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三十裏外伏擊之戰,李世民以少勝多,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竟能斬殺夏軍八千鐵騎。雖不能傷及竇建德的主力,卻大大地挫傷了竇建德軍隊的士氣。從這以後,竇建德更加不敢開戰,隻縮在營中,仍唐軍叫罵挑戰,全不作理會。竇建德試圖以靜製動,默然無語地與唐軍對峙,待其糧草短缺,軍心煥散時,再狠狠地重拳出擊,打敗唐軍。
與竇建德相比,李世民後方,確實太遠。一年多來圍攻洛陽,糧草軍需全靠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盡心打理,保障供應。如今需要堅守的虎牢關,地處洛陽與板渚之間,要運糧草去,常被竇建德的軍隊攔截,困難實在太大。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雖不吱聲,李世民心裏卻非常明白,召來杜如晦等商議,希望他能想出個辦法來打破這對峙的局麵。杜如晦說:
“竇建德與王世充,他倆人並無情義。之所以前來相救,隻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伏擊之戰,殲敵雖然隻有八百,在精神上,卻給了竇建德狠狠地一擊。至少,他已經知道,如今的唐軍,戰鬥力是相當強的。他如今一直不敢來進攻,說明他對我們心有餘悸。臣以為秦王可乘此給竇建德修一封書信,言明利弊,或許他可以撤軍。在此同時,我軍隻有多派偵探,打聽消息,一有機會,再作決定。”
李世民聽了,點頭讚同,一麵讓人請房玄齡來,給竇建德寫封書信,一麵令侯君集、李世績二人負責偵探一事。
房玄齡自幼聰敏,博覽經史,尤其善於寫各類文章。近年來,他跟隨在李世民身邊,凡是要他寫文章時,總是不用起草揮筆而就,駐馬立成。寫出的文章,簡約順暢,說理透徹。李淵後來也誇房玄齡,說:“玄齡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裏之外,猶對麵語耳。”這是後話。
房玄齡既來,問明情況,讓人準備好文房四寶,當著李世民與杜如晦的麵,頃刻之間,書信寫成。展卷在手,開口念道:
“趙、魏之地,久為我有,為足下所侵奪。但以淮安見禮,公主得歸,故相與坦懷釋怨。世充頃與足下修好,已嚐反複,今亡在夕,更飾辭相誘,足下乃以三軍之眾,仰哺他人,千金之資,坐供外費,良非上策。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效勞未若不獲命,恐雖悔難追。”
李世民聽了,滿意地點著頭說:“妙、妙,先生的文采,世民又一次領教了。感謝,感謝!”
房玄齡一聽,雙手一揖說:“蒙秦王厚愛,玄齡已是感激不盡。為秦王辦事,是玄齡應該做的事,秦王的一聲感謝,真是羞刹玄齡。”
李世民聽了,說:“你我兄弟情深,本不必言感謝,隻是見你如此文采書信,而又是倚馬可待,實在讓我心中佩服,脫口言出,請兄長不要介意。”
房玄齡聽了,對李世民更是敬服。
房玄齡的書信送到竇建德手上,竇建德展卷看過,雖然也覺得情文並茂,卻終是不能動心。禮節性地送走李世民派來送信的特使,一切還按原來定下的方略與李世民相峙於虎牢。一月多來,雙方雖無大戰,小戰卻從未停。不是竇建德攔截了李世民的糧草,就是李世民劫走了竇建德的軍需。李世民見此,增派人手,進一步加強偵察,希望能捕捉到更有利的戰機,對竇建德實施更有力的打擊。竇建德也挖空心思在想辦法,希望能戰敗李世民。就在這時候,竇建德的第一謀士淩敬,在苦思了多日後向他建議,說:
“陛下可以趁此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然後派重將守之。再鳴鼓建旗,過太行,入上黨,占汾、晉,取蒲津。這樣一來,對我們有三利:一則蹈無人入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這可是上上之策,再沒有比這好的了。”
竇建德聽了,心中一亮。這淩敬,真是高明!如將他的建議付諸實施,唐軍所戰虎牢關優勢便喪失殆盡。我軍深入上黨、徇汾、晉之後,必定讓關中震動,使李世民回師救援。到那時,唐軍自亂陣腳,洛陽困圍不解自除,而我則如風喚雨,整個戰局,將隨我竇建德之意,隨心所欲。想一這裏,竇建德立即吩咐人喚來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辯。
如此、如此,這般,竇建德將淩敬的建議合盤說出。然後,吩咐王世辯,說:
“汝今速去洛陽,通知王世充,安心死守,等朕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