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三十六章 讀書會2
讀書會一開始,由林鬆向大家介紹《嶗山道士》和《成為自己的拯救者》二篇文章作為大家本期讀書會的分享話題,?然後介紹夢靈給大家認識,並聲明本期讀書會由夢靈主持探討。
在熱烈的掌聲中,夢靈步入主持台,作了如下發言:
親愛的家人們,能與大家在一起分享各自讀書的感悟,真的是莫大的緣份和幸福。這是我第一次主持讀書會,我先談談《嶗山道士》中對王七這個人物的一些看法,希望借此拋磚引玉,大家能暢所欲言,在分享和交流中大家都能有所收獲,獲得靈性的提升。
癡迷於《神仙傳》一書的窮書生王七一心想過“駕鶴升天、點石成金”的神仙日子,娘子規勸時,他方抓起《詩經》佯裝認真閱讀狀,娘子一轉身,他又抓起《神仙傳》進入夢境。
蒲鬆齡刻畫王七這個人物,一是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懶人思維的譏諷,不勞而獲,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枉為讀書人。或者說作者通過刻畫王七這個人物,正是對書呆子的嘲弄。王七並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他隻是在野史雜書中尋訪奇觀而已。
二是對心術不正者的嘲弄,學到一些小本領,不用在正道上,仙術就會失靈,自己會受到懲罰;
三是對傳統文化中,求仙問藥等長生不老之法的展示,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仙人何處尋,山中的挑柴老者閑雲野鶴才是真正的人間仙人哪。
我就說以上三點,大家可以結合自己靈性的現狀,借助王七這個人物,反觀自己身上有沒有王七的影子,看看自己參加靈修到底為了什麽,歡迎大家到台上來分享各自的想法。夢靈的發言引發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大家在夢靈的帶動下。積極踴躍地就這兩個話題上台發言,一時間,會場裏群情激昂,隨著討論的深入,大家都在這場讀書會中收獲頗多。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vip會員讀書會的張女士發言尤其精彩,引錄如下:
讀了《成為自己的拯救者》一文後,我有很多感悟:追求優越、強迫孩子和別人以我覺得應該的方式生活,讓別人感受到壓力之外,也讓自己不舒服,跟大家分享以下內容。以更清醒地提醒自己。我隻要成為我自己的拯救者就好。
我一直很喜歡別人和我討論問題。也很熱衷於給人一些指點,仿佛我是一個老師,是一個教導者,在潛意識中。這種討論的方式會帶給我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會帶給我一種滿足。
我發現這是小我的一種把戲。小我通過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比別人高明,別人需要我的幫助和指點。小我通過這個,製造了我與別人分裂的幻象。這個別人,包括,我的父母、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同事等等。
為什麽我要說教呢?因為我覺得我走得路比他多,我比他強,我賦予了自己教育他的資格。而同時,我否認了他有學習成長的體驗的需要,我用我的資格剝奪了他的體驗人生的需求,我用我的恐懼來喂飼他:不好好學習將來去掃大街,不好好學習你就去最差的學校。不好好學習你將來怎麽辦?我會不允許他犯錯誤,犯一點兒錯誤,我就會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長此以往怎麽辦?我忘記了自己也是在錯誤中成長的,我到快四十歲的時候,還在成長,我卻要求他在十幾歲前就一步到位,一點錯誤也不能犯,我是不是很可笑呢?嗬嗬。你看,這就是分裂。在成長的道路上,沒有大,沒有小,沒有老,沒有少,沒有對,沒有錯,隻是成長,隻是體驗。
有一段時間,會揪住我的媽媽,給她強烈灌輸一些我覺得她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什麽這樣做呢?因為,我還是覺得她要符合我認為的那個標準,才夠完美,我要拯救我的媽媽,讓她更快樂,更開心,達到我的心裏的那個標準後,她一定會快樂開心的。嗬嗬,也很可笑的,是吧?小我喜歡這樣,這樣有一種樂趣,希望可以拯救世界,有所作為,表明自己高超的樂趣。在妄圖有所作為裏,我又一次製造了分裂的幻象。我高,你低,我快,你慢,分出了你和我,分出了我們的不同,分裂便產生了。
我看到了我孩子身上的問題,我曾一度以為那是屬於孩子的,是他需要改正的,我會抓住一切的機會,苦口婆心地教育、強製改正、威逼利誘,卻收效甚微。我看到了其他人的問題,我認為他們是有問題的,他們需要改變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可最後,我發現,我看到的問題都是關於我的,都是在我生命中需要坦誠地對待自己的問題,我把內心的期待、不美好、不接納、不愛自己投射到了別人的身上,認為是別人的錯。所以,我最需要拯救的是我自己,我也隻能拯救我自己。
生活中的每一個麵向都帶給我啟迪,我開始習慣於將槍口衝著自己。窗外沒有別人,隻有自己。若我還有受傷的心,受傷便展現給我;若我還有懷疑的心,懷疑便展現給我;若我有批判的心,批判便展現給我;若我有匱乏的心,匱乏便展現給我;若我還有分裂的心,分裂的世界便展現給我。當我改變自己時,外在的一切都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改變,生活變得輕鬆不費力。這種變化沒有控製,沒有犧牲,隻有愛,隻有接納,隻有包容,隻有開心。
整個世界都在以看似問題的形態呈現愛。我怎敢去懷疑哪個人不在他最好的位置?我怎敢去看任何人還有需要修正的地方?我又怎敢指手畫腳,評判建議別人該怎樣?又不該怎樣?
我隻能成為我自己的拯救者。
張女士的發言引起了一場更為熱烈持久的討論,大家踴躍發言,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
最後,由林鬆做了總結性發言,感謝夢靈能來參加並主持他的讀書會,接著也講了他的一些自參加靈修以來的感悟:
“我們在生活中,書本中,哪怕是在想像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呈現給我們,讓我們反觀自己的工具,靈修就修在生活中,弄明白自己靈修的目的,是要逃避呢,還是要炫耀呢,甚至是為了一些不良的目的呢,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覺察自己,照見自己,世人世事就是一麵照見自己的鏡子。
讓我們以生命之火點燃自己,去找回失落已久的自我。重新認識之後,在人生的大曠野中,確立屬於自己的品質與風格。臥則高枕無憂,立則挺拔偉岸,行則昂頭走自己的路,隨別人怎麽說。?“芭蕉葉上無愁雨,隻是聽時人斷腸”??“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什麽才是我們生存方塘的源頭活水?懂得愛、愛人、自愛的心,就是那半畝方塘。敢愛、敢恨,從容淡定的真性情就是那源頭活水。
把自己還給自己,這才是正確的生存姿態。這樣的人生才算是——痛快的人生。
像捉迷藏一樣,人生的功課之一就是找自己。才懂了一點,卻發現不懂的更多。關於成長,似乎沒有一勞永逸的事兒,隻有不停的痛,愈合,找個角落舔舐傷口;接著又痛……如此往複中,漸漸找回那個藏在角落的自己,並且愛上她。希望各位家人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多一些平和喜悅。”
自進入“身心靈”這行以來,經常會見些“課蟲”,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經常有“課蟲”們的孩子來會所玩,我問他們:你們的爸爸媽媽上完課回去後,你們感覺到變化了嗎?
有孩子答:最多一個月,又打回原形了。馬上有孩子糾正:哪有一個月,兩天我隻要一惹她生氣,她馬上又老樣子了。還有孩子說:每次回來,是高興幾天,帶我出去玩,買這買那,幾天後一跟我爸生氣,又是原來那樣嚇人的聲音出來了……
曾有智者說:看那些整天追求靈修的人是否有進步,就把他們丟回父母身邊呆一周。
人生幾十年,靠泡在課堂上“充能量“、”求關注“,一再滿足自己的“心癮”,課後仍積習難改,用這種方式耗費人生,太可惜了。
而你遇見什麽樣的“師”,讀什麽樣的文,上什麽樣的課程,都與你自己此生的生命階段相應,與你累生累世的因果業力相符。一切都是剛剛好,不早也不晚。不多也不少。
祝福各位家人們。人生是一條自我發現之旅,當下的生活是你最好的教室,此刻升起的感受和情緒就是你最好的老師,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是你成長最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