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阿裏蓋利(1265—1321)是意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曆史發展轉折時期的文化巨人。他的創作標誌著歐洲文學從中世紀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1]這段話準確地指出了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
一 、生平與創作
但丁於1265年5月下旬出生於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童年時母親亡故,大約18歲時父親去世。他自幼拜著名學者拉丁尼為師,不僅研究古典名著,精通古希臘羅馬文學,而且廣泛涉獵哲學、曆史、繪畫、音樂、神學、宗教和法律,在文化的各個領域獲得了極為淵博的知識。他特別崇拜羅馬詩人維吉爾,稱之為導師。但丁從少年時代起就鍾情於一個名叫貝亞特麗采的女子,據說他們一生隻見過三次麵,但所萌發的感情卻像聖徒對聖母那樣虔誠。1290年,貝亞特麗采染病去世,但丁悲痛萬分。他把心中的摯愛與哀痛結晶為詩,集成了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新生》(1292)。在詩歌中,作者把貝亞特麗采視作一個超脫凡塵、不食人間煙火的“聖女”,表達自己的愛情和崇拜。後來,但丁更是把這份愛升華成詩人心目中理想的化身,在創作《神曲》時,貝亞特麗采再次出現在作品中,並成為信仰的象征。
《新生》開辟了但丁的創作道路,顯示出詩人的藝術才能。從創作風格來看,但丁早期的作品屬於“溫柔的清新體”詩派。《新生》共42節,用散文連綴著30首十四行詩。詩人以短詩抒情,通過散文說明短詩的來源和意義。作品采用中古文學常用的夢幻、象征、寓意的藝術手法表現理想主義的內容。詩中貝亞特麗采的形象是用“清新體”詩派的哲學精神塑造出來的。她的倩影和微笑、聲音和目光、柔情和愛戀,都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作者把她描寫為從天國下凡顯示奇跡的天使,對她的早逝所引起的悲痛抒寫得深切感人。作品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反映了人類擺脫禁欲主義束縛的願望,引起同時代讀者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因而,但丁被認為是第一個追求自己靈魂的近代詩人。
但丁青年時就積極投身政治運動,參加了代表市民利益的貴爾夫黨,並親身參加了粉碎貴族政黨基白林黨的岡巴地戰役。1293年貴爾夫黨勝利後,但丁當選為佛羅倫薩的6名行政官之一。不久,貴爾夫黨分裂為黑白兩黨,但丁屬於白黨,反對教皇幹涉佛羅倫薩的內政。1302年黑黨在教皇逢尼法西八世和法國軍隊的支持下摧毀了白黨政權,但丁以反抗教皇、“叛國”和“貪汙”等罪被判終身流放,從此過了近20年的流亡生活。流亡期間,但丁走遍意大利北部各地,廣泛接觸社會,開始認識到阻礙意大利進步的真正原因是城邦之間的糾紛,懂得了意大利必須走向和平統一才有出路。為了實現意大利的統一,但丁曾把希望寄托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的身上。1311年,他上書亨利七世,希望其率軍南下。但是,亨利七世南征失敗,1313年病故。但丁返回意大利的夢想破滅,此後,他潛心創作,把自己心中的思想訴諸文字,形成他晚年創作的**,完成了四部著作:《饗宴》《論俗語》《帝製論》以及《神曲》。
《饗宴》(1304—1307)是用意大利俗語寫成的具有百科全書性質的著作。但丁在書中借詮釋自己的一些詩歌,把當時各方知識通俗地介紹給讀者。書中強調理性,闡明人的高貴在於美德,而不在於家族門第,從而批判了封建等級觀念和特權思想。《論俗語》(1304—1308)是用拉丁文寫的一部關於意大利語及其文體和詩律的著作。書中闡明了俗語的優越性和形成標準意大利語的必要性,批判了那種隻推崇拉丁文而輕視人民語言的偏見,表現了但丁對意大利民族語言的渴望。《帝製論》(1310)是一部係統闡述但丁政治觀點的理論著作,它的核心是渴望意大利統一。但丁在書中第一次從理論上論證了政教分離和教皇無權幹涉政權的觀點,但是他又把意大利統一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但丁在流放時期創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神曲》,它全麵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與藝術成就,既是中世紀文化的總結,又是近代文學的序曲。
1321年9月14日,但丁客死拉文那,後來佛羅倫薩人曾多次要求返還但丁的骨灰,但都遭到拉文那人拒絕。
二、《神曲》
《神曲》(1307—1321)是但丁在流放期間寫的一部敘事長詩。全詩分為《地獄》《煉獄》(又譯《淨界》)、《天堂》三部,共14233行。但丁原為這部作品定名為《喜劇》,這是因為作品敘述從地獄到天堂、從苦難到幸福的曆程,結局圓滿,符合中世紀關於喜劇的定義。後人對它推崇備至,稱之為“神聖的喜劇”,中文意譯為《神曲》。
《神曲》采用中世紀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但丁幻遊地獄、煉獄、天堂幽明三界的經曆。開篇第一歌敘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迷失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正待要向一個光明的小山頭走去時,卻被狼、獅、豹三隻猛獸擋住去路。在此危急關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受貝亞特麗采之托前來援救但丁,帶他從另一條路走出了困境。
在維吉爾的帶領下,但丁首先遊曆了地獄。地獄形如漏鬥,上寬下窄,共分9層。生前有罪的靈魂依照罪孽大小安排在不同層次受苦刑懲罰。第1層是異教徒候判所。真正的地獄始於第2層。從第2到第5層,是所謂“上層地獄”,生前貪色、貪吃、吝嗇、易怒的靈魂在這裏受刑。第6至第9層是“下層地獄”,關押著異教徒、3種殘暴者、10類欺詐者和叛國賣主者。
維吉爾與但丁遊曆地獄後,通過地心,來到煉獄。煉獄是一座平頂山,位於沒有人煙的茫茫大海之中,山分7層,分別住著犯有驕、妒、怒、惰、貪、食、色7種罪過的亡魂,加上山門外的海濱和山頂樂園,也是9層。住在煉獄中的靈魂生前所犯罪孽較地獄中的罪人為輕,因此可以得到寬恕。他們經過煉獄的修煉,便可升入天堂。遊完煉獄後,維吉爾隱去,由貝亞特麗采引導但丁遊曆天堂。天堂也分9重,由金、木、水、火、土、日、月、水晶天和恒星天組成,居住著生前為善的靈魂。9重天之上便是天府,這是上帝和天使們的居所。最後,電光一閃,上帝顯聖,神遊結束。
《神曲》的主題思想十分複雜,大體表現為四個方麵:
第一,道德主題。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從道德方麵探索意大利民族的出路,以及整個人類的幸福之路,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就是要使得生活在這一世界的人們擺脫悲慘的遭遇,把他們引到幸福的境地”[2]。《神曲》中地獄——淨界——天堂之旅就是人類靈魂在道德上從惡到善的追求過程,在但丁看來,人類靈魂最後要達到至善境界,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地獄所象征的對罪惡的道德審判,第二階段就是淨界所象征的個人道德的自我懺悔和自我淨化,第三階段就是人類的最高理想,即天堂所象征的人類道德的至善境界。作者堅信隻要人們不斷修煉自己的道德,使之趨於完善,意大利民族的統一和振興就指日可待,人類的拯救和個人的幸福也就有了希望。在此,作品體現出作者對人類靈魂的高貴性、不懈追求理想境界與道德自我完善能力的信賴;但同時,企圖以道德完善方式解決社會政治問題,也是作者的思想局限所在。
第二,現實主題。《神曲》雖然采用的是夢幻文學形式,但是通過但丁在遊曆過程中所遇到的很多曆史、現實人物以及種種見聞,揭露和反映現實,洋溢著濃鬱的現實生活氣息和反封建、反教會精神。但丁流放期間,看到了意大利處於紛爭混亂,對人民的命運充滿憂慮。《神曲》在全麵反映意大利分崩離析現實的同時,深刻揭示造成人民苦難、阻礙國家統一的原因:首先是基督教會的黑暗和貪婪,長詩痛斥那些“日夜用基督的名義做著買賣”的神職人員,揭露他們“特別的貪得無厭”,把大批神父、主教、教皇等教會上層人物打入各層地獄,讓他們遍嚐各種酷刑,甚至還把當時尚在世的教皇倒栽在地獄第8圈的火坑之中,遭受懲罰;其次是暴君與貪官汙吏的殘暴腐朽,作品痛斥他們暴虐無道、驕奢**逸、貪贓枉法和爭權奪利,造成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的災難,因而把這些暴君昏王、贓官汙吏也通通打進了地獄。
第三,政治主題。《神曲》在反映意大利現實的同時,還從政治上探討意大利民族的出路問題,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麵:首先是政教分離觀,在中世紀,教會是封建製度的精神支柱,教皇以最大領主兼神權統治者的身份掌握著世俗的權力,但丁進一步發揮《帝製論》中提出的政教分離的思想,針對教會所宣傳的“日月說”,提出“兩個太陽說”,即詩中所描述的:“造福世界的羅馬,向來有兩個太陽,分別照明兩條路徑,塵世的路徑,和上帝的路徑”。其次是主張王權統一,但丁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君主專政的國家,由開明的皇帝來統治人民。在《地獄篇》,但丁對分裂祖國者極力貶斥,對維護祖國統一,為祖國效力者大力讚頌。在第十篇作者寫自己遇到政敵、佛羅倫薩基白林黨的首領法利那時,因為法利那對佛羅倫薩的和平做出過貢獻,作者因此對他表示深深的尊敬。作者反對分裂,要求祖國統一,這無疑符合曆史發展的潮流和意大利民族的利益,具有曆史進步意義。
第四,人文思想。《神曲》在歐洲文學史上最早放射出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詩人肯定人的聰明才智,同情人類的痛苦,關心人類命運,肯定人們個性解放的要求和追求愛情的權利,以及對現世幸福、現世功名的追求。在詩作中對保羅與法郎賽斯加這對情侶的悲慘經曆詩人深表同情,還曾表示自己要借《神曲》百世留名。同時,詩人還推崇理性,崇尚知識,讚頌鼓勵人們追求知識和理想。對古代希臘羅馬的詩人學者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並以荷馬詩國裏的第6位哲人自期,不惜違背教義,把他們置於異教徒候判所,免去其一切刑罰。把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奉為導師,稱頌他是“智慧的海洋”,讓他帶領自己遊曆幽明三界,探索人生,研究科學,討論藝術,追求真理,思想觸角深入到中古文化的各個領域,並藉此對中古文化進行藝術總結。
《神曲》所表現的反封建、反教會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人文思想是作品的思想精華與進步性所在。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作為一個新舊時代轉折點上的詩人,但丁在思想上的局限與矛盾性。但丁期望祖國統一,反對教皇幹預世俗政務,但同時又把祖國統一的希望寄托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國民精神道德的完善上;他批判教會和教會人士,但又不徹底否定宗教,他本人也是一位虔誠的教徒,作者隻是批判那些現實生活中腐敗貪婪的教會人士,對那些理想的聖徒聖女他則極力讚美,並把這些理想的聖徒聖女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對比,批判後者。他肯定人的理性和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他又認為人的理智有限,不能洞察一切,隻能認識一些低層次的事物。在對法郎賽斯加等人同情的同時,他又把他們放在地獄中忍受刑罰的折磨。這些都是但丁思想的局限性所在,表現出但丁作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和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語)所具有的封建神學世界觀和人文主義世界觀之間的巨大矛盾。
但丁生活和創作的時期,是意大利封建製度開始崩潰、資本主義萌芽的交替時期。由於意大利是歐洲與東方國家之間的交通要道,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在這裏產生,北部的許多城市,像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都成為重要的經濟中心。特別是但丁的家鄉佛羅倫薩就是當時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和著名的毛織業城市,新思想新文化的萌芽也在這裏產生。但丁從小崇拜維吉爾,並拜學者拉丁尼為師,廣泛學習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接受新思想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麵但丁在中世紀神學世界觀中掙紮著,渴求解放,但又無力完全掙脫出來。而《神曲》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是中世紀文學中最早以豐富的形象、廣闊的畫麵反映這一過渡時期的意大利現實,並發出新時代新思想的耀眼光芒的一部史詩。
《神曲》在藝術上的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嚴整的結構藝術。這是一部經過精心設計與構思,結構極其嚴密勻稱的藝術佳作。其基本結構方式是嚴密框架式。全詩以“3”、“9”、“10”等數字布局,整部作品分為3大部分,每一部分為33歌,一共99歌,加上序曲,共為百歌。地獄為9層,煉獄為9級,天堂為9重,加上天府為10。儼然一個嚴整而有係統的三棱形的大建築。與此同時,作者在這個固定的框架之中,又貫穿了一種嚴整的漫遊式的結構藝術手法,用主人公的幻遊把整部作品串連起來。作者為了造成讀者的時空感,在三部曲中,每一部都以“群星”作結。“群星”位置的變化,標明了幻遊的裏程。這種嚴密的漸進結構,給人一種立體感。因此,詩人所寫的幽明三界,雖是虛無縹緲的境界,但在作品中都似乎伸手可觸。另外,長詩所用的連鎖韻還造成一種運動的旋律,顯示了人類精神世界由卑至高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象征、寓意、夢幻的表現方法。這是中世紀文學常用的表現手法,在《神曲》中得到廣泛的使用。象征是《神曲》的血脈,作品中的情節結構、人物形象以及自然現象,乃至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有一種象征意義。比如作品開頭作者迷路的黑暗森林象征著中世紀的黑暗現實社會,陽光照耀的小山包象征著文藝複興曙光初露的理想世界,作者奔向山包途中遇到三隻攔路的野獸狼、獅、豹分別象征三種人性的缺點:貪婪、野心和**欲,寓意為人們在前進過程中隻有克服人性中的這三種缺陷,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詩作結構上的數字及其排列方式也有特殊含義,“3”象征神學上的“三位一體”,“9”表示奇跡中的奇跡,“10”則代表完美。地獄象征痛苦的現實生活,煉獄象征從現實到理想所必經的痛苦過程,天堂象征光明理想的社會。但丁象征人類精神,維吉爾象征理性,貝亞特麗采象征信仰。作品的整個故事寫的就是作者人生中途的一場夢幻遊曆,從地獄、淨界到天堂的幻遊經曆象征著人類靈魂在理性的指導下,經過各種苦難的磨礪,在道德上不斷淨化,最後通過信仰引導達到至善的理想境界。作者通過這一故事寓意地指出:人們必須經過痛苦的磨煉,趨善避惡,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臻於完善,意大利民族的振興才有希望。象征、寓意和夢幻的表現方法,使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主義的色彩,但作者在運用這些表現方法時,擺脫了某些傳統的束縛,加入了鮮明的現實內容,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使新的思想內容獲得了獨特的藝術表現。
細致入微的人物描寫。長詩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既富有概括力,又有生動的個性描繪。作者善於運用形象化的比喻,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人物性格的特點,例如《地獄》篇寫基白林黨的首領法利那塔,隻用一句話:“他昂首挺胸,對於地獄的權威似乎表示一種輕蔑”,就使一個堅強不屈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又如描寫幽靈的神態:“他們向我們望著,就如年老的縫工穿針一般”;再如形容兩隊鬼魂相遇彼此接吻致意,就像螞蟻在路上覓食時彼此相遇互相碰頭探詢消息的樣子;形容禁食的靈魂瘦得兩眼深陷無神,描寫它們像寶石脫落了的戒指等等。
虛實結合、色彩鮮明的景物刻畫。地獄、淨界與天堂的具體情況都是作家想象的產物,但都寫得十分細膩、逼真、可信,這主要緣於作者虛實結合的景物描寫,越是離奇的場景,作者就越用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采用寫實的方法細致描繪。另外在寫景方麵,詩人像畫家一樣,善於渲染背景,調換色彩,通過環境的變異抒發感情。如寫地獄幽森昏暗,色調陰沉;寫煉獄心境舒坦,色彩柔和;寫天堂光輝明麗,炫目怡心,使情景更加鮮明突出,取得繪畫和造型藝術的效果。其細節描寫的現實主義手法,在中世紀的夢幻文學中實屬少見。但丁就這樣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寫實藝術,使自己的創作通向了近代文學。
民族語言的運用。《神曲》采用新興的意大利語來寫作,並借鑒意大利的民歌形式,使作品充滿了鮮明的民族特色,通俗、活潑、生動,為意大利民族文學的形成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並使其後以民族語言進行創作蔚然成為時代之風。
思考題
1.中世紀文學的主要特點。
2.中世紀文學的成就與價值。
3.試論《神曲》思想上複雜性。
4.為什麽說但丁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政治傾向”的詩人?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6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意大利]但丁:《致斯加拉大親王書》,見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上冊,162頁,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