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明早上8點10分便到辦公大樓,到的時候,許多幹部職工還沒來呢。他養成了個很職業的習慣,就是不管在哪裏上班,不管從事哪個崗位,至少提前十分鍾上班。
來到辦公室後,鄭立明倒了杯白開水,剛喝了幾口,就聽到有人敲門,他說 了聲請進。進來的是縣委辦公室主任沈東勝,四十餘歲,中等身材,有些胖,麵善,人老實,他恭敬道:“鄭書記早!”
“東勝來啦,你也挺早啊!”鄭立明說道,他看見沈東勝手上還拿著些書和材料,便問道:“東勝,你拿著什麽東西?”
“哦,是我們縣的地方誌,還有關於我們縣經濟社會情況的材料,因為你剛來,我想這些有助於你盡快熟悉我們縣情。”
鄭立明欣喜不已,他正想要看這些東西呢,迫不及待地說:“很好,快拿過來。”
沈東勝立即將東西遞了過去。鄭立明接過後翻了起來,不住地點頭說不錯,也稱讚沈東勝想得周到。地方誌對清安縣文人曆史、經濟社會情況等記載詳細,而匯報材料對清安縣當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幹部情況、各鄉鎮情況、存在問題、經驗教訓等寫得很詳細,的確能夠讓他多了解情況。
沈東勝說:“鄭書記,你平日有什麽需要,盡量吩咐,我們縣委辦一定做好服務,一定做到高效、規範。”
“嗯,不錯。東勝啊,你當縣委辦主任幾年了?”鄭立明順便問道。
“有五年了,鄭書記,不瞞你說,我服務過幾任縣委書記,你是給我印象最好的一位。”沈東勝一副真誠的樣子道,同時為能服務這樣的領導,帶著濃鬱的自豪感。
鄭立明抬起頭來看了看沈東勝,不知道他是拍馬屁還是說真心話,蠻問道:“哦,是嗎?好在哪裏?”
沈東勝直抒胸臆,侃侃而談:“你沒有架子,和藹可親,對自己要求高,一心為了工作,是真正為民辦事的,上班這麽準時是在曆屆書記中罕見的,而對生活要求卻不高,你知道嗎?前幾任書記明確提出要住好的房子,要買好的家具,要買進口的汽車,要喝高檔的茶,抽知名的中華煙,而你對組織安排的房子說太好了,更沒有提一點買家具之類的要求,還交代我們盡量坐國產車,能不坐車就步行,你現在還喝白開水,又不抽煙。”
鄭立明會心地笑了笑,說:“這是應該的嘛。我們說白了是人民的公仆,花的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賺錢不容易,我們自然要節約,更何況我們縣現在經濟太一般,能省就省點。”
“嗯。”沈東勝由衷地欽佩,決心要好好貫徹鄭書記的話。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正是這個道理。前幾任書記,在會上把廉潔的話說得冠冕堂皇,可他暗地裏覺得可笑,知道那根本就是騙人的,自己工作起來常覺沒勁。可現今在鄭立明的感召下,他覺得充滿幹勁。
沈東勝又說:“鄭書記,你真是個好父母官,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我們縣就不擔心發展不上去了。”
鄭立明聽出其中話裏有話,問道:“你覺得我們現在存在什麽比較突出的問題?”
沈東勝說:“我們現在的問題不少,有些我在材料裏寫了,還有些沒寫,因為不方便寫出來,我口頭跟你匯報吧,主要有幾個方麵,一是我們現在幹部的心還不太穩定,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少人擔心你來後會把他們調走,就連我們辦公室的幾位同事,也有這樣的擔心,因為不少人原先是劉一慶提拔上來的,另外據我了解,不少單位的一把手也擔心會不會被換掉。我想人心不安的話,不利於工作。”
“嗯,有道理。你回去的話,先跟縣委辦的同誌說,以工作為主,不用擔心這些,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沒有調動的意思。下次開會,我也會跟大家說說。那你說,還有什麽問題?”
沈東勝吃看顆定心丸,欣喜不已,按這麽說,他本人也不用擔心被調走了,可以放心繼續當自己的縣委辦主任了,接著他回道:“謝謝書記!還有個問題就是,縣委與縣政府兩套人馬經常有隔閡,這也是之前的領導遺留下來的問題,前一任的劉一慶和李縣長不和,下屬們為迎合領導也跟著這樣做,矛盾不斷,十分不利於工作的開展,我希望鄭書記能夠重視這個問題,好好化解下,促進彼此和諧融洽。”
“對,縣委和縣政府班子團結非常重要,隻有團結才能操縱我們縣這艘航船平穩地行使,大家本是一個共同體嘛,有什麽好隔閡的。我會重視的。你說,還有什麽?”鄭立明問。他覺得沈東勝提的問題很好,很直接,很有必要。在官場,有些領導高高在上,一意孤行,不善納諫,樂於聽到讚譽奉承的話語,卻不管存在的問題矛盾,屬下自然順從其意,隻報喜不報憂,最終,表麵上一派繁榮,實質是遍地危機,一旦矛盾爆發後果不堪設想。而鄭立明與之相反,他更喜歡聽到真實的聲音,由此,對沈東勝印象頗好,認為他是個可勝任的人、真正想做事的人。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縣幹部隊伍的整體作風欠佳,機關效能不高,工作熱情不高,這也是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以前在這方麵抓得不嚴。我們工作作風有問題,存在辦事難、效率低的現象,老百姓怨言很大。”
“竟然這樣!”鄭立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些吃驚,看來自己麵對的挑戰不小,“我們是為民服務的,一定要提高服務滿意度。接下來,我會逐步開展相關工作。東勝,今天日程有什麽安排?”
沈東勝告知要批辦幾個文件,其他事情暫時沒有,主要是先熟悉下情況。鄭立明想了想後,說道:“東勝,這樣子吧,等我批完文件,你跟我去各個單位走訪走訪,我了解了解情況。”
“行,那要不要通知李縣長、邱副書記等人?”
鄭立明擺擺手,說:“不必,你和我兩人就夠了。我們隨便走訪,你也不必通知單位負責人。”
“好的。”沈東勝明白其用意,這就出其不意的突訪,這樣的效果勢必會比事先通知好多了。假如事先通知,相關單位做好了準備,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領導看到的自然全是環境整潔、幹部精神麵貌良好、作風優良、一派和諧……這些其實是假象,至於平時是什麽樣子,那是難以看出來的,隻有通過突訪這途徑。
要批辦的文件都是普通的文件,很快就完成了。接著,鄭立明和沈東勝出發,先看位於大樓左側的縣委各機關情況,沿著各樓層的走廊向前走,並沿路查看各辦公室情況,主要觀察大家出勤和工作狀況,相繼走訪了團縣委、宣傳部、政法委、紀委、組織部、縣委辦等機關部門,然後來到位於大樓右側的縣政府機構,走訪了發改局、統計局、人事局、民政局、科技局、政府辦等單位。
隨後,鄭立明和沈東勝離開縣委縣政府大樓,前往工商局、質監局、煙草局、農業局、林業局、建設局等單位。對每個單位大致就花十分鍾,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即便如此,也發現了十分嚴重的問題。鄭立明十分生氣,很想發火,但克製住了,因此此次以調查了解為主,而不是發脾氣。
歸納起來,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是上班極不準時,一個辦公室裏要不隻有一兩個人到崗,要不還鎖著門,甚至到十點多了還有不少人不慌不忙地來上班。相比而言,位於縣委縣政府大樓之外的各單位情況更嚴重。
二是上班紀律渙散,要不圍坐在一起聊天,要不就是在玩遊戲,甚至還有幾個單位人員在辦公室內打麻將。
三是服務質量差。在幾個單位的服務大廳裏,排隊等候的人不少,而在服務工作人員隻有一兩個,其他人在悠閑地聊天,對群眾等候熟視無睹。還有服務態度極差,對著群眾怒氣衝衝的,根本就沒有一點服務員的素質,而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四是領導“示範”作用大,不少單位的正職副職都沒有準時到崗,領導辦公室大門緊鎖,領導如此,鬆鬆垮垮,下屬豈不效仿?
鄭立明和沈東勝回到了辦公室。鄭立明控製不住心中的怒火握起拳頭狠狠地擊打了下桌子,忿忿道:“真是太氣人了!竟然如此散漫。”
沈東勝幫忙倒了杯水,遞了過去,想消消他的火氣,說:“鄭書記,唉,這些都是長期未進行管理導致的。說實話,我以前也提過,可是領導不重視,我也沒辦法。鄭書記,你說該怎麽辦?”他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實人,以前學的是曆史專業,對楊震、包拯、海瑞等曆史清官十分敬仰,很受他們影響,父親是個農民,也一直教育他要正直當官,多為百姓著想,對得起良心,因此他很看不慣散漫狀態,十分希望機關人員能夠認真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麵貌做好服務。
鄭立明果斷道:“通知下各常委,在會議室馬上召開常委會,也讓機關效能辦、糾風辦負責人列席。”
“好的。”沈東勝明白會議的目的,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堅決執行鄭立明的命令,立即打起電話,通知相關人員到會議室開會。
主要常委很快就來會議室了,在各自的位置坐了下來。而常務副縣長黃祥華和機關效能辦的張能和糾風辦的吳風姍姍來遲,進入會議室後,額頭直冒汗,有奔跑急趕的緣故,也有心虛被嚇的緣故。
鄭立明問道:“黃副縣長,怎麽這麽久才來?”
黃祥華忐忑不安地回道:“我……出去了下。”其實,是因為昨晚喝酒喝太晚,上午一直在家睡覺,突然接到電話才匆匆趕來。
鄭立明又看了看列席的人員,對張能問道:“你就是機關效能辦的張主任嗎?”
“是的。”張能擔驚受怕地應道。
鄭立明又看了看旁邊一位,問:“你就是糾風辦的吳主任?”
“是的。”吳風點頭道。
鄭立明問道:“怎麽這麽久才來?”
張能照搬起黃副縣長的借口,吞吞吐吐說:“我……我…..出去了。”吳風說:“我……我中途出去下鄉了。”黃祥華心裏暗暗責怪,你們豬頭啊,我這麽說,你們也這麽說,誰信?
鄭立明一聽就知道說假話,而且還有證據的,因為去糾風辦的時候,問過門衛,門衛說吳主任還沒來,“不要撒謊嘛,實話實說。”
張能隻好承認,站起來冷汗直冒地說道:“鄭書記,實在對不起,我是晚來了。我請求處分。”吳風見狀,也隻好承認道:“我也是晚來了,我也請求處分,保證下次一定不會這樣了。”口頭雖這樣說,但心底真怕被處分。
從表麵上看,承認錯誤的態度還是比較誠懇,鄭立明想想就算了,權且饒他們一回,因此沒有嚴肅批評,因為他知道,這個問題太普遍了,不是罵兩句就能解決的。他平和靜氣地說:“坐吧。”
張能和吳風依舊忐忑不安,不知道鄭書記找他們列席有何貴幹,生怕是處罰批評什麽。
鄭立明清了清嗓子,發言道:“同誌們好,利用一點時間開個短會。”
隨之,鄭立明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進入正題:“我上午到各單位走了一圈,發現機關作風問題十分嚴重,上班不準時,紀律渙散,服務水平低,甚至上班玩遊戲、打麻將的大有人在。幹部作風如此,不用說肯定是難以做好事情的。這樣的話,政府部門怎麽能夠在老百姓麵前樹立起形象和威信?想必不少人去過市委市政府吧,那裏上班都得嚴格打卡簽到呢,我原來所在的經貿委也是如此,上班時間就要認真上班,絕不會出現打麻將玩遊戲曠工之類的行為,下班時間該消遣再去消遣。所以,我認為,要做好我們縣的工作,首先得從我們幹部隊伍做起。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要嚴抓機關效能和政風行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大家的重視程度,統一思想,打造良好的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為人民服務水平。我有個提議,大家看看妥不妥當,就是對我們各個單位進行機關效能評比,成績靠前的予以獎勵,通報表揚,倒數的要嚴格考核處罰,可以實行通報批評、取消評先評優資格、限製公務員優秀名額等措施。接下來,我們要經常性地開展明察暗訪,拿起攝像機去拍,對存為問題的堅決在電視上予以曝光,相關責任人要在電視台上公開道歉和表態,該處分的要處分。另外,要設立機關效能投訴熱線,積極引導群眾撥打爆料,責成相關部門落實。你們覺得如何?”
大家一時沒表態,均低著頭靜靜地看著筆記本,裝個樣子,場麵一時有些尷尬。縣長李潤霖也沒有發言,其他人不時會瞄瞄他,因為他沒發話,大家更不敢做出頭鳥。
鄭立明萬萬沒有想到,本是一件很平常的工作,竟然會陷入尷尬局麵。不過,他不會讓場麵一直尷尬下去,要發揮下會議把控技巧,便看了看李潤霖,發話道:“李縣長,你先說說看。”
被點名後,李潤霖不得不說,也清咳兩聲,坐直了,說道:“抓工作紀律和機關作風是對的,我沒意見,我本人肯定帶頭執行,絕對樹立榜樣。不過,我覺得林書記是分管機關效能和糾風辦的,這事最好讓林書記牽頭。”其所指的林書記,指紀委書記林南生。其50多歲,中等身材,瘦削麵孔,平時言語不多,表情嚴肅,看起來比較剛正威嚴。
鄭立明比較滿意,說:“嗯。不過,我要說明的是,這項工作不單單是紀委的事,而是我們各部門各單位共同要做的事,尤其是縣委縣政府,要全力支持。我也想由紀委牽頭,林書記,你說呢?有沒什麽問題?”
林南生說:“這本是我們的職責,我沒意見。隻是……我擔心阻力比較大。”
鄭立明提高音量、振振有詞道:“誰敢阻攔,直接找我。縣委縣政府是你最大的支持力量。”
林南生吃了顆定心丸,信心十足地說:“有鄭書記這話,我就放心了。行,等下我就回去著手辦。”
鄭立明又交代張能和吳風:“張主任、吳主任,你們有沒什麽問題?”
“我們沒問題,一定堅決照辦。”
“那就好。記住,你們兩個單位一定要發揮帶頭作用,自己先遵守紀律,才能帶動其他單位。”
“明白。”
鄭立明又交代宣傳部長,要發動電視台做好宣傳,亦問他有沒問題,他也說沒問題,一定全力配合。鄭立明滿意地點點頭,說:“那紀委牽頭盡快製定出方案來,盡快投入實施,各常委也要做好各自相應的工作,發動各自分管單位提高作風水平。還有沒什麽意見?有意見大家盡管發言。我鼓勵大家熱烈討論。”
大家紛紛表示沒意見。一方麵覺得抓作風本來就是應該的,年年都在抓,就說今年已經開過一次作風大會,也說要考核什麽,但都流於形式,很少落到實處,一切很平常,不算特大的事,就那樣吧;另一方麵,也有部分人礙於縣委書記第一把手的威嚴,不太敢發表不同意見,免得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也是官場經驗養成的習慣,在前幾屆時,每次常委會縣委書記都說要講民主集中製,但誰若有異樣聲音,很容易引起領導耳紅麵赤地指責,甚至會後還找茬算賬。
這個會開得很短,十幾分鍾就結束了,短而精,很節約時間,把節約下來的時間用在幹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