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上有一種甜瓜,它是土豚的最愛。然而土豚並不是吃了之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它還要把自己的糞便用泥土埋起來,因為那糞便中混有未消化的甜瓜種子。就這樣,土豚“種”下了很多甜瓜,那些種子有土有肥,來年會結出更多的甜瓜,土豚就有了更多的食物。土豚和甜瓜互利互惠,彼此都得以繁衍生息下去。

淡水龍蝦被捉住後放在高高的直立而光滑的桶裏,但要是不蓋蓋子它們還真能逃走。為什麽呢?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原來它們一個頂著一個組成了一架長長的“蝦梯”,齊心協力地擺脫即將成為人類大餐的噩運。

在職業生涯的過程中,一定要牢記與他人合作共贏的道理。一人為人,二人為從,三人為眾,眾人拾柴火焰高。看看這些自然界的例子,我們不難理解,束縛我們的並不是外界的客觀因素,而是我們自己那顆不肯與人方便、不肯與人共利的心。

鄉下表弟送來兩隻活雞,因為沒工夫宰殺,就想把它們拴在一個固定的東西上。還在尋思拴哪兒適合,表弟卻說:“看我的!”他把一根繩子的兩頭分別係在一隻雞的左腿和另一隻雞的右腿上,說:“這樣他們既能活又逃不了。”再看那兩隻雞,一個往右奔,一個往左掙,忙得不可開交,可是還是在原地打轉轉。這辦法還真靈!

其實如果這兩隻雞能相互配合,步調一致的話,它們就可以輕易地逃走。由此看來,束縛住它們的並不是那根短短的繩子,而是它們不團結、不合作的心態。

人知道利用雞的這個弱點,但是自己卻不自覺地犯著類似的錯誤。比如,一些創意天才分開來看每個人都是高手,可是把他們放在一起合作卻並沒有搞出堪稱天才的創意來。因為他們互不服氣或是自視其高不屑於配合別人,或是怕自己的創意被別人利用,於是不把自己的真本事全使出來。

再比如綠茵場上馳騁的健將,也許每個都身懷絕技,但是組成了一支隊伍卻未必有什麽好成績,因為他們沒有團隊精神,隻想著表現自己,不願意成就別人的成功。本來應該是人多力量大,可有的時候手腳反而施展不開了!所以,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悲劇也就不可避免。

共贏是一種分享,是一種基於互敬、互惠的思考框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機會,是財富和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

可以看出,在人際交往中,雙贏和共贏是人際關係的最好基礎和最高境界,即使暫時實現不了共贏,也應該友好禮貌地結束,為今後的合作埋下伏筆,打好基礎。

共贏是成就事業的前提。

共贏心態,強調精誠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從而達成一個人或部分人不能達成的事業,讓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團隊比自我的強大。共贏心態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有開放的思維和博大的胸懷,正如《海爾是海》一書中張瑞敏所說的:“海爾應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懷納百川而不嫌其細流,容汙濁且能淨化為碧水。正如此,才有滾滾長江、濁濁黃河、涓涓細流,不惜百折千回,爭先恐後,投奔而來,匯成碧波浩渺、萬世不竭、無與倫比的壯觀!一旦匯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個團體的整體,隨著海的號令堅定不移地衝向同一個目標,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