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第 第七十五章 心靈環保1
空淨法師靈示:每一種幸福的獲得,都與心靈淨化或說心靈環保有關。
我們更需要心靈環保。
環保可以分外環保和內環保兩種,外環保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而內環保,則是對心靈環境的保護。
和之前的時代相比,今天的人們有了更多的環保意識,城市綠化也有了相當改善,不論在人們的生活區也好,在校園內外也好,都會有一種舒心悅意的感覺。由此人們開始了解,人居住在自然界中,就應該重視環保和綠化;而我們把綠化做好了,想破壞環境的人也會有所顧忌。
《阿凡達》是卡梅隆最成功的兩部電影之一。這部片子好看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它也倡導環保理念,認為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它甚至警告我們,如果再為某種利益肆無忌憚破壞自然,人類也終將進入一種悲慘的境地。
我不知道人類何時會麵臨這種外界的困境,但是我注意到,在心靈方麵,我們已經陷入了更為艱難的處境。所以我認為:和外環保相比,我們更需要心靈環保。
現在許多年輕人畢業後,不論本科生、研究生或是博士生,當他們穿過優雅的環境,步入整潔氣派的辦公單位時,卻發現自己和這裏格格不入。什麽原因呢?缺乏這方麵的教育。怎樣學知識、怎樣掌握科技,這些哪裏都不缺,但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做個品性善良的人,卻是缺失的。
了解到這些以後,不論我走進哪所學校、走進什麽樣的知識分子群體中,都會介紹佛教裏的慈悲與智慧,以及傳統文化中的感恩與仁愛。我認為這些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對今天的學生來講,比什麽知識都重要。
慣性讓我們的心永不滿足
貪、嗔、癡、慢、嫉是五毒,是心靈垃圾。清除了這些,再植入善心和美德,或許就是“心靈綠化”的意義了。
五毒的核心是貪欲,也就是。一個有著太多的人,是很難過得開心的。
當在心裏湧動時,我們會覺得必須要些什麽。“我必須要買個手機”、“我必須要買部車”、“我必須要買棟房子”、“我必須要找個對象”、“我必須要有個美好家庭”、“我必須要什麽什麽”……有了一樣還要一樣,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就這樣,慣性讓我們的心永不滿足。
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不一定。即使所有人都沿著這條之路匆忙走著,有智慧的人也應觀察一下心態,問問自己:我一定要這麽走嗎?這個方向對嗎?
一個人生存於世,基本的衣食住行是要有的。缺了這些不行。但事實上,我們要的卻不止這些,我們大多數的需要是一種攀比,“同事買房了,我也要買;同學買車了。我也要買……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有我沒有,怎麽行?這不就趕不上他們了嗎?”
今天的大學生也在攀比。和過去不同,過去的大學生比讀書,為吃飯穿衣發愁,但現在比名牌,“別人有名牌。我也要有;別人有兩套,我要三套……”老師們肯定注意到這些了,但老師們想的也是賺錢、求高位,哪有時間引導學生?
當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整個社會解不開的心結,每個人就隻有不停地尋找。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直到進入社會。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裏不停尋找;從小人物到大人物,人人都有自己想要尋找的東西。
我們到底在尋找什麽?很多人說:“我想要滿足自己的。”但是大家看看:到死為止,有誰真正滿足了?
因此,盡管這是潮流,我們不得不追隨。但在你追隨的過程中,如果能適時反觀自己,也看看身邊人的狀態,或許你會有所醒悟:原來這些真不是我需要的,隻是別人追求,我也跟著追求而已。現在是放下的時候了。
痛苦伴隨每一種生活方式
假如我們執迷不悟,在習慣性的追逐中,可能品嚐最多的就是痛苦。因為你即使得到了,也不滿足,會讓你一再抱怨:“為什麽別人命好,我卻這麽不幸?”
其實,你也不是不幸,因為痛苦伴隨每一種生活方式。
有一位剛出家的比丘,每日坐在硬墊上,以苦行方式學習佛法和禪修。這時候他看到方丈和尚坐著舒適的坐墊,有地位有權力,做什麽都能自行安排,非常羨慕,“能當上方丈多好,不用像現在這樣受苦。”
等他真的坐上方丈位子,成了大和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來了,管寺院、帶徒弟、弘揚佛法……太多的壓力和責任又讓他羨慕起小沙彌,“他們的日子多幸福啊,自由自在,哪裏像我,這麽多束縛!”
此時他明白了,一個人如果不會自得其樂,在這個位置上痛苦,換個位置也一樣痛苦。
有些同學可能也羨慕老師的生活,“他們有工資、有待遇,有家、有車、有房,多享受,而我卻要天天在這裏苦讀書,學習壓力大不說,還要花家裏的錢。”
但等你當了老師、成了家,要照顧上麵的人、要照顧下麵的人,要做好工作、要看人臉色,同時還要處理家裏家外的瑣事,那時候,你肯定會羨慕自己的學生,“他們多單純、多開心、多自由啊,我再也不會有這種生活了。”
如果我們不喜歡眼前的處境,能逃避得了嗎?逃避不了。到哪兒都一樣。即使你出了家,像在我們學院,出家人也要自己做飯、洗衣、料理生活,而且要從早到晚聞思經論,比你們還忙。也有好吃懶做的,覺得在家生活苦,到那裏出家,原本想的是過清閑生活,結果比以前還苦。
再說壓力,出家人的壓力不比你們小。真正的出家人不是要求什麽、爭什麽,他是要看破、放下。但這個很不簡單;而且他要肩負起弘揚佛法的重任,這個更不簡單。因此,沒有一股心力撐著,沒有一定的修行力量。是走不下去的。
前後想想這些道理,其實快樂什麽時候都是有的,隻不過,你需要用知足的心態,才能體會到它。
舒展你的心靈
怎麽才能知足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心靈教育。
心靈教育可以讓我們的心態變得溫和、調柔,甚至時常處於一種開心的狀態。佛教認為,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對自我太執著了,而要化解這種執著。就要學習慈悲的觀念,了解因果的道理,進而以前世後世的格局認識生命的真相,這樣慢慢地,你的心靈就被舒展開了。
沒什麽想不開的。也沒什麽可抱怨的。
我們的心靈有很多麵向,學習理論或技術技能,可以讓你對生存有把握,但如果缺失心靈教育,不論在學校讀書還是到社會闖**,都很難真正開心起來。一旦碰壁碰多了,說不定會越來越缺乏自信。以致內心失去韌性,走向絕路。很多學生自殺,就是因為少了這方麵的教育,太脆弱。
“我找不到人生的答案”,這是一個大學生自殺的原因。其實你把心態放開,多一些包容。也不至於那麽想不開。
當然,逆境來了,誰都不好調整,所以提前有個準備是明智的。怎麽準備呢?我們可以這樣觀察和思考:
如果你喜歡攀比,我建議你不要往上比。往上比。別人有房,你要有車;別人有奔馳,你要有寶馬……這麽比,你總有比不上的,總會痛苦。要經常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很多同學看過《1942》,看了以後,都覺得現在太幸福了,把自己扔進那樣的場景裏,可能連活的力氣都沒有。
如果你隻在意眼前,我建議你看得遠一點,不僅是物質層麵,還有精神:要懂因果道理,要為心靈在這一世乃至來世的成長作些思考。
如果你隻顧自己,我建議你多關愛他人。你可以學學儒家文化,孝順父母,約束自己,學著與別人相處。你也可以學學基督教思想,以博愛胸懷為人類著想。我覺得,西方好多思想家及諾貝爾獎得主的影響力,就與這種信仰有關。畢竟,站得高才看得遠。
當然,更廣大的愛在佛教。在這裏,你將被引導關愛包括動物在內的一切生命,有了這種慈悲境界,怨敵都可以成為最親密的朋友,還有什麽仇恨或看不慣的呢?
因此我認為,學校教育裏最需要的就是愛和慈悲的課程。隻有通過這種訓練,我們才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人品,讓他們懂得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如何在將來工作時與他人合作等等,利益非常大。
人性本善
我們的心是可以訓練的。
很多好運動員不是天生就完美,之前也有缺陷,他們的身體是在經曆上千次、上萬次的訓練後,才變得柔韌有力、運用自如的。同樣,當我們被慣壞的心態,經由愛和慈悲的訓練,研究教理並進行禪修後,也可以進入一種善的、寬廣的狀態。長遠看,這種心態的利益遠勝於文憑的意義。
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進入這種狀態?
是,因為人性本善。自從荀子提出“人性本惡”以來,至今有很多人認同這種說法,並對人性感到失望。不過,最近西方科學家卻用實驗證明了孔孟的說法:人性本善。
他們設計了這樣的實驗:一個“不幸的成年人”在一群十八個月大的幼兒麵前試圖完成各種任務,卻不能成功。比如,他“不小心”掉落一頂帽子或什麽東西,想撿起來卻做不到,諸如此類。這時科學家看到,“幼兒們都伸出援手,幫助成年人完成了任務。”多次實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由於實驗對象隻有18個月大,科學家認為,“孩子們幫助他人的行為是天生的,而不是被教育或模仿得來的。”
這就是人性本善。如果進一步探究,佛教所謂“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佛性”的理念,應該更有說服力。佛性就是我們的善良本性,每一個眾生都有,它猶如虛空一般清淨無垢,並恒時散發善的光輝,有無窮功德。而一般人不能體現這種力用,是因為我們這個佛性,被無明障垢遮蔽了。
不過,障垢是暫時的、不真實的,可以去除。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明白所謂修行或說心理訓練的意義了。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當我們接受了一定的訓練後,首先會明白一點,就是的過患。毀壞了太多人的正常生活,一旦正常的心態被它扭曲,人會變得躁動不寧,進而在無盡的推動下,不斷追求、攀比,陷入種種痛苦。
正因為如此,佛教會根據一個人知足與否,分判他是貧是富,而非簡單依據他有多少財富。誠如《佛遺教經》裏所說:“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