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考問但丁關於希望。聖約翰的靈魂出現。
假使有一天臨到,這天和地都加手其間的、使我消瘦了許多年的神聖的詩,可以克服那殘忍心,就是這個使我不得返於柔軟的羊棚;我曾經是安臥在那裏的羔羊,被那些爭鬥不休的群狼所忌;那麽我將帶著另一種聲調,另一種羊毛,以詩人的模樣回去,而且要在我受洗之處接受那花冠;因為在那裏我是入於信仰,因此我的靈魂被上帝所認識,方才又因此信仰承蒙彼得在我額前繞了三轉。[1]
那時又有一個光輝從那隊伍(基督的第一位代理者[2]也從那裏出來)向著我們移動。於是我的貴婦人充滿著喜悅對我說:“看呀!看呀!看那子爵,在地上,因為他人們訪問加利西亞。”[3]
像一隻鴿子停在他的伴侶旁邊,他們各自旋轉,又竊竊私語以表示互相的愛情;同樣,我看這兩位偉大光榮的領袖互相招呼,又頌揚那裏養生的食品。[4]在他們祝福完畢以後,他們在我麵前默默無言,但他們的光芒使我眩暈。那時貝雅特麗齊微笑著說:“著名的靈魂,從你起,我們宮廷的寬宏大量才有了記錄,[5]你使希望響達這裏的高處;你的表示希望已有多次,當耶穌特別對於你們三位顯光的時候。”[6]
“抬起你的頭,堅定你的心;誰能從人間升到這裏,對於我們的光芒應當看慣了。”這種勸告來自那第二個光輝;於是我抬頭望那些高山,在以前他們的重量壓住我的眉毛呢。[7]他又繼續著說:“因為我們皇帝的恩惠,在你死亡以前,允許你和他的諸伯爵相會於最秘密的宮廷之中:要你看清這宮廷的真相,因此堅固你的希望,因而推及地上好善之輩;請你對我說:希望是什麽?怎樣在你的精神上開著這朵花?他是從何而來的?”[8]
於是那虔敬的貴婦人,她引導我的雙翼飛到這樣高,她超我之前答道:“在交戰的教會,沒有一個孩子的希望比他更豐富,你可以在臨照我們的太陽中看出來;[9]因此他被允許在軍隊服役期滿之前,從埃及到耶路撒冷來觀光。[10]其他兩點,我讓他自己回答,[11]並非說你要知道他的程度,隻是看他這種德性,能多麽使你歡喜而已;這種回答不算困難,也不是因此可以驕傲的事情。蒙天之佑,聽他自己回答罷。”
像一個準備充足的學生,立即回答他老師的問題,以顯示他的本領一般,我說:“希望是一種對於未來光榮的預期,此種光榮生於神恩和在先的功德。[12]從許多星射光到我身上;但那第一個透入我心中的是那最高領袖的最高歌者。[13]在他的頌歌中,他說:‘叫知道你的名字的人們寄希望於你。’和我有同信仰的人們,誰不知道這個名字呢?你的《書信》隨著他的點滴注入了我,[14]我是被充滿了,從我再把你們的甘露傾在別人身上。”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那光輝的內部,忽然發出亮光,像閃電一般:於是他說:“我對於那種德性,仍舊抱著熱烈的愛,那種德性隨著我脫出戰場而到達棕櫚。[15]我願意再和你一談那你我二人有同好的德性;我願意你對我說及那希望所允許你的事物。”我說:“那《新約》和那《舊約》都指示我這一個目標,他自己也已顯示在我眼前,這裏就是上帝和他們為友的靈魂之歸宿處。[16]以賽亞說他們每個將在他們的地方穿著兩重衣服,而他們的地方就是這甜美的生活。你的兄弟對於這一點表示得更加顯明,當他把天上的白袍啟示我們的時候。”[17]
我這些話將完的時候,在我們頭頂上來了歌聲:“叫他們寄希望於你。”一唱而百和;稍後,他們之中透出一個光輝,他明亮的程度,假使把他放在巨蟹宮,那麽一個月的冬天將成為一個白晝。[18]他像一個跳舞的女郎,歡歡喜喜而來,他的目的在敬禮新娘,並非要吸引別人的注目;我看見那光輝聯合著以前的兩個,他們像車輪一般地轉著,因為他們熱烈的愛應有這種舉動。他參加他們的樂歌;那時我的貴婦人注視著他們,沉靜不動像一個新娘。
“這個光輝就是他,他曾躺在我們的塘鵝胸前,他又是從十字架接受了大命的一位。”[19]我的貴婦人這樣對我說;但她的目光仍舊不改變以前的注視。
像一個注視太陽的人,等候著日蝕的臨到,竟因此眩暈而失去目力一般;我因注視這後來的一個光輝也變成這樣,那時他說:“為什麽你注視一個在這裏並不存在的東西以至於眩暈呢?[20]在地上,我的身體是地;他將和其他的身體同樣在那裏,直待我們的數目等於神的永久命令。[21]穿著兩重衣服而來此幸福的修道院的,隻有兩個光輝,他們已經上升了;你把這種話帶回下界去罷。”[22]
說到此處,那光輝的環停止了轉動,就是他們三個的和諧歌聲也息了,像那些船夫為避免危險或疲勞的緣故,一聞嘯聲便停止正在打水的槳一般。
唉!我的心緒多麽混亂,當我回向貝雅特麗齊的時候,我竟看不見她,雖然我仍舊接近她,還在幸福的世界!
譯注
[1]前篇末段謂聖彼得在但丁額前繞三匝,因此使但丁聯想到詩人榮戴月桂冠之事,此種風俗,十四世紀已行於意大利,如一三一四年墨薩多(Albertino Mussato)受桂冠於其故鄉帕多瓦;一三四一年彼特拉克(Petrarca)受桂冠於羅馬。但丁希望有一日其“神聖的詩”(即《神曲》)可以感動佛羅倫薩人之心,因此召其回鄉而蒙受詩人之榮譽。“另一種聲調”“另一種羊毛”謂鄉音已改而鬢毛已摧也。但丁受洗處為佛羅倫薩之聖約翰教堂。參見《地獄》第十九篇注2。
[2]第一位教皇,基督之代理者,指前篇之聖彼得。
[3]此子爵(參見前篇注12)指聖雅各之靈魂。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為十二使徒之一,聖約翰之兄,僅在猶太本境傳道,未出國門一步,被希律王所殺。但傳說彼傳教於西班牙,八三五年竟發現其遺骸於加利西亞(Galizia)省雲,因此其地建有著名之教堂。另一雅各為耶穌胞弟,稱為“主的兄弟雅各”(見《加拉太書》第一章第十九節),與彼得、約翰合稱為“教會的柱石”(見《加拉太書》第二章第九節);《雅各書》亦常認為乃彼所作,並非西庇太的兒子雅各所作。但丁對於此二雅各忘記區別或不知區別。
[4]聖彼得與聖雅各頌揚上帝。
[5]《雅各書》第一章第五節:“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予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
[6]彼得、雅各、約翰對於耶穌有較別的門徒更親切的知識;如在《馬太福音》第十七章載耶穌帶他們三人上高山,在他們麵前改變形象;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載耶穌帶他們三人在客西馬尼禱告,不覺悲從中來;在《馬可福音》第五章載耶穌帶他們三人到管會堂的家裏,叫睚魯的女兒從死裏複活。耶穌欲特別啟示他們以神學上之三美德,故但丁以及許多解釋《聖經》者以彼得表示信,雅各表示望,約翰表示愛。
[7]“那些高山”指二使徒。“我要向山舉目。”見《詩篇》第一百二十一篇。
[8]此處以地上比喻天國,皇帝即上帝,精靈即伯爵,宮廷即諸天也。
[9]“交戰的教會”指地上之教會,參見第五篇注14。太陽指上帝。
[10]脫出埃及,有幾種意義,其中之一為象征靈魂脫出肉體之束縛;入耶路撒冷象征天國生活,盡善盡美之生活。參見《淨界》第二篇注5。
[11]貝雅特麗齊代但丁答了第二問題,其他二問題由但丁自答。
[12]“希望”專指天堂之幸福。此處定義直錄教義作家彼得之句,見第十篇注16。
[13]答第三問題。“許多星”指教義作家。歌者謂大衛,下所引頌歌即其所作《詩篇》之第九篇第十節(拉丁文《聖經》為第十一節,但丁原文與拉丁文合)。
[14]“他的點滴”即大衛之教訓。《書信》即《雅各書》(參見注3),其第一章第十二節說:“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15]聖雅各為殉道者,彼脫出地上(戰場)生活而歸於天國;棕櫚象征勝利。
[16]“顯示在眼前的目標”即但丁所在之天國也。
[17]《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第七、十節謂信道者將“有加倍的東西”,即衣服,一如雅各之弟約翰於其《啟示錄》第七章第九節中所述者。此加倍的衣服象征靈魂與肉體之歡樂;但丁希望之內容是在靈魂不朽與肉體複活而亦達於不朽之境界。
[18]言其明亮如太陽也。仲冬之月,日在摩羯宮,若其對方之巨蟹宮再置一日,則一日落而一日升,將無黑夜矣。
[19]傳說塘鵝(pellicano)以自己之血哺其幼鳥,故常用以象征耶穌。《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節載約翰側身挨近耶穌的胸懷;第十九章第二十五至二十七節載耶穌在十字架上將母親托付與約翰。
[20]天上之光不能成蝕象,因無質點,且亦無黑影也。彼得問約翰之將來如何,耶穌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幹。”見《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節。因此一言,傳說約翰不死,約翰以肉體登天,故但丁以為可見約翰所成之黑影也。
[21]約翰言其身體已成塵土,待將來之神命而複活,即在末日審判以後。
[22]僅耶穌與聖母(見第二十三篇)靈魂與肉體同登天上。中世紀認為以諾被上帝接去(見《創世記》第五章),以利亞乘旋風升天(見《列王紀》下第二章),並非至天,而是至地上樂園。但丁似亦采用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