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辦的用車製度改革(1)
前不久政府常務會研究的四項工作,大都已落實和正在落實,隻是機關公務用車製度改革一事,行動得太慢。這當然與我的態度有關,我壓根對這事就不大主動,若不是劉書記親自掛帥這事,q市的車改(以下簡稱“車政”)恐怕還列不上議事日程。而劉書記之所以親自抓這事,是因為q省有領導向他部署這種任務,意思是讓q市作為全省車改的先行者,摸索出一套辦法,然後再在其他地市推而廣之。劉書記大概也不想做車改的排頭兵,他也是在領導的推動下,不得不上馬此事。既然是市政府常務會議定奪的工作,我當然責無旁貸,也是在處理了諸多亂七八糟的事務之後,終於擠出專門落實車改的時間。
我走進會議室時,有關車改的負責人物已先後到齊了,他們是車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進,常務副市長歐陽弘;車改領導小組成員有政府的秘書長老白等三人;車改辦公室的人員有辦公室主任武小九,還有才抽調來的六名專職工作人員,他們分別來自市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市人大辦公室和市政協辦公室。
僅看看這個陣容,就可以斷定,q市對車改的重視程度和決心。從開始劉書記建議由我任車改領導小組組長,我就一直在推托這個差事。我總覺得,堂堂一個市長,有更多的要事、大事要做,不能陷進這種煩心瑣事的泥潭。最後還是在劉書記一再堅持下,我才勉強“就範”。隨後,秘書長老白與我詳談了q市車改工作的前前後後況,我才意識到劉書記之所以堅持讓我出任這個組長的道理。
老白告訴我,q省的車改工作在前年就做了。隻是由於車改領導小組人員實力不夠,車改辦缺少專職人員,那次車改很快就流產了。以後再說車改的事,大家都是相互推托,軟頂硬抗沒人伸頭幹這事,領導也下不了決心,這事就拖延至今。我先前在金遠市和雁鳴市的政府工作,當然知道政府公車的問題了。這問題不是一般的嚴重,凡是擁有專車的領導幹部,實質上等於增加了十萬至二十萬元的年薪,或是說增加了十萬至二十萬元成本更符合實際。賬目是這樣出來的。一般地市的四大班子成員,乘坐的汽車壽命也就是六七年光景,它不像私家車保養得好,壽命長。這樣僅汽車折舊費每年也有四至五萬元,加上牌照、保險、維修、汽油及司機工資等,至少也在十萬元之多,多的要突破二十萬元。我原先在的雁鳴市屬q省中等城市,一年僅市直機關用車的財政支出就在五六百萬元。老白告訴我,q市的用車開支為一千萬元,對這個數字我當然不感到驚奇。作為省會的q市,無論領導人數、工作強度、品位高度、城市規模都是大大高於其他城市的。僅四大班子及機關的汽車,已由八十年代的二三十輛增至百餘輛了。這方麵的展是很驚人的。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的公車僅是名義上的公,實際上它對官員,比私家車還私,還用得方便,用得過癮,用得隨意。辦私事的頻率之快、效率之高、奉獻之大是比任何一家私家車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如開著公車娛樂休閑、接送孩子上學、探親訪友、辦紅白喜事,甚至假日的旅遊觀光,這都是公開的秘密。平心而論,公車如此現狀,確實到了不改革不行的時候了。可是,我們的幹部,當然是手中掌權的領導幹部,一個個得到了這種使用公車的好處,他們誰會主動地、積極地做車改工作呢?不僅不想改,而且要在這種改革的步伐中使絆子、設障礙、布雷區。正是這種緣故,上級一再引導的公車改革工作,總是難以起步。
會議由老白主持,他讓新上任的車改辦主任武小九把擬好的車改方案向大家談一下,然後再對這個方案修正或補充。
武小九先聲明,這個方案隻是草稿,是根據市紀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幾家組成的聯合調研小組,經過認真調查研究,方擬出的方案。
這次車改的方法是,由上至下,先上後下,即先將q市四大班子領導的專車、部門的公車統一收走。由車管辦統一管理,統一派車,統一維修。然後再把這辦法向市直機關推廣,之後,再向q市方圓的四市(縣)五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