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私留武器
被何曉軍用槍托擊中的匪徒,此時下半身還站在溝裏,上半身卻趴在了溝上。
讓何曉軍出醜的,是他看見了這個趴著的匪徒,腦袋少了半邊,腦漿、鮮血噴湧到了他倒下的地方遍地都是。紅色的血和一塊塊牙黃色的糊狀物,還在地上緩緩地流淌著。
匪徒的頭骨裂開一個大洞,已經看不見前額了,血肉模糊的大洞邊上,一隻眼珠詭異地凸出了眼眶,好像是舌頭的一截紅肉無力地拖出了好長……
見到了這副從來沒有見過的慘狀後,何曉軍馬上蹲落了地上,難受地幹嘔了起來。
何曉軍就是被匪徒這腦袋崩裂的慘樣給惡心壞的,見到了這可怖的屍體時,他有點不相信,這個恐怖的一幕,竟是自己造成的。
捆好了匪首“鴨公聲”後,劉班長見到了何曉軍突然蹲了下去,還以為他受了傷。
匆匆地掃視了一片整個戰場,見到了雕樓前的匪徒,已經被自己的部下全部控製,劉班長連忙上前關心地問何曉軍,發生了怎麽事?
“我看見了腦漿子,太惡心了,想吐。”何曉軍一邊揉著胃和脖子,一邊回應著劉班長關切的詢問。
說到了想吐時,何曉軍難受地捂住了嘴,幹嘔著再也說不下去了。
“別說了,別說了。第一次見這樣的情形都會這樣,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就好了。別老是想這個,過幾天自然會好了,啊。”劉班長輕輕拍打著何曉軍的後背關切地說著:“想點別的,想點別的。”
“第一次見到了殺人的殘酷場麵,感覺惡心而嘔吐,上戰場的新兵,在第一次見紅時,基本都有這種症狀,我們叫這種症狀做戰後不適症。”
“戰後不適症?”
“是我們這些上過戰場的人,這樣叫的。其實不一定是上戰場,我見過有殺豬的人,在第一次學殺豬時,也像你現在一樣,過後就好。第二次之後,就再也不怕了。”
聽了劉班長的話後,何曉軍不由再望了那頭被打成了爛冬瓜似的匪徒一眼。
何曉軍這一看,就再也忍不住了,終於把強壓在喉嚨的嘔吐物狂噴了出來。
劉班長見到了何曉軍吐了,忙加快了順他後背的頻率,對他說道:“吐過之後就會好,吐過就沒事了。不過,你別再看那可怖的屍體,否則,你還會吐。”
何曉軍卻沒有聽劉班長的忠告,在吐過之後,又目不轉睛地盯上了那恐怖的情形。
再吐,再看;又吐,又看。
直到連肚中的酸水都吐光了,何曉軍才對扶著他一臉不解的劉班長,有氣無力的說道:“我要盡快克服自己的這個弱點,否則,如果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再遇到這樣的場麵就危險了。如果在戰場上發生現在這樣的場形,人在嘔吐的那一刹,可能就會變成了一具同樣惡心的屍體。”
劉班長聽了何曉軍的話後,不禁對他的意誌、謹慎、考慮事情的周詳,更是在心中佩服。
何曉軍恢複正常後,就與劉班長加入了打掃戰場的工作。
何曉軍與劉班長回到了雕樓前的主戰場時,戰局已經完全控製在了何曉軍他們這一邊,眾土匪們在劉班長那些部下的號令下,把武器集中到了一齊,然後,高舉雙手,排好隊站在了一邊,等待發落。
劉班長從埋伏人數最多的竹林那邊,調出了幾人,讓他們上前把那些放下武器的匪徒,一一捆綁了起來後,這場戰事就宣告結束。
是役,來犯土匪四十五人,被當場擊斃二十一人,連匪首“鴨公聲”在內,俘虜二十四個土匪,無一漏網。
此役,不但整個戰役由何曉軍策劃,戰鬥中,他還一人擊斃匪徒六人,並堵截、抓獲匪首“鴨公聲”。所以說,這一役,何曉軍的功勞巨大。
解決了這場戰役之後,何曉軍他們並未滿足,他與劉班長商討了一下後,從抓獲的匪徒,分別提審了兩個看上去老實、怕死的匪徒,問清了匪巢的情況後,馬上作出了襲擊匪巢的確定。
從提審匪徒的口中,知道了匪巢隻有八個上次來襲陳村受傷的匪徒和三個沒有受傷的匪徒防守、防守的武器也隻有兩條槍後。何曉軍與劉班長合計了一番,決定由劉班長帶六人與何曉軍一起去踹匪巢。
本來,劉班長讓何曉軍別去,他說,對付土匪,是軍人的職責,何曉軍保護陳村的任務已經完成,而且他也耗費了不少的氣力、立了大功,所以,讓他歇歇,在村裏等候消息。
何曉軍卻說,自己想去見識見識、鍛煉鍛煉,決意跟劉班長他們行動。
一是出自對何曉軍的喜愛,一是考慮到此行的危險不大,最後,劉班長同意了何曉軍的同行。
大牛這個憨厚的漢子,現今已經成了何曉軍的超級粉絲,今天,他見到了何曉軍這個大獲全勝的作戰計劃和對付匪首的英勇行徑之後,對何曉軍這個偶像更是佩服到了五體投地,所以,聽到了何曉軍要去踹匪徒的老巢,他也強烈要求隨行。
就這樣,交代了副班長與漢哥他們看押好俘虜後,劉班長與何曉軍一行,押了一個俘虜帶路,就向匪巢開進。
匪巢的選址雖然險要,但防守匪巢的匪徒卻沒有一點的警惕性,所以,沒有花費多少工夫,劉班長與何曉軍兩人悄悄摸上去,出手控製了兩個帶槍的崗哨之後,整個匪巢輕易就被踹下了。
從匪巢中,不但解救了十多個被土匪劫來泄欲的婦女,還繳獲了大批的糧食和金銀財寶。
在匪巢中繳獲的勝利品,陳村動用了幾十人和幾輛的大車,都搬了好半天,才全部弄回村裏。
清空了匪巢之後,劉班長等人就放了些炸藥,把整個匪巢毀掉,才收兵回朝。
第二天的早上,劉班長帶著他的部下,押著俘獲的三十二個土匪,帶上繳獲的槍支和金銀財寶,回縣城交差。至於那繳獲的大批糧食,由於運輸困難,先存放在陳村,等候縣政府的批示後再處理。
此役繳獲的戰利品中,劉班長徇了一次私,就是把匪首使用的駁殼槍,以戰後找不到的理由,偷偷地留下了給何曉軍,並把從匪巢中搜出的三百多發駁殼槍子彈,也留下給了他。
原來,何曉軍考慮到了這年頭兵荒馬亂,想有件武器防身,而當時並不多見的短槍,當然就是不張楊的最理想防身武器,所以,他就向劉班長提出了把短槍留下不交公的請求。
反正收拾匪首時隻有何曉軍與劉班長兩人在場,短槍確實又是掉落了在水溝底下,再加上劉班長對何曉軍那特殊的感情,從不徇私的劉班長就為他徇了一次私,讓何曉軍有了來到這一世後的第一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