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鸞點了點頭,她當然知道,這位榮大人和他的女兒都算是挺有個性的人,來了京城之後也是有些很體現個性的事情的,唐青鸞也聽說過。
這位榮禦史的性格,簡單說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什麽都敢說,什麽人都敢頂撞。
這樣的人,在充滿了心機算計的朝廷官員中能立足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可沒想到這個家夥來了京城,卻又做了一件震驚朝廷的事。
他原是羊城轄下一個小地方的小縣令,也是趕巧了,羊城那邊查獲了一起貪腐大案,羊城上下無數官員被牽連,而更牽連那邊的地頭蛇,查案子的官員接連死了兩個,那案子就沒人敢查下去了。
這時候這個榮大人出來了,身為小小縣令,卻敢查羊城知府、知州們的案子,而他也是運氣好,據說好幾次的刺殺都被他糊裏糊塗的躲過去了。
正是因為查清楚了這樁案子,為朝廷追回了髒銀,這個小縣令才進入了皇上的眼睛。從此一路扶搖,一直升到了知州的位置。
盡管他的性格耿直,總被人上折子彈劾,但是不知道哪裏戳中了皇上的喜歡了,皇上對他就是偏疼一些,彈劾他的折子不但留中不發,甚至還說榮大人是難得的耿直的人,一心為國。
皇上這樣一說,弄得朝臣們也不敢在彈劾榮大人了,若是繼續彈劾,那不是說自己不為國著想?榮大人一心為國,自己卻還在彈劾他?
就這樣沒過兩年,榮大人便從外官一路升遷,進京成為了四品禦史。
誰知道才升了禦史,這位榮大人就做了一件震驚朝廷,震驚天下的事情。他上了一道折子,折子裏盡數了皇上的不對。這些年皇上做了多少的錯事,樁樁件件,他全都給擺了出來,讓皇上改錯。
聽說裏麵還提了齊景灝的父親齊騰的事情,在裏麵直接指出皇上聽信小人讒言,冤枉忠臣,陷害忠良!
這還了得!
當初可是楮國公曹建成帶回來的證據顯示,齊騰確實是中了埋伏全軍覆沒的。等於是曹建成把齊騰的‘瀆職之罪’坐實了的,榮大人這樣說,不是擺明了說楮國公曹建成有問題?
曹建成有問題,牽連的又是莊妃,是三皇子!
皇上當時就震怒,據說在乾清宮大發雷霆的,當場就把這位榮大人的禦史給免了,直接叫關了起來。
然後就是漫無目的的關著,也不說什麽罪名,可能也說不出來罪名,也不叫人審,就那麽一直關了一年多。
然後就是榮大人的這位女兒榮曉茶登場了。
榮曉茶借著一次皇太後大壽的機會,群臣家眷進宮給皇太後賀壽,突然從人群中竄出來,跪在皇太後麵前,求皇太後救她的父親。
她倒不說她父親沒罪,隻說父罪子償,不然父親若是被問罪,她沒臉活在世上,不如一頭碰死算了。
這更不得了!人家皇太後歡歡喜喜的過壽呢,你竄出來要一頭碰死,誰受得了?頓時喜樂的全停了,大殿裏頭跪了一地。
幸好皇太後仁慈,沒治她的罪,反而還真的幫著去皇上麵前求情。
其實皇上並沒有真心想把榮大人治罪,不然的話早就殺了,還等一年多?如今皇太後求情,皇上便順勢將榮大人放了,依然官複原職。
別看這‘官複原職’四個字輕飄飄的,但是朝廷眾臣從這四個字就能看出來皇上的態度!榮大人那麽的嗬斥皇上,皇上居然都不怪罪,這說明什麽?說明皇上到底是要留著這個忠臣。
當今皇上雖然沒有唐太宗的肚量大,榮大人也不能和諍臣魏征相比,但是皇上起碼不想一直被蒙蔽,起碼想要做個明君。
皇上把榮大人官複原職了,弄得楮國公曹建成極度的別扭,那一陣子惴惴不安的,到處打聽皇上到底是什麽意思?啟用榮大人,這是說明覺著自己有罪?當初陷害齊騰了?
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過了大半年,還是三皇子一再的警告,叫他沉住氣,楮國公才沒有惹出大事來。
而事實證明,三皇子確實比楮國公這個舅舅更厲害,皇上啟用榮大人,並不表示就覺著楮國公有問題,甚至連十年前那件事情提都沒有提。
事情就這樣了。
榮大人依然當著四品禦史,皇上將很多陳年積案,或者牽扯重要人物沒人敢查的案子,全都交給他去查。榮大人也確實的不負皇上重托,很是查了幾個朝廷重臣出來。
皇上愈發重用榮大人。
唐青鸞弄明白了眼前這位姑娘的身份,倒是馬上把戒備的心思收了。要說別家的小姐,她可能還不肯定,到底父親是耿直的性格,不代表女兒就是這種性格。不過榮家這對父女,加上榮曉茶之前做的事情,倒是真能看出來也是個耿直的。
知道了榮曉茶的身份,她之前說的那些話,唐青鸞倒是知道,並不是挑撥自己,還真就是尋常大戶人家小姐沒有的直爽吧。
而且榮大人再斥責皇上的折子裏提了齊景灝父親齊騰的事情,這叫唐青鸞已經有了好感。
便忙也笑著自我介紹:“我是唐太醫的女兒,叫唐青鸞。”
“我叫榮曉茶。”榮曉茶很高興,她當然看得出來唐青鸞一開始很戒備,現在能這樣,說明願意和自己做朋友。
“你別理那些人,那些人就是自我感覺良好,說實在話,我是想不出來她們有什麽好,成天被關在家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還覺著挺好?每每總覺著別人沒眼界,其實沒眼界的是她們!她們成天就知道跟後宅的女人們鬥心眼,她們見過外麵的清平世界麽?見過大海麽?坐過大船麽?”
榮曉茶果然是‘直爽’,一開口就真直。
唐青鸞笑著,其實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短處,有些事情不是那麽絕對的。
榮曉茶可真是個挺能說的人,開始說他們南方的風土人情,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個時辰,宮女們端來了茶水點心,她一口氣喝了兩大杯,接著還在說。
唐青鸞聽得倒也是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