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再添三將

張揚收兵回營後,便把所有頭領召到大帳議事,把下午的軍事安排詳細的講解了一番。

宋江回到帳篷,卻是激動不已。張揚的計策堪稱完美,一旦關勝中計,必然會大敗虧輸。關勝又是平步青雲,第一次帶兵,必然極其看重這場戰事,若自己給他揭破張揚計策,免去他敗亡之難,他必然對自己感恩戴德。日後再讓他在蔡太師處保舉一下,自己必然可以出仕,假以時日,平步青雲也未可知。

想到此,宋江再也按捺不住,起身便向營外走來。

行不多遠,正撞著李逵巡營。

李逵看到宋江,便道:“公明哥哥要去哪裏?”

宋江知道李逵憨直,也未多思,笑道:“我想出營外走走,鐵牛巡營嗎?”

李逵卻也沒懷疑,道:“是啊,寨主也太小心了。關勝那廝不過三萬兵馬,還用什麽計策。要依俺,早上便衝進大寨,砍了那廝了,也省得俺現在巡營。”

宋江聞言,不由冷汗直流,自己想的也太簡單了。即使自己幫關勝躲過下午一難,但以他兵力,也未必敵得過梁山兵馬。而且又有張揚這個變態,恐怕勝利的天平還會倒向梁山。關勝即使可以逃回東京,說話也沒了分量。那樣一來,自己豈不是竹藍打水一場空嗎?

李逵見宋江臉色變幻不定,奇道:“哥哥怎麽了?”

宋江想通後果,歎了口氣,道:“我突然有些頭疼,便先回帳歇息了。兄弟先去巡營吧,以後哥哥再找你吃酒。”

李逵信以為真,忙讓兩個士卒把宋江送回去。

張揚聽的宋江撞到李逵,說了一番話,便又回了帳篷,不由也是一歎。

午後,張揚便讓各部按計行事。

不多久,東平府便響起陣陣廝殺聲,盞茶時間後,東平府便衝出一百餘騎,隻是受到梁山軍馬攔截,隻有一騎突破重圍,向關勝大營而去。

劉仁隨關勝學過幾年武藝,由於平日有些機智。關勝軍中又沒可信之人,便帶了他出來。上午接收兩州兵馬後,關勝便令他帶了一隊人出來哨探。

劉仁剛剛探出十幾裏,便聽的東平府方向殺聲震天,一麵讓人回報大營,一麵領了幾個探馬小心潛行。

剛剛潛到城外數裏一個土丘上,便見前麵梁山巡邏軍馬大增。劉仁也不敢硬探,站在土丘上見梁山人馬已經攻上城頭,城外還有上萬兵馬列陣防備。正查看間,隻見東平府衝出一百多騎來,但迅即被梁山兵馬攔下,經過一陣廝殺,隻有一騎透陣而出。梁山兵馬似乎也未放在心上,隻是派了幾騎追趕。

劉仁見狀,忙率人遠遠跟上。看看出了梁山大軍視線,劉仁便率人衝殺而出。那梁山幾個追兵見突然殺出官兵,忙撥馬來戰。戰不多時,劉仁便把一人砍下馬去,其他人見狀,吆喝了幾聲,便都落荒而走了。

劉仁見那東平府的人已經跑的沒了影子,忙領人沿路尋來。尋不多遠,便見前麵一匹空鞍馬正繞著圈,劉仁見那馬與先前脫困的東平府士兵戰馬正是一個顏色,便領人到的近前,卻見馬下正摔著一個士兵,多處衣甲已經被鮮血染紅,正痛苦的呻吟著。

劉仁忙下馬,抱起那士卒查看。

那士卒見劉仁穿著官兵衣甲,艱難的說了句“快救東平府”,便暈了過去。

劉仁也不敢耽擱,抱了那士卒便向大營跑來。進的大營,便見兵馬已經開始集合。劉仁便直奔中軍大帳。

關勝正猶豫要不要出兵時,聽的劉仁回來,忙讓他進來。

劉仁把看到的說了一遍。

宣讚道:“兄長,我們出兵吧,遲了恐怕東平府不保。”

關勝上午見過梁山軍容和猛將後,便一直疑惑東平府為何能守了十幾日。聞言,又讓人把那士卒弄醒。

那士卒一醒來,便喃喃道:“快救東平府。”

關勝見狀,也信了幾分,但仍問道:“你們不是守了十幾日了嗎?怎麽突然就守不住了。”

那士卒似乎也看出關勝是主事之人,勉強道:“前些日子,梁山賊寇似乎隻是練兵,並不想過多損傷兵力,加上知府大人準備充分,才可以守住。但梁山連日攻城,城內守軍傷亡也頗大。剛剛賊人開始大規模攻城,知府大人隻好把城中兵馬全部掉到城牆上防守,可是城內梁山細作卻又突然發難,大人隻好再分兵剿滅城內賊人,如此一來,城牆上兵力便不足了,還請大人速發援兵,否則東平府不保。”

這一段話說完,那士卒便又暈了過去。

宣讚道:“定是梁山賊人見大軍已到,想先攻下東平府,再集中兵力對付我們。兄長莫要猶豫了。”

關勝聞言,也知道若讓東平府兵馬盡失,便得獨自麵對梁山大軍,當下也不敢猶豫,留郝思文守寨,點起二萬五千兵馬便向東平殺來。

到的東平城外,便被梁山一萬多兵馬擋住去路,關勝見城頭已經沒了廝殺,城內又多處冒起濃煙,知道梁山已經攻進城了,也顧不得整頓陣勢,便揮軍殺來。

數萬大軍漫野衝來,尤其中間五千馬軍更是聲勢驚人,地麵在五千匹戰馬的奔馳下,都開始顫動起來。

梁山兵馬雖然有大半是呼延灼手下禁軍,但也隻是剿過些草寇和暴動農民,哪見過如此大軍衝殺,一時間都被官兵氣勢所奪。其他新兵更是哆嗦不已,隊中也出現輕微**。

張揚見狀,忙令人敲響警戒鼓,熟悉的戰鼓聲使得眾士卒條件反射般的警惕起來。

張揚見官兵已快進入弓箭手射程,便讓人揮動號旗,近萬的弓箭手便一起張弓,測距的士官試射了一箭,見官兵已經進入射程。號旗再動,頓時響起一陣弓弦聲。

萬箭齊發,飛上最高點後,便又象雨點一般砸了下來,一時間天空都暗了許多。密集的箭矢頓時射倒了許多人,喊殺聲外便又加了許多慘叫、呻吟。倒下的騎兵更是來不及閃避,便讓後麵同袍的戰馬踩作肉泥。

同時左翼地麵也開始巨震,一股塵土也從遠處席卷而來。

弓箭手的目標是後麵的大隊人馬,關勝一馬當先,反倒沒有受弓箭手的影響。眼看便要殺入敵陣,卻見前麵的地麵突然下陷,露出丈寬壕溝來。

關勝見狀,不由大驚,知道後麵大隊騎兵已經無法掉頭,即使自己勒馬,也會被撞下去。隻好奮力提馬。好在赤兔寶馬通靈,奮力一躍,居然跳過溝去,後麵騎兵卻沒有關勝反應快,戰馬也不堪。前麵的頓時紛紛掉下壕溝去,後麵的則撞成一堆。中軍頓時陷入混亂。

其實此溝乃張揚早已令人挖下,隻等朝廷援軍入彀,隻是沒想到在萬馬奔騰下,上麵的土皮會被震落,關勝也因此逃過一難。不然一旦落入壕溝,摔不死也會被後麵的戰馬壓死。

關勝見中了計策,知道敗局已定,索性拍馬來取張揚。

張揚早手癢多時了,見狀止住旁邊眾頭領,一挺手中霸王槍來戰關勝。雖然張揚盡量收力,但受到四周環境影響,還是不到三合便磕飛了關勝大刀。張揚見沒得玩了,便也順手生擒了關勝。

此時呼延灼、董平、張清所領三千重甲馬軍也出現在地平線。

左翼河東統製見中軍大亂,側翼又衝來重甲馬軍,也不敢再戰,打馬便走。士卒見主將先逃,便也開始潰散。逃出數裏,便又被林衝率部圈了起來,戰不多時,在主將帶領下便紛紛降了。

中軍右側一部分馬軍和右翼步軍卻沒碰到壕溝,開始與梁山兵馬交戰。

張揚見狀,隻是令右翼軍馬保持密集陣型,並不與官兵混戰。

不多時重甲馬軍便衝過官兵散亂的左翼和中軍,又勢如破竹的切開右翼步軍,透陣而出。大批士卒死於馬蹄和雪亮的鋼刀下,又被踏的骨肉成泥。

張揚見右翼官兵已經混亂,便也下令全軍出擊,在眾頭領身先士卒的衝殺下,右翼官兵撐不多時,便也開始潰散。

宣讚在右翼衝鋒在前,也躲過重甲馬軍衝殺。見大勢已去,知道重甲馬軍缺乏再戰之力,便也拍馬向側翼逃去。

宋朝失了牧馬良地,戰馬體質遠遜各朝,披了重甲後,更是缺乏連續作戰的能力。

呼延灼三部重甲馬軍從埋伏地出發到透陣而出,奔行不過十餘裏,戰馬便都不堪再戰。獨有呼延灼戰馬是禦賜寶馬,耐力極佳。他上山後又沒立過什麽功,因此單騎又殺了回來。正撞著宣讚,呼延灼見是上午與花榮大戰之人,知道是條大魚,便也舞起雙鞭敵住宣讚。

宣讚武藝本來便不如呼延灼,又是剛剛大敗,戰不幾合,便虛晃一招,撥馬要走。不妨呼延灼也早看破宣讚心思,待其轉身,一夾馬腹,踢雪烏騅便發力趕到宣讚馬後,呼延灼猿臂輕舒,便把宣讚提過馬來。

關勝大軍出營不久,秦明、楊誌便率騎兵出現在營外。郝思文隻是令人加強戒備,也不出戰。正僵持間,卻見東平方向湧來一些零星潰兵,楊誌便分了五百騎去收降潰兵。

郝思文卻不相信關勝大軍這麽快便敗了,以為不過是梁山計策,也不理會營外兵馬。漸漸的潰兵開始增多,郝思文才感到事情不妙。但營中剩餘兵馬又多是步軍,他也不敢輕易出營。

營中士卒見自己大軍片刻間便大敗虧輸,更是士氣低落。

郝思文見梁山大隊追兵已經在營外集結,也知道大勢已去。張揚又好言安撫,便也率兵降了。

關勝、宣讚也在眾人勸說下,一起降了。

張揚便使人去搬三人家小,又把張叔夜從各處鄉紳收刮的錢糧散給百姓,才領兵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