的傳染,決定以列車上全體乘客的生命為代價,將火車改道至東歐波蘭,在途中需要經過一座不能乘受列車重量的卡桑德拉大橋以實施墜毀。這趟列車不被獲準停靠任何一個車站,車上的乘客們人心惶惶。為了營救這些無辜的乘客,車上的神經外科醫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找到了解除病毒的方法,但是他的方案卻不被上級所接受。眼看著列車即將駛到卡桑德拉大橋,列車上的醫生、作家、軍火商太太、毒販和黑人警察等人配合反抗軍隊的鎮壓,將最後一節車廂分離了出來,將生存的一線希望留給了剩餘的幾十名乘客。卡桑德拉大橋如預期的那樣崩塌了,列車從幾百米高的懸崖上墜落,撞擊到懸崖底發生爆炸,到處是滾滾濃煙和水花衝天的慘烈景象。

20世紀80年代,歐美的災難片創作又進入落潮期,災難影片數量不多。《機組乘務員》(Экипаж,蘇聯)、《翌日》(The Day After,美國)、《金剛複活》(King Kong Lives,1986)、《蒼蠅》(The Fly,1986)、《異形2》(Aliens,1986)、《外星種族》(Alien Nation,1988)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4.災難片再次盛行時期:20世紀90年代

20世紀90年代,世界性的自然災難頻發,國際恐怖主義蔓延,局部地區局勢仍動**不安,人們對即將來臨的新世紀充滿了不可知的恐懼,災難片也由此重新呈現出其創作的活力。這時期代表性災難片作品有:《恐怖地帶》(Outbreak,1995)、《最高危機》(Executive Decision,1996)、《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1996)、《12隻猴子》(Twelve Monkeys,1996)、《活火熔城》(Volcano,1997)、《天崩地裂》(Dantes Peak,1997)、《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哥斯拉》(Godzilla,1998)、《天地大衝撞》(Deep Impact,1998)、《紐約大地震》(Aftershock:Earthquake in New York,1999)、《深海狂鯊》(Deep Blue Sea,1999)等。

這一時期的災難片中,表現人類失誤和非理性行為造成威脅的災難片明顯增多。《恐怖地帶》是一部有關病毒威脅的災難片。劇情時間跨度較大,先是1967年,在非洲的紮伊爾莫他巴河穀美國雇傭軍兵營,被一種莫名的疾病肆虐,死亡人數急劇增加。軍醫無法治療,抽取感染血樣離開後,整個軍營被炸彈摧毀。當時美軍對這種怪病的研究結果已得出,但美軍本部認為這個病毒可以製造生化武器,所以才下令消滅所有雇傭軍,封存秘密。但是20多年過後,紮伊爾又出現了奇怪的病毒。此次的病毒與1967年發現的病毒為同—病情,而病原來自生活在這一帶的白臉猴子。奇巧的是一個美國青年在紮伊爾捉到一隻白臉猴,並帶回國出售。由於沒找到買主,青年人將白猴放生。之後,猴子出沒的香柏溪鎮上人紛紛得病,有的很快死亡。美國傳染病研究所上校軍醫山姆(達斯汀·霍夫曼飾)接到消息,與妻子(蕾妮·羅素飾)及同事立刻展開研究和救治工作。由於疾病傳染性極高,政府緊急出動軍隊封鎖鎮子,想逃離者將被槍殺。經過山姆上校研究,如果抓住了病原攜帶者小白臉猴,被傳染的人可能得救。但在此時,軍方卻下達了投放空氣燃燒彈將這個鎮子和病毒一起毀滅的決定。山姆無奈隻得強行坐直升機逃出小鎮,尋找小白臉猴。但是他的行動卻招致了軍方的追擊。軍方參謀部謊稱他是危險的逃亡病毒攜帶者,通過電視對他們迸行通緝。山姆最後通過電視還是找到了猴子,並且持槍闖入電視台,公布了事件的真相。經過緊張的工作,山姆終於製出了新的抗病毒劑。治療效果也令人滿意。在得知軍方的轟炸機到來後,山姆拚命地阻止軍方在當地投彈。最終燃燒彈投到了海裏。山姆也拯救了全鎮的人民。本片與《卡桑德拉大橋》有著相似的模式元素:一種快速傳染的病毒,一個封閉的空間,極富於人道精神和性格魅力的英雄是一名醫生。片中所有的人都麵臨死亡的威脅。而對病毒災難的考驗,人性的光輝與醜惡同時顯現。但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它所賦予的人文意義。

另一部《最高危機》(Executive Decision,1996)便是講述一架飛往華盛頓的波音747客機遭遇恐怖分子的劫機,反恐活動特別行動組的成員臨危受命去解救被劫持的客機上的人質。但是,當行動組員搭乘的運輸戰機飛上天空與客機倉底連接,行動組員潛入客機中的時候,卻由於意外而導致運輸戰機墜毀,隻有一半的行動組員成功潛進客機裏。最終,他們巧妙地通過各種戰術製服了恐怖分子,順利完成了任務。而《泰坦尼克號》是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業公司共同出資,於1997年拍攝的一部史詩浪漫的災難電影,它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主線敘述了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而相愛的感人故事,副線則著重描寫在沉船海難時,各色人等麵對生死的態度與行為。

在這時期災難片中,表現自然災難也是一個重點。《天地大衝撞》(Deep Impact,1998)敘述美國一名熱愛天文學的中學生裏歐在觀測天空時無意中發現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畢德曼彗星”,但是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這顆巨大的彗星正朝著地球直衝過來,按照它的運行規律,將在一年之內與地球發生猛烈的撞擊。為了避免引起群眾的恐慌,美國軍方封鎖了這則消息,但終究還是被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珍妮發現了。於是美國總統貝克開始緊鑼密鼓地部署一個太空計劃:派遣一支由前宇航員坦納船長率領的分隊駕駛“彌塞亞”號飛船登陸彗星,用核裝置來引爆彗星,使其偏離原先的軌道以阻止它撞向地球。但是由於對彗星的結構欠缺分析,計劃失敗了,彗星被炸成大小兩塊,仍然繼續飛向地球。“彌塞亞”號則與地球失去了聯係。彗星與地球的距離越來越近,美國開始實施了另一個“方舟”計劃:興建了一個可容納百萬人的秘密庇護所,裏麵將保存一些植物、動物的物種和部分精英人士。彗星撞地球的那一天終於來臨,第一塊小彗星以飛快的速度撞向大西洋,紐約、波士頓、費城等地方瞬間淹沒於海嘯之中。但幸運的是,“彌塞亞”號幾經波折後又與地球取得聯係,宇航員們為了拯救地球上的人們,毅然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令裝有核彈的飛船撞向彗星,伴隨著一片壯麗的流星雨,地球上的人們終於獲救了。《活火熔城》(Volcano,1997)描繪了一幅火山爆發導致岩漿四流的恐怖場景。一場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致使洛杉磯維修地下管道的工人被燒死,地質學家愛米博士對此產生了懷疑,他經過研究分析,發現火山即將爆發。擔任急救中心總指揮的邁克並不相信他的預測,認為如果輕率發布火山爆發的消息將會引起市民的恐慌,到時場麵將更難以控製。然而,深埋地下的火山噴出了炙熱的岩漿,可怕的岩漿在洛杉磯城四處流動,所到之處均引起房屋崩塌和衝天大火,市民們四處逃竄,驚恐萬分。後來,流動的岩漿似乎被堵住了,但實際上是流進了地鐵隧道裏,一段時間後還會從地鐵的出站口重新流入城市。為了營救洛杉磯城,邁克和愛米博士決定炸毀一幢大廈,使岩漿流入大海中,從而解救這次危機。

此時期較為重要的災難影片還有《末日戒備》(The Peace maker,1997)、《世界末日》(Armageddon,1998)、《龍卷風》(Twister,1996)等。

5.新世紀以來的災難片:2000—

進入21世紀以來,災難片繼續以高科技的視聽奇觀為觀眾打造出震撼人心的災難場麵,其創作數量與質量都有進一步的提升。出現了如《完美風暴》(The Perfect Storm,2000)、《深水大水怪》(Beneath Loch Ness,2003)、《巨蟻之災》(King of the Ants,2003)、《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10.5級大地震》(10.5,2004)、《世界之戰》(War of the Worlds,2005)、《海神號》(Poseidon,2006)、《水嘯霧都》(Flood,2007)、《老鼠危機:塞納河之亂》(2006)、《柏林龍卷風》(2007)、《末日侵襲》(Doomsday,2008)、《絕世天劫》(Armageddon,2008,又譯《世界末日》)、《苜蓿地》(Cloverfield,2008)、《滅頂之災》(The Happening,2008)、《先知》(Knowing,2009)、《月殞天劫》(Impact,2009)、《2012》(Farewell Atlantis,2009)、《末日病毒》(Carriers,2009)、《天際浩劫》(Skyline,2010)、《洛杉磯之戰》(Battle:Los Angeles,2011)、《海嘯奇跡》(Lo Imposible,2012)、《大海嘯之鯊口逃生》(Bait3D,2012)、《龐貝末日》(Pompeii,加拿大、德、美,2014)等一係列災難片。

這其中英國拍攝的《水嘯霧都》(Flood,2007)展現了滔天駭浪席卷倫敦城的災難影像。故事敘述由於颶風來襲所引發的海嘯在蘇格蘭東北部登陸,並向內陸地區逼近。倫敦政府啟動應急措施,進入高度警備狀態。泰晤士水閘的首席設計師羅伯和其前妻、水閘的工程總監薩米被召回水閘進行安全檢查,而羅伯的父親萊納德教授則根據以往的豐富經驗,推斷一旦洪峰來襲,泰晤士水閘將難以抵擋。他將情況匯報給危機控製中心的納什女士,然而他的預測並沒有得到重視,危機控製中心的專家沒有準確地評估出險情,副首相甚至信誓旦旦地向人們承諾洪水將被抵擋在倫敦城外。海嘯還是在3個小時以後到達了倫敦城,並且躍過水閘,洪水頃刻間把倫敦變成了一片汪洋。萊納德被指揮中心派直升機救走並前往控製中心,羅伯和薩米則被洪水衝走,但僥幸得到存活。洪峰過後的倫敦城變成一片廢墟,政府決定炸掉大壩以傾瀉洪水。羅伯、薩米和萊納德冒死來到水閘的控製倉,準備開啟閘門放水。原本羅伯準備下水啟動排水係統,與羅伯雖然存在芥蒂但卻深愛兒子的萊納德趁他們不注意,已經悄悄地穿好潛水衣潛入水中,他想要代替兒子去完成這個生還可能性幾乎為零的任務。羅伯此時才明白父親對自己的愛,他深深為自己昔日與父親的不和感到悔恨。政府在此時下達指令,將在10分鍾以內炸毀大壩,執行任務的飛機已經準備就緒。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萊納德在水下費盡力氣地把水閘打開,瞬時,滔滔洪流洶湧而去,大壩也得以保存,但是萊納德卻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末日侵襲》(Doomsday,2008)講述2008年的蘇格蘭格拉斯哥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可怕病毒,感染病毒的人將全身長滿皰疹,潰爛化膿,最終在痛苦中死去。該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感染了數百萬人口,短短一周之內死亡人數就達到驚人的數字。整個蘇格蘭陷入了恐慌之中,而英國政府在苦無對策的情況下,為了控製病毒繼續蔓延,隻得宣布蘇格蘭成為疫區並對其進行全麵封鎖,以此來隔離病毒。每一條高速公路、高架橋和鐵路都有軍隊把守,禁止任何車輛進出,政府還修建了高高的鋼鐵圍牆來加固,防止任何人逃出。蘇格蘭成了一處被遺棄的死亡地帶。2033年,病毒再次在倫敦爆發,政府在幾十年前以犧牲蘇格蘭人為代價的隔離計劃宣告失敗。正在政府人員走投無路之際,國家安全局的長官比爾受到首相的召見,他們通過衛星拍到的圖片,發現蘇格蘭隔離區竟然有生命存活的跡象。有幸存者,就說明了那裏存在抵抗病毒的方法。為了尋找到抵抗病毒的方法,比爾召集了一批專家,決定冒著生命危險進入蘇格蘭疫區。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伊登帶領她的科學家隊伍進入隔離區,當年從這裏僥幸逃生的她再次踏上這片故土時,卻發現這裏儼然變成了前文明的荒蠻狀態,幸存者都是些在弱肉強食中存留下來的、如動物般凶狠而野性的人,而且在無政府狀態下,這裏發生了原始部落一樣的派係鬥爭。伊登和她的隊友們意外地夾在兩個派別的爭鬥中,他們也隻能進行戰鬥,才能不被別人所殺。

由美國格雷格·施特勞斯和科林·施特勞斯兄弟導演的《天際浩劫》(Skyline,2010)是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災難片。片中講述畫家傑拉德(Jarrod)和妻子伊萊恩(Elaine)應朋友特裏(Terry)之約,到洛杉磯參加生日派對。同時特裏還想讓傑拉德幫忙製作電腦動畫。晚宴上人們其樂融融。夜裏他們發現一陣藍色強光從窗外射入,傑拉德險些被藍光吸走,幸好特裏相助才逃過一劫。此後,他們看到了若幹個散發著刺目藍光的巨大外星生物先後在地球著陸,外星人入侵了。周圍的人一個個被吸走喪生,人類麵臨一場浩劫。美軍奮起反擊,一度用核彈擊落外星母艦,然而外星人原地複活,美軍一敗塗地,最終地球淪陷。影片結尾,地球人都消失於外星怪物腹中。男主角傑拉德已經化身為外星人,但他由於愛還是要守護著妻子及孩子。他一個人獨自麵對龐大的外星種族,其身影深深地映在畫麵上,同時也為以後拍攝續集留下了懸念。講述地球遭受各種災難的電影不勝枚舉,其中尤以外星人進攻地球的較多,如《獨立日》等都是地球人在外星人的高等科技麵前不堪一擊,最後要憑借某種對方的致命缺陷才能取得勝利。而這部《天際浩劫》雖正麵描述地球人同外星人作戰的情節,卻與過去影片不同,導演格雷格·施特勞斯說:“在《天際浩劫》籌備初期,我們就打算做一部不那麽一樣的、講述人類和外星人作戰的電影,大家看這部電影會有一些想不到的地方,譬如我們對於外星人攻擊方式的刻畫,還有人類是如何解決掉這次危機的過程。總的來說,《天際浩劫》想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化解大家對過去同類題材留下的種種印象,然後大家再接受這樣一部電影。”[5]影片以打破常規的敘事和表現方式再現了人類大戰外星人的生死對決震撼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