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窮工人中看看(1)
到窮工人中看看我沒有照劉書記的指示去組成一個解決自行車公司問題的小組,而是指示我的秘書趙镔出麵,又從市改委和政研室抽出兩名比較實在的同誌,讓他們進入自行車公司作一番深入的調查,盡快拿出一份真實的調查報告。
我的經驗是,重要的事,負責的人越多,越沒人負責;參與的人越多,越是效率低下。
因為人們總有一種互相依賴的慣性,人多了,反而失去了責任感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會使人精神疲軟,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所以凡是為某項工作組建的龐大領導班子,原則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物是掛名的,不幹事的,也不動腦子的。但是,他們高興時會時不時些驢頭不對馬嘴的指示。我當然不想陷入這種誤區。我叫趙镔牽頭做這事,是因為他是我的秘書。他出場了,外人至少認為是我一手直抓的要事,當然就有了一定的權威性。重要的還不是這些,重要的是趙镔這人正直、認真、不世故、不圓滑、敢講真話。這一點頗為難能可貴,也是當前有些幹部不具備的德行。
趙镔是北京大學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他的老家在遠離q省的德州市的農村。他到q市工作有四個年頭了,對這裏的省、市、風、民之類已有了相當的了解。趙镔下去做調查之前,我這樣叮囑他:“小趙,我為什麽派你去調查自行車公司的況,你知道嗎?你出生在德州,那裏應該是個有德、講德、重德、育德的地方,有德之州嘛;我相信你的德行。你要把自行車公司的真實況不走樣地傳真過來……”果然,他沒有辜負我的希望,是他誠實的調研,使我對自行車公司,不,可以說對q市有了深刻的了解。這些況,我身邊的許多幹部是不會對我講的。因為這不是喜,而是憂。
趙镔告訴我,若是人們都照規矩做事,自行車公司本就不該破產,不僅不該破產,反而應當生存得很好。現在公司表麵已經癱瘓,名存實亡,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手握實權的人物紛紛在拚命活動破產,不惜一切代價地活動,請求掌握政策和權力的國家機關盡快批準他們破產。可是另一方麵,q牌自行車依然在生產,依然在銷售,隻是形式變了。
q市自行車集團總公司的牌子不見了,而五花八門的什麽“飛天”、“走地”、“環球”、“大路”、“歐亨利”、“迪奧德”之類的公司比比皆是。原來五千多名的職工,如今是二三十人一攤,四五十人一夥,各自為政,各有旗號,各有產品。有的依舊用q牌商標;有的幹脆加盟外地大廠,用了人家的標牌;還有的順應市場,弄出了一種三輪車;更有那能人已經研製出了電動車,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然,能化整為零弄成這類公司的人,不是原先公司的掌權人物,也是與掌權者有這種或那種關係的人。其中有一家比較上點規模的“迪奧德”公司,據悉就是公司總經理合達賁開的。公司裏的人不是老板的家人,就是他的親戚、朋友,掌管財務的主管會計是他的小人。他早先從銀行運作來的資金,不少錢已悄悄地流入這個小公司。可是,國家銀行那裏顯示的債務人,依然是q市自行車集團總公司。天知道這些錢是怎麽變著花樣進入“迪奧德”的。當然,這隻是趙镔初步了解到的一些況,尚沒有真憑實據。還有,掌權人為跑企業破產,已花了數百萬元人民幣了。這是為什麽呀?為的是破了產,欠國家的七個多億的人民幣就可了了,就可以不還這筆巨款了。七八個億都虧損了嗎?都賠光了嗎?不少人懷疑,這些錢中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從大河流進小河裏了。因為那些小公司們的頭頭都是大公司有頭有臉的人物,為了他們共同的利益,他們結成了統一戰線,聯起手來幹這種勾當。
當然,能進入這種小公司的人,僅有公司全員的十分之一。這五百來個職工,其中真正暴富的也就是幾十號人。在小公司的多數人是跟著跑的,實際是打工的。當然,他們的待遇比在大公司時好。叫人同的是餘下的十分之九,至少有四千多人,卻失去了職業,沒有了崗位,丟掉了先前的技術。有人開飯店,有人擺地攤,有人到洗浴中心為人搓背,有年輕女性幹了桑拿按摩。還有許多人無事可做,成了賦閑遊民。這部分人大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至少有三千多人,他們是堅決反對公司破產的主體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