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5-6節
5、不達標,後果很嚴重
像現在這樣注重平時測試的做法是非常科學的,遠比以前那種一錘子買賣要好得多。如果平時的基礎沒有打好,期末考試也肯定夠嗆,除了增加不必要的緊張與焦慮以外沒有絲毫的用處。相反,每一個章節都學得很紮實,期末考試也不怕,這是經過了大量的事實驗證的。而且,人總有不在狀態的時候,某一次的失手並不能否認平日裏的勤奮積累。
雖然學校一再強調了平時測試的重要,仍然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或者因為平日裏缺乏自律,或者因為身體病痛,或者準備不足……無論什麽原因,隻要沒有達標,就必須作出懲罰。現在早已經沒有了以前為懲罰而懲罰的做法,懲罰不是目的,想要的是通過懲罰促使進步,同時也是為了以儆效尤。
懲罰是很嚴重的,孩子們都這麽認為。它有點像刑罰裏的剝奪政治權利,人還是那人,有些權利卻沒有了。如果要問學生學校裏最在意的是什麽權利,肯定異口同聲說:自由。你看有革命先烈雲: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失去自由與拋卻生命還建立不了什麽聯係,愛情也與他們頗為遙遠,卻也不能因此便斷定他們不重視。在學校裏,自由意味著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做事,還意味著抬頭做人。而學校對不達標學生的懲罰正是他們最不願意失去的自由。從成績出來的那天起,幾乎所有的自由時間都沒有了,全部交給了老師。早上如此,中午如此,下午第二節課如此,晚飯後的時間還是如此。
到老師那裏報到後,先把今天份內的學習任務完成,然後就是由老師給他們補課,接著練習,接著補課。想著以前的自由暢快,再看著操場外活躍的身影,聽著毫無遮掩的笑聲,他們欲哭無淚。發誓以後一定老老實實學習,再不來這個鬼地方——其實,他們以前還是很願意來老師這裏的。或是請教,或是交練習,或隻是單純地找老師說說話。
讓他們感到難堪的還有,拖累了同單元的夥伴。開夥的時候無法一同摘菜買菜了,碗也沒有時間洗了,菜也沒有時間弄了,單元裏自己份內的事情很多都得交給別人。雖然他們不會說什麽,卻讓自己心裏異常難受。想想這些少男少女,對長輩的話可以當耳旁風,卻非常在意同齡人對自己的態度。
好在這個時間並不長,一般隻有一個星期。因為一個星期後,他們將迎來一次補考的機會,如果考試過關,他們也就可以“刑滿釋放”,又可以迎接自由的燦爛美好。當然,如果仍然不過關,刑期就將繼續延長一個星期,之後迎來最後一次補考。可是,誰也不想過那種煎熬的日子。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使用過這次機會。如果真有人到那種地步,日後就別想抬頭做人了,因為有一次就已經很丟人了。
人就是這樣,現在擁有的不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寶貴。隻要失去過一次自由的人,以後都會有一些長進,很少有人再犯同樣的錯誤。
6、學分製
學校一直很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周三到周五的早自習雖然是統一在教室裏進行的,卻沒有老師的監督,學生按自己的計劃和需要自主安排,晚自習就更放手,走讀生在家裏進行,住校生在公寓單元,沒有老師前來幹擾,是完全自由的時間,隻要不幹擾到別人,是沒有人說話的,當然同一個單元的人除外,尤其是單元裏的“家長”,他可是負有監督和指導的責任。
學校同時鼓勵學生自學成才。即使是上課時,老師講授的時間也是受限製的,課堂時間的主人是學生,必須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而老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把知識進行熟練地運用,力求達到舉一反三的程度。
經過幾年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等到了高年級,尤其是六年級的時候,已經勉強可以自學成才了。這裏有學校學分製的功勞。
學分製,原來是一個比較時髦的說法,隻在大學裏出現,近幾年擴大了使用範圍,連小學也不甘落後。
學分製在小學的推廣,隻是一種試驗,連專家們也不抱多大的希望,如對小白鼠般姑且試試吧,即使最後不成也沒有什麽損失。同時,它也是一種需要,因為小學生要學的東西逐漸增多,尤其是在有了大課和流動課之後。學校裏自己也開設了一些校本課程。如果每一種都學,而且要達到某種程度,對於學生來說,是有相當的難度的,這對學生的成長沒有多大好處,過高的課業負擔可能會損害學生的學習興趣,那可就得不償失了。而且,大家也不希望所培養出來的是一模一樣的產品。
因此,有了學分製,也就是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學什麽,不學什麽,隻要達到學校製定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有三門課是必須學習的,那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沒有人可以例外。而其它的課程,有些可以選擇學習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自然科學和社會理論。後者談的是人,前者談的主要是人以外的世界,雖然小學教材是簡化版的,內容依然不少,隻需要選擇其中最感興趣的一個章節重點學習,考試成績就作為本門學科的成績。而其它章節能學到什麽程度,學校則不會有任何的幹涉,哪怕一個字都不看也沒有關係。實際上,沒有了壓力,學生反而增加了了解的興致,不會因為不會參與考試就將它們束之高閣。而對於校本課程和其它文化課,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幾種,其它的就不用參加考試,學與不學,學到什麽程度,也是不受限製的。
對於課程的選擇,低年級的要少一些,以後逐漸增多,一方麵因為學生能力的逐漸提升,另一方麵也因為學習內容的快速增加。同時,考試機的使用也為學分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有了它,就意味著學生隨時可以進行考試,而不用統一組織,考試過關後可以立即投入其它學科的學習,而不用在銜接的過程中消耗太多的時間精力。所以,學生對於選修課的學習速度普遍要快一些,學年末還沒到,幾乎所有的選學課程就已經就全部結束了。在沒有必修課的時間,甚至可以跑去其它教室旁聽——也不知道能不能聽得懂——開始的時候還需要自帶椅子,後來每個班級就會多準備幾套桌椅。學校領導說:即使讓他們感受一下氣氛也可以。
選擇,也是一種尊重,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他們不僅能達到目標,而且往往能夠進行超額的學習。俗話說:有錢難買我願意。學習效果在願意與不願意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