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突然出現在雕樓的不速之客
何曉軍回到了雕樓後,先把洗好的衣物晾好,才入去吃飯的客廳。
此時,阿梅她們已經把飯桌支好,大牛也已經按何曉軍的吩咐,停下了火,把一個瓦盆當成的燉盅,從鍋裏取出,隻待何曉軍回來就上桌。
見到了何曉軍回來,已經垂涎三尺的大牛,忙催他快點開桌,嚷著說口水都已經流了不知多少。
何曉軍來到了“燉盅”前,先揭開蓋在瓦盆上的大碟子,然後才輕輕地把一層蓋住整個盆口用來存氣的宣紙揭去。
宣紙揭去後,一股濃鬱的香氣,隨即從瓦盆中彌漫出來,充盈了滿個空間,現場的眾人都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了起來。
“好香。”
大牛的話音才落,現場的幾人已經聽到了他那迫不及待的咽口水聲音,也見到了他那摩拳擦掌準備搶食的姿勢。
當何曉軍把湯水搬到了飯桌上,一人舀了一碗,放在眾人麵前時,眾人都讓那碗看上去比清水多出一點黃的湯水那撲麵而來的香氣所吸引,不由自主地閉上眼,又深深吸了一口那香氣。
就在何曉軍準備招呼大家喝湯時,一個突兀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好香,是什麽食物的香味呀?不但讓號稱‘食神’的老夫被吸引住了,竟還讓老夫一時嗅不出香味是什麽食品所發的。”
門外傳來的聲音,讓何曉軍他們愣住了。
自從把雕樓給了何曉軍住之後,陳村的人都不敢上門來打擾他這個教頭,就是有事打他,也都離遠就喚他,不會未得他的許可,就入到雕樓裏麵的客廳門前。
大牛見了這情形,喝問道:“是誰?竟敢擅自進入教頭的居所?”
那個聲音並未回答大牛,而好似還陶醉在那湯水的香氣中,自言自語地說道:“從味道中,隻知道了應該有雞,但單純雞,沒有可能燉出如此香的湯水來,究竟還有什麽東西一起做的呢?”
聽聲音,說話的人應該年紀不小。
聽了這把應該是老人的話後,何曉軍不禁心中暗下吃驚,還沒有見到東西,已經從香氣中辨別到了一種主原料和烹調的方法,看來,這個自稱“食神”的人,還真名不虛傳。
大牛見到了對方沒有回答自己,而且從聽到的話音中,對方也不像村裏的人,準備再出言喝問時,何曉軍卻阻止了他的發問,對那應該是老人的人招呼道:“這位老丈,相請不如偶遇,聽您老人家的口氣,應該對吃的有不淺的研究。這菜是我做的,您就過來嚐一嚐,嚐過之後,再給我一些意見好嗎?”
何曉軍之所以對這個不速之客出言相邀,有兩個原因。
一是何曉軍也像大牛一樣,聽出了這個人的話音陌生,肯定不是村裏人,不過,他比大牛想得更細,這把聲音明顯帶有這一帶的音調,也就是說,這人應該在這裏生活過一段時間,然後再到別的地方生活。
現在,何曉軍迫切要了解的,是這個異世的一切,既然遇上了一個外來的人,他當然就想通過這人,了解外麵的情況。
二是何曉軍從那老人的言談中,聽出了老人對食品有深厚的研究,他既然還沒有確定自己下來準備做些什麽,所以,他當然就不想錯這個能向行家請教的機會。
何曉軍的話音剛落,一個老人就出現在了他們的飯桌旁。
“剛才出言相邀的是這位小哥吧?”老人望了望何曉軍後,質疑地問道:“我真的有幸能嚐這美味?”
何曉軍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那老者。他先吩咐阿梅去拿多一隻碗來,然後自己動手搬來了一張凳子,讓老者坐下,再動手舀了一碗湯水遞上給老者,才對他說道:“老丈您先嚐嚐我的手藝,然後再給我提意見。”
那老者也不客氣,端起碗就啜了一小口湯水,然後在口腔中停頓了片刻,好像要讓湯水在口腔醞釀一番,然後再慢慢地咽下去。
咽下了這口湯水之後,老者閉目不言,擺出了一副盡力品嚐餘味的樣子。
過了片刻這後,那個一副高深莫測樣子的老者終於出聲了:“好,好湯,好湯水。”
大牛一直就對這位分了他美味的不速之客不爽,見到了老頭這沒有新意的話,就更沒有好氣地回應了一句:“還用你說,隻要是阿軍做的菜,就是好菜,比陶然居的菜都好多了。”
聽了大牛的話,那老者愕然,反問道:“陶然居?是什麽地方?”
聽了老者的話,大牛更是出言相譏了:“連陶然居都不知道,還說什麽‘食神’?我看你是個混白食的人吧。”
“大牛。”何曉軍連忙製止了大牛,替老者回答道:“看樣子,老丈應該不是在當地生活的人,不知道陶然居也不是什麽奇事。”
“還是這位小哥明察秋毫,我已經五十年沒有回家鄉了。”接著,這位老者發表了他對剛喝的那碗湯水的評價:“小哥你的這個湯水,湯清、味濃、質滑、口爽,足以堪稱一流,我就是在香港最好的酒樓,也沒有嚐過這樣好的湯水。”
聽了老者的話後,何曉軍知道了老者起碼曾經去過或生活在香港。
“對了,這位小哥,你這個湯是用什麽原料燉的,可有名堂?”
“老丈您既然自稱食神,對食品當然就研究不淺了,不如這樣,您再喝一碗,看能不能喝出這湯的主料?”
老者一口拒絕了,老實地對何曉軍說:凡是他吃過的東西,他肯定記得其味,從剛才的嚐試中他已經清楚,這湯水裏的東西,肯定他沒有吃過,就是再喝一碗,他也不會喝出結果。
既然對方已經誠實交了底,何曉軍也不好意思再瞞,他把瓦盆裏的湯渣給舀了出來在一個碟裏,讓老者過目。
見到了盤中那用水草紮著的蛇後,老者才恍然大悟地說:“哦,原來還有一味主料是蛇。對啦,小哥你還沒有告訴我,這湯水叫什麽名堂呢?”
“廣東人稱蛇為龍,雞為鳳,貓為虎。蛇與雞與貓一齊燉,就叫龍虎鳳;蛇與貓一齊燉,就叫龍虎鬥;而我這蛇與雞一齊燉,就叫龍鳳呈祥。”
“龍鳳呈祥?既好喝,又好意頭,真是好湯。”
老者入來的時間不長,但卻已經不知是第幾次稱讚這湯水了。
接著,老者在何曉軍的邀請之下,再吃了他炒的兩道青菜,並連他那個作為沾食佐料的醬油也品嚐了。
之後,老者斷言,何曉軍的廚藝,已經到了烹飪大師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