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豬四肢短小、身胖如矮凳,豬鼻上全掛了一捆瀑布形鼻涕。阿密特認得它們,即刻出言警告:“切勿傷害雪域的朋友!這種豬名為‘鼻涕豬’,性情溫馴,喜好唱歌,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如今成群而至,準是發生了某種意外情況。讓我來問問它們……”

她正要發問,領隊的豬頭便推倒小酒,後臀亂蹭,像插頭在找插座。“嚕嚕嚕……”豬頭腦充血般嗷叫不止,似乎在傾述某項要事?

“滾開!滾開!”小酒潑辣地推開豬頭,可它照樣蠻纏不放!“就算人家再有魅力,你也不能這樣癡狂啊?畢竟人畜殊途,你是懂不懂啦?”

“小密,那頭豬在說什麽?”達芙妮問。

“它……”阿密特麵有難色,羞於啟齒,“它把小酒當成…當成自己的前妻了……故而領隊到場搶奪。”其實豬頭話中最大的亮點是:“退後,我要*了她!”隻不過這一句太粗,她不好意思翻譯。

實情公布,眾人皆喜笑顏開,無名烈更是笑到流眼淚:“嘎嘎嘎…果然啊果然,豬頭果然眼光獨到,我瞧她那模樣就像!嘎嘎嘎……”

“我要你死!”司徒小酒爆發衝霄巨怒,膝蓋撞擊豬頭下腹,雙手移山倒海,瘋狂掌摑專程“奪妻”的豬頭,“我扇!我扇!我扇扇扇……”轉眼間,數十記耳光掃過,大好的豬頭是頭昏腦脹,她雙手猶在狠辣地施暴……蓄力滿表,小酒奮力高舉豬公過頂,啊地摔出近百米遠,給塞進了雪牆內,好比大碗刨冰上頭點綴的一粒麻薯。

群豬見領隊“前妻”這般神勇,無不震驚:“嚕嚕嚕嚕!”叫聲如鳴金收兵,豬仔成群落荒而逃!

“畜生休走!納命來!”小酒馬裏奧跨欄似的追殺這群亡命之豬。眾人追蹤爭睹,亂哄哄地追到了碼頭,逼得豬群競相跳海。可是,“前妻”的怒氣尚未消減,她還執意下海索命!人半截腿已經豁出去了,又被查爾斯和無名烈禁閉式地封堵,此事才算告終。

既然都到港口了,一行人也懶得折返上山了。他們就這麽踏上旅程,由碼頭乘船出發,目標室女島。韋福與之同坐一條船,此次他計劃挑戰十二星聯邦的最高峰——室女峰。

……輪船緩慢靠岸,一脈等人登上室女島碼頭時,正值廟會佳期。為慶賀佛祖的三千歲誕辰,八方信徒絡繹不絕地湧入島上進香朝拜,真乃盛況空前。

室女島別名“佛島”,島上的居民大多是虔誠的佛教徒,民風善良溫和。他們半點葷腥不沾,一日三餐皆為素食,包括街頭飯館在內,均自發自覺,恪守佛門清規。

該島有三大特色:嚴於律己的信徒;興盛的佛教;巍峨的高山——十二星聯邦的第一高峰——室女峰。此峰之所以聞名遐邇,憑的不單是高聳入雲的山峰,還有漫山遍野的金色草木以及大片竹林形成的秀麗風光。

每逢佛誕時節,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室女峰宛如穿上金縷玉衣的佛陀立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全境勝似西方佛國淨土。山風仿佛勤勞的村婦在溪畔打水,舀動一窪竹葉離土,葉葉超脫成飛天地婀娜仙子,美不勝收。

島上林木尤其茂盛,進而衍生出發達的木材加工業,當中又以家具、茶具、佛具三大類,做工最為精美、銷量也最好,是居民們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

提起佛島的木製品,家具當屬第一。這裏生產的桌椅床櫃有一共同特點,那就是“不惹塵埃”,無須擦拭即可常保潔淨,還有治療風濕的奇效。因而遠近馳名,海內外訂單源源不斷;

其次為茶具,它的製造原材料名為“琉璃木”,木身晶瑩剔透恰似琉璃,所製茶壺僅倒水就甘甜爽口,頗受顧客推崇;

佛像雕刻使用的是一種叫“夜光木”的木材。此木刨開樹皮後,會飄出怡人香氣,到了夜間,木頭分泌獨特液態光體,接觸空氣後蒸發,狀若祥雲,可充分彰顯佛陀之尊貴。

當地設立規模不等數百家造木工廠,師傅們的好手藝代代相傳,島上能工巧匠輩出。但幹木工活的全是男子,女子通常足不出戶,都待在家中飼養室女島獨有的兔類——“絨毛兔”。

這種兔子毛分黑白兩色,體型約莫足球大小,長耳碧眼,體味芬芳,性情溫馴怕生,若遇生人會立刻用長耳遮住頭部,做出類似於含羞草的反應。它相當挑食,隻吃金色竹葉。每到冬季的冬眠前夕,兔子身上的絨毛就會長得像個毛球,非常討喜。在此時養殖戶會剪下小兔身上的一部分絨毛,製成羽絨服、圍巾等禦寒用品,價格昂貴,專供高級市場。

一脈他們跟隨進香團朝廟會方向前行,沿街香煙如霧滿布,嗆得行人又是咳嗽又是眼淚。街道巷道人山人海,不足百米的路程竟需要將近十分鍾的推進時間。推擠過程中,他們由信徒口中聽說了本島崇佛守戒的典故:

一百年前,室女島有位居士供養了一位比丘和一位沙彌,天天為他們送食,從不間斷。

一天,居士全家出門,隻留下十六歲的女兒。比丘發現,到了吃飯的時間沒人來送食,就按照事先的約定,派沙彌前去領取。

少女對英俊的沙彌傾慕已久,聽到敲門聲,知道沙彌來了,滿心歡喜,讓他進屋,做出嬌媚的姿態,對沙彌說:“我家有很多財寶,讓我做你的妻子吧。”

沙彌遇到這樣的事情,首先考慮罪孽因果——寧喪身命,終不破戒!沙彌擔心自己逃走,對方必然來拉扯,路人見了,隻能自取侮辱。於是,他就想出一個主意,對少女說:“你先找個房間讓我歇歇,我聽你的。”

少女就讓他獨自待在一間屋子裏。沙彌在房裏發現一把剃刀,心生歡喜,就脫下衣服,合掌跪向拘屍那城佛涅槃的方向,劃破手指,流著淚以血留書發願:我今天不破佛菩薩的戒律,自舍身命,願我生生世世出家修道,究竟成佛。

發願完畢,他自刎而死,血流滂沱。

少女一見,欲心頓息,悔恨交加,自己扯斷頭發。

少女的父親回家敲不開門,就派人爬進去推開門閂。進門後,他見女兒慘狀,驚問其中緣由?少女默不作聲,既怕講實話太丟人了,如果謊稱沙彌侮辱她,她必墮地獄,受苦無盡。輾轉思量,她還是把實情告訴了父親。父親進入房間,向沙彌合掌禮拜,願所有見聞的人,都發菩提之心。

室女人銘記沙彌守法德行,於廟前為他塑了尊銅像,這是佛島公共場合絕無僅有的非木製品。

本就無心聽講的阿烈,遭香火濃煙嗆得好不難受。向來心直口快的他,沒頭沒腦地抱怨:“佛祖他老人家一下吸這麽多‘二手煙’,不怕得肺癌——”

“千萬不要亂說話!”阿密特仿佛封堵船身漏洞,緊急捂住無名烈沒遮攔的臭嘴,警告他:“當心給信徒們打死!”

“說的是。”一脈接話,“阿烈,你想死可以,可別連累大夥。”

“我看不然。”查爾斯舉佛經故事為例,辯證真偽,“西方天竺國有一所鬆寺,寺旁有棵高大蒼翠的鬆樹,寺院因此得名。

“寺裏住著一百多名比丘,其中有不少證果的聖人。離鬆寺兩三裏地的村裏,住著一位虔誠的女居士,她發願每天供養一位比丘,由寺裏的比丘輪流受供,供養之後還要請求開示。

“因為這位女居士深通佛理,所以一些修學稍差的比丘不太喜歡受供。寺裏有一位名叫摩訶盧的比丘,晚年出家,雖然看起來年高德劭,但是連基本的佛理知道得都不多。

“輪到他受供那天,他推來推去沒人願意替他,隻得硬著頭皮拄著拐杖去了。女居士見來了一位老年比丘,心中生起無上的恭敬,殷勤接待。

“供養已畢,女居士請老比丘上坐,自己伏地頂禮,請求開示。老比丘坐在椅子上,想到自己對佛法一竅不通,覺得真是蠢笨得可憐。慚愧萬分,他歎了口氣,低聲說:‘人的愚癡,實在是苦惱的根本。’說罷下座離去。

“女居士伏在地上聽到這句話,歎未曾聞,當下開悟,證得聖果。她歡喜萬分,抬頭發現座位已空,還以為老比丘有神足通呢,急忙從儲藏室取出一條大白毯,趕到鬆寺去供養老比丘。而老比丘卻以為她又要來求法,躲著不肯出來。

“此事印證,眾生皆有佛性,不僅限於苦修誦經多少、行善積德幾何,隻在一個‘真’字。阿烈雖無禮,卻不失真誠;相反,一脈、阿密特,你們離佛比較遠,太過執著於成見和表麵,還需多加參悟才是。”

“不用悟了!”小酒緊張兮兮的,“你們都安靜點!我好像有了……”

無名烈一聽小酒“有了”,不管大庭廣眾,就用力撥開阿密特的手,咆哮道:“什麽?!有了!!!給我說!孩子是誰下的種?消逝?查爾斯?還是一脈?究竟是哪個畜生捷足先登了?!”

“臭流氓!”小酒狠狠賞了無名烈一記耳光,怒道:“我是說我有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