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請人吃也難
實地考察完了之後,何曉軍當即在市場買了一套錘、斧等做木工的工具,然後趕回軍營。
當晚,何曉軍與大牛一夜沒睡,兩人就著夏夜那明亮的月光,做起了開攤檔的設置來。
何曉軍準備支的攤檔,需要一間用來放東西和供兩人睡覺的小屋,一個用來做食品的支架,加上幾套簡易的、供客人坐下吃東西的凳子、桌子。
為了節省開支,也考慮到做的是低檔的生意,用具就不用那麽講究,何曉軍與大牛索性自己動手,用大牛白天伐下的竹子,做起了小屋、支架、凳子、桌子這些準備開業的設施來。
何曉軍與大牛都是力大且有精力之人,他們都能不用什麽休息就連續作戰,再加上對何曉軍有不一樣感情的劉班長,有空也過來幫幫忙,隻用了一天一夜的工夫,他們已經把那簡陋支架、凳子、桌子做好。
雖然,何曉軍他們做的東西簡陋,但卻不失新意和極其實用。因為,這些的東西,都是何曉軍花了半天的工夫,參照他前世時一些家具的式樣和自己生意的用途設計而成的。
把小的用具做好之後,再把小屋需要的用料開好,然後就從軍營中借了一輛駐軍平時用來運輸的大車,把這些的東西,分幾次運到了何曉軍看中的那個地方。
為什麽不把小屋也在軍營裏做了?嘿嘿,雖說是小屋,夠兩條大漢住並要放置不少的家夥,這屋不造個八、九平方米又哪行?一座有八、九平方的東西,好運輸嗎?當然就要現場製作。
又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何曉軍與大牛在何曉軍看中的那個地方,搭建好了一間近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
這樣,何曉軍他們的生意攤檔,已告完成。
在何曉軍來到了縣城的第三天早上,在碼頭這一帶擺攤的人,見到了好像憑空出現一樣,那個他們都認為不吉利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別致的、叫“好味道”的攤檔。
那個叫“好味道”的攤檔,說它別致,因為它是全竹子用料製作而成的。竹製的小屋、竹製的桌子,還有竹製的凳子。
那攤檔的主體小屋,就製得更是別致,不但屋身用竹片製作,就是那個小屋的房頂,也是用劈開呈半圓的竹筒,反向參錯地交疊當瓦塊。“竹瓦塊”的簷口之下,掛著一個也是竹片拚成的招牌,招牌上寫著“好味道”這既簡單又好記,而且還能朗朗上口攤檔名字。
攤檔的招牌上,聊了攤檔的名字外,還畫了幾幅生動的、讓人一看就明的簡體畫,畫著有麵條、粥和一些不知什麽肉,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做飲食的攤子。
見到了新生事物,國人的習慣當然就是看熱鬧,那年代的人也不例外,不少好奇之人,馬上就走了過去看個究竟。
過來看究竟的人,見到攤檔的情景,馬上被嚇了一跳。因為,攤檔裏坐滿了當兵的。
原來,為了謝謝楊排長他們他們收留了自己兩天,也為了聚個人氣,開張的第一天早上,何曉軍就招待了楊排長他們所有駐軍,讓他們成了新開攤檔中的第一批顧客。
招待楊排長他們的是早餐,是何曉軍熬了一夜的粥和即時製作的豬雜麵。
本來,楊排長他們有自己的夥食,但為了給何曉軍這位小兄弟撐場子,讓城裏的人知道這攤檔的檔主,與城裏的駐軍關係非同一般,楊排長他們接納了何曉軍這帶有感謝他們收留的提議。
這樣,就有了好奇的人看到的滿攤檔士兵的一幕。
何曉軍這個飲食攤檔的經營方式,用上了他前世時那現場製作的方式。
具體的方法是:在每天的前一天的晚上,何曉軍就先把粥底與湯底做好,然後用煤爐把這兩大煲的粥底與湯底保溫。當有生意的時候,如果顧客是吃粥的,何曉軍就舀出粥底放入另外一個小煲裏,加入豬雜滾熟,然後上桌;如果顧客是吃麵或吃菜的,他就用湯底浸熟上桌。
而遇上了要現場喝兩杯的主,何曉軍則準備現場熱炒小菜。
飲食店開張的第一天,生意並不怎麽樣,看的人多,吃的人少。
雖然,何曉軍這個現場製作夠新奇,也能讓顧客吃上熱呼呼的東西,而且價錢也不貴,但不是傳統的東西,總是沒有那麽容易讓人接受。
有的人就懷疑何曉軍他們那才滾了兩滾的粥,夠不夠火候?有人就懷疑那用“豬下水”做出來的東西,好不好吃?更有人懷疑像何曉軍那般年輕的人,會不會做吃的?
飲食店開檔之後,除了駐軍吃了那幾十碗的粥和麵,直到了那天的中午,竟是沒有再賣出過一點東西,旁邊那看情形不對勁的大牛,在問了何曉軍這個生意究竟行不行N遍之後,他也懶得再問,坐在了一角趁機補睡這兩天沒有怎麽睡過的覺。
這樣的情形,一直延續到了傍晚,才有幾個碼頭的苦力收了工,過來問那些送酒的小菜的價錢。
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豬下水”等的東西,又哪能保存過夜?所以,何曉軍就索性做個順水人情,對那幾個苦力說:今天攤檔新張,你們又是第一個光顧下酒菜生意的顧客,今天免費請你們吃。
何曉軍的免費招徠,反而讓幾名苦力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將信將疑。這世間,真有免費的晚餐?幾名苦力估計這飲食店的年輕老板,一定是在作弄他們,所以,一時猶豫不決,不知在不在這裏吃好。
不過,猶豫了一會之後,可能是仗著自方的人多,身上也沒有什麽能給人騙,就抱著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坐了下來,看何曉軍這位老板有什麽花招。
何曉軍邊給幾位苦力上了茶,邊叫醒了還在打瞌睡的大牛,讓他去敲石螺的螺尾。
不一會,讓何曉軍開了封口的爐子紅了,接著,爆料頭的香氣,隨風飄散到了整條的街中。再過一分鍾左右,,一碟爆炒豬雜,放到了幾位苦力的麵前。
認真地端詳了一遍麵前這碟香氣四溢的下酒菜,沒有發現什麽古怪之後,幾位苦力呆了,不敢相信天上真的掉下餡餅來,質疑地問何曉軍:“老板,你這菜真的送給我們吃?”
“是啊,還有一碟炒螺,很快就上來。”何曉軍說完,轉身又忙去了。
幾名苦力對了個狐疑的眼神之後,又懷疑這食品是否有問題,變了質,否則,哪有這麽好的事?
遲疑了一下後,一位苦力終於挾了一塊豬雜,驗證麵前的食品是否如他們的所想。
嗅了嗅那塊食品,沒有異味,這位苦力才小心地咬了一小口,品嚐起來。
這一品嚐,那苦力就驚呆了,食品不但沒有變質,還好味著呢。
眾苦力聽了那品嚐的苦力的話後,就更是懷疑,懷疑這位老板怎麽這麽好心,免費請他們吃這麽好的東西?
雖然,剛才那位老板已經說過,他們是第一位顧客,所以,請他們吃,但他們可從來沒有吃說過有這樣的好事呀。
見到了對方沒有在食品上做手腳,幾位苦力一時竟不敢動那一碟菜,生怕著了對方的圈套。
過了一會,何曉軍送來了一碟炒螺後,見到那幾人呆坐在那裏,他剛才上的那碟菜竟一動也沒有動過,不禁緊張了,連忙問道:“幾位大哥,怎麽了,難道這菜做得不行?”
“不是,不是菜不行,是我們不明白老板為什麽送菜給我們吃。”
“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今天新張,而且你們也是第一個客,我就請你們嚐嚐我的手藝。”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有那樣的規矩呀。”
唉,那時的人還真是一根筯,規矩不是由人定出來的嗎?自己是老板,當然就有權定規矩了,但誰知請人吃東西,都還要解釋一大通。
“各位大哥,以後我在這裏做生意,與你們就是鄰居,請你們吃的東西,就當我與你們交個朋友,以後請你們多多關照,這行了吧?”
見到了幾位苦力還是一臉狐疑,何曉軍鬱悶了,怎麽請人吃個東西都這般難?他差點就想把那兩碟免費的菜端回去,免得吃力不討好。
後來,見到了幾名苦力自己帶來的一瓶酒後,何曉軍靈機一動,對幾句苦力說:“幾位的大哥,不如這樣,我請你們吃菜,你們就請我喝酒,我們交個朋友如何?”
幹苦力這一行的人,都是爽脆的人,他們之所以不敢吃何曉軍的菜,隻因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先例,怕被人玩了。現在,既然對方提出了他們出酒,他們倒認為公平,馬上就同意了。
就在何曉軍招呼大牛,準備坐下與幾位苦力喝一杯時,他的第一單真正的生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