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誌著歐洲古代曆史的結束,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歐洲曆史上的中世紀。其中5至11世紀為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12至15世紀為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16至17世紀為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就文學發展而言,中世紀文學隻包括前兩個時期的文學。
一、中世紀文學的社會文化背景
中世紀是歐洲社會的封建時期,早在3世紀,曾經盛極一時的古代地中海區域的奴隸製就開始衰落,歐洲發生民族大遷徙,原來居住在北歐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等民族大舉南下。當時這些北方民族還處在氏族製末期,所以被羅馬人稱為“蠻族”。公元476年,西羅馬在內部奴隸起義和“蠻族”大舉南下的夾攻下滅亡,這被視為中世紀的開端。此後,在這個奴隸製帝國的廢墟上出現了一係列大小不等的“蠻族”國家,這些國家之間為爭奪土地,不斷發生戰爭,在幾個世紀的混戰中,歐洲各國的版圖逐漸劃定,同時封建莊園經濟和森嚴的等級製也逐漸形成,10世紀前後,歐洲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在12世紀,歐洲曆史進入了被稱為“美麗的中世紀”的新時期,生產工具的進步帶來了物質產品的豐富和社會製度的鞏固完善。與此同時,古代城市恢複了生機,新興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成批出現,極大地衝擊著封建主義的自然經濟,開始動搖封建社會的根基。它所催生出的新興的市民階層大大增強了反封建的社會力量,為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和條件;市民文學的出現與繁榮,則為歐洲中世紀文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在歐洲封建製確立過程中,基督教不斷地向“蠻族”國家傳播,並與封建統治相互扶持,在王權的支持下,中世紀教會的勢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歐洲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某種程度而言,中世紀的曆史,就是歐洲“基督教化”以及基督教“歐洲化”的曆史。到公元9世紀左右,歐洲已經形成了初具特色的基督教文明,基督教通過與世俗統治者爭權奪利,獲得廣泛的政治權力,逐漸實現了宗教權與政治權合一的教皇統治。除掌握政治權力外,教會還在經濟、精神、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掌握著絕對控製權,一切學術科學都成為神學的奴仆。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基本特點,就是基督教處於主導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說:“中世紀的曆史隻知道一種形式的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1]盡管在中世紀後期,基督教走向世俗化、專製化,教會製度體現出了扼殺人性的一麵,但在歐洲中世紀文明的初創與重建時期,基督教對封建製國家的形成和社會的穩定是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的。作為統一的歐洲的象征,它使歐洲形成了文化上的同一性,同時運用一整套關於人的思想、倫理、道德方麵的規範,遏製了封建君主之間無窮無盡的戰爭和“蠻族”騎士們無法無天的行為,並通過大量的慈善事務撒播了一種普泛的人文關懷。
在文化傳統上,中世紀文學是由非常複雜的成分糅合而成的。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伴隨基督教的擴張而來的希伯來文化傳統。《聖經》文化適應了中世紀初期信仰維係方式建立的需要,成為社會穩定和發展的要素之一,對歐洲文化影響極為深遠。此外,影響中世紀文學的還有以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哲學為代表的古希臘文化傳統、為歐洲精神注入崇拜女性與追求神秘思想的日耳曼文化傳統和主要經由西班牙與南部意大利對歐洲產生影響的東方文化傳統。這些文化傳統在互動的過程中,經曆了兩次大的融合。第一次是“加洛林文藝複興”:8世紀時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國王查理(742—814)崇尚文化,善待學者,興修教堂、學校和圖書館,重寫古代歌謠,支持改革舊有的拉丁文字,首次使歐洲古代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大規模地融合起來。到了12世紀,隨著歐洲經濟的繁榮,歐洲文化也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大交流、大融合和大統一。通過11世紀到13世紀的8次十字軍東征,歐洲結束了封閉狀態,一方麵吸收了拜占庭基督教文化的因子和要素,孕育出神學異端思想,導致以柏拉圖理論為基礎的拉丁基督教文化轉向了以亞裏士多德的學說為基礎的基督教學說體係;另一方麵吸納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文明的文化因子。這些因素,促成了“12世紀文藝複興”。從此,信仰的盲從被取消,理性的價值被張揚,人們所具備的最高品格是探索真理的**。自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的蘇醒使人們重新理解上帝的內涵和人與上帝的關係,同時在宗教的名義下探討自我的價值。而此期出現的聖母崇拜則是基督教人性化發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為此後人文主義思想的弘揚創造了有利條件。到了13世紀以後,歐洲文壇就興起了研究古代文化的潮流。這股微微吹拂的文藝春風,終於孕育出了中世紀文學的傑出代表——意大利詩人但丁。
二、中世紀文學的基本特征
中世紀文學成分複雜,風格多樣,主要呈現出如下特征:
第一,文學創作的原初性與多元性。在中世紀,由於滾滾而來的“蠻族”幾乎摧毀了一切社會文明,中世紀文學不得不在古代文明的廢墟上重構,經曆新的陣痛。具體而言,歐洲近代詩歌是經由教堂儀式的唱詩、讚歌發展起來的。戲劇最初產生於宗教彌撒儀式上的“衍文”以及隨後的 “聖歌”和“續唱”,以後逐次發展成為宗教劇、奇跡劇和城市戲劇。近代長篇小說是由英雄史詩、騎士傳奇、騎士小說孕育發展起來的,短篇小說的前身則是中世紀中期民間極為盛行的韻文故事與散文故事。
與此同時,中世紀文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又不斷吸納了古希伯來、古希臘、日耳曼乃至東方文學的傳統。這種文化多源性必然造成它在思想上的多元性。在內容上,中世紀文學產生在宗教萬流歸宗的一統天下之中,因而具有深厚的宗教色彩,另一方麵又常常披著宗教的外衣,反抗嚴酷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統治。在文學類型上,教會文學、騎士文學、英雄史詩和城市文學等組成了文學的主潮,而民間故事、謠曲等強勁的亞文化文學潮流又往往與其互相滲透。在敘事風格上,中世紀文學也表現出了夢幻、象征手法與寫實傾向的結合。
第二,象征、寓意、夢幻手法的廣泛使用。神學籠罩下的中世紀,一切文學都被打上宗教的烙印,即使是非宗教性的文學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宗教思想。為宣傳抽象的宗教思想與宗教精神,象征、寓意、夢幻手法在中世紀文學中被普遍使用。象征成為文藝創作的一個指導原則,一切文藝表現和事物形象都與象征有關,背後都隱藏著一種宗教奧秘。在造型藝術中,光輝象征上帝,牧羊人象征基督或傳教士,羊象征基督教徒,三角形象征神的三位一體,蛇象征惡魔之類,乃為婦孺皆知。這種象征是一種低級的形象思維,因為其感性形象不能夠鮮明地表現理性內容,頗具神秘色彩,使得中世紀文學普遍呈現出審美意識的朦朧化與神秘化。
第三,藝術風格的諷刺性與戲擬性。中世紀文學具有深刻的諷刺精神。早在13世紀初期,騎士傳奇《奧卡森與尼柯萊特》寫的是騎士以糞便為炮彈轟擊敵手,居然所向披靡;或寫男人臥床分娩,女人衝鋒陷陣,開啟了諷刺時尚的先河。與此相比,其時盛行了兩個世紀之久的數量驚人的民間故事則博采生活中的滑稽情節,以強烈的諷刺力量表現了市民反對宗教和教會的情緒。如《驢的遺囑》寫一個教士用20個銀幣買通了上帝,《神甫阿米斯》諷刺教士的禱告能產生連驢子聽了也會念《聖經》的“奇跡”。大量的以列那狐為主人公的諷刺敘事詩,以及通過劇中人物諷刺貴族和教士並指斥時弊的城市戲劇,更是鮮明地體現了中世紀城市文學的喜劇性和諷刺性。
三、中世紀文學發展概況
歐洲中世紀文學是在古代文明的廢墟上生長起來的。在中古初期,文壇荒蕪一片,隻有教會利用文學進行宗教宣傳的一些作品。民間創作雖然豐富,但由於受到教會的摧毀和破壞,流傳下來的隻有部分經過教會選擇、加工過的早期英雄史詩。中世紀中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歌頌封建時代具有民族意識的愛國英雄的英雄史詩廣泛流傳,反映世俗封建主意識的騎士文學興盛一時。12世紀以後,隨著城市的興起,反映市民意識的城市文學開始異軍突起,文學因而結束了蕭條狀態,日漸繁榮,成為近代文學崛起的前奏。歐洲封建社會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人與人之間等級森嚴,界限分明。一般來講,社會成員分為神職人員、貴族、平民三個等級,每一個等級內部又分為幾個不同層次。比如教會神職人員分成教皇、大主教、主教、神父等,貴族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層次以及後來的騎士階層。平民起初是農奴和自由農,後來隨著城市的出現而有了市民階層。這種社會形態決定了每個不同的階級、階層都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要求,於是中世紀文學形成了幾個以階級性為本質特征的文學種類與文學風格。總體上來看,中世紀文學根據不同的創作主體與創作風格,大體可分成四種文學類型。
(一)教會文學 教會文學作為教會普及教義、宣傳宗教的工具,多用正統的拉丁文寫成,其主要樣式包括宗教詩歌、基督故事、聖徒傳、祈禱文以及後來的宗教劇和奇跡劇,在內容上主要宣揚上帝的權威,聲稱世俗生活隻是通向天國幸福的一個小站,描繪人生無常、享樂有罪、彼岸力量無比強大。其主要人物大多是為基督教信仰而獻身的殉教者、棄絕塵世生活遁世苦修的苦行者和長途跋涉去朝拜聖地的香客,以及禁欲的修女、懺悔的罪娃等,在藝術手法上主要通過象征、寓意、夢幻等方法來宣傳抽象的宗教觀念與宗教情感,充滿神秘氣氛。
宗教詩歌產生於教堂儀式的唱詩,最早出現於7世紀。凱德蒙(650?—680)被認為是最早的盎格魯撒克遜基督教詩人,作品為“創世聖歌”,現存9行。《聖女歐拉麗讚歌》問世於8世紀末,被認為是法蘭西文學的開端。德國則在9世紀末出現了用巴伐利亞方言寫成的《穆斯皮利》。
宗教劇起源於彌撒儀式上的“衍文”,即彌撒儀式上的開場白、插話或結束語。這種“衍文”後來衍生出“聖歌”和“續唱”。據考證,最早的“聖歌”作者為修士諾克爾·巴巴勒(840—912),他的朋友圖提羅(850—913)的“衍文”被認為是中世紀戲劇的萌芽,德國修女羅絲維薩(935?—1002?)則被認為是中世紀歐洲最早、最有影響的詩人和宗教劇作家,一生著有8部詩體的聖徒傳奇、兩部曆史長詩和6部宗教劇,均用拉丁文寫成。她的創作上承泰倫斯,使用有韻的散文進行創作,通過對話展開敘述,在形式上為歐洲近代劇提供了最初的範例。
(二)英雄史詩和民謠 英雄史詩是歐洲各民族文學最早的文學形式,根據史詩形成時代的不同,分為早期英雄史詩和後期英雄史詩。早期英雄史詩是各民族在氏族社會瓦解時期產生、歌頌具有傳奇色彩的部落英雄的英雄史詩,是歐洲各國封建化和基督教化之前的產物,反映的是氏族社會晚期各民族的生活,由於創作時間較早,早期的英雄史詩還保留著濃厚的神魔色彩和巫術氣氛。代表作品有日耳曼人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冰島的《埃達》和《薩迦》、芬蘭的《卡列瓦拉》等。其中最重要、保存最完整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貝奧武甫》,它描寫部落英雄貝奧武甫年輕時在丹麥除海妖、年老時在瑞典鬥火龍的故事,反映了5至6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氏族社會解體時期的生活。主人公貝奧武甫英勇無畏、大公無私、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體現了氏族社會集體的理想與美德。這部史詩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直到10世紀才用古英語記錄下來,成為英國文學中第一部重要作品。
到了中世紀中期,歐洲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融合已經初步完成,一些主要國家建立了君主製,王權的力量得到加強,作家們的國家意識大大增強,歌頌封建時代具有民族意識的愛國英雄的英雄史詩因而廣泛流傳,即後期英雄史詩。它反映了人們對建立統一國家的憧憬和意願,表現了英雄人物英勇善戰的大無畏氣概。這類史詩一般都以一定的史實為基礎,先是在民間流傳,大約在12、13世紀被文人整理加工成文字,著名作品有法國的《羅蘭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俄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四大英雄史詩。這些史詩與中世紀早期的英雄史詩不同,它們是歐洲國家封建化之後的產物,因此,詩中所歌頌的英雄不是那些體現氏族集體理想的人物,而是封建化時代的英雄,史詩除了表現他們的英勇善戰,還充分體現了他們忠於國家、忠於君主,表現出封建製時代人民對國家統一、民族強盛的思想願望。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成為後期英雄史詩的主要基調。另外由於它們產生在基督教統治的年代,再加上在傳播過程中都經過了神職人員的加工整理,所以這些史詩往往帶有基督教思想的影響,那就是英雄人物除忠君愛國外,同時還有虔誠的基督教信仰。
法國的《羅蘭之歌》取材於8世紀法蘭克查理大帝遠征西班牙的史實,大約在11世紀末編定。史詩敘述查理大帝率軍在西班牙對阿拉伯人作戰,迫使馬西理王遣使求和。羅蘭建議派主和的大臣甘尼侖身臨險地去受降,甘尼侖因而懷恨在心,向馬西理王獻計詐降,讓其乘法軍班師之機襲擊其後衛,消滅後軍的主將羅蘭。羅蘭戰死之後,查理大帝殲滅了全部敵軍,並處決了叛徒甘尼侖。史詩通過對理想君主查理大帝和愛國英雄羅蘭及其戰友的歌頌,對叛徒甘尼侖和經常騷擾作亂的馬西理等邪惡勢力的鞭撻,反映了深受戰亂和分裂之苦的法蘭西人民渴望國家統一、民族強盛和安居樂業的願望。這部史詩洋溢著戰鬥的**,展示了中世紀社會生活的壯麗畫麵,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作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波瀾起伏,場麵宏偉開闊,敘述從容自如,氣氛浪漫熱烈,語言樸素自然,反映出中世紀英雄史詩的藝術特點。
除了長篇英雄史詩外,民間還流傳著一些短篇謠曲,它們著力塑造來自下層的人民喜愛的英雄人物形象,更直接地體現了人民的思想願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以“好漢羅賓漢”為中心的一組謠曲。
(三)騎士文學 騎士文學是中世紀歐洲特有的一種文學現象,它是歐洲騎士製度的產物,是中世紀文學的主要成就之一。在中世紀的歐洲,封建主都豢養著自己的武裝力量,即騎士,一旦發生戰爭,騎士們自備馬匹和武器為封建主打仗,建立戰功就可以獲得土地封賞而成為小封建主。由於在多年的十字軍東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騎士的社會地位逐漸提高,形成所謂的“忠君、護教、行俠冒險”,並效忠貴婦人的騎士道和騎士精神,對西方文明產生深遠影響。12—13世紀,表現騎士生活與情感的騎士文學開始在各國興起。
法國是騎士製度最發達的國家,因此也是騎士文學最興盛的地方。騎士文學的形式有抒情詩和騎士傳奇兩種。騎士抒情詩以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為中心。它受民歌的直接影響,但中心主題卻是謳歌騎士的“典雅的愛情”,種類主要有牧歌、情歌、怨歌、夜歌、破曉歌等,其中以破曉歌最為著名。破曉歌描寫騎士與貴婦人幽會至黎明時依依惜別的情景和感受,內容與禁欲主義完全相悖,表現出了當時人們個性意識的增長。恩格斯稱之為“普羅旺斯抒情詩的精華”。在藝術上,騎士抒情詩注重心理描寫,語言生動形象,詩律新穎多樣,富於音樂性,為後來德國的宮廷詩、意大利的十四行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抒情詩提供了重要的藝術養料。
騎士敘事詩,亦即騎士傳奇的中心在法國北方,12世紀中葉開始出現,13世紀興盛一時。騎士傳奇的內容主要描寫騎士為了愛情、榮譽,或為了宗教信仰進行冒險、遊俠的故事,表現所謂騎士精神。根據故事不同來源,可分為根據古代希臘羅馬故事寫成的古代係統、以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故事為核心的不列顛係統以及拜占庭係統。其中以描寫凱爾特王亞瑟和他的12圓桌騎士的故事流傳最廣,最有代表性。代表作《特裏斯丹和依瑟》寫康瓦爾王馬爾克派他的外甥特裏斯丹代他去向愛爾蘭公主依瑟求婚,依瑟的母親為依瑟和馬爾克準備了一種魔湯,喝了便能彼此相愛。特裏斯丹和依瑟在歸途中誤飲了魔湯,二人由此產生了愛情。依瑟雖同馬爾克結了婚,但一心愛著特裏斯丹。馬爾克對他們進行種種迫害,但終不能製止他們的愛情,最後這對戀人以死表示愛情力量的不可抗拒。詩中歌頌了真誠的愛情,對封建婚姻製度提出了抗議。
騎士敘事詩中環境和人物一般都是虛構的,騎士所遭遇的往往是妖魔鬼怪、魔法師、異教徒等虛構的對手,情節驚險離奇、表現愛情纏綿悱惻,語言華麗,把封建貴族的生活和道德理想化。但是騎士敘事詩肯定了以兩性之愛為基礎的世俗的愛情生活,突破了中世紀教會的禁欲製度,並且強調婦女的優越地位。另外騎士敘事詩在藝術手法上往往圍繞一、兩個主人公的經曆虛構出長篇故事,在人物外形、心理和生活細節方麵都有細致的描寫,從而在長篇敘事的構思謀篇、情節結構上,以及人物描寫、心理刻畫等方麵,都為近代長篇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市民文學 在騎士文學長足發展的同時,伴隨著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級的形成,市民文學異軍突起。市民文學以城市經濟和政治的深刻變化為背景,描寫了市民階層的個人機智及其為維護本階層利益與封建貴族、教士所展開的積極鬥爭,具有明顯的反封建、反教會的傾向和強烈的現實性與樂觀精神,成為近代文學崛起的前奏。市民文學的主要形式有韻文故事、諷刺敘事詩和城市戲劇。法國是當時城市最發達的國家,因而也是市民文學最興盛的地方。
韻文故事是一種短小精悍的詩體小故事,是從民間歌謠發展而來的一種新文學樣式。它從現實生活取材,反映的生活麵廣,情節滑稽逗笑,具有尖銳的諷刺性和暴露性,流傳較廣的作品有《驢的遺囑》《農民醫生》《農民舌戰天堂》以及《神父阿米斯》等。
諷刺敘事詩的特點是諷刺性強,寓意深刻,其代表作為法國的《列那狐傳奇》。它是在民間動物故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形成以列那狐為中心的許多故事詩,寫列那狐與各種動物之間的鬥爭,作品以獸喻人,以動物故事諷喻當時的社會現實。詩中每一種動物都影射社會的某個階層。專橫昏庸的獅子是國王的化身,貪婪凶狠的狼代表豪門權貴,駱駝是教皇,笨驢是神甫,雞、兔等小動物則代表平民百姓。列那狐是市民的代表,它精力充沛,巧言善辯,欺淩、殘害弱小的動物,也欺騙、捉弄大動物,甚至敢於向獅王挑戰,而且總能以其狡智戰勝對方。全詩以列那狐與伊桑格蘭狼的鬥爭為主線,生動地展示了中世紀封建社會各種力量的矛盾和鬥爭,抨擊了統治階級的暴行,揭露了封建朝廷內部的黑暗與腐敗。
在中世紀市民文學中,還有一部風格獨特的作品——法國的長篇故事詩《玫瑰傳奇》,特別是其中的第二部是市民文學的重要代表,它寫一個名叫“情人”的人追求自己的愛人“玫瑰”的故事,在故事中,“情人”調動各種力量,包括“美貌”、“坦率”、“慷慨”、“坦然”,打敗“醜惡”、“偽善”、“吝嗇”、“壞嘴”等人結成的反“愛情”的同盟,最後解放了“玫瑰”,獲得勝利。詩中的人物都是某種概念的化身,通過他們不僅表現了新的愛情觀,而且深刻地揭露教會偽善、批判貴族特權,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思想。
城市文學的另一個分支是在民間雜耍表演與宗教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城市戲劇,主要劇種有道德劇、愚人劇和笑劇。道德劇的內容旨在勸善懲惡,人物往往是抽象道德觀念的擬人化。愚人劇主要通過劇中人物裝傻來諷刺貴族和教士並指斥時弊。笑劇是城市戲劇中現實意義最強的一種。它充滿戲謔和嘲弄,富有生活氣息,深受市民歡迎。最著名的笑劇《巴特蘭律師》描寫律師唆使牧童故意裝羊叫勝訴布商,後又被羊倌用同樣的辦法賴掉訴訟費。作品讚揚計謀和詐術,主張靠才智取勝,體現了市民階級的審美意識。
中世紀四種不同類型的文學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形成了各自的文學特色,盡管風格、價值不一,但是作為歐洲各國文學的開端,它們在不同的方麵對後世西方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宗教文學的夢幻、象征、寓意手法,騎士文學離奇的情節、線性的結構,民間文學的現實鬥爭精神都被後世西方文學廣泛學習與借鑒。
思考題
1.談談宗教對中世紀文學的影響。
2.中世紀文學的主要成就何在?
3.為什麽說中世紀文學在思想和藝術上都充滿著深刻的矛盾?
4.試論中世紀文學的反封建意義。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23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