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沈一貫也顧不得皇上大難之後的靜養,與石星一道,帶著最新收到的戰報,直奔內宮。

“李如鬆…敗了?”

“啟稟皇上,平壤大捷之後,李將軍收到情報說倭賊已棄了王京南退,於是下令乘勝追擊,孰料此舉乃倭賊誘敵深入之計,大隊人馬早埋伏在礪石嶺,我軍前鋒查大受、祖承訓、李寧等部先後與敵遭遇,血戰不退。後倭賊大舉增兵,前後加起來有數萬之巨,李將軍雖沉著應對,怎奈敵我懸殊,隻得救出殘兵退了回去。”石星簡述了戰況。

“看來…倭賊仍有戰力,沈愛卿,你…怎麽看?”

“自皇上下旨援朝,前後已過了歲餘,寧夏之役後我朝一直沒有修養,期間益王惑亂朝綱、民怨載道,百官不思政,百姓不生產,以至國庫空虛、將士疲乏,故依臣之見,此時當與倭賊罷戰修和,速速恢複國力,待時機成熟再尋他策。”

“臣附議。”石星亦深感不宜再戰。

“嗯…”萬曆皇帝沉思片刻,“求和當以誰為使?”

“遊擊沈惟敬!”兩人異口同聲,說完竟不約而同的笑了。

“好,那…便照兩位愛卿的意思辦吧,切記,我大明的威嚴不可丟!”

“臣領旨!”

出了宮,沈一貫馬不停蹄的又派人去暖心閣請亭兒去到府中,詳細的說了皇上的意思,並請亭兒護送使者團去往朝鮮,亭兒正好求之不得,趕緊回去與心月商議。

於是便將來時撿的狼牙兒暫時交與楊彤照料,念兒的棺槨也寄放在京郊的義莊,吩咐早晚上香,一行人也顧不得歡慶新年,便隨著沈惟敬再次折回朝鮮。

此時已是數九的天氣,又趕上下了大雪,待亭兒等人回到平壤,抬眼瞭下去白茫茫一片,將前番的大戰蓋了個嚴嚴實實,不免感慨。

李如鬆見了亭兒自然高興,又聽他講了京城的風風雨雨,伸手拍了拍,“好啊師弟,做得好!為兄早看那益王不順,果然是個奸詐之徒!”

“主要是三妹策劃周詳,我不過是借機出出風頭,嘿嘿…”

“朝堂安穩,皇上無恙,全賴樓姑娘了。”李如鬆正襟行禮,頗顯尊敬。

“李大帥過獎,此乃理所應當,快說說當下戰事如何?”心月趕緊回禮道。

“前些日子我軍在礪石嶺吃了虧,本帥不忿,又派二弟、五弟引軍去戰,在碧蹄館跟倭賊較量了一番,雖說有些斬獲,可也談不上大勝。”正說著李如柏進來,找個椅子坐下,看樣子不是很痛快。

“二弟,快看看誰回來了?”

亭兒上前打個招呼,李如柏這才稍微好點,接著轉頭對著李如鬆,“大哥,這真是邪了門了,倭賊現在狡猾的像個狐狸,跟我們也玩起了躲貓貓,而且一交手,渾然不像剛剛大敗、丟了士氣,反而各個生猛如虎,兒郎們…兒郎們傷了不少。”

“那就先不要去了,皇上已派了沈遊擊前來,欲跟倭賊再次說和。將士們歸鄉心切,著實打不得了。”李如鬆安慰一句。

正說著,賬外哨馬來報,“啟稟大帥,倭賊引軍千餘,營外叫戰!”

“走,去看看!”眾人上馬出營。

見對麵來將乃是立花宗茂,亭兒心頭一喜,左顧右盼未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漸漸失落,此番被心月瞧在眼裏,直覺得又心酸又好笑。

自打亭兒見過萬曆,心月總覺得他哪裏變了,不似從前一般俏皮,偶爾還能打個趣兒,現在卻是沉穩了許多,有些話也知道藏在心裏不對自己講了。

立花宗茂審時度勢,看到明軍大隊出營,自己這邊討不到便宜,又見到亭兒,打心底犯怵,吆喝兩聲便折回去了,臨戰心怯,自然引來明軍一陣笑罵。

當夜亭兒專程去看了風揚絮,又見了分別數日的眾好漢,說了來意,大夥兒都很高興,也想著早日回到中原。

轉過天來,亭兒自告奮勇,跟了沈惟敬趕奔王京,可說是再探虎穴。

輕車熟路,雙方見了照例寒暄幾句,或是冷嘲或是熱諷,既無傷大雅又不至涼了氣氛,兩盞茶後,終於步入正題。

東瀛這邊仍是小西為首,隻不過亭兒始終覺得房間內有人藏在暗處,環視一遭,眼睛定在正對門口的板壁上,心說一句:原來是躲在了這裏。

憑直覺此人是個高高手,可經曆了平壤一戰,暗部的首領兩死一傷,自然排除在外,殺氣如此之重,又不像自己心心惦念的影兒,會是誰呢?

來不及細想,兩方已開始了唇槍舌劍。

小西先來個下馬威,說明軍一打不過就像個婦人似的求饒,好不知恥;沈惟敬不甘示弱,說真要把你們趕下海喂了魚,怕是東瀛彈丸之地可就沒了男人,真就成了婦人的天下,千古奇談呐,借比我大明是為了給你們東瀛留條活路,別給臉不要。

說道此,亭兒明顯感到板壁後的殺氣陡然增了數倍,心裏一驚,小心戒備。

“小西將軍,”沈惟敬深諳口舌之道,軟硬兼施才是王道,“其實兩軍打了這麽久,彼此熟悉的很,貴軍人多,我大明強在火器機關,眼下僵持,誰都不能前進一步,不如各退一二,如何?”

“如何退法?”

“既是和談,雙方提出條件,談妥了各自罷兵而已,此乃我軍的條件。”說著遞上一紙文書。

小西這邊似是早有準備,同樣拿出了自己的條件。

沈惟敬展開,但見上麵寫著割讓朝鮮四道、明日通好等七條看似苛刻的要求,條件是東瀛主動讓出已被踐踏成廢墟的王京。

心裏一涼,自己臨行前石星給的底線是倭軍撤退、永不侵犯朝鮮,條件是封豐臣秀吉為王。這明顯不對等,談下去定然一無所獲,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還要搭在這裏。

然沈惟敬就是沈惟敬,眼睛滴溜溜一轉,先掛上笑,抬眼對著小西說道,“嗯…貴邦的條件誠意十足,那小西將軍,我們的條件…”

說來也巧,針對此次和談,小西接到的指令是無論如何都要談成,原來豐臣秀吉本是積極主戰,可眼見前線陷入泥潭,後院又頻頻起火,心有餘而力不足,隻好先舍了朝鮮這塊肥肉,把後方安穩再說。

談歸談,跟大明一樣,東瀛的麵子不能丟。正是:

鬼使神差,我意你來猜。胸中自有兵百萬,口說聲勢厲害。

縱馬甲亮槍白,收劍筆下抒懷,帳外夕陽西下,喜鵲一聲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