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催木匠到了方從哲的署衙等人,卻不知這方老頭兒跟皇帝較勁,差點把時局詬病給抖出來。
就在這時,“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說此藥神奇,療效立竿見影。那“好色成癮”的明光宗起初還比較謹慎,待試用一粒了,立刻有了精神,於是連連誇獎獻藥者是“忠臣”。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朱常洛心想,既然興致來了,不如再堅持一下,說不定還能享受一時逍遙快活,就算死也值得了,畢竟常言道“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當晚,又用一粒,次日清晨,內侍發現皇帝手腳冰涼,已經歸天。
據《明實錄》載,此紅色丸藥並不神秘,乃是由女孩月經初潮的經水加一些大補藥材練成,並且還被“妖道”們加入了一些鉛、汞等重金屬,類似“五石散”,說白了就是皇家禦用**,嘉靖年間就大量生產過。
但是,此時給瀉火的人使用就犯了大忌了,尤其是身體虛弱者,一邊瀉火一邊惡補,冰火兩重天!這讓本就身體羸弱的朱常洛哪能經得住這般折騰,隻需一晚就眼看不行了,畢竟人體最大的泄氣就是**。
以“東林黨”為首的內閣大臣們,均認為此事發生的太蹊蹺,而崔文生、李可灼定然別有用心,難逃幹係。因這醜事曝光後,甚至背後有人指使“東林黨”,讓其直接將矛頭指向崔、李二人的主子——鄭貴妃。
八月二十九日淩晨,光宗朱常洛駕崩,享年38歲。盡管光宗皇帝因為“紅丸案”而駕崩,但是,宮廷中的爭鬥並未停止,因為這與即將即位的太子朱由校即明熹宗有莫大關聯,導致朝中各方勢力都在爭奪他。
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是王氏,在萬曆朝時,是皇太子朱常洛的“選侍”,也就是晚上專門陪皇帝睡覺的女人,數量沒有三千也有五千,更沒有地位,隻相當於“高級宮女”,但後來她肚子爭氣,生了一個兒子。
萬曆三十二年(西元1604年),朱常洛的生母王氏才得以進位“才人”,終於比普通宮女的地位提高了不少,能光明正大的在世人麵前承認自己是皇帝的“女人”,畢竟有了“夫妻名分”,在後宮三千佳麗中也有了一席之地。巧合的是,在萬曆三十三年(西元1605年)農曆十一月十四日,明熹宗朱由校就順利誕生了。
可是,到了萬曆四十七年(西元1619年),朱由校母親王氏因宮廷爭鬥而逝世了。念及皇孫朱由校還未成年,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便讓皇太子朱常洛的“選侍”李氏來撫育朱由校。
可是,當時卻有兩位姓李的“選侍”,為了區分,便時稱“東李”、“西李”,而照顧朱由校的就是“西李”。
明熹宗朱由校由於其父親泰昌帝明光宗朱常洛得不到其爺爺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寵愛,因此,朱由校自幼也備受冷落,直到萬曆皇帝臨死前才留下遺囑,冊立其為“皇太孫”,奠定了朱由校將來做皇帝。
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雖位尊於“李選侍”之上,但因“李選侍”受寵,使她備受“李選侍”淩辱而致死,臨終前遺言給兒子朱由校:“我與西李有仇,負恨難伸”。這在朱由校心中埋下陰影,以至於處處防範西李。
光宗皇帝朱常洛即位後,朱由校與“李選侍”也一起遷住“乾清宮”。但一月後,光宗皇帝朱常洛就駕崩了,死於“紅丸案”,並立朱由校為帝,是為“明熹宗”。然而,“李選侍”卻還想繼續侍奉名義上的養子熹宗。
當時,“鄭貴妃”、“李選侍”、“魏忠賢”等人來往很是密切。那宦官“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機,把持朝政大權,堅持要讓“李選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宮”內,以方便實時監控年幼的新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但是,朝中大臣“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人為防其幹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噦鸞宮。
然而,“李選侍”卻施展手段成功控製了乾清宮,並在太監“魏忠賢”等支持下,讓“李選侍”和萬曆皇帝的“鄭貴妃”結成了聯盟,企圖通過逼迫明熹宗朱由校冊封“皇太後”。此舉引起朝臣懷疑,認為她要垂簾聽政。
當初,光宗皇帝駕崩後,楊漣、劉一燝等朝臣直奔“乾清宮”,要求“哭祭”光宗皇帝,請見皇長子朱由校,以商談即位之事,但卻受到“李選侍”的阻攔。但在大臣們力爭下,李選侍方準朱由校與大臣們見麵。
楊漣、劉一燝等見到朱由校即叩首呼“萬歲”,並保護朱由校離開“乾清宮”,到“文華殿”去接受群臣的禮拜,並決定於九月六日舉行“登基大典”。這確實讓眾朝臣們感受到了“未來”和“希望”,希望政局盡快穩定。
不過,為了朱由校的安全,諸位大臣暫時還得將他安排在太子的居中住著,並由太監王安負責保護。
“李選侍”和“鄭貴妃”聯合挾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後,又提出凡是大臣們的章奏,都必須先交出來,由她們過目之後,才能再轉交給朱由校,其實就是變相的“垂簾聽政”。但是,朝臣們對此都強烈反對。
由於朝臣們要求“李選侍”必須移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卻遭“李選侍”拒絕。因此,“李選侍”又要求朱由校必須先封自己為“皇太後”,然後才能讓朱由校即位稱帝。不過,此舉不合禮法,亦遭大臣們拒絕。
如此一來,朱由校在“禦乾清宮”登基大典日期就迫近了。九月初五,“李選侍”尚未有移宮之意,並傳聞還要繼續延期移出“乾清宮”。於是,內閣諸大臣們集體站在乾清宮門外表示抗議,逼迫“李選侍”立刻移出。
加上朱由校的“東宮伴讀”太監王安在“乾清宮”內使勁兒驅趕,讓“李選侍”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到了“仁壽宮”內的“噦鸞宮”。九月六日,朱由校禦奉天門即皇帝位,改明年為“天啟元年”。
李選侍“移宮”後沒幾天,“噦鸞宮”失火,經奮力搶救,才將“李選侍”母女救出。於是,反對移宮的官員散發謠言“選侍投繯,其女投井。皇八妹入井誰憐?未亡人雉經莫訴。”指責新皇帝朱由校違背“孝悌”之道。
明熹宗朱由校則在楊漣等人的支持下批駁了這些謠傳,曰:“朕令停選侍封號,以慰聖母在天之靈。厚養選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
至此,“移宮”風波結束,讓“李選侍”爭當“皇太後”並把持朝政的企圖終成化影。不久,群臣又以熹宗名義宣布削去“李選侍”的封號,對“鄭貴妃”申辯也不予理睬。
此乃明朝末年和“挺擊案”、“紅丸案”齊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移宮案”,終究是朱由校在朝臣支持下獲勝。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