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出院回到家裏調養了一段時間後,身體完全康複了。田間地頭的活全讓春花和富生幫忙幹完了。

夏荷經過一次和媽媽的分別之後,感覺一下子長大了,再也不用整天纏著媽媽哼哼著要吃母乳了。如果餓了,就會自己抱著奶瓶找劉奶奶或者林秋衝奶粉吃。

狗蛋也長大了,常常一個人帶著夏荷在蘋果樹下玩泥巴或者看螞蟻搬家。狗蛋自從踩螞蟻被劉奶奶打了幾次之後,再也不敢踩螞蟻了,也把螞蟻當成了好朋友,也常拿饅頭渣撒在地上,看著螞蟻把饅頭渣搬走。林秋和劉奶奶一下子感覺到輕鬆了好多。

春花改掉了往日的任性和懶惰,從田地裏回來,吃完飯,也能幫著劉奶奶幹點家務,因此,劉奶奶臉上的微笑也是多了起來,整個人變得更加精神了。

深秋農閑時間,全村人都是閑著沒有事幹,好多都是坐在陽光下曬太陽聊天。

林秋就勸說富生,在田地劃出來一塊地挖成池塘,冬天灌滿水,等到來年春天,在池塘種些蓮籽,初夏,再買些鯉魚苖放在池塘裏,到秋天,蓮藕和長大的魚都可以買給販子。

富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沒有經濟頭腦,再加上祖輩都是以種地為生,真的是摸不上蓮藕和魚的銷售渠道,雖說每年幫林秋挖蓮藕,也是見過販子幾次麵,但他心裏一直沒有底,他不知道林秋每年把蓮藕和蓮籽買掉,取掉人工資和成本費,究竟能賺多少錢,他更不知道是種水稻賺錢還是種蓮藕賺錢?

林秋自從在醫院和春花深談才後,覺得春花也很不容易,平時把錢看的比命都重要,是因為他們來錢太不容易了,每年都是靠那幾畝地種水稻和豆子,要賣掉一部分還賬,還要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如果家裏有人病了,沒有錢看病時,隻好從口糧中擠出一部分賣掉看病,全家人又要勒緊褲帶過日子。因此,林秋是一心想幫助富生和春花脫貧,又幾次給春花動員思想,春花終於同意跟上林秋學種蓮藕。

林秋動員好春花的思想後,才把她和春花的決定告訴劉奶奶,劉奶奶聽後是雙手讚成。其實劉奶奶早就有了種蓮藕的想法,也有著和富生一樣的顧慮,生怕種上蓮藕,沒有販子來收,壓在手裏變不成錢,肯定要落春花的埋怨,因此,劉奶奶一直沒有給人說她的想法。春花同意了,劉奶奶當然是高興萬分,就按林秋的計劃先挖池塘,灌好水,第二年春天清明前後,人們都在地裏點瓜種豆時,林秋就把自己保存的蓮籽全拿出來,用水泡的露出小芽後,就帶著富生和春花把蓮籽種在池塘裏。

在種植蓮藕上,林秋真的成了富生和春花的技術員,林秋說什麽,他們就照著做什麽。林秋讓富生每天給池塘裏噴一次水,但水分不要太大,生怕爛種,水分也不能太少,生怕出芽沒有水分就會幹枯了。等到蓮葉長出來後,又讓富生給池塘裏灌20厘米深的水,再等到荷葉長大後,林秋又吩咐富生給池塘裏灌100厘米的水,每天都要注意觀察,如果水位不夠深了,再往池塘裏灌些水。富生和春花整天小心翼翼的就像照顧嬰兒一樣,是早上一趟,晚上一趟,身上一直帶著卷尺,一到池塘邊,就拿出卷盡量水位,如果水位下去一厘米,他都要第一時間把水灌到100厘米深。一直到池塘生長成一片綠時,富生和春花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下了。看著一片綠,他們心裏也很明白,他們終於是把荷花種成功了。

初夏,正在魚繁殖和成活率最高的時候,林秋托人買了幾十條大鯉魚放在池塘裏,又買來魚食,吩咐富生和春花每天都要定時定量給魚投食。

盛夏時,林秋家的池塘和富生家裏池塘裏荷花相續開花,觀賞荷花的人是越來越多,當有人得知富生家的池塘裏有魚時,竟然有人晚上悄悄溜到池塘裏摸魚被富生發現之後,富生就在池塘邊上蓋一間小木屋,晚上住在小木屋看池塘。

春花還是放心不下,就把她娘家養的大黃狗也拉來了,又在小木屋旁邊給狗兒搭建了一個小狗窩,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到池塘裏偷魚了。

白天有大黃狗在,誰都不敢靠近池塘邊,富生也好下地幹活,一起和春花把自己家裏的地鋤完了,不用劉奶奶說,就主動去幫林秋去鋤地,三個人在林秋地裏是有說又笑,招惹得左鄰右舍都是羨慕不已。

春花對林秋態度好了,林秋在劉奶奶家也感覺氣長了,就把自己的家的米麵油搬到劉奶奶家,每天就在劉奶奶家吃飯,再也不用劉奶奶牽掛林秋吃飯問題了,林秋也省了好多事,也不用天天生火做飯了。

林秋家經濟條件要比劉奶奶家好多,生活自然也要比劉奶奶家生活要好出好多,劉奶奶一家人跟上林秋,也是改變了生活。林秋是每個逢集日,都要到集市上買些肉和些好吃的回來,從來不像劉奶奶家,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肉。

深秋,池塘裏的荷葉黃了,蓮蓬也幹枯了,蓮藕已進入休眠期,也是挖藕的最佳時期,林秋卻等不到販子的到來,林秋心裏有點慌,生怕販子不來那就麻煩大了,她家的蓮藕賣不掉都無所謂,開春後,池塘解凍了,照樣也可以挖出來賣掉。可是富生家的就不一樣了,富生畢竟是第一年種植藕,如果把蓮藕變不成錢,肯定會影響富生和春花的積極性,再說了,富生和春花還盼望著把蓮藕賣掉好還賬。

林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騎自行車跑了幾趟集市也沒有遇見每年收她蓮藕的販子,卻找到一個收魚的販子,林秋談好了價錢,就帶著魚販子回到村裏,又帶著富生和春花,先把池塘裏的蓮蓬摘掉,把幹枯的荷葉也摘掉,好撒網把魚打撈上來,買給了魚販子,總算是有了點收入。

富生詳細算了一下,半畝地要是種水稻賣掉的話,也就是賣魚的那些錢,因此,富生覺得就是蓮藕賣不掉也不會賠錢。

林秋聽完富生的話,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下了。就在林秋不計劃把蓮藕賣掉時,販子又來了,原來是販子到長江流域去販了一次蓮藕,銷售完才到劉家村收藕來了。當得知林秋又帶領富生也種了半畝時,真的高興極了。

販子看著林秋拍著胸部說:“如果你能帶領全村人都能種藕,產量能上去,我就不用跑到南方去收藕了,長途跋涉,真的是太累了,貨拉到內蒙批發掉,吃喝拉撒去掉外,賺的錢還沒有收本地藕賺的多。”

林秋沉思了一會說:“如果你能保證每個能來收藕,我可以動員我們全村人來種植藕和養魚。”

販子看著林秋,瞪大眼睛問:“什麽?養魚?藕田裏不能養魚的,養上魚,魚會吃掉荷葉和荷花的莖,那影響開花和蓮藕的成長,藕的產量就會減少。”

林秋微笑著說:“我們養的是鯉魚,而且每天都按時按點給投食,鯉魚是不會吃葉莖和花莖的,這樣,魚屎又是最好的肥料,還能使藕長的更好。”

販子聽著林秋的話,翹起大拇指,憋了憋嘴說:“行,就按你們種植的方法,去好好種吧,你們種多少,我收多少。決不食言。”

林秋又沉思了一會,為了安全期間,提出要和販子簽約個合同,讓販子再放點押金,販子也痛快答應了。

林秋是個痛快人,販子就是喜歡林秋的痛快和實在,又以頭一年的價格收走了林秋家裏和富生家裏的蓮藕。又和林秋簽約了一個收購合同,並放了一百元押金。

林秋家和富生家的蓮藕又賣了個好價錢,村裏人都來向林秋請教種植蓮藕的事,善良的林秋也很樂意帶領全村人種起了蓮藕。

種蓮藕成了劉家村的主業,竟然把種水稻和其它農作物成為了副業。

村長也是嚐到了種蓮藕的甜頭,第二年又種了半畝地。

欣然一走就是兩年多沒有回來。第三年夏荷過三歲生日時,才從城裏回來,提著大包小包一大堆東西,特意回來為夏荷過生日。當走到鄉間的小路上,看著往日的稻田變成了荷花池時,心裏雖說很疑惑,但也是很激動,感覺家鄉的一切都如此的親切。

兩隻野兔縮著身子在田地裏偷吃玉米苗,這要是換成過去,欣然肯定會大喊一聲,把野兔趕走,免得禍害玉米苗。可是,欣然離開家鄉真的是太久了,看到野兔也是感覺到很親切,因此,欣然並沒有趕走野兔,而是放慢腳步,慢慢的走著,怕驚動到野兔。欣然躡手躡腳走出幾十米,扭頭看不見野兔,才微笑著加快腳步走到村口槐樹下,看見劉全爹一個人坐在槐樹下乘涼。欣然給劉全爹打著招呼,忙放下手中的行禮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支煙,雙手遞給劉全爹說:“大哥,好久沒有見了,你還好嗎?”說著又扭頭看著荷花池問:“咱們村子裏是什麽情況,怎麽種這麽多荷花?”

劉全爹早就看到了欣然,心裏有點緊張,本想溜走,結果卻被欣然早就看見了,又熱情的向他打招呼,他才裝作很鎮定自若的接過欣然手裏的煙,並沒有抽而是把煙夾在耳朵後麵,搓了搓手,看著欣然憨笑,並沒有回答欣然的問話。

欣然眨巴著眼睛,又放眼望著田間碧綠的荷花池,彎腰提起地上的行禮,給劉全爹點頭告別,大踏步向家走去。

欣然興高采烈的推開大門時,林秋和夏荷坐在蘋果樹下乘涼,林秋聽到響動,扭頭看見欣然提著行禮從大門外走進來,抱著夏荷站起來,紅著眼圈說:“寶,快看,你爸爸回來了。”林秋說著,抱著夏荷向欣然跑去。

欣然眼圈也紅了,把行禮扔到地上,伸開雙臂把林秋和夏荷擁入懷裏,一連在林秋和夏荷腦門上親了兩口,嚇得夏荷在林秋懷裏哇哇的大聲哭了起來。

欣然忙鬆開林秋和夏荷,蹲在地上打開行禮包,掏出給夏荷買的毛絨小熊。遞到夏荷麵前說:“看,爸爸給你買的什麽?”

夏荷淚眼汪汪的看著毛絨玩具,又看了一眼欣然,把頭藏在林秋懷裏,用手背抹了下眼淚,又扭頭看著欣然手裏的玩具。

林秋哄著夏荷說:“別怕,我的寶貝,這就是你的爸爸,快叫爸爸,整天看著爸爸的照片,爸爸,爸爸地喊,現在見了爸爸又不吭聲了。”林秋說著,從欣然手裏接過毛絨玩具遞給夏荷說:“給,這是爸爸給你買的可愛小熊,快下來,和小熊在院子裏玩吧。”林秋彎腰把夏荷放在地上,夏荷依然嚇得一手抱著毛絨玩具,一手抱住林秋的腿,驚恐地看著欣然。

欣然看著可愛的夏荷憨憨的笑著咬了咬嘴唇,彎腰提起地上的行禮,邊向屋子走邊問林秋:“我在回來的路上看到咱們村上怎麽種了那麽多荷花?我在村口碰到劉全爹,問人家,人家也沒有回答我,劉全爹現在怎麽變成那個樣子了,見了人,連個話都沒有了,隻會呲牙笑。”

林秋聽著欣然的話,又想起劉全爹對她那無恥的行為,笑容僵在臉上,心情很複雜,她不知道要不要把劉全爹對她的無恥行為告訴欣然,她真的不知道那難以啟齒的事,告訴欣然了,會是什麽樣的後果,欣然會不會去和劉全爹拚命?要是那樣的話,肯定會把事情鬧大,使全村人都知道,要是那樣的話,她和劉全爹在村子裏都不好做人。村子裏的那些長舌婦會把事情傳到方圓幾十裏。林秋想著,不由得暗暗歎了口氣問欣然:“你下了車,在街上買東西吃了沒有?”

欣然機警地看著林秋的表情,腦子裏像過山車一樣旋轉著,想著劉全爹的變化,想著林秋的表情,卻沒有聽到林秋的問話。

林秋也意識到了欣然臉上微妙的變化,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又問欣然:“你想吃什麽?我給你做飯吃。”說著又抱起夏荷跟在欣然身後回到屋子。

夏荷仍然驚恐萬狀地看著欣然,又扭頭看著牆上相框裏欣然的照片。

欣然看著夏荷驚慌的樣子,其實心裏是酸酸的,覺得很對不起夏荷,也很對不起林秋。林秋一個女人帶孩子真的是很不容易。欣然歎息著把行禮放在地上,轉身看著林秋說:“有什麽現成的,吃一點就行了。”

林秋躲閃著欣然犀利的目光,抿嘴把夏荷放在**說:“你坐下和小熊玩吧,媽媽去給爸爸做飯吃。”

夏荷抱著毛絨玩具,坐在**,又看了眼相框裏欣然的照片,上下打量著欣然又看著她手裏的玩具,如負重移的長長舒了口氣,低頭又看著她手裏的玩具,嘴角上揚微笑了,露出幾顆潔白的牙齒。

欣然看著女兒紅唇白齒,笑起來真的是太可愛了,很想上前抱起夏荷親一口,可又怕他嚇到夏荷。因此,站在地上靜靜的一動不動地看著夏荷玩毛絨雨具,又突然想起村子裏荷花池的事,扭頭又問林秋:“咱們劉家村現在是什麽情況?怎麽種了那麽多荷花?”

林秋自豪的微笑道:“一開始,我是想幫助富生哥種點蓮藕好換點錢,誰知去年咱們家和富生哥家蓮藕都賣了個好價錢,春花逢人就顯擺,招惹的全村人都來種蓮藕了。林秋說著,把一碗香噴噴的蔥油雞蛋麵端的在飯桌上說:“快來吃吧,我給你煮了碗雞蛋掛麵,先吃一點,晚飯再給咱們做好吃的。”

欣然疑惑的坐下吃飯時又問:“種那麽多,有銷售渠道嗎?”

林秋又自豪的微笑著把她和販子簽收購合同和押金的事給欣然詳細地說了一遍。欣然聽著林秋的敘述,對林秋心生敬意,他覺得林秋不但很善良,還很有經濟頭腦。

當初,林秋一直想種荷花,是完全為了紀念她的母親。林秋說她姥姥家屋後就有一個荷花池,她母親從小就在荷花池邊上長大。因此,她母親一生獨愛荷花。後來遠嫁到內蒙後,母親從姥姥家帶回蓮籽,就在一個破水水缸和破舊的水桶裏種荷花。林秋從小受母親的影響,也是最喜歡荷花。後來到欣然家,她曾夢想著也能種些荷花出來,那樣她就能感受到母親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可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在北方找到一粒荷花種子真的是比登天還難。直到欣然考上大學之後,班裏有一個同學是江蘇人,欣然才托他同學從江蘇給他帶來一包蓮籽,他第一時間就寄給林秋。林秋憑借著兒時的記憶,在自留地模仿著姥姥家的池塘挖了一個池塘,把蓮籽種在池塘裏,灌滿水,過了一段時間後,林秋驚喜的發現水麵上露出碧綠的荷葉來。

林秋看著一片片銅錢大的荷葉,似乎看到了姥姥和母親那慈祥的笑臉,林秋激動得跪在池塘邊上,幸福得哭了一鼻子後回到家,提筆寫信給欣然,感謝欣然又給她找回了親人的愛。

欣然收到林秋種出荷花的信,也是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那時,欣然沒有大學畢業,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他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了希望,他總是幻想著大學畢業後就會有體麵的工作,會有可觀的收入,他就有能力把林秋接到他身邊,過他想要的生活。可是,這一切都被殘酷的現實摧毀得隻留下了回憶和對林秋日日夜夜的思念。他為了保住那份在外人眼裏看是很體麵的工作,卻在廠子裏過的是如此的彷徨,他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是從來不會迎合人心,拍馬屁討好領導,隻知道埋頭苦幹。可他這一切卻是如此的不受人待見。如果沒有他過硬的技術,或許他早都離開了技術部去車間當工人了。他多少次想撂挑子走人,再不想過著如牛郞織女般的生活,其實他過的還不如牛郞織女,牛郞織女每年七月七在鵲橋還相會一次,可他三年才能回一次家和林秋相聚。更可悲的是,連他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認識自己,他覺得他這個父親做的太不負責任和太失敗了。

林秋看欣然心不在焉的吃著飯,還以為她做的麵不合欣然口味,又關切的問:“麵是不是味淡了,差什麽?我再給你放一點。”

欣然回過神來說:“沒有,麵很好吃,我剛才是在想一點問題。

林秋驚覺的問:“想什麽問題,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什麽都別想。”

欣然微笑著沒有吭聲,又低頭專心的吃麵。

林秋看著欣然,心裏又是一陣掙紮,想她要不要把劉全爹的事告訴欣然,林秋也覺察到欣然肯定是懷疑她什麽,否則是不會三心二意的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