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了解當代的飲食行業

何曉軍的這一手廚藝,是在他前世的工作後練成的。

也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何曉軍的腦中就形成了一個這樣的理念:同樣的菜,經過了不同的炮製,就得出不同的效果,既然人每天都要吃,為什麽就不能把同樣的菜做到最好吃?

何曉軍就是抱著這個理念,把做菜當成大事來認真做,也喜歡上了做菜這項工作。為了這個喜歡,他在前世時,隻要有空,不但包攬了家中的廚事,還抽空讀了期中級的廚師班和看了不少烹飪書、烹飪節目。

有理論基礎,有實踐,也工多手熟,再加上沉浸過前世那個美食遍地的世界,回到了半個多世紀前的當代,何曉軍的廚藝哪還不技驚四座?

不過,何曉軍苦於對當代飲食的行情不了解,不知當代人的口味和飲食的喜好,所以,他並沒有忘形於老者的稱讚中,而是連聲向這位號稱“食神”的老者,追問這幾個菜的優缺點。

老者沉吟了一番後,說:“我這人一生的最愛,就是吃,所以,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找這個地方最好的東西來吃。我這次回鄉,為了口福,特意在香港逗留了一段時間,把這個號稱世界美食中心的地方所有有名氣的酒店、食店基本吃遍。如果單以味道而言,我認為小哥做的這幾個菜,比我在香港吃過的都要好。”

接著,這位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一一分析起了何曉軍今天做的這幾道菜來。

“這道生炒菜心,製作雖然簡單,但卻勝在原料夠鮮,火候掌握得剛剛好,成色嫩綠而口感脆爽,絕對是精品;這道炒絲瓜,也是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菜式,卻勝在調料足和鍋氣夠,也是少見的珍品。”

“至於湯水嘛,它的好我就不多說了,你這個用蛇做主料的主意,已經是一絕。對啦,你的蛇為什麽要盤著紮起來燉?”老者不解地問道。

何曉軍解釋:“蛇的刺多,而且經火之後會身子變硬、變直,把它盤著紮起來燉,就不怕它的刺在久燉之後散落,也不讓它變得像一根棍子一樣難看或頂了蓋子。”

“哦,原來如此。對啦,這個湯水雖然已經是絕品,如果能再添加些藥材的話,我相信會更絕。”

老者果然是行家,看出了這點破綻。

唉,何曉軍也清楚,燉這類禽、畜類的東西,加入點藥材辟腥,當然就口感更佳,但在這個偏僻的地方,讓他到哪去弄藥材呀?

整個的陳村,說到藥材,就隻有郎中阿普那裏有些貯存,但他的那點藥材,可是治病用的,何曉軍又哪敢借用?

聽了之中的原委之後,沉醉於美味中的老人,才醒覺到了自己此時置身於一個落後的地方。

確定了老人是這方麵的行家後,何曉軍當然就不放過向他了解這個社會的機會,趁機與他聊起了美食來。

不速之客的老人,他的自我介紹顯然沒有說錯,他的確是一個好吃之人,許多地方的美食,他都能說出一二,而且,對當代的飲食,也有一套自己的獨到見解。

何曉軍在與老者關於美食的交談中,旁敲側擊地了解了一通當代菜式的用料、做法,然後結合自己在陶然居與村裏吃過的宴會,對當代的菜式在心中做了個評估。

通過了一番的評估之後,何曉軍對當代的菜式,有了個基本的概念。

由於當代的調味品缺乏,所以,當代的菜,多以湯水來調味。於是,當時的茶樓、酒館,哪怕是小食店,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熬湯。檔次越高的酒樓,湯水的名堂就越多,不但分高湯、頭湯、二湯等等級別,還分了幹貨湯底、骨肉湯底和家禽類湯底等多種的湯底。

就是因為這個調味品缺乏,限製了當代烹飪的手法與速度,也減弱了菜式的口感與味道。

而且,在當代中,由於人的認知有限,加上世道不穩,飲食這個行業的發展停滯不前,整個的飲食界中,可用的食材並不多。許多在何曉軍前世搶手的食品,在當代竟被淪為垃圾。

再有的是當代的爐子,由於沒有旺火的設置,在烹飪的火頭控製上,遠不及何曉軍的前世,限製了當代菜式的口感與做菜的速度。

既然已經找到了缺陷的所在,何曉軍相信隻要能突破以上的環節,這人在當代飲食這一行,就一定能得到一席立足之地,並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就。

沿這個思路,何曉軍決定在下來的日子,把腦裏前世所見所聞的這方麵貯存調出了,看能否思索出一個突破當代飲食局限的方法。一旦成功,就選擇入這一行。他相信憑自己那後社會的見識與自己對這一行的知識儲存,攻克這個難題的機會很大。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何曉軍對日後的生活,多了個打算,就是想方設法開一家小食店之類的飲食鋪子,從事飲食這一行,在自己光臨的這個異世世界,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畢竟,因為當代的這方麵落後,入行的門檻低多了,入門也容易多了,給有一定這方麵技能的何曉軍,帶來了一個入行的契機。

這一頓,就在何曉軍與老者的交談中,在大牛的埋頭大吃中,在幾女對何曉軍的默默關注中結束。

酒足飯飽的大牛滿足地離去之後,幾女也收拾起飯桌來,何曉軍與號稱“食王”的老者,因為誌趣相投,對美食這個話題談興正濃。兩人索性搬了張凳子,坐到了雕樓外,邊享受夏夜的涼風,邊繼續交流下去。

何曉軍見到了那“食王”老者,不但對美食有興趣,也好杯中之物,就索性搬了張小桌子出去,讓阿梅去炒一碟花生米上來,兩人邊吃邊喝邊談。

何曉軍既然抱著了解行情的目的,他當然就以問和聽為主,偶爾也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輪的交談之下,雖然何曉軍對老者那“食神”的稱號還不敢苟同,不過,卻也對他在這方麵的見多識廣深感佩服。

而老者呢?不知是因為極少有人與他這般交流的原因,還是也讓何曉軍這方麵不弱的見識吸引之故,與他談得甚是投契,也對他甚是佩服。

就這樣,一老一少不知不覺間一氣就談到了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