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哈哈一笑,道:“對。寫不寫操縱於你,做不做操縱於我。”話是這麽說,但要真的放開心胸去接受,卻還是覺得很難很難。
玉紫插嘴道:“我怎麽眼瞎了?不能這麽寫!”滿臉不快。
蕭峰看她那眼神,似乎又在打什麽壞主意,搖了搖頭道:“誤會了。那阿紫可不是你玉紫,是阿朱的妹妹阮紫。”
秦朝隻點了點頭。
玉紫拉長了嘴道:“沒誤會也不能這麽寫,誤會了更不用說。”
秦朝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本來想寫個女劍聖阿紫,你不讓寫就算了,也讓我輕鬆輕鬆。”
玉紫頓時換上了如花笑臉,不敢隨便說話了。
隻見她眼珠一轉一轉,不知又在打什麽主意。
蕭峰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說出口,轉身離開了。
“至少要比那紀嫣然強,一槍挑飛秦龍的百戰刀。”玉紫突然幻想道。
另一邊,蕭峰越行越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原本很渴望和秦朝見麵,有一肚子話想說,結果一見麵就隻剩下這麽幾句。
突然,很想去見見阿朱。真不知那丫頭到底是什麽命——就這樣也還是挨了自己一掌,一條命霎時丟掉一大半。
想到自己在書裏書外都隻會給小阿朱帶來災難,最想去最終還是沒去成。
每次一想到書中阿朱的結局,就恨不得給秦朝那滿嘴跑馬的家夥來上一拳狠的,至少也要打落他兩顆門牙才舒心。看他又不是不懂寫喜劇,寫大團圓,對阿朱偏要寫得那麽揪心!
不過剛剛確實是自己不對,有些避重就輕。明知故問。
《天龍八部》一開始,他便點明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了小說中俠客的最高標準。實際上也是大多數俠義中人所默認的一個標準。武林中不管黑白兩道。殺人放火是尋常事,打家劫舍是謀生手段。但如果勾結外族賣國,那麽一定會遭到一致唾棄。
過去嚴格貫徹這個原則的說書人也有不少,那些人吹捧的主角,不論男女。大部分一出來就一定是以反前朝為己任,為革命事業一切個人情感都可暫時不管,偏偏用的方法還隻有一種,就是拉攏少數民族造反。這樣子反呀反,注定永遠反不成功的鬥爭太多。
即使說這本《天龍八部》,其中真正能貫徹這一原則的人也少之又少,更多著眼於江湖。而在主角身上體現這一句話的人。也正是在雁門關外對遼主說出這一句話的自己。到了這兒,好似自己也像那秦龍一般,穿越了。思考問題的角度也該轉轉,學學他。
學什麽?
學自己麵對與他一樣的情況時。要怎麽做才算對,要怎麽做才最好。
遼主問:“大宋這雁門關守得住嗎?”
玄慈引用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答複他。不管守得住,守不住,不管是成功,是失敗,全歸於這八個字。
那八個字雖然配得上大俠,但又不同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最怕遇到的現實問題是:一個人沒法選擇出生的民族和國家,更未必能決定所站的立場,發生衝突時要如何抉擇?
書裏,書外,蕭峰都試著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被單純的描寫成武學奇才,尋常的一招一式在他手裏施展出來就是有絕大威力,一套太祖長拳打得少林寺高手節節敗退,出手正大光明,掌力雄厚絕倫,端的是一代高手風範。他為人忠厚,四長老叛他要殺他,他甘願以自己鮮血替他洗罪。他能謀善斷,一場叛亂被轉眼間平定。他身為天下第一大幫幫主,絕不擺高手架子,可以和段譽結拜,和幫中弟子也打成一片。
丐幫在他治理下日益興旺。
這樣一個看上去毫無缺點的人,因為發現他是契丹胡虜,立刻不容於天下。
加上巧合安排,他成了殺父母,殺恩師,天下人共棄殺之而後快的大奸大惡之徒,一夜之間他不容於中原武林,遠奔塞外,一過雁門關,此生永不還。即使他是契丹人,他一樣是個英雄,聚賢莊千萬人吾往矣,“我殺你不是忘恩,你殺我不算負義”,打得群雄束手;少林寺外燕雲十八騎奔騰如千軍萬馬,隔空數掌震退星宿老怪,一把抓起慕容複擲飛,“北喬峰,南慕容”的確恥於齊名,沒有人敢不承認他的男兒氣概,提得起放得下。
但是他越是英雄,他的不幸就越多。
不像段譽得失由命,不像虛竹不求自得,蕭峰最主動追求卻最苦,最愛的阿朱死在他掌下,追尋的大惡人是他父親,他沒有一件仇能報,沒有一個人可恨,也沒有一個人能愛,他自信半生多行仁義,然而他最後發現那些朋友還不及剛認識的兩個結義兄弟。他道:“我一向隻道契丹人凶惡殘暴,虐害漢人,但今日親眼見到大宋官兵殘殺契丹的老弱婦孺,我……我……阿朱,我是契丹人,從今而後,不再以契丹人為恥,也不以大宋為榮。”他是契丹人,但是他生長在漢人間,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是想做一個漢人。
所以契丹南下入侵他阻止,在他內心裏已經依然認為自己是漢人,但漢人不容他,契丹人也不容他,他最後想的是去兩邊都不是的女真族度過餘生,但是最後他阻止了遼國入侵,為大宋立下大功,成為遼國的罪人,他父親的仇恨有一個無名老僧來化解,他卻沒有,所以他終於自盡於雁門關前。中原群豪大哭,承認“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隻是那些話他再也聽不到。雁門關前絕壁屹立,幾百年前,這裏沒有遼國,沒有大宋;幾百年後,這裏也沒有遼國,也沒有大宋。
說一千,道一萬,書中最後還是沒能給出問題的答案。隻不過因為多了這些,蕭峰發現自己看問題的角度變了,好像變身成一個穿越者。現實該怎麽做?
《尋秦記》中給出了不少指引,卻也沒有具體的答案,想學都無從下手。
最可惡是這些都不是一次性說出,而是一章一節一段地露出水麵。內心深處很矛盾,既忍不住怪‘天機子’秦朝預測的內容太多太快太假,又怪他預測的內容太少太慢太真!
好在誰都知道:‘天機子’不是一般人能當得了。
沒誰跟他搶。
別說西南第一說書人他當之無愧,天下第一說書人,他也能當之無愧。隻是這《天龍八部》不像那《尋秦記》,能四方公開,上至帝王將相,中至貧民百姓,下至賣笑女。
說句老實話,自己還是更喜歡這《天龍八部》。喜歡就喜歡,喜歡不再需要其它的原因才可以喜歡。不喜歡倒是很容易找理由——《尋秦記》太假!現代人都跑到戰國時代去了。
其實最主要還是:《尋秦記》主角秦龍的女人太多了!
不像自己隻一個阿朱。
最多再加上小半個阿紫。
不管是書中的阿朱,還是書外的阿朱,都叫自己沒法去拒絕,又不得不拒絕,這就是命嗎?
這命可不由他‘天機子’說得算!
就算由他說得算,自己也要嚐試著去逆天改命,與天爭一爭。
‘降龍二十八掌’最威猛時能發不能收,確實是個不小的問題,需要盡快想辦法解決。
心想:“秦朝說得對,我這掌力倘若能發不能收,不能輕重剛柔隨心所欲,怎稱得上是掌法天下無雙的‘降龍二十八掌’?‘亢龍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隻求剛猛狠辣,亢奮淩厲,隻要有幾百斤蠻力,誰都會使了。怎能叫秦朝盯上?‘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必須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等下傳奚長老時,一定要把這點說清了。哪一天他領會到了這‘悔’的味道,這一招才算是學會了三成。好比陳年美酒,上口不辣,後勁卻是醇厚無比,那便在於這個‘悔’字。可惜!我自己都還沒掌握住十成十,實在是丟臉。雖然威力能更大,卻像是那些醉鬼喝多了,不可取。”
又想:“其實這招對吳長老的幫助才真叫大,可他也最難學會,更難學得好。”搖了搖頭,麵露苦笑。
‘降龍二十八掌’的關鍵,有一半在於這一招‘亢龍有悔’。而這一招‘亢龍有悔’的關鍵,有一半則在於這個‘悔’字。可這個‘悔’字的關鍵,偏還有一半不在於表麵。即便將明悔和暗悔都做到了,可能也還不是這一掌的極致。
哈哈一笑,轉身奔回去,見秦朝果然還在那兒,這次不想再裝腔作勢,人還在百米開外,就直接開口,問他道:“秦兄能否全力使一招‘亢龍有悔’看看?”
秦朝道:“隻要你不怪我盜版就好。”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劃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他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