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明熹宗朱由校即位的過程異常坎坷,這其中涉及到了方方麵麵的權力爭鬥,讓人應接不暇。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東林黨勢力較大。楊漣、左光鬥、趙南星、高攀龍等人也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由於楊漣等人在幫助朱由校即位時出了大力氣,因此,朱由校對這些東林黨人非常信任,言聽計從。
於是,在東林黨人的輔佐下,朱由校在位初期迅速提拔了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等“東林黨”防邊。
然而,“東林黨”一旦成了氣候,其林子裏的鳥就很快羽翼豐滿,亂折騰,甚至還幹出一些徇私枉法,欺壓良善的事情來。對此,若是有一個強勢的君主或許還能鎮住,但朱由校卻並不是一個英明神武之君。
當初,萬曆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鈞在位時,隻顧自己尋歡作樂,無暇顧及皇太孫的讀書問題,又加上他也不喜歡朱常洛這個兒子,並且明光宗朱常洛還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導致朱由校繼位時,文化程度很低。
由於沒有多少文化,朱由校發布命令、詔書,隻能靠聽讀別人的擬稿來決斷。再加上他又不願意全聽別人擺布,因此往往不懂裝懂,一紙草詔、半張上諭,就得經多次塗改才能成型,往往弄得文理不通。
這樣的“詔書”頒發出去,讓朝野人士看了都啼笑皆非,感覺這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子”太沒有水準了,簡直丟人現眼,還不如趁早從那龍椅上下來,去找點別的活兒來幹合適。這讓明熹宗朱由校信心達受打擊。
但是,按照明朝的舊例,凡是廷臣奏本,都必由皇帝禦筆親批,此乃“明太祖”朱元璋的規定。若是例行文書,則由司禮監代擬批問,也得寫上遵閣票字樣,或奉旨更改。這可大大難倒了“文盲皇帝”朱由校。
於是,朱由校便把上述公務一慨交給了身邊的“太監”魏忠賢,也就是後來的“大內總管”兼“九千歲爺”。
魏忠賢便借機排斥異己,擴充勢力,專權誤國,因為朱由校正忙於在後宮做他的木工活兒,萬事不關心。朱由校最大的愛好是做木工活,而於此有相同愛好的便是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即妥歡帖木兒。
但是,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活兒做得比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的好好得多,甚至稱得上最有名的木匠了。
在做木工活計上,朱由校心靈手巧,似乎有著先天的智慧。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曾有人說,正是因為有了明熹宗朱由校,才開創了明代家具的曆史“新篇章”。
據史書記載,明朝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而且用料也多,樣式也極普通。後來,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新床來,其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非常方便,就連床架上也都雕鏤有各種花紋,極其美觀大方。因此,這立刻引發轟動。
據說,凡是朱由校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台樓榭,他都能親手做出來。凡是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並且還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地幹到三更半夜,也不覺得疲憊。
朱由校還喜歡建造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複欣賞,等高興勁兒過了之後,卻又立即毀掉並重新造,並且還是新樣製作,而從不感到厭倦,真乃“沉醉不知歸路”,悟道了。
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館,雕琢細致,堪稱當時一絕。朱由校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朱由校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明朝太監劉若愚在崇禎年間寫成的《酌中誌》中說:“先帝好馳馬,好看武戲,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削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衝擁圓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湧之大小般旋宛轉,隨高隨下,久而不墜,視為戲笑,皆出人意表。
逆賢客氏喝采讚美之,天縱聰明非人力也。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禦用監、內官監辦用,先帝與親昵
近臣如塗文輔、葛九思、杜永明、王秉恭、胡明佐、齊良臣、李本忠、張應詔、高永壽等,朝夕營造,成而喜,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
且不愛成器,不惜天物,任暴殄改毀,惟快聖意片時之適。當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親昵近者不得窺視,或有緊切本章,體乾等奏文書,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
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這便是魏忠賢篡權攬政之始。
這種情況已經是常態,因為明熹宗朱由校正在專心做著木匠活計的時候,那大太監魏忠賢就剛好掐準時間故意要來奏事。天啟帝幹得正起勁,聽著厭煩,不肯聽下去,推說自都己清楚了,你們看著辦就行。
於是,那“閹黨”魏忠賢便借機多次矯詔擅權,排擠“東林黨人”。從此以後,“東廠特務”橫行不法,奸佞當道,魚肉百姓,民不聊生,導致政治極度黑暗,最終導致楊漣、左光鬥、魏大中等“東林六君子”枉死。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