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七十五章 心靈環保2
不知足的人,雖然富有卻是貧窮的。因為一個有著極大的人,即使富如龍王、應有盡有,但在“我要、我還要”的不知滿足的心態中,感受著內在貧窮的煎熬。相反,一個知足的人,雖然貧窮卻是富有的。想想看,一貧如洗也自得其樂,還有什麽能讓他失去精神的滿足感?
這兩種人社會上都有。有些人物質富有而精神貧窮,有些人物質貧窮而精神富有,誰更快樂?一定是後者。
我認識一個修行人二三十年了。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別人供養點東西,哪怕是一小塊地毯也覺得多餘,擔心增加執著,送人了。“有點吃的,就夠了。”這是他的生活,一輩子以修行度日,特別快樂。
我也認識一些富人,但正如佛經裏所說,他們確實很貧窮,因為想要的太多:一輛車不夠,要兩輛;兩輛不夠,要三輛……可能有能力的話,一百輛都不夠。沒有車時覺得一輛就夠了,但有了,為什麽又不這麽想了?
也許你們不理解那個修行人的簡樸,但他擔心增加執著的智慧,或許能提醒我們:即使你實現了某個夢想,得到了你想要的生活,也要留心隨之而來的痛苦。
我們追求一樣事物,通常的理由是,我們覺得它美好。但在真實的觀察中,這種美好是不確定的。
比如這束花,當你心情好的時候,覺得它美,但心情不好的時候又覺得不美;這個人覺得美,那個人覺得不美。如果在花的本體上確實有“美”這樣東西,一種恒常性的、一成不變的或說實有的特性,那麽所有人都應該看得到,你在任何心情下都應該這麽認為,但實際上卻不是。這說明什麽?在任何事物上,都沒有一種實有的特性。
這剛好符合佛教所謂的“空”。正因為本體是空的。你的感覺可以不同,每個人的評價也可以不同。
用“空”的認識看待人生,如果你能體會到一種虛幻性,就接近它了。可惜。年輕時你不一定懂。
人在年輕的時候,會認為有錢有地位才幸福,也常會想著“怎麽更好看”、“怎麽更快樂”。但長遠想想,即使你變得好看了、有錢了,短暫風光一過,幾十年後一樣會成為特別難看的老人。那時候,你有再多的財富,能受用多少呢?能抵擋缺乏思想或信仰的落寞與孤獨嗎?
要知道,這些屬於內心的東西,年輕時就該好好培養。但正值20歲的時候。我們根本不去想它。我們不思考人生的哲理,不探索宇宙萬物的真相,也不想著將來有機會時去幫助可憐的人、回饋社會,我們不想這些。我們隻顧眼前,不為將來準備。更不考慮來世,盡管這些必定會到來。
所以我認為,年輕人身體是成熟了,但心理還不夠成熟,這種道理,可能要等到五六十歲的時候才會明白。
有些東西是不需要的
如今網絡發達,但很多同學上網。把太多時間花在一些沒有用的知識上,以至於自己的心靈如同沙漠,沒有智慧教言甘霖的滋潤,也沒有播下善法種子,一片貧瘠。
其實,你們自己也知道。有些東西是不需要的。
我們需要對今生乃至生生世世有用的知識,需要慈悲助人的理念,而不需要那些損人損己的思想。
我們需要好好上課,過單純的學生生活,而不是天天上網玩遊戲。不好好睡覺,讓生活失去規律。
我們不需要攀比,讀大學期間,穿得一般好就可以,不需要太好,不需要這樣那樣地裝飾自己。
我們可以吃得健康一點,這對身心、對學習有利。
寢室最好保持整潔,不要塞太多吃的穿的,弄得房間裏亂七八糟。住處不清淨,也說明心裏不清淨。以前我在泰國參觀一些禪師的住處時,一進去就感覺特別舒服,簡單、整齊,而且他們隻吃中午一頓,其餘時間都在修行。
其實生活可以這樣,簡樸一點好。為什麽蘇格拉底走進市翅感慨說:“世界上竟然有這麽多我不需要的東西。”我們也一樣,不需要那麽多東西。我們覺得需要這個、需要那個,多數是貪欲作祟,弄來了也不會滿足的。內心裏這個越來越大的坑,用什麽東西能填滿呢?
所以,我們要經常清理帶來的各種垃圾,綠化心靈,這樣才能過一個幹淨、舒適的人生。
當然,活在今天的世界裏,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不肯享受物質文明,就會成為“怪物”而與世隔離。我並不是讓你們變成這樣。我的意思是,貪婪不會帶來真正的人生品質,一味跟隨而行,會活得很累、很苦。
滿足感就是幸福感
應對貪婪之火的燒灼,最好的清涼劑就是滿足感。有了滿足感,我們的人生會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所以我一向認為,滿足感也就是幸福感,二者緊密相連。
最近新聞中常報道,在包括北京、上海等38座城市中,拉薩的幸福指數最高。連續六年都是如此。
有人說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此我並不否認。但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拉薩人信仰佛教,並因為信仰而有了滿足感,有麵對困難和痛苦的能力。而且和拉薩一樣,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那些有藏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家也是因為信仰藏傳佛教,懂得用佛教調整內心,才普遍享有一種幸福感。
有信仰可以隔絕災難、度越痛苦
信仰的力量是可以被看到的。信仰佛教的人有道德約束,知道斷惡行善,因而可以隔絕災難。
前段時間,在就少數民族預防艾滋病問題舉辦的論壇上,人們發現,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吸毒及艾滋病蔓延非常嚴重的情況下,與之相鄰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卻沒有發現有人吸毒。是什麽形成的隔絕?道德圍牆。除此之外還有什麽理由呢?兩州之間沒有阻隔,氣候及經濟條件也差不多。
我們不是要評判哪個民族如何如何,但在某些時候,優秀的文化傳統一定會體現它的價值所在。尤其是在一匈滅性災難麵前,你會發現它強大的支撐力。
玉樹地震後,我在那邊呆了六天,遇到很多受災的人。但前所未有的是,很多人發現,這些人不需要心理安慰。我記得最典型的是一位老太太,六十多歲,一隻腳斷了,正在臨時醫院接受治療。她麵帶微笑,念著咒語。
“聽說你家裏的人都死了?”我問她。
“是。”
“那你……以後怎麽辦?”
“也沒什麽吧。人這一輩子什麽都會遇上,一切都是無常的,我是修行人,知道這個道理。”
看著她,我開始問自己:我從小信佛,出家後也一直在研究佛法,但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會不會有這種境界?
大家也可以這麽問問自己。因為人生不可能總是平安、順利、不遇到任何困難,這是不可能的。人生是此起彼伏的。在此起彼伏的生命旅途中,痛苦就是痛苦,快樂就是快樂,這一點誰都知道。但當你極度痛苦時,是否能找到生存的希望?當你快樂自在時,是否能保持平和,甚至隨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是,你就是智者了。
隨緣
智者是隨緣度日的。隨緣一詞看似平常,卻有很深的智慧內涵,當你不論走進任何一種生活情境,如果始終能保持隨緣心態,快樂就不會遠離你了。
很多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其實不是。佛教向來不鼓勵懶惰或逃避,不是讓你一學佛就什麽都不管了。真正的佛教徒會全力投入,他會以知足少欲對待自己,滿懷慈悲關愛他人,進而在不斷省察內心的過程中,讓心漸漸開放,進入一種誰也奪不走的快樂中。
我們都希求快樂,但有徐樂是不長久的。如果你到一個不健康的誠感受刺激,短暫的快樂之後,你的身心上會留下巨大的副作用,讓你深陷痛苦。所以,我們應該接受心靈培訓,這樣才會有智慧過好生活的每一天,甚至坦然地走過生老病死,這不是很快樂嗎?
我不是來傳教的,“佛教如何如何,你們一定要皈依,學佛會得到什麽……”不需要。我是在真誠地、負責地為諸位介紹一味心靈妙藥。
思想貧乏的人,如果不服用心靈妙藥,即便你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也不會快樂。否則,億萬富豪應該再快樂不過了,但實際不是,他們還是愁眉苦臉,有的連覺都睡不好,要吃安眠藥。
你有了錢,錢沒有帶給你快樂,你也沒有用它利益社會,那這個錢的價值,到底在哪兒?
所以,不是非要往外求,如果能從內心裏找到快樂或滿足的點,人生就是幸福的。我很隨喜老師們講授心靈方麵的課程,這對年輕人是有益的,如果讀書期間聽不到這些,離開校園,有沒有機會就難說了。
日後你們肯定會有財富、有地位、有名望,但那時候你會最關心什麽?是自己,還是社會?我們從小到大想的都是自己了,最多也就是家人或親戚,除此之外,不會太關心我們的周圍或世界。這是自私的。自私不會帶來光明前途,隻有無私和利他的心,才會發出光芒照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