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克裏米亞並入俄羅斯到馬航客機墜毀,再到東、西烏克蘭武裝衝突,再到如今由於油價暴跌導致盧布大幅貶值,最近的一年裏普京和他領導的俄羅斯差不多壟斷媒體一半時間裏的頭版頭條。在媒體的報道中,俄羅斯一會兒要“恢複蘇聯”,一會兒又傳出普京即將“倒台”……

有的時候熱點並不一定就是重點,要想看清背後的林林總總,我們最好還是暫時忽視掉那些時效性媒體,從頭梳理一下最基本的幾個問題。

問題一:如今的俄羅斯究竟處於一種什麽狀態?

從地緣角度說,如今即便不是俄羅斯曆史上最糟的時期,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壞時候。普京曾經評價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站在俄國人的立場看,這個說法一點沒錯。

關於這一點,我們隻要找幅地圖來看,就很容易搞清楚。站在俄羅斯的角度,“蘇聯”的地緣意義在於:在俄羅斯的西側由14個加盟共和國形成了一道寬廣、堅固的戰略縱深——14個加盟共和國總麵積超過512萬平方公裏,差不多是前蘇聯國土麵積的1/4。而1991年蘇聯解體使得這14個加盟共和國和俄羅斯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國與國的關係。

具體來說,從地形上看,從英吉利海峽沿岸向東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亞,放眼望去這一大片土地上幾乎找不到幾座像樣的山脈。相對應的,在中國的國土麵積中,平原和丘陵加起來不過占國土總麵積的26%,其餘都是山地、高原以及盆地,這樣的複雜地形和不同的地理環境,使得我們很難理解歐洲的政治生態。

由於缺乏有效的地理屏障,歐洲諸國始終處於一種“春秋戰國”式的動**狀態,不僅從未實現過統一,而且在各個曆史時期,各國疆域變化之大、之頻繁,都遠遠超過中國。這裏說句題外話,所謂“春秋無義戰”,其實對於歐洲各國間的衝突,作為外人的我們在觀察時切不可“入戲”——這裏的是非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們這裏說它,主要還是把它當做一麵鏡子。

由於缺乏地理屏障,“距離”就成了歐洲國家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即便為了自己活下去,你也必須不斷攻城略地、擴張國土,這樣才能讓潛在的敵人離自己盡量遠一點,因此上千年來歐洲大陸始終戰火不斷。歐洲真正可以稱得上是相對和平時期的,其實就是“二戰”結束後到現在的這段時期。

核心區域位於東歐的俄羅斯自然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不止如此,由於其國土遼闊,且地理上處於東西方之間,按照麥金德理論,俄國恰好處於“世界島”中心——換成中國的傳統說法,這裏就是一個超大號的“中原之地”。一句話,這塊土地不可能沒人惦記,早些的蒙古人,後來的波蘭人,再後來的法國人、德國人,甚至日本人,莫不如此。

回過頭來看地圖: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是俄羅斯核心地區麵對西歐的戰略縱深,直接保障著莫斯科的安全;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保障著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入海口,同時從側翼保護著最大的港口城市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安全;外高加索三國(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所在的高加索山區是蘇聯西南方向唯一的天險,屏護著俄羅斯腹地,曾是蘇聯插手西亞事務的戰略通道;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既是戰略縱深和資源產地,更是連接亞、歐的戰略通道……

而在1991年之後,這14個戰略要衝幾乎全數失控,隨著北約東擴,半數已經落入了歐美的囊中,與俄羅斯反目成仇。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所麵臨的地緣安全壓力其實不亞於全麵抗戰爆發前丟了東三省的中國。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為什麽會始終保持強硬的態度——俄烏邊境距離莫斯科不過400多公裏,中間沒有任何地理障礙。一旦這裏“失守”,就是“被匕首抵住胸口”的問題,甚至幹脆挨著了心髒。對普京而言,在這種情況下對抗其實是唯一的選擇——要麽“野蠻”地活到下個世紀,要麽“文明”地進入博物館。

問題二:歐美的製裁真的可以打垮俄羅斯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止是俄羅斯,世界上任何一個具備完整工業體係的大國,都不可能僅僅因為外部壓力而崩潰,外因最多隻能算是催化劑。

持續的低油價對俄羅斯來說的確是個大麻煩,但還沒到可以把俄羅斯經濟直接打垮的地步。雖然在不少人的印象裏俄羅斯幾乎就是一個沙特的翻版,但從GDP的行業構成來看,其農業占4.5%,工業占36.7,服務業占58.6%(2011年世界銀行數據),而且這其中出口對GDP的貢獻多數時候都低於20%。由這組數字可知,俄羅斯其實還是屬於以內需拉動為主的工業經濟,單單靠打壓其能源出口是很難撼動其基礎的。

俄羅斯現在的經濟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國家通過比較高的社會福利給老百姓的生活兜底,同時執行低稅收政策(法國奧朗德上台以後,演大鼻子情聖的法國影星熱拉爾·德帕迪就是為了躲避高稅收才移民俄羅斯的),通過這一增一減,來保持老百姓的消費欲望,再通過國內市場來拉動國內製造業。這種經濟模式再加上西方人固有的生活習慣,使得俄羅斯老百姓很少存錢,掙一個花倆很普遍(2011年儲蓄率是10.3%)——所以這一輪盧布貶值對普通人生活的衝擊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大,或許會覺得日子比以前過得緊一點,但和蘇聯解體後那幾年老百姓的絕望完全是兩回事。國內很多媒體近期對俄羅斯的報道往往都是援引自西方媒體,後者必然帶有很重的主觀色彩,在看新聞時這一點我們必須考慮到。

俄國內比較麻煩的主要還是“土豪”們,因為他們手裏都持有不少現金,前一階段國內很多媒體報道的俄羅斯出現“搶購”,“搶”的主要都是奢侈品和豪車,而並非生活必需品,最後逼得蘋果都暫停在俄羅斯銷售了(真要是出現大麵積恐慌,人們肯定會趕緊囤積基本的生存物資),這與其說是搶購,還不如說是掃貨。更何況俄曆聖誕節是在1月7日,前麵1月1日還有新年,所以被報道“搶購”的那段時間原本也是人家每年集中買年貨的時候。

那為什麽我們這裏還要說油價持續走低對普京來說是個大麻煩呢?因為俄聯邦財政來源的大頭恰恰來自石油出口,比例差不多占到1/3。石油出口受挫,國家財政收入必然減少,跟著後麵的公共福利就會受影響。這與其說是一個經濟問題,不如說是一個關於公眾信心的問題。

回顧曆史我們會發現,美國與其海灣地區盟國這一次刻意打壓油價,有點故伎重演的意思。在20世紀80年代,同樣出現過油價持續走低的情況,當時同樣是沙特等海灣國家主動與美國配合。低油價導致蘇聯外匯儲備嚴重不足,進而影響蘇聯糧食進口——最嚴重的時候一度以黃金儲備來完成貿易結算。而當時蘇聯國內恰恰是處於矛盾激化的邊緣,國內各個派係之間水火不容,人民群眾對蘇共普遍存在失望、不滿的情緒。這種情況下,低油價導致能源出口受挫,就好比是一根點燃的火柴被扔到了火藥桶上。

對比上個世紀,如今俄羅斯國內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經過蘇聯解體以及國企私有化所帶來的動**,有了切膚之痛的老百姓普遍對西方國家的宣傳不再相信了,而且對比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總體上始終還是在走上坡路,這種情況下很難想象會出現大批群眾上街要普京下台——事實上也確實沒有出現。

此外,從俄羅斯的文化來說,俄國人普遍存在兩個特點。一個是能忍:1998年5月間,由於對衝基金做空盧布,一夜之間盧布匯價從政府規定的6.2:1至9.5:1之間的浮動價下跌到20.825:1,貶值幅度差不多是百分之二三百——遠比現在的情況要嚴重,當時市場出現大麵積物資短缺,連總參謀部的軍官都連著幾個月領不到工資。但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民間也沒有出現西方國家所預測的那種騷亂(當然,各地寡頭們確實蠢蠢欲動);俄國人的另一個特點是民族自豪感強,且崇拜強勢領導者——婚禮結束後新人給烈士墓獻花是那邊結婚的一個必備項目,從第二次車臣戰爭、打擊寡頭一直到如今收回克裏米亞半島,普京給了俄國人曾經久違了的尊嚴感,如今這種情況下普京的民意支持率保守統計也在70%以上,靠的主要就是這個。

而從美國以外的西方國家的角度看,這種製裁持續下去對它們也未必有好處。其他的暫且不說,如果這場危機一直持續下去,難保俄羅斯不會大幅強化對敘利亞政府的支持,以攻為守,在中東開辟一個新戰場玩“圍魏救趙”(有意思的是中國不少人也曾提到過這一點,但他們想到的卻是讓普京“放棄巴沙爾”來換取西方的解禁),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個代價肯定不是誰都願意承受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14年12月14日便公開表示“我們希望與俄羅斯擁有良好關係”、“支持與俄羅斯就貿易問題進行對話的想法”——這事實上就等於在對俄問題上鬆了口。

問題三:俄羅斯此輪危機真的是中國的“機會”嗎?

在西方國家開始製裁俄羅斯以後,中國國內的互聯網上忽然出現了這樣一種說法:趁此次俄羅斯危機趁火打劫,促成俄國崩潰,順勢取回清末被沙俄占領的遠東地區。

不客氣地說,這是一種毫無地緣政治常識的論調。最起碼說,中俄互相都不是對方的近憂,俄羅斯政府並沒有支持中國國內的分裂勢力或是對台灣出售武器,中國也沒有在俄邊境地區部署導彈防禦係統或是資助車臣武裝。這一點顯而易見。

我們且不去考慮這個問題,也不去考慮從一個核大國手裏搶走620萬平方公裏的俄遠東地區國土究竟有多少可操作性,假設中國真的這麽幹了,後麵會發生什麽呢?

和許多人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概率最高的可能性其實是美俄聯手對付中國。美國的外交政策本質上是過去英國大陸政策的翻版,其核心目標一是不能讓亞歐大陸出現東西方聯合的局麵(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提的“一帶一路”),再就是不能在亞歐大陸上出現一個強大到足以抵消美國影響力的政治經濟體。

假設俄羅斯真的丟掉了遠東,那麽後麵緊接著歐盟必然會接納俄國[68],一個強大且統一的歐洲是違背美國全球戰略的,最好的解決方案很自然就是聯俄抗華,保持平衡。而一旦形成這種二對一的局麵,西歐在俄國分裂無望的情況下自然會選擇加盟實力強的一方,如此二對一就變成了三對一……

有人說,國際社會奉行的叢林法則,或許這個世界真的無需靠道義來生存,但肯定還是要靠智慧來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