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此時空之“帖木兒”大軍與朱棣的大軍在襄陽城北平原上對峙,決定亞洲命運的大戰開始了。
此時明軍陣中,朱棣掛帥領“三千營”居中軍,十七弟“寧王”朱權率領“朵顏三衛”蒙古騎兵為前鋒,二子“漢王”朱高煦率“神機營”為右翼,三子“趙王”朱高燧率“五軍營”為左翼。如此強大陣容,要畢其功於一役。
在“帖木兒軍”方麵,“帖木兒”坐鎮中軍,三子米蘭沙率領撒馬爾罕重裝騎兵為前鋒,四子沙哈魯率領伊朗步兵以及駱駝炮兵為右翼,大將卜撒因則率領阿富汗重裝步兵為左翼,打算與對麵的朱棣大軍硬碰硬。
交戰的雙方之間負責後勤的民夫和勤雜兵等非戰鬥人員不算在內,明軍兵力雄厚,幾乎是“帖木兒軍”人數的兩倍,鋪開之後占地十多裏,其目的也是為了拉薄對手的陣線,也好從軍容氣勢上壓住對方一籌。
當然了,朱棣此舉,還有為了防止對方的精銳騎兵繞道進攻自己的“左翼”,畢竟“五軍營”以步兵為主。
不過,“帖木兒”精於戰爭,一下子便看出明軍的戰略意圖,因為他經過觀察對手排兵布陣後,發現明軍的“神機營”裝備不少“火器”,但發射後重新裝填彈藥需要時間,且當時的明軍“火器”射程和威力比普通弓弩強不了多少,而自己的撒馬爾罕重裝騎兵鎧甲堅固,完全可以把對方的“神機營”當作此戰的突破重點。
明軍方麵,雖然朱棣的“中土大軍”首次會戰域外的“帖木兒大軍”,但也對其之前的戰術略有耳聞,並知道對方的騎兵戰力很強大。因此,作為最高統帥兼君王,朱棣反而沒有對自己的士兵們說什麽豪言壯語。
朱棣的軍事能力,在“靖難之役”中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作為“統帥”得到了全軍士兵的充分信賴,因為在戰爭中,沒有比信賴更關鍵的因素了。正所謂“兵強強一個,將熊熊一窩”,“主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而“帖木兒”則對全軍宣告:“明朝皇帝已經親臨戰陣,今天如果還能像在‘安卡拉之戰’中那樣獲勝並俘獲對方的君主,則必定會讓對方的整個國家臣服於我們的腳下,而這塊富庶之地,將會永遠供養參戰的勇士及其子孫後代們!”這時,“帖木兒大軍”歡聲雷動,全軍沸騰不已,仿佛打敗對手並征服中國指日可待。
朱棣見狀後不為所動,而是仔細地觀察著敵人的陣營。突然之間,“帖木兒”大軍的前鋒——米蘭沙所率領的撒馬爾罕重裝騎兵已如離弦之箭般衝出了自己的陣地,直指對手的“神機營”而去,戰鬥已經打響。
朱棣看得出來,那些身披重甲的撒馬爾罕重裝騎兵若在戰場上衝鋒起來,光是憑借自己“神機營”的各種“火器”,恐怕還真就無法抵擋。於是,他急忙下令“寧王”朱權率領“朵顏三衛”的蒙古鐵騎上前攔截敵軍。
在平原戰場上,兩大股騎兵碰撞在一起,頓時如洪流交匯,但“朵顏三衛”雖然號稱“蒙古鐵騎”,但實際上是身穿皮甲且手腕弓箭和彎刀的輕裝騎兵,與對麵人馬都披掛厚重鐵甲的“具裝重騎”相比,防禦不足。
於是,交手後沒多久,“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就逐漸落於下風,畢竟你的弓箭射不穿人家的鎧甲,而且你彎刀也砍不掉人家的四肢和頭顱,但人家鋒利無比的“波斯彎刀”和粗大長直的“大食彎刀”能輕易斬破你的皮甲,甚至巨力所致,連人帶馬都一刀兩斷,如何不讓蒙古騎兵損失慘重?於是,朱棣趕緊增兵救援。
眼見明軍力有不逮,朱棣急忙命令中軍的3萬長矛步兵和刀盾步兵上前助戰。由於明軍的“中軍”陣型已經變換,立刻被目光犀利的“帖木兒”觀察到了,知道決戰時機成熟,於是派遣左、右兩翼大軍一起壓上,全力進攻敵軍,想要憑借自己軍隊的強大戰力來徹底打亂對麵明軍的陣型。然而,如此豪賭,未必湊效。
因為麵對洶湧而來的敵人大軍,朱棣絲毫不為所動,而是仍舊以步兵為主,“神機營”伺機而動,爭取在防守反擊中大量殺傷敵人。於是,朱棣決定先守而後戰,並嚴令各部死守陣地,凡有後退者定斬不饒!
由於“帖木兒”大軍中的阿富汗重裝步兵甲胄精量,防禦力驚人,進攻力也不差,竟然迅速壓迫著明軍左翼的“趙王”朱高燧所部,因為明軍的“五軍營”雖為精銳步兵,但並未人人身披重甲,隻是訓練有素而已。
因此,開戰後沒多久,明軍的“左翼”就被敵軍的強攻打開了一個缺口。在此情況萬分危機之際,“趙王”的使者也絡繹不絕地前來中軍求援,但朱棣不為所動,因為他相信憑借裝備了大刀、弓箭、長矛、盾牌、鉤鐮槍、金瓜鐵錘等武器的訓練有素的步兵軍陣還不至於那麽快就徹底崩潰,隻要再堅守一陣就有轉機。
果不其然,朱棣隨後發現原本攻打明軍右翼軍陣的“帖木兒”四子沙哈魯的伊朗步兵在明軍“神機營”的“火器”近距離射擊下,其鋼鐵打造的厚重鎧甲竟被紛紛擊穿,傷亡不小,陣型已開始混亂,有退卻跡象。
戰機難得,若能從這裏突破,則打開局麵的可能性極大。於是,朱棣仔細觀察了許久之後,發現敵軍的呈現出來的“弱勢”並非偽裝,而是鋼盔鐵甲確實抵擋不住大量“火器”的近距離密集射擊,便果斷下令“三千營”出擊。而在“帖木兒”方麵,沙哈魯正在極力協調軍隊,突然發現前方不遠處竟有大股騎兵洶湧而來。
於是,他所率領的伊朗步兵軍團開始崩潰,畢竟這些波斯人之所以參與“帖木兒”的大軍離家萬裏一起東征,除了被這些有權有勢的“突厥”化的“蒙古權貴”們脅迫之外,無非就是為了有機會掠奪一些金銀財寶。
然而,錢財雖然很重要,但哪裏比得上自己的性命更重要?更何況看到敵軍憑借“火器”之利得以先聲奪人,此時不走,更待何時?既然自己明知不耐苦戰,那就不要再為別人拚命了,還是自己先逃命要緊!
一時之間,4萬伊朗步兵潰散,而“帖木兒”大軍的左翼門戶洞開,“三千營”的將軍趕緊率領手下士兵們乘勝追擊,並直接攻入了“帖木兒”的中軍。這突如其來的驚變,立刻引起了“帖木兒大軍”陣營的一陣慌亂。
而“漢王”朱高煦也不甘心落後於人,便命令“神機營”的“火炮”向前移位,“火銃手”們也紛紛列陣向前。不過,“帖木兒”畢竟是百戰餘生的“老江湖”,在把我戰機方麵絲毫不比朱棣差,甚至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就在“神機營”匆匆變陣之際,其側翼卻突然殺來了一股敵軍騎兵,這是當年“帖木兒”剛起兵推翻伊朗的“伊兒汗王朝”時就隨之南征北戰的中亞輕裝騎兵,作為“帖木兒”的“殺手鐧”之一,其速度極快,就在明軍的“神機營”炮位還沒來得及重新固定時,就已經殺到了眼前,即使匆匆開炮,也沒有殺傷多少敵軍。
轉眼之間,這股中亞輕裝騎兵已經殺入了明軍的陣營中,而明軍的“火銃手”也還未來得及列隊,就被中亞輕騎兵們掄起彎刀砍殺大半。不過,這支中亞輕騎兵並沒有在營中與明軍纏鬥,而是在破壞了明軍的“火器陣地”後,立刻向明軍的左翼進攻。與此同時,“趙王”朱高燧所率領的明軍左翼“五軍營”陷入了苦戰。
因戰局瞬息萬變,故到了此時此刻,明軍已處於危險之中,也到了千鈞一發之際。這時,朱棣不顧眾將勸阻,執意率領中軍全麵出擊,並決定從中路突破。而正在中路指揮明軍作戰的朱權率領“朵顏三衛”蒙古騎兵正在苦戰撒馬爾罕重裝騎兵,見突然有大量生力軍加入,頓時局勢開始逆轉,讓戰場出現了轉機。
雖然撒馬爾罕重裝騎兵人馬全身皮甲,防禦能力與近戰突擊能力驚人,但也有一個致命弱點,便是人、馬體力消耗巨大,不耐持久戰。而朱棣率領中軍突然殺入,最終摧垮撒馬爾罕重裝騎兵的整條陣線。
如此一來,朱棣率領的中軍與“寧王”朱權率領的“朵顏三衛”一起,朝著“帖木兒”中軍方向進攻。而此前在攻打“帖木兒”中軍的“三千營”因被“駝炮”所阻擊,並沒有多少進展,但在看見朱棣親帥大軍殺至時,便一起合兵進攻。然而,此時天公卻不作美,仿佛是天地共鳴般開始下起雨來,這讓“駝炮”等“火器”威力大減。
此時,“帖木兒”見明軍滾滾而來,知道大勢已去,但這位梟雄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於是大聲說道:“勇者不會輕易低下高貴的頭顱,我們萬裏遠征,難道要在今天結束這一切嗎?”主帥奮起,“帖木兒軍”全軍沸騰不已,雖然明軍兩倍於敵軍,但垂死掙紮的“帖木兒軍”一時之間也無法被消滅,於是決定實施突圍。
“帖木兒”將軍中的精銳集中在一點上,拚盡全力殺出一個缺口,接著率領大軍潰逃而出。明軍眾將見狀後也紛紛率領手下騎兵打馬追去,但朱棣卻說:“窮寇勿追。我們回援左翼。”
這時,“趙王”朱高燧所率大軍苦戰多時,終於迎來了援軍。雖然戰局已定,但“帖木兒”軍中大將卜撒因卻率領著阿富汗重裝步兵且戰且走,並逐漸撤離了戰場。就這樣,“帖木兒”與朱棣的驚世之戰落下帷幕。
“襄陽大戰”,明軍折損了6萬多人馬,而“帖木兒軍”則戰死了3萬餘人,另有4萬伊朗步兵投降。而“帖木兒”也僅僅隻率領了四萬殘部撤走而已。此戰雖然慘烈至極,但明軍大獲全勝。不過,這場仗還沒打完呢。
“襄陽大戰”,明軍雖然獲勝,但“帖木兒軍”主力還有4萬之眾,即便除去“皇孫”哈裏所率領的5萬大軍不算在內,“帖木兒”的這四萬大軍也是一股相當強悍的力量了,況且此時“帖木兒”正率領殘部向東急行軍中。
若是讓“帖木兒”的殘部與“皇孫”哈裏的5萬大軍合兵一處,則明朝的危機仍未解除。是故,朱棣人不解甲,馬不停蹄,安排人草打掃戰場後,便率領大軍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因為他要到徹底消滅對手才安心!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