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其原型人物為本書作者文方女士(郝達芸)的家族前輩人物,一些重要人物為作者根據現實中的原型人物虛構而成的小說人物。

分家族譜係敘述則例如:

◆淮安陸家

陸稼軒——晚清時代(1850年至1892年)江蘇淮安陸家首領人物,大地主,舉人功名。原型人物為江蘇淮安郝氏大地主家族的首領人物郝燦雲,也就是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七世祖。

周浣華——陸稼軒之妻。

陸廣楣——陸稼軒的姑母,是親友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領導人物。

楊文初——陸廣楣之夫,晚清時代的京官,楊文初的妹夫為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廣東水師提督、民族英雄關天培。

陸海棠——陸稼軒、周浣華之女,清末民初的學者、實業家,富於才識,堅強勇敢。

蘇爾寬——陸海棠之夫,福州船政學堂製造學堂第一屆畢業生,與劉步蟾、鄧世昌、嚴複、薩鎮冰、魏瀚、陳季同等人是同學,中國第一代造船工程師之一,1884年中法馬江之戰時戰死於福建船政局造船廠(閩廠)。

陸苓——陸稼軒之侄女,晚清學者、洋務時代的新教育實施者。

劉含芳——陸苓之夫,晚清洋務時代淮係重要官員。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正擔任山東登萊青道的劉含芳率軍民堅守煙台,陸苓與劉含芳一起以死誓明證抗日之誌,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中日雙方在煙台交換了批準書之後,陸苓自殺於登萊青道衙門。1898年戊戌變法正式開始之後不久,劉含芳病逝。

劉令迪——陸苓、劉含芳之長子,清末民初時代的畫家。

劉令武——陸苓、劉含芳之次子,畢業於天津水師學堂,與黎元洪等人是同學,晚清北洋海軍艦隊旗艦定遠號之槍炮官,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戰死於威海衛戰役。

陸懷——陸苓之兄,晚清太平天國戰爭時代、洋務時代淮軍軍官。

陸憫——陸苓之堂兄,晚清太平天國戰爭時代淮軍軍官。

陸浩誠——陸稼軒、周浣華之長子。

梁詠芬——陸浩誠之妻。

陸行之——陸浩誠、梁詠芬之子,不幸早逝。

陸瓊——陸浩誠、梁詠芬之女,為人曠達多才。

鄭自直——陸瓊之夫,清末民初時代的畫家。

鄭秀岩——陸瓊、鄭自直之子,“五四”時代的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生。

陸冠卿——陸稼軒、周浣華之次子。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郝冠卿,也就是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六世祖。

許素恒——陸冠卿之妻。

陸珣——陸冠卿、許素恒之長女。

王淩山——陸珣之夫,晚清翰林、畫家。

王馨如——陸珣、王淩山之女,“五四”時代北京女高師國文部本科1919級的學生,與蘇梅(蘇雪林)、馮淑蘭(馮沅君)等人是同學。

王光勤——陸珣、王淩山之子,“五四”時代北京大學哲學係學生。

陸嵩壽——字荷舫,陸冠卿、許素恒之長子,於1906年在蘇北大水災的賑災活動中不幸因時疫病逝。

程靜蓉——陸嵩壽之妻。

陸肇瑉——陸嵩壽、程靜蓉之長子,因瘟疫早逝。

陸肇珩——陸嵩壽、程靜蓉之次子,1925年畢業於北京法政大學。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郝肇珩。

邵蓮波——陸肇珩之妻,1921年中學畢業。其曾祖父為晚清船政大臣邵峻言。

陸崑壽——陸冠卿、許素恒之三子,1896年因病早逝,年僅二十二歲。

徐夢嬋——陸崑壽之妻,精於針線,很有才識,不幸年輕守寡。其兄徐至恂為清朝“末代進士”,與“陸翰林學陸軍”的陸光熙等人為進士同年,後留學日本學法政。

陸崇壽——字硯樵,陸冠卿、許素恒之四子,清末至民國北洋政府時代淮安陸家的首領人物、江蘇著名紳士,清末新政時代的江蘇省谘議局議員、民國初年江蘇省議會議員、1918年新國會眾議院議員。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首領人物郝崇壽(硯樵),也就是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高祖。

汪安和——陸崇壽之妻。

陸肇璜——字琥仲,陸崇壽、汪安和之次子,曾就讀於金陵大學經濟係、1926年畢業於江寧法政大學。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郝肇璜。

王迪欣——陸肇璜之妻,出身於晚清寶應大族王家。

陸肇瑛——字醉石,陸崇壽、汪安和之三子,1925年畢業於北京法政大學。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郝肇瑛,也就是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曾祖。

居銘竹——陸肇瑛之妻。原型人物為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曾祖母。

陸孚遠——陸肇瑛、居銘竹之長子。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郝孚遠(文格)、中國現代汽車工業創始人之一,也就是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祖父。

陸肇瑢——字淑嫻,陸崇壽、汪安和之女,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之郝肇瑢。

許維鈞——陸肇瑢之夫。原型人物為郝肇瑢之夫、出身於清末民初淮安大鹽商王家的王維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化學係,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陸軍少將,新中國時期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任吉林“三大化”總工程師。

陸珊瑚——陸冠卿、許素恒之次女,學者、教育家、翻譯家,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民國時代為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北京女高師)的學監、教員,1920年春天、直皖戰爭爆發之前被槍殺慘死,其夫為南京(淮安)陳家的陳宗權。

陳宗權——陸珊瑚之夫,出身於晚清南京(淮安)望族陳家,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民國時代為陸軍少將。

陸應泰——陸崇壽的堂弟,民國時代江蘇省議會議員。原型人物為淮安郝家的郝應泰。

張棠——字浣生,“五四”青年,曾就讀於金陵大學經濟係,被迫輟學從軍後為直係軍閥孫傳芳部軍官。原型人物為國民黨陸軍中將李棠(浣生),也就是本書作者文方(郝達芸)之外曾祖父。抗日戰爭時期,李棠曾任陸軍第三十七軍代軍長、第九戰區參謀長(司令長官為薛嶽)。

石冬——被清朝官府冤殺慘死的石鐵匠之子,在陸家長大、受教育,辛亥革命時參加革命軍,後慘死於“二次革命”時的南京之戰。

◆南京(淮安)陳家

陳廷安——晚清著名禦史,河陝汝道道台。

薑德昭——陳廷安之妻。

陳良徹——陳廷安、薑德昭之長子,1860年庚申北京之難中戰死殉國。

陳良宰——陳廷安、薑德昭之三子,晚清曾任金陵機器局提調等職。

曾麗茗——陳良宰之妻。

陳宗勳——陳良宰、曾麗茗之長子。

何玉桃——陳宗勳之妻。

陳頌桓——陳宗勳、何玉桃之長子,1916年畢業於上海南洋大學之後留學美國。

陳夢桓——陳宗勳、何玉桃之次子,“五四”青年。

陳宗業——陳良宰、曾麗茗之次子。

高慧欣——陳宗業之妻。

陳書桓——陳宗業、高慧欣之女,清末新政時代上海啟明女校學生,1916年留學英國。

陳靖桓——陳宗業、高慧欣之子,民國“五四”時代金陵大學物理係學生,後留學美國。曾向淮安邵家的邵蕙波求婚。

陳舜容——陳良宰、曾麗茗之女,畫家,清末留學日本,1910年深秋,由於難產而慘死於腦溢血。

林斯槐——陳瞬容的初戀情人,清末革命黨人。在陳舜容與曾與她有過七年的名義婚姻、出身於名門巨族柯家的柯景笙“協議離婚”後,林斯槐與陳舜容一起去了日本,在日本正式結婚。1911年(辛亥年)春天,林斯槐犧牲於廣州起義的戰鬥中。

林知涵——陳舜容、林斯槐之子,於1908年暮春夭折於腦膜炎,時年僅四歲零四個月大。

陳良睿——陳廷安、薑德昭之四子,晚清洋務時代在山東省任職的官員。

宋世喬——陳良睿之妻。

陳舜徽——陳良睿、宋世喬之次女。

司空固新——陳舜徽之夫,出身於晚清時由盛轉衰的杭州大族司空家。

陳宗權——陳良睿、宋世喬之次子,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民國時代為陸軍少將。其妻為淮安陸家的陸珊瑚。

陳宗威——陳良睿、宋世喬之三子,清末新政時代就讀於江北高等學堂。

章樂勤——陳宗威之妻。

雄兒——陳宗威、章樂勤之子。

宋妙殷——陳宗權的表妹,其父宋世襄是陳宗權的舅舅,其夫為揚州世家吳家的吳英珮。宋妙殷愛過陳宗權。

宋懷封——宋妙殷之兄,清末民初學者,曾留學日本、英國,專門研究經濟學。

陳廷章——陳廷安之弟,殉國於1860年庚申北京之難。

蘇慕橘——陳廷章之妻,晚清學者,出身於南京望族蘇家。

陳漱雪——陳廷章、蘇慕橘之女,其夫為淮安邵家的邵省林,愛情、婚姻皆曾如願,卻由於邵省林過早病逝而守寡持節數十年。

陳鎮淮——陳廷章、蘇慕橘之子,晚清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生,留學法國學習造船,中國第一代造船工程師之一,甲骨文研究者。

葉鍾靈——陳鎮淮之妻,出身於晚清洋務時代的顯赫家族天津葉家。

陳海文——陳鎮淮、葉鍾靈之子,清末新政時代留學美國普渡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回中國後成為一名優秀的鐵路工程師。

孟芝瀾——陳海文之妻,清末民初留學美國,1915年夏天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的碩士學位之後,回到中國。其父孟石軒是上海的一位大出版商。

◆淮安邵家

邵峻言——晚清著名洋務官員,1885年至1890年任船政大臣。

衛杭——邵峻言之妻。

邵振林——邵峻言、衛杭之長子。

餘瑞坤——邵振林之早逝的元配妻子。

邵永嘉——邵振林、餘瑞坤之長子,清末新政時代湖北省官員、曾留學日本學習法政。

顧知離——邵永嘉之妻。

邵東波——邵永嘉、顧知離之長子,“五四”青年,1921年夏天從北京大學法科本科畢業、到北京地方法院任職。

穆蘅芬——邵東波之妻,出身於淮安大戶穆家。穆家與邵家是世交,穆蘅芬的祖父是清朝同治年間(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名翰林穆思韜,她的父親是清末民初有名的文字學家、經學家、詩謎家穆禎豫。穆禎豫從1917年秋天起執教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國文專修科,後任教於北京女高師國文部。

邵景瀾——邵東波、穆蘅芬之長子。

邵平波——邵永嘉、顧知離之次子,“五四”時代北京大學法科學生。

邵蓮波——邵永嘉、顧知離之長女,“五四”時代在南京讀中學,其夫為淮安陸家的陸肇珩。

邵蕙波——邵永嘉、顧知離之次女,天資特別聰穎,讀書特別辛勤,文章有兩漢氣概,書法有大家風範,博覽群書,喜歡體育運動,“五四”時代北京女高師數物化部預科學生,1922年秋天起就讀於金陵女子大學理科,1928年秋天赴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攻讀物理學。

邵恒波——邵永嘉、顧知離之三子。

邵頤波——邵永嘉、顧知離之四子。

邵重林——邵峻言、衛杭之次子。

段翠微——邵重林之妻。

邵永紋——邵重林、段翠微之女,學者、教育家,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女高師教員。其夫為天津葉家的葉維鬆。

葉維鬆——邵永紋之夫,出身於晚清洋務時代的顯赫家族天津葉家,晚清革命青年,後成為學者、植物學家,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民國“五四”時代北京大學教授。

葉澄川——邵永紋、葉維鬆之子,民國“五四”時代清華學校學生,與孫立人為校友。

邵省林——邵峻言之三子。其妻為南京(淮安)陳家的陳漱雪。

邵映融——邵峻言、衛杭之女,人好命苦,夫早病逝,公婆惡毒,回娘家守寡持節數十年,辛苦撫育獨生女孫淚泉長大成人。

孫星民——邵映融之夫。

孫淚泉——邵映融、孫星民之女,為人豪爽大膽,其夫為清末民初的實業家、出身於寶應大族的王安程。

◆南京蘇家

蘇有成——晚清學者。

蘇爾寬——蘇有成之子,福州船政學堂製造學堂第一屆畢業生、中國第一代造船工程師之一。

陸海棠——蘇爾寬之妻,出身於淮安大地主家族陸家。

蘇望濤——蘇爾寬、陸海棠之子,清末革命青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研究科,回到中國後成為著名法學教授、律師、上海律師公會創始人之一,曾執教於著名的中國公學與複旦大學,並為一些報紙、雜誌承擔了編輯、撰稿工作。

葉蘊婷——蘇望濤之妻,出身於晚清洋務時代的顯赫家族天津葉家,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目白女子大學,回到中國後在上海的兩所女校教書。

蘇震禾——蘇望濤、葉蘊婷之子,“五四”時代就讀於南洋大學附中。

蘇照汀——蘇爾寬之遺腹子,清末新政時代留學美國、獲康乃爾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回到中國後在江南高等學堂任教。蘇照汀之生母為與蘇爾寬有著坎坷感情經曆的福州繡工崔玉珍。生母崔玉珍病逝後,蘇照汀來到南京蘇家,由陸海棠撫養長大。

雲鬟——曾為蘇家侍女,愛過蘇爾寬。

邱保亭——雲鬟之夫,晚清南京一家開小雜貨鋪謀生的人家的二兒子,忠厚勤勞,一心愛慕雲鬟,終得與其成婚。

◆天津葉家

葉去非——晚清重要洋務官員,曾仗義救過一代京劇宗師譚鑫培。

葉鍾思——葉去非長子,晚清官員,庚子(1900年)國變時戰死於天津。

趙之賢——葉鍾思之妻。

葉維鬆——葉鍾思、趙之賢之子。

邵永紋——葉維鬆之妻。

葉澄川——葉維鬆、邵永紋之子,民國“五四”時代北京清華學校學生,後留學美國學習機械工程。

葉鍾略——葉去非之次子,晚清官員。

葉奇迥——葉去非之侄,晚清官員,曾秘密參與謀劃1895年興中會廣州起義。

江佳蘭——葉奇迥之妻。

葉卓聲——葉奇迥、江佳蘭之子。

李沁安——葉卓聲之妻。

葉蘊婷——葉奇迥、江佳蘭之女,其夫為南京蘇家的蘇望濤。

葉鍾靈——葉去非之長女,清末民初學者,其夫為南京(淮安)陳家的陳鎮淮。

葉鍾雪——葉去非之次女,晚清學者、革命者。

張孟前——晚清北洋海軍軍官、曾留學英國學習海軍。張孟前與葉鍾雪曾有一見傾心的愛情傳奇與七年命運多舛的婚姻,由於張孟前最後變得實在太墮落,終於導致1893年秋天葉鍾雪殺夫張孟前這一悲慘結果的發生。

◆寶應王家

王錦帆——晚清洋務大員,福建巡撫,首開福建巡撫按年移駐台灣之例。

劉霜威——王錦帆之妻,晚清洋務時代曾熱心救助過遭難的福州繡工崔太太、崔玉珍母女。

王應克——王錦帆、劉霜威之長子。

王裕程——王應克之子,清末民初在北京、天津作管理財稅的官員。

周蘇琴——王裕程之妻。

王迪欣——王裕程、周蘇琴之女,其夫為淮安陸家的陸肇璜。

王鬆霞——王錦帆、劉霜威之長女。

潘畫萌——王鬆霞之夫。

王鬆霆——王錦帆、劉霜威之次女。

王保克——王錦帆之四子,清末民初報界名人、實業家,與南京蘇家的蘇爾寬為好友,蘇爾寬的遺腹子蘇照汀幼年時曾在其家住過很久。

婁靜宜——王保克之妻。

王安程——王保克、婁靜宜之子,其妻孫淚泉為船政大臣邵峻言之外孫女。

◆淮安沈家

沈靜士——晚清兩淮鹽運使、大鹽商沈敦蘭之孫。

李仲明(李家明)——沈靜士之續弦妻子,出身於晚清安徽合肥名門李家,其曾祖父為李瀚章、二叔曾祖父為李鴻章。

沈正華——沈靜士、李仲明之次子。

按照人物對於故事情節發展的影響舉例則如:

柴成菊(胡承淵)——晚清時代曾為京劇著名武生演員,參加過太平軍、撚軍,後成為江湖俠客、藥材商人,因行俠仗義與南京(淮安)陳家結下了多年的深厚友誼。

衡親王太福晉——晚清學者、詩詞曲畫名家,曾赴狀元大學士府參加查婉香、池複凝那轟動京華的大婚禮,與南京(淮安)陳家的陳廷安夫人薑德昭等人友誼深厚。

熙霆——晚清宗室名士,衡親王的堂兄弟,與來自淮安的名士楊鼎來、程戎、穆思韜等是朋友。

二格格清平——衡親王太福晉最喜愛的孫女,幼年父母雙亡,才貌俱好,脾氣柔順,太福晉曾想將她許婚給南京(淮安)陳家的陳良睿,由於清朝“旗民不婚”的鐵律之緣故而未成;後來清平由慈禧太後指婚,遠嫁給蒙古的一個小貝勒,婚後不到半年就由於受盡其惡夫、惡婆、惡妾、惡婢之虐待欺侮之後而被折磨慘死。

慎格格——清末民初衡親王府叢貝勒的侄女,當時旗人中有名的美人,1917年夏天張勳複辟之前,叢貝勒曾求時任署理全國水利局總裁的潘複(馨航)做媒,將慎格格許婚南京陳家(淮安)的陳宗權,由此引出了“陸珊瑚刀劈潘馨航”這一場大鬧。

全書中有一些重要人物,為真實曆史、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例如:

李鴻章 譚嗣同 薩鎮冰

陸光熙——晚清光緒甲辰年(1904年)“末代進士”之一,先為翰林,後留學日本學陸軍,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與南京(淮安)陳家的陳宗權為同學。其父為清末山西巡撫陸鍾琦。

查婉香——晚清浙江海鹽巨族查家的女兒,由於家族聯姻被迫與狀元大學士府的池複凝結成名義婚姻,後與初戀情人、淮安名士、同治戊辰年(1868年)進士楊鼎來私奔結婚。

陳季同——晚清福州船政學堂學生,與南京蘇家的蘇爾寬為同學,後成為清朝廷駐歐洲的外交官、著作家。

曾樸——晚清著名學者、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憲政名人,與淮安陸家的陸崇壽為多年朋友。

馮煦——晚清光緒丙戌科(1886年)探花、安徽巡撫、查賑大臣,淮安陸家陸崇壽的表兄。

徐樹錚——清末新政時代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與南京(淮安)陳家的陳宗權為同學。“北洋之虎”段祺瑞的心腹,民國時代的陸軍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綽號“天梟”。

孫立人——安徽廬江人,民國“五四”時代清華學校學生,遠東地區著名體育明星,與天津葉家的葉澄川為校友。1923年赴美國留學,1925年獲得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學士學位,1927年畢業於弗吉尼亞軍校步兵科、獲文學學士學位。後為稅警總團第四團團長,抗日戰爭時期的新三十八師師長、新一軍軍長,遠征緬甸。孫立人之父為民國時代的中華大學校長、“孔教全才”孫熙澤。

龔夕濤——孫立人原配夫人,曾受過新式中學教育,十八歲與孫立人結婚之後,被迫放棄升學之路,固守在孫家,成為孫立人的賢惠妻子、孫家的孝順媳婦。龔夕濤出身於安徽合肥大族龔家,其長兄為1925年出任山東省長的龔積炳。龔家的龔照瑗與龔照璵為晚清洋務時代在李鴻章麾下辦事的兩大“洋務能員”(龔照瑗曾擔任中國出使英國大臣,龔照璵曾擔任節製旅順諸將的北洋前敵營務處會辦兼旅順船塢工程總辦);另有龔心湛,為“北洋之虎”段祺瑞的心腹,民國時代的財政部總長、代理內閣總理。

陳衡哲——名門才女,曆史學家,中國新文學運動的第一位作家,民國“五四”時代北京大學教授。民國初年考取清華學校官費留美資格,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

馮淑蘭(馮沅君)——著名學者,新文學作家。民國“五四”時代北京女高師學生,1922年夏天考取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研究生。

蘇梅(蘇雪林)——著名學者,新文學作家。民國“五四”時代北京女高師學生,1921年秋天赴法國留學。

吳貽芳——1919年金陵女子大學第一屆畢業生,北京女高師教員,1922年赴美國留學,1928年獲得密執安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之後,返回中國,出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

周實——江蘇淮安人,辛亥烈士。

周嵩堯——江蘇督軍公署秘書長,周恩來之六伯父。

潘複——字馨航,民國時代北洋政府末代總理。其父潘守廉與清末山西巡撫陸鍾琦為光緒乙醜科(1889年)同年進士。

孫長慶——關天培之老仆。

在書中敘至、故事描寫或詳或略、出入穿插或藏或顯的真實曆史、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還有:

曾國藩 彭玉麟 左宗棠 曾國荃 馮子材 郭嵩燾 張之洞 楊深秀 康廣仁 林旭 楊銳 劉光第 唐才常 畢永年 楊文會 楊步偉 徐錫麟 秋瑾 唐群英 陳天華 宋教仁 陳其美 張元濟 蔡元培 梁啟超 陳陶遺 柳亞子 楊蔭杭 章太炎 熊希齡 黎元洪 吳敬君 黎紹芬 黎紹芳 黎紹基 黎紹業 周馥 周學熙 韓國鈞 胡適 魯迅 張二奎 譚鑫培 梅蘭芳 田興恕 劉銘傳 郭鬆林 丁寶楨 沈寶楨 林普晴 翁心存 翁同書 翁同龢 李鴻藻 吳大澂 張曜 丁汝昌 劉步蟾 林泰曾 林永升 鄧世昌 魏瀚 鄭清濂 蔣超英 葉祖珪 李和 程奎光 詹天佑 嚴複 方伯謙 張成 楊用霖 陳英 謝葆璋 謝冰心 陳寶箴 陳三立 陳衡恪(陳師曾) 黃遵憲 冷遹 柏文蔚 韓恢 周詒春 梁實秋 聶士成 左寶貴 李秉衡 張文宣 劉永福 丘逢甲 林穎啟 邱寶仁 洪秀全 石達開 道光皇帝 鹹豐皇帝 同治皇帝 光緒皇帝 廢帝溥儀 慈安太後 慈禧太後 隆裕太後 珍妃 瑾妃 榮壽公主 四格格(奕劻之四女)、德齡 容齡 惇親王奕誴 恭親王奕訢

醇親王奕譞 慶親王奕劻 監國攝政王載灃 瓜爾佳幼蘭(溥儀生母) 載洵 載濤 僧格林沁 瓜爾佳文祥 瑞麟 勝保 崇綺 榮祿 裕祿 張佩綸 陳寶琛 剛毅 誌銳 文廷式 馬建忠 丁日昌 羅豐祿 伍廷芳 唐紹儀 盛宣懷 葉誌超 李經方 恩銘 端方 孫寶琦 張人駿 譚鍾麟 譚延闓 劉世珩 楊士驤 楊士騏(楊士琦) 張百熙 榮慶 鹿傳霖 瞿鴻禨 岑春煊 吳祿貞 鐵良 袁世凱 徐世昌 段祺瑞 王士珍 馮國璋 閻錫山 王占元 劉冠雄 鄭汝成 傅增湘 李經羲 倪嗣衝 孫傳芳 吳佩孚 陸建章 馮玉祥 鹿鍾麟 湯化龍 湯薌銘 蔡鍔 靳雲鵬 張謇 盛宣懷 孫洪伊 張誌潭 張作霖 張學良 張冠英 鮑育才 鮑貴卿 許世英 曹汝霖 章宗祥 陸宗輿 顧維鈞 李純 齊燮元 孫中山 黃興 於右任 林森 居正 蔣介石 戴季陶 汪精衛 宋查理 宋藹齡 宋慶齡 廖仲愷 何香凝 程璧光 黃郛 曹錕 張宗昌 張勳 康有為 額爾金 巴夏禮 葛羅 日意格 斯恭塞格 孤拔 東鄉平八郎 乃木希典 大山岩 伊東祐亨 伊藤博文 陸奧宗光 頭山滿 犬養毅 宮崎寅藏 內田良平 末永節 維特 斐利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