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龍頭 東北(2)張作霖雖是一位出身草莽的梟雄人物,但他很有目光和頭腦。自然環境異常優厚的東北在他十多年的苦心經營之下,發展十分迅速。張作霖時期的東北在經濟上就已經能比肩華東江南的,並且東北的工業化水平也已經超過長江流域。當時的東北已經形成以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係和以糧食加工、紡織、食品加工為中心的輕工業體係。而關內地區,即便到了1949年,工業還僅限於幾個大城市。20年代,北京上海等關內大城市拍發到歐美的電報都需要經沈陽轉發;30年代,哈爾濱是亞洲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國際大都市,影響力超過上海。當時在哈爾濱,共有34家外資銀行在這裏開設分支機構,與巴黎、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有直接的業務往來。哈爾濱在遠東的金融地位比上海還重要,在哈爾濱的外國商業機構達到1809個,使得哈爾濱號稱“小莫斯科”、“小巴黎”;1926年,中國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在哈爾濱成立並開播(香港的第一個廣播電台在1928年6月底才成立的);1928年5月份,哈爾濱火車站已經能出售直達歐洲各城市的客票。1928年底時,哈爾濱的出超實際利益使得哈爾濱穩坐全國六大海關的頭號交椅,是中國最大的海關進出口城市,同時哈爾濱還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中國最大的酒精和啤酒生產基地。哈爾濱還擁有中國最早的出租車和交響樂團,哈爾濱的中東鐵路技術學校就是今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北洋時期,中國的金融中心是哈爾濱、北京、天津,國民政府時期,由於東北淪陷了,中國的金融中心才轉移到上海。哈爾濱當時的基礎設施、教育水平、醫療水平、民眾生活水平,都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普通百姓能夠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各種福利。在張作霖的統治下,東北的民族資產主義工商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短短六年時間裏,張作霖還清了東北的兩千餘萬債務,還結餘了兩千餘萬資金,甚至連孫中山都感歎:“我們在南方搞三民主義這麽多年,民生事業成就還不如東北的張氏父子。”張作霖畢竟是軍閥,當時也是北洋軍閥混戰時期,因此張作霖在東北大力發展工商業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還是為戰爭服務的,東北的軍工業是當時東北工業的核心。我們可以從當時東北軍工業的發達程度來對當時東北的工業水平進行管中窺豹。張學良接手東北的時候,張作霖遺留給他的東北軍工業擁有亞洲第一的規模和軍械生產能力,每天的軍火產量可以武裝一個營。當時的東北共有兩座大型兵工廠,一座是奉天兵工廠,一座是奉天迫擊炮廠。在張作霖的高度重視下,這兩座兵工廠無論是規模還是生產力,都位居亞洲前列。奉天兵工廠占地4000多畝,擁有機器8000多部、職員1000餘人、工人1.8萬餘人,位列中國三大兵工廠之首(第二名是蔣介石的漢陽兵工廠,第三名是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同時更是全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兵工廠,連日本國內都沒有這麽強大的兵工廠。奉天兵工廠能年產大口徑火炮150多門、炮彈20萬枚、步槍6萬支、子彈1.8億發、輕重機槍1000多挺,還能製造口徑100毫米以上的火炮,甚至能製造口徑達240毫米的重型榴彈炮。不僅如此,奉天兵工廠還能自己研製槍炮,當時的奉軍和東北軍普遍使用“遼十三年式步槍”就是奉天兵工廠自己研製的。奉天兵工廠還是當時中國國內唯一能生產加農炮的兵工廠,也是全中國最早實現機槍和榴彈炮量產的兵工廠。張作霖和張學良手裏的軍工業,是蔣介石的中央軍都比不上的。除此之外,由於張作霖敏銳的戰爭眼光,東北軍是第一個裝備坦克的中國軍隊,東北軍的坦克數量、飛機數量、大炮數量、軍艦噸位都是全國各方軍隊裏最多的。東北易幟的時候,東北軍擁有坦克裝甲車二百多輛、飛機近三百架,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裝甲部隊和航空兵部隊。蔣介石在打內戰和“剿共”的時候,都不得不要跟張學良借飛機。另外,由於奉係和東北軍是北洋政府最後的繼承者,因此北洋政府的海軍也都落入張作霖和張學良手裏,使得東北軍擁有獨立的海軍。東北海軍最鼎盛的時候,東北海軍擁有大小艦艇21艘,總噸位3.22萬噸,海軍官兵3300多人,東北海軍艦艇噸位占全中國海軍的76.7%,東北海軍人數占全中國海軍的61%,東北海軍的主力艦“海圻”號巡洋艦排水量達4300噸,是中國當時最大的軍艦。東北的軍校“東北陸軍講武堂”與雲南講武堂、保定軍校、黃埔軍校並稱為“中國四大軍官學校”。東北易幟後,東北軍總計擁有40萬軍隊,不但海空軍規模都位居全中國第一,同時陸軍在武器裝備上也非常精良,甚至不輸給關東軍。提起中國自製的汽車,國人最先想到的是長春一汽、上海大眾,其實中國的第一台載重汽車是在沈陽誕生的。1931年6月,中國的第一輛獨立自製的汽車“民生牌”在沈陽誕生。這也說明了東北的工業製造水平是何等的發達。東北在張作霖和張學良時期雖然不能自製飛機,但在1929年已經能獨立生產飛機的機身、尾翼、螺旋槳、發動機支架、部分航空儀表、照相器材等三四十種飛機設備。日本人後來在東北飛機廠的基礎上擴建成立了偽滿洲國的飛機廠,又分成公主嶺和哈爾濱兩大分廠。在1949年後,這座工廠便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沈飛。另外,張作霖還非常重視教育,東北大學就是他讓東北的著名學者王永江於1923年建立的,東北大學占地900多畝,是校園麵積最大、師生最多的全國高等學府,並且東北地區的所有學校教職工的工資都用銀圓發放,從無拖欠。清華大學一年的教育經費是120萬,南開大學一年的教育經費是40萬,而東北大學一年的教育經費達160萬,等於是清華和南開的總和。張作霖曾說“我寧可少養五萬軍隊,也要把我們東北的教育搞起來”,他還曾跟美國人孟祿說過,“教育是頭等大事,國家想要強盛起來,不重視教育怎麽行呢?”。每年孔子的誕生日,張作霖都身穿傳統的馬褂,到東北大學等東北的高等學府裏,給裏麵的教授老師們鞠躬行禮,說“我們這些人都是大老粗,什麽都不懂,但教育下一代是馬虎不得的大事,全虧你們這些老師,所以來向你們致謝”。連日本人也承認,張作霖創辦的東北大學無論是師資條件還是實驗設備、教育水平,都超過日本人在東北創辦的學府。當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授月薪是300元,南開大學的教授月薪是240元,東北大學則是360元,章士釗等國學大師甚至每個月高達800元,並且東北校方還額外為這些教授蓋新村、建別墅,安排寬敞舒適的住宅。張作霖規定給東北學校的學生們提供免費的三餐,比如遼寧省第一師範學校,學生的早餐吃大米粥和鹹菜,午餐吃大米飯、兩葷兩素一湯,晚餐吃大米飯、四素一湯,星期六改善夥食,學校提供壇肉、木須肉、燒黃花魚、燴海參等佳肴,夥食非常豐盛。張作霖還在1925年成立了奉海鐵路有限公司,進行官民合作,來大力發展東北的鐵路和交通事業,並且成績斐然。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東北軍剛剛經過“中原大戰”,不但擁有原本的遼寧、吉林、熱河、黑龍江四省,還吞並了晉綏軍和西北軍的地盤,又獲得了河北省、山西省、陝西省、綏遠省、察哈爾省、北京市、天津市,共有九個省兩個市的地盤,雄踞中國北方半壁江山。當時關外的東北軍約15萬,關內地區的東北軍約25萬。關東軍呢?當時在東北的關東軍包括正規軍、守備部隊、退伍軍人、警察在內,共2.34萬人,能迅速支援關東軍的隻有日本駐紮在朝鮮的兩個師團、3萬餘人。在武器裝備上,東北軍絲毫不輸給關東軍。但這場事變的最後結局,卻是東北軍一槍不放、拋棄故鄉,日本人則是兵不血刃地獲得了富饒肥沃的東北。日本人在東北得到空前豐厚的戰果。光是在沈陽附近的東北軍兵營裏,日本人就得到了以下的戰利品:黃金19.8噸、銀圓2000多萬、步槍35萬支、手槍6萬多支、輕機槍1萬多挺、重機槍4000多挺、各型火炮和迫擊炮400多門、坦克89輛、子彈1500多萬發、炮彈2萬多發、手榴彈85萬枚、軍裝80萬套,還有可以供30萬人吃三年的糧食。對於國土麵積狹小、資源極度貧乏的日本來說,得到了豐饒肥沃的東北,無益於是得到了日本人最望眼欲穿的東西。占領了東北的日本人,就像進入阿裏巴巴山洞裏的強盜一樣欣喜若狂。東北的麵積是日本本土的三倍,至於東北物產之豐饒,更是日本本土所望塵莫及的。九一八事變,宣告持續二十年的“張作霖-張學良”時期結束了,東北隨後迎來了十四年被奴役的殖民時期。在張作霖和張學良時代,東北被建設得蒸蒸日上、欣欣向榮,而在日本人統治的十四年,東北的建設和發展卻更上一層樓,呈現出如火如荼、一日千裏的勢頭。這是因為日本打算把東北建設成本國的縱深國土、工業基地、原料產地。可以說,日本人是非常“珍惜”東北的,並對東北的建設下足了力氣,使得隨後在東北建立的偽滿洲國成為全亞洲乃至全世界名列前茅的“發達國家”,東北的工業體係也是全中國、全亞洲最完整的。日本人重視東北的程度甚至超過日本本土。二戰後期,日本帝國滅亡在即的時候,甚至有日本高層請求日本天皇遷都到偽滿洲國境內,完全放棄掉日本列島,把日本民族轉移到中國東北繼續延續下去。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對日本在東北的那十四年間的“建設成果”感到感激,因為日本人本來就是動機不良,他們不是為中國而建設東北的,而是為日本建設東北的,日本人建設東北是為了長久性地掠奪東北、服務日本。日本人之所以在東北取得了一係列的巨大建設成果,一來是因為日本人把東北當成日本國土進行投資和下力氣,二來是因為東北的發展條件本來就是非常優越的。麵積狹小、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的日本與地域廣大、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的東北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別、雲泥之差。日本人得到東北,使得日本的經濟總值、農業產量、工業規模都翻了一倍多,軍事實力也得以暴增數倍,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進一步侵華的實力。日本人統治東北的十四年間,累計對東北投資20多億美元的資金。但是日本人在東北取得的建設成果絕不能成為日本人“仁慈”的證據,隻能說明一件事:東北在正確的治理下,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富庶發達的地區。而在接下來了解偽滿洲國時期東北的輝煌成就時,我們千萬別忘了731部隊、516部隊、平頂山慘案、土龍山暴動、老黑溝慘案、阜新萬人坑、北票萬人坑、樺川縣西寶屯大慘案等日本人在東北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