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八十二章 四梵行1
空淨法師靈示:我們每一個人早已具備徹悟的能力。那股基本的能量不斷地流入我們的身心之中。有時它會示現成光輝的智慧,有時則示現成煩惱和困惑。因為我們基本上都是善良而誠實的人,我們都有能力認清什麽該接受、什麽該拒絕。我們可以為自己決定什麽能讓我們變得清明、完整、成熟。這便是與自己以及與我們的世界做朋友的過程。我們不但得跟我們喜歡的部分做朋友,還得跟我們不喜歡的部分做朋友,因為它們都能教會我們一些事。
我們心靈中有四位善知識,它們隨時等待著我們的邀請。但是,我們同時也有五位惡知識,它們隨時準備跳出來阻礙我們,它們從不休息。不過,問題在於我們從不盡心盡力去克服惡知識,也不全心全力長養善知識。長養心靈的善知識,是一件自然而且明智的事情。然而人們的心靈,卻缺乏明辨善、惡知識的能力。
我們的善知識,就是四梵行:慈愛(ss)、悲心、隨喜(hers)與平靜(equanimity)。我們必須在自己的心中找尋到這四位善知識。當我們發現自己心中缺少這些善知識,就該知道這是一種缺憾,我們要開始為它們的加入而努力。
慈愛。文字是危險的,它們能夠帶來一種常恒不變的幻象。我們從小就以文字灌輸知識,但是,它們充其量也隻不過是觀念而已,不是真實的。想像一條河流:“河流”這個字並不能表達出流水的真實,“河流”這個字眼是靜態的,而流動才是河流主要的本質。“慈愛”也是相同,除非從心裏流露出,否則慈愛是不存在的。字麵上的慈愛是無意義。是不值一提的。字麵上的“慈愛”並沒有任何意義,如同字麵上的“河流”隻是一種描述,人們必須透過經驗才能真正知道什麽叫做河流。如果你告訴小孩子“河流”這個字,他不會明白你在說什麽。不管這孩子是否認識字。但隻要把他的手放在水裏。並且讓他感覺到水的流動,那麽這孩子就會知道河流是什麽了。
慈愛也是相同,語詞本身是無意義的。隻有當你打從內心感覺到慈愛的流動,才會知道佛陀在這麽多經典中說法的內容。也隻有我們理性與感性的心靈結合在一起,生命才能夠圓滿。如果一個人隻憑著感性的心靈來生活,就會傾向流於情緒化而容易犯錯,時常對女士們有所冒犯而不懂得節製。情緒化正意味著對每件事物都起反應,而那是沒有用的。理性的心靈本身就是公正之處,人們可借由理性來理解每件事物的內容。然而,如果一個人隻善於理解。他可能會有高超的智力,但是感性的心靈卻毫無成長。可知理性與感性的心靈,二者必須相輔相成。一個人除了能善於理解之外,還要能善用自己的情緒,如此就能帶來內心平靜與和諧的感覺。
“慈愛”或“愛”——無論字麵上對你是否有意義——並不是一種與親密愛人相處而產生的情緒。或是因為與家人小孩同聚一堂,或是因為有一位非常值得愛的人。這種“愛”也與功利主義或是本能反應完全無關。實際上,每個人都能夠流露出慈愛。愛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很困難,大多數人都做得到。愛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多麽困難,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數人也都做得到。但是這些都不是“慈愛”的實義。
當佛陀談到有關慈愛的意義時,他提到慈愛必須是對一切眾生等無差別的心懷。在《慈悲經》中提到慈愛的極致。正如同母親疼愛她唯一的孩子一般。你們之中有孩子的就能明了疼愛孩子的感覺,也就能了解這其中的差異。對於自己的孩子,你們是抱持著怎樣的態度,而對於別人又是有著怎樣的感覺呢?這件事情,你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厘清。除非你願意不斷地淨化自己,直到視一切眾生如己出一般。否則是無法真正了解慈愛以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你看見一個小孩從腳踏車上跌下來,正坐在那兒哭泣,你會自然地將他扶起來,並且安慰他。這就是慈愛,而且不是很困難。困難的是。如何打從我們內心對所有人都生起同樣的感情,何況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那麽地可愛,連我們自己也並非全然地可愛——隻有阿羅漢才是。既然連我們自己也不是全然地可愛,我們憑什麽要求別人呢?又為什麽要對人產生關愛以及厭惡的差異呢?我們會因為不認同某人的行為而對他產生厭惡。沒有人永遠是對的。隻要稍微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們都曾在生命的旅程中犯錯。即使我不了解你們的生活,至少我可以確定自己的確如此。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我們自己都無法避免犯錯,憑什麽要求別人表現得完美無缺呢?
所謂慈愛有三種程度。最初我們可以稱之為“善意”。我們對於彼此都有善意,這是人們相處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們彼此之間缺乏善意,甚至於會無法共聚一堂禪修——因為當大家都在靜靜地禪坐,我們會站起來走動、製造噪音而妨礙他人。假如人群之間缺乏善意,就沒有國家能夠存在。你曾經想過,我們是多麽地仰賴彼此嗎?我們仰賴郵差送信,仰賴蔬果商和稻農提供我們食物,仰賴政府分派每家每戶自來水。我們也同時仰賴著鄰居的善意,因為在生命中大多數時間裏,善意是最為重要的需求;當善意遭到毀壞,人們就會麵臨混亂。
進一步的慈愛,我們稱之為“友誼”。我們隻對特定的一群人感覺友好,包括我們的朋友、鄰居、我們認識的人或是幫助過我們的人。友誼是更為接近慈愛,卻還不是真正的慈愛。但是,友誼能夠讓心中有愛,並且讓人們彼此相愛。然而,其中潛藏著真愛的敵人,稱為情愛。雖然我們認為情愛是正當的,也讓情愛含藏於我們與朋友和同伴之間、含藏於對我們有幫助以及與我們有相處過的人之間。如此的含藏卻會製造憎恨。我們不會憎恨我們不愛戀的人,而會憎恨那使我們的愛失落的人。這是一種恐懼,而且我們隻會恐懼所憎恨的事物。因此,純淨的愛就不複存在了。這種含藏使得愛不再純淨、也不再知足。再也沒有什麽能夠完全令它滿意。這是在每個家庭裏麵都會發生的事情,這也就是人們對情愛永遠不會滿足的原因。
人們對家庭的愛,可以當作為培養慈愛的苗圃。在此苗圃中,人們能培養慈愛使它成長,並且可以將慈愛散播得更遠。隻有家庭幸福美滿,才表示有正確發展的慈愛。否則家庭會成為情緒爆裂的溫床——事實上常常是如此——情緒就像蓋著蓋子的沸騰茶壺一般,隨時會爆發。人們心中真正的慈愛,必須要經由家庭的愛來培養,但是不是隻有“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女兒、我的兒子、我的叔父、我的姑媽、我的母親、我的父親”。那些都是因為“我”和“我的”所造成的。除非我們能超越而轉變成無條件的愛,否則家庭的愛就不能發揚到極致。隻能用來支持自我的存活而已。然而存活是自然的,並不需要人為的努力。無論有沒有原子彈轟炸,我們終究會死去。那是我們大家唯一的共同目的地,在那裏我們將會相見。
其實,友誼也麵臨著類似的難題——就是依附。我們都依附於朋友。不想失去朋友。我們對朋友好,所以他們也真心相待。如果他們不以真誠對待,我們就要考慮是否該再交這位朋友。我們的付出也希望朋友回報以友誼、照顧和關心。這樣就變成一種商業行為:我的付出,要獲得等值的回報。這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再自然不過,以至於從不深思這個現象的存在。這般的行為,不隻是發生在朋友之間,也發生在親愛的人之間。如果他們不以同等的愛回報。我們會覺得失落、淒涼和沮喪。萬一他們離開了,那麽就似乎是失去了愛。像這樣的愛,隻能含藏在少數人的身上,這不是很荒謬嗎?
與愛共舞。愛是無法含藏在人身上的。人隻不過是一個包著骨頭,以及三十二種部分的皮囊罷了!愛,怎麽可能含藏在裏麵呢?然而。所有知名的悲劇都是因此而起。像“羅密歐與朱麗葉”、或“飄”等戲劇,都是描述著因為有人遠離,而令他人了無生趣,最後因死亡而分離。其實不管是因為死亡、改變心意或感情變質,人們的分離都是必然的。無論他們應不應該。這都不能算是問題。愛,如何能夠含藏在這麽一兩個人的身上呢?
愛是含藏在感覺裏。如果一個人尚未借由家庭而將愛擴大延伸,就必然會因為某種理由失去他人的愛而受到傷害。家庭之愛的主要目的,在於令人知道愛的感覺,然後與愛共舞。
要做到與愛共舞,不是單靠禪修課程,也不是隻要讚歎《慈悲經》就能夠成辦的。理性或是感性的心靈可不像燈泡一樣,要開就開、想關就關。它們需要用耐性和決心,進行有係統的訓練。
心靈之所以需要接受訓練,是因為心靈天生就同時包含有愛和恨,所以無法保持慈愛的感覺。心靈中包含著惡念、排斥、怨恨和恐怖,當然還有愛。但是,除非我們減少恨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延伸我們的愛,否則,是無法體會到,流露著慈愛的心中所生起的祥和感覺。
隻要心中有愛——對眾生無條件的愛——就能真正的安心。因為,能夠掌握自己的反應,能夠仰賴自己、完全地信靠而沒有疑慮。如此地訓練,直到心中不再生起任何怨恨與憤怒,也絲毫不會損毀內心的祥和。這是培養心中慈愛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成果。